<h3>课题: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h3><h3>执教:任喜华</h3><h3>导师:胡庆</h3><h3>统筹:李琼</h3> <h3> 任老师执教的《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物质变化的第四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认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特殊的性质能灭火、比空气重等一些科学概念。 </h3><h3><br></h3><h3>亮点一:</h3><h3> 课堂上任老师抓住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等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本课的科学概念,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很好的把握了教材的重点。</h3><h3><br></h3><h3> 亮点二:</h3><h3> 课堂上学生的汇报交流,有理有据,详尽细致,学生能静心观察,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描述,推理!</h3><h3><br></h3><h3>亮点三:</h3><h3> 板书清晰,有条理!课堂气氛好!</h3><h3><br></h3><h3>建议一:</h3><h3> 验证杯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在难点的突破上教师的处理欠巧妙,师在演示过程中可能混合后的气体流失,也可能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少,倾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 上时,没有浇灭蜡烛!</h3><h3><br></h3><h3>演示实验失败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为什么老师刚才的实验没成功!你们能帮老师分析原因想想办法吗?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把难题抛给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知道科学家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找到充分的证据才得出的科学结论,从而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智慧的处理!</h3><h3><br></h3><h3><br></h3><h3>建议二:</h3><h3> 教师在实验课之前要充分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预设!定会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注意课堂细节的处理!优质课美在细节。</h3> <h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研究的方向就是“化错”。华老师团队的研究征服了全国无数数学老师的专业眼光。在课堂上,有错研究错,错也是宝贵的财富与资源。不要怕出错,哪位科学家不是在经历错误中收获?科学老师更应该将实验的成功与失败看成常态,为学生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几节科学课的文字统筹是李琼老师,这两天她身体不适,但她没有任何怨言,积极乐观地组织组内的老师研讨,仔细收集整理评委们的评课,加班统筹文字,辛苦你嘞。学校科学老师少,科学教学任务艰辛,科学学科团队稳打稳扎的工作作风给了孩子们宝贵的科学学养。你们有时候无米(本月学校向上级申报了四间科学实验室,有望下学期到位),却又要当主炊的巧老师,你们总是在想办法,郭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打报告,争取设备,争取硬件,每月问进度,付出了很多精力)。感谢你们的敬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会日益完善,科学课一定会在更多的实验项目和更多的实验过程里变得更加完美,优质,高效,扎实。听了本学期的科学研讨课,只想说:教好科学课真难。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小孩子眼中的如玉英雄:攻坚克难是英雄本色,那么,做如玉教师,做如玉英雄,为自己的工作愉快地加加油!</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清新的初夏,好课共欣赏!</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