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清州,绿色家园(青县摄影协会作品展)

红山果

<h3>《在雨中》摄影:张海清</h3> <h3>黄颈凤鹛(英文名:Whiskered Yuhina,学名:Yuhina flavicollis),是雀形目绣眼鸟科凤鹛属的鸟类。是中等体型(13厘米)而具浓密冠羽的凤鹛。眼圈白,领环皮黄褐色。黑色的髭纹将灰色的头后与白色的喉隔开。上体全褐,胸侧及两胁淡黄褐,脸侧具特征性的白色纵纹。</h3> <h3>《雨思》摄影:刘金刚</h3> <h3>棕腹蓝仙鹟(英文名:Vivid Niltava,学名:Niltava vivida),是雀形目鹟科仙鹟属的鸟类。在台湾又称黄腹琉璃、黄腹青鹟、黄腹仙鹟。雄鸟前额基部、眼先、头侧黑色;上体钴蓝色,下体棕黄色。雌鸟褐色。习性栖于森林中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h3> <h3>《相思鸟》摄影:王洪斌</h3> <h3>银耳相思鸟(英文名:Silver-eared Mesia,学名:Leiothrix argentauris),是雀形目噪鹛科相思鸟属的鸟类。又称相思鸟、七彩相思鸟、黄嘴玉等。本属另一种相思鸟为红嘴相思鸟。银耳相思鸟因耳羽银白色而得名。分布在从巴基斯坦到印度支那半岛一带的灌木和次生丛林中。习性活跃,栖于山区森林中低层的浓密灌丛。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13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h3> <h3>《一鹭莲升》摄影:刘金刚</h3> <h3>中白鹭(英文名:Intermediate Egret,学名:Ardea intermedia),是鹈形目鹭科鹭属的鸟类。中白鹭的嘴是黄色的,末端为黑色或褐色,脚为黑色,注意与大白鹭、小白鹭区别。喜稻田、湖畔、沼泽地、红树林及沿海泥滩。栖息于开阔河谷、盆地的坝区地带。在田坝、河流浅滩、沼泽湿地中觅食小鱼、虾、蛙类及昆虫。与其他水鸟混群营巢。</h3> <h3>《起航》摄影:刘金刚</h3> <h3>《眺望》摄影:张海清</h3> <h3>紫寿带(英文名:Japanese Paradise-flycatcher,学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是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的鸟类。又叫紫寿带鸟。紫寿带是候鸟,于日本、**、台湾及菲律宾北部的阴凉阔叶森林中繁殖。它们亦会在中国、香港、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及苏门答腊出没,但不会繁殖。紫寿带的外观像寿带鸟,但较为细小。成年雄鸟胸部的羽毛呈黑灰色,有紫蓝色的光泽。下身则是白色。翼、背部及臀部呈黑栗色。尾巴中央有极长的黑色尾羽,雄雏鸟的此尾羽则较短。它们不像寿带鸟,并没有白色的变种。雌鸟像雄鸟,但胸部呈较深的褐色。它们的脚呈黑色,有一对大眼睛,及细小蓝色的鸟喙。紫寿带的叫声像“月-日-星”的日文发音,故它们在日本亦被称为“三光鸟”。近期的研究发现紫寿带急剧减少,这可能是由于森林的消失及冬天栖息地的退化所致。</h3> <h3>《形影不离》摄影:李玉山</h3> <h3>黑翅长脚鹬(英文名:Black-winged Stilt,学名:Himantopus himantopus),是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的鸟类。又名红腿娘子、高跷鸻。高挑修长的黑白色鹬。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繁殖,冬季除澳大利亚及附近地区以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地。</h3> <h3>《在水一方》摄影:李玉山</h3> <h3>《觅》摄影:贾洪义</h3> <h3>《相依》摄影:贾洪义</h3> <h3>《相伴》摄影:李玉山</h3> <h3>《约》摄影:张海清</h3> <h3>灰翅鸫(英文名:Grey-winged Blackbird,学名:Turdus boulboul),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灰膀鸫。雄鸟似乌鸫,全身黑色但双翼灰色,腹部具鳞斑。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拔1200-3000米的湿润而稠密的橡树和杜鹃等阔叶林以及冬季常出没于树林、灌丛和乡村的田园里。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的Darjeeling。</h3> <h3>《中华攀雀》摄影:李玉山</h3> <h3>中华攀雀(英文名:Chinese Penduline Tit,学名:Remiz consobrinus),是雀形目攀雀科攀雀属的鸟类。又叫做中华攀雀,俗名洋红儿。攀雀是攀禽,是筑巢能手,其巢穴相当精致。雄鸟体型纤小(11厘米)的山雀。顶冠灰,脸罩黑,背棕色,尾凹形。分布于俄罗斯的极东部及中国东北;迁徙至日本、朝鲜和中国东部。一般栖息于近水的苇丛和柳、桦、杨等阔叶树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的叶,花,芽,花粉和汁液。捕获猎物的方式和一般的山雀相同。注:有时作为攀雀(Eurasian Penduline Tit)R. pendulinus的一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1994)。注意请勿将具有黑色贯眼纹的攀雀雄鸟与伯劳(具鹰钩嘴)混淆。</h3> <h3>《小憩》摄影:张海清</h3> <h3>红喉歌鸲(英文名:Siberian Rubythroat,学名:Calliope calliope),是雀形目鹟科野鸲属的鸟类。俗名红脖、红点颏、红脖雀(雌)、白点颏(雄)、点颏、稿鸟、野鸲,英文名直译为西伯利亚歌鸲。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颊纹,雄鸟喉部鲜红色,雌鸟喉部红色面积小。是食虫鸟,常食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及幼虫和少量植物性食物。夏季在我国的东北、青海和四川北部繁殖,冬季在我国的西南部越冬。红点颏是我国的传统笼养鸟。</h3> <h3>《英姿》摄影:李玉山</h3> <h3>红脚隼(英文名:Amur Falcon,学名:Falco amurensi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鸟类。又称为东方红脚隼,体长约31厘米,体灰色。腿、腹部及臀棕色。繁殖于西伯利亚至朝鲜北部及中国中北部、东北,印度东北部有一记录。迁徙时见于印度及缅甸,于非洲地区越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将红脚隼的不同亚种分为红脚隼(拉丁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和阿穆尔隼(拉丁名:Falco amurebsis;英文名:Amur Falcon)两种。</h3> <h3>《长耳鸮》摄影:李玉山</h3> <h3>长耳鸮(学名:Asio otus),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以下羽干纹两侧具树枝状的横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黄色羽,眼橙红色。以小鼠、鸟、鱼、蛙和昆虫为食。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h3> <h3>《震旦鸦雀》摄影:刘金刚</h3> <h3>震旦鸦雀(英文名:Reed Parrotbill,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雀形目莺鹛科鸦雀属的鸟类。珍稀鸟种,有“鸟中熊猫”之称,是中国特有鸟类,“震旦”在梵语中为“中国”的意思。为鹟科鸦雀属的鸟类,有震旦鸦雀指名亚种和震旦鸦雀黑龙江亚种。体长约18厘米,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下游、黑龙江等地,常见于江边的芦苇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苏南京。</h3> <h3>《眺望》摄影:王洪斌</h3> <h3>黑胸鸫(英文名:Black-breasted Thrush,学名:Turdus dissimilis),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因其雄鸟整个头部及胸部全黑色而得名。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常见于栖息在海拔1200-1700米丘陵地带、常见在坝区或低山丘地带活动以及多在乔木和灌丛间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及喜马拉雅山地区。</h3> <h3>《梳理》摄影:王洪斌</h3> <h3>普通翠鸟(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学名:Alcedo atthi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俗名翠鸟、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小翠。是最典型常见的一种翠鸟,体型较小,上体蓝绿色,中央具一条蓝带,下体橙棕色。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h3> <h3>《收获》摄影:王洪斌</h3> <h3>麻雀(英文名:Eurasian Tree Sparrow,学名:Passer montanus),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鸟类。又叫树麻雀(英文名:Tree Sparrow),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中国产5种麻雀,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h3> <h3>《收获》摄影:刘金刚</h3> <h3>冠鱼狗(英文名:Crested Kingfisher,学名:Megaceryle lugubri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大鱼狗属的鸟类。又名花斑钓鱼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翠鸟。栖息于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常在江河、小溪、池塘以及沼泽地上空飞翔俯视觅食。一旦发现食物迅速俯冲,动作利落。冠鱼狗是我国体型最大的翠鸟,分布于我国东部很多地区。另一种为斑鱼狗Ceryle rudis,在我国可见于南方,在国外分布广泛。</h3> <h3>《俏丽》摄影:王洪斌</h3> <h3>蓝八色鸫(英文名:Blue Pitta,学名:Hydrornis cyaneus),是雀形目八色鸫科蓝八色鸫属的鸟类。体型圆胖,尾短,腿长。羽色鲜艳,头顶两侧橘黄色延至颈背,过眼纹黑色,脸颊皮黄,髭纹黑,尾亮蓝色。雌鸟较雄鸟色暗,但下体的白色仍清楚可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在海拔7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的林下荫湿处或沟谷林旁的灌丛间及地面上奔跑,活动觅食,食性以甲虫等昆虫为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南的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东部,缅甸,中南半岛地区的越南南部,老挝东北部、中部,泰国,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h3> <h3>《沐浴》摄影:贾洪义</h3> <h3>金头缝叶莺(英文名:Mountain Tailorbird,学名:Phyllergates cucullatus),是雀形目树莺科伪缝叶莺属的鸟类。又叫做金头缝叶莺。顶冠栗色,腹部鲜黄色。喜群栖,常结小群但多隐匿于浓密覆盖下而难以看见。在我国分布于西南地区。</h3> <h3>《家园》摄影:贾洪义</h3> <h3>鹊鸲(英文名:Oriental Magpie Robin,学名:Copsychus saularis),是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鸟类。又名猪屎渣、吱渣、信鸟或四喜。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及长江以南一带。典型的黑白色鸟类。鹊鸲雄鸟上半部为黑色,在翼处有白斑,下体前黑后白,时常竖起尾巴,把尾翼扭向前方,在地上则常以弹跳方式前进。雌鸟上体灰色。鹊鸲与喜鹊相似,但体形细小得多。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h3> <h3>《栗背伯劳》摄影:贾洪义</h3> <h3>栗背伯劳(学名:Lanius collurioides):外形、大小和红尾伯劳相似,体长18-20cm。头顶黑灰色,到上背转为灰色。下背、肩至尾上覆羽栗色或栗棕色。尾黑色,外侧尾羽白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内侧飞羽具宽的栗色羽缘,下体白色。<br></h3><h3>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开阔次生疏林、林缘和灌丛中,也出现在沟谷、路旁和耕地边小树及灌木上。 主要以昆虫为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站在小树或灌木顶枝上。鸣声清脆多变,婉转动听。分布于中国、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泰国、中南半岛等地。</h3><h3><br></h3> <h3>《萌萌》摄影:刘金刚</h3> <h3>领鸺鹠(英文名:Collared Owlet,学名:Glaucidium brodiei),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的鸟类。小型猫头鹰。体长14-16cm,是中国最小的鸮类。面盘不显著,没有耳羽簇。上体为灰褐色而具浅橙黄色的横斑,后颈有显著的浅黄色领斑,两侧各有一个黑斑,特征较为明显。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h3> <h3>《护佑》摄影:王洪斌</h3> <h3>红原鸡(英文名:Red Junglefowl,学名:Gallus gallus),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鸟类。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因其啼声似“两杂茶花”故又名茶花鸡。公鸡体羽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母鸡体羽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具黑纹,胸部棕色。</h3> <h3>《雄起》摄影:张海清</h3> <h3>《红腹红尾鸲》摄影:李玉山</h3> <h3>红腹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属鹟科红尾鸲属。体型较大的红尾鸲,雄鸟头顶灰白,翼上白斑甚大。耐寒性的红尾鸲,栖于高海拔。性惧生而孤僻。分布于高加索山脉、中亚、土耳其、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北和中部及青藏高原。</h3> <h3>《春》摄影:贾洪义</h3> <h3>《抚育》摄影:刘金刚</h3> <h3>须浮鸥(英文名:Whiskered Tern,学名:Chlidonias hybrida),是鸻形目鸥科浮鸥属的鸟类。繁殖期顶冠黑色且下缘水平,胸腹部深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飞行轻快而有力,有时能保持在一定地方振翅飞翔而不动地方。叫声为沙哑断续的kitt或ki-kitt声。须浮鸥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水面和沼泽地上。有时也吃部分水生植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h3> <h3>《抖擞》摄影:王洪斌</h3> <h3>黑枕王鹟(英文名:Black-naped Monarch,学名:Hypothymis azurea),是雀形目王鹟科黑枕王鹟属的鸟类。又名黑领蓝鹟。雄鸟除腹部和尾下白色外,通体蓝色,非常漂亮。雌鸟羽色更暗。是中等体型(16厘米)的灰蓝色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吕宋岛。</h3> <h3>《蜂虎鸟》摄影:王洪斌</h3> <h3>蓝喉蜂虎(英文名:Blue-throated Bee-eater,学名:Merops viridis),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头顶及上背巧克力色,喉部蓝色,余部蓝绿色。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等待》摄影:张海清</h3> <h3>蓝眉林鸲(英文名:Himalayan Bluetail,学名:Tarsiger rufilatus),是雀形目鹟科鸲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喜马拉雅蓝尾鸲、喜马拉雅红胁蓝尾鸲。长久以来本种都被人们归为红胁蓝尾鸲西南亚种。蓝眉林鸲雄鸟比红胁蓝尾鸲雄鸟更富蓝色,眉纹亮蓝色(有时显白),蓝眉林鸲雌鸟比红胁蓝尾鸲雌鸟的褐色更深。相比远距离迁徙的红胁蓝尾鸲,蓝眉林鸲作短距离的垂直迁徙。</h3> <h3>《布谷鸟》摄影:张海清</h3> <h3>布谷鸟,中文学名大杜鹃(英文名:Himalayan Cuckoo,学名:Cuculus saturatus),是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又叫霍氏中杜鹃(Horsfield’s Cuckoo),俗名筒鸟、中喀咕、蓬蓬鸟、山郭公。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原作为中杜鹃(学名:Cuculus saturatus)的亚种。叫声为四声而无调,似戴胜叫声但常有带喉音过门的kkukh,有时后面还接着一连串平静的bu bu声。分布于北从西伯利亚至日本、南从亚洲经巴基斯坦至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缅甸,南至澳大利亚,包括中国大陆东部、南部等地,主要生活于较茂密的山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h3> <h3>《哺育》摄影:刘金刚</h3> <h3>戴胜(英文名:Common Hoopoe,学名:Upupa epops),是犀鸟目戴胜科戴胜属的鸟类。</h3><h3>不会错识的中等体型(30厘米)、色彩鲜明的鸟类。具长而尖黑的耸立型粉棕色丝状冠羽。头、上背、肩及下体粉棕,两翼及尾具黑白相间的条纹。嘴长且下弯。指名亚种冠羽黑色,羽尖下具次端白色斑。</h3> <h3>《大山雀》摄影:王洪斌</h3> <h3>黄颊山雀(英文名:Yellow-cheeked Tit,学名:Machlolophus spilonotus),是雀形目山雀科黄山雀属的鸟类。俗名花奇公、催耕鸟。特征是鲜黄色面颊,具高耸的黑色冠羽。是留鸟。成对或成群活动。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以至福建等地。</h3> <h3>《春之鸟》摄影:贾洪义</h3> <h3>锈额斑翅鹛(英文名:Rusty-fronted Barwing,学名:Actinodura egertoni),是雀形目噪鹛科斑翅鹛属的鸟类。又名锈额斑翅鹛。分布于印度、缅甸、不丹、中国大陆和尼泊尔。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栗额斑翅鹛的平均体重约为36.0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高海拔疏灌丛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h3> <h3>《红胁蓝尾鸲》摄影:贾洪义</h3> <h3>红胁蓝尾鸲(英文名:Orange-flanked Bluetail,学名:Tarsiger cyanurus),是雀形目鹟科鸲属的鸟类。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15厘米)而喉白的鸲。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上体蓝色,眉纹白;亚成鸟及雌鸟褐色,尾蓝。长期栖于湿润山地森林及次生林的林下低处。红胁蓝尾鸲西南亚种独立为蓝眉林鸲。</h3> <h3>《恩爱》摄影:贾洪义</h3> <h3>鸳鸯栖息于山地河谷、苇塘、溪流、湖泊等处,平时成对生活不轻易分离,它们擅长游泳,会行走,飞行力也强。鸳鸯多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属于候鸟,所以越冬会集群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h3><h3>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11公里长的白岩溪(又称鸳鸯溪),那里溪水深秀,山林恬静,每年有上千只鸳鸯在此越冬,故白岩溪也是中国鸳鸯自然保护区。</h3> <h3>《戏水》摄影:张海清</h3> <h3>《你真好看》摄影:张海清</h3> <h3>《曲颈》摄影:王洪斌</h3> <h3>《大鸨》摄影:贾洪义</h3> <h3>《掠影》摄影:张海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