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李赛琴是大庸桥中心学校的一位女教师,近四十岁的她依然身材窈窕,眉清目秀,活泼阳光,温和亲切,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永不疲倦,永无烦恼的感觉,她爱好广泛,优点甚多,不过最令人钦佩的要算她那执着的教育情怀一一那是一种甘心付出,不求回报,只愿学生健康成长的情怀;那是一种看到学生成长比什么都高兴的情怀;那是一种把为学生服务当作最大乐趣的情怀。<br></h3><h3> 她2005年参加工作,2007年调入大庸桥小学,现任二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年级组长,全校语文教研组长。</h3><h3> 她的教育情怀得从她的教室和办公室说起:</h3> <h1> 一、教室图书角和办公室一吊柜图书 </h1><h3> 她的教室与众不同之处就在那拥有几百册图书的图书角,里面有童话书、绘本、儿童文学 ,也有简易版的四大名著。无论是哪一类的书籍都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一看便知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h3><h1></h1><h3> 她所在的二年级办公室,是居于两教室之间一整间通透的房子,二十多平,有八名老师集体办公,办公桌靠墙围了一圈,办公桌上方是一排吊柜,她的吊柜里塞得满满的全是图书,实在放不下了,还有一些堆放在办公桌上。她说这些是等着孩子们上中高年级时才读的,得给他们好好收藏着。 </h3><h3> 她说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课堂和一本教材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有读书欲望;二是有可读之书。 </h3><h3> 为了让学生有可读之书,七年前她便开始筹划教室图书角,她知道很多家长还没有课外阅读这个概念,甚至有的还会说:语文书都没读好,还读什么课外书!她把自己的顾虑和想法告诉了儿子的班主任——崇实南校的许杰老师(名师),许老师说:“我支持你,叫我班娃娃给你们捐书,而且等他们毕业了,书架上的书,你全部拖去!”李赛琴深深地感动了,下定决心要向许老师学习,将阅读的种子撒满校园。第二天她便从南校提回了45 本书,当时修路,交通不便,她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非常甜。后来她又将儿子读完的课外书捐岀来,有的学生也将看过的书主动捐上,随后,她每期都会花好几百元钱买书,补充或替换一些破损书籍。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也越来越支持孩子们购书,几年下来,图书角成了规模,她的工资也有好几千元用在了图书上。 </h3><h3> 她爱这些宝贝,时刻在耐心地呵护,根据学校安排,每一学年都会更换一次教室,为了安全起见,她必须亲自转移这些图书,决不让别人插手,2017年,教学楼改建,教无定所,她便买来几口大箱子将图书锁装好寄放在校办公室,待教室稳定后搬出来,整理中见少了几本书,心疼了好久。</h3><h3></h3> <h3></h3><h3> 为培养学生读书的欲望,她想了很多办法:一是好书推荐;二是写读书笔记;三是师生问答互动;四是阅读书面测试;五是讲成语故事。</h3><h3> 她每周都会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将书的内容、作者、背景作一个简单介绍,重点强调它好在哪里,有时说到精彩处,把学生味口调足,嘎然而止,让学生感到不读下去就吃不香睡不好。为了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又尽量减轻课余负担,她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一本读书笔记本,每组每天都必须有一人写读书笔记,摘录已读过书的精彩语句,写出读后感,然后第二天再传给另一个同学,这样做的好处是经过传阅,大家都能看到别人看了什么书,这是隐形的好书推荐,由于老师经常对笔记进行点评,所以每个学生都记得很认真,感想也写得很精彩。</h3><h3> 为了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又尽量减轻课余负担,她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一本读书笔记本,每组每天都必须有一人写读书笔记,摘录已读过书的精彩语句,写出读后感,然后第二天再传给另一个同学,这样做的好处是经过传阅,大家都能看到别人看了什么书,这是隐形的好书推荐,由于老师经常对笔记进行点评,所以每个学生都记得很认真,感想也写得很精彩。</h3><h3></h3> <h3></h3><h3> 师生问答互动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游戏,没认真读就无法提问也无法回答,老师向学生提问,先会问学生近期读过什么书,然后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证实该生是否真的读过。学生也向老师问同样的问题,在交流名著时,为避免互动尴尬,她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将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人和事都写在本上,记在心里。 每期都会安排阅读书面测试,将本学期全班共读的书用笔试旳方法进行测试。与平时阅读量和阅读质量相结合,就连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了哪些书都作了详细记载。</h3><h3> 每期都会举行两轮讲成语故事比赛,既当评委又当摄像师,学生积累了成语,也锻炼了胆量,每个孩子都能大胆走上讲台。</h3><h3></h3> <h1> 二、《萤火虫周报》与《星苑》刊物</h1><h3> 《萤火虫周报》是二年级一班的班报,第一期创刊于2018年12月11日,用A3纸张横向分正反四个版面,五号宋体字排版,每两周办一期,至2019年5月10曰已出版第七期,每期刊登本班学生文章25篇左右。从形式到内容一周胜过一周,每期周报出版都会及时 发到学生及家长手中。 </h3><h3> 办报要征稿、定稿、制版、校对、印刷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全由李赛琴老师用课余时间一手操办,工作量可想而知。<br></h3> <h3> 征稿,二年级学生还认字不多,还没有作文课,能写出文章来吗?可在二(1)班做到了,不仅人人能写,而且还写得有血有肉。为提高征稿效率,她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她专门办了家长培训班,教每位家长下载并使用一个很实用的“讯飞语记"软件,家长通过诵读孩子的文章,手机自动把语言转化成文字文档,然后再转发给老师,这样一来,老师收到的是电子文档,自然规范得多。</h3><h3> 学生投稿很积极,有些学生一期会交几篇,定稿也需要费很多时间,首先老师要一篇篇地读,进行筛选,然后要翻阅前几期的出版记录,既要选好文章,又要兼顾全面,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上报的机会,每次定了又改,几天才能定下来,定好了还要考虑需给哪些未入选的同学做工作。</h3><h3> 排版,本来可以交打印社完成,但价格太贵,她便在家中电脑里装上制版软件,自已摸索,不懂的请教,第一期虽然质量欠缺,但总算独立完成了,后几期逐渐得心应手,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 </h3><h3> 报刊发行日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个令人期待的日子,她把发行日定在双周星期五。每到这一天,学生来得最早,都期盼着从报上看到自己的文童。 张依俐是班上写作有些吃力的学生,她听老师说第四期会刊登她的文章,发行日当天,她第一个来到教室静静地等待老师的到来,逢人便说:“今天的报上肯定有我的文章!”,看到报纸果然有她的文章,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她脸上写满了自豪。</h3><h3> 二年级文章较短,便于办报,高年级文章较长,办报版面有限,她便想到给学生出书。前年任六年级一班语文的时候就给学生出了一本班级刊物《星苑》,请向勇校长担任顾问,请区书法协会秘书长刘少勇为书名题字,全书84页,收录了六(1)班71人169 篇优秀文章。作为同学们的毕业纪念。选稿和校对花了大量精力,排版、印刷、装订自已都不会,只有交给打印社完成,需要31元钱一本,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她要求家长如果需要,先交线预订,照数印刷,但牵涉给学校各处室赠送的八本书,共240多元便全部由自已掏。 她说:“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能给学生和家长六年留下点什么,也是值得的。” </h3><h3></h3> <h3></h3><h3> 三、 一袋子表扬信和一袋子激励卡</h3><h3> 李赛琴办公桌里有一袋子表扬信,形似奖状,小巧玲珑,包括行规之星、纠错之星、背书小达人、优秀组长、听写突出、优胜小组、成绩优秀、举手发言积极等,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老师就会及时把相关的表扬信送到家长手里予以鼓励。</h3><h3> 办公桌里还有一袋子激励卡,与表扬信一样都是网上买来的,多角圆形,五颜六色,搭配不同的动物图画,写有“赞”、“好孩子”、“真厉害”、“了不起”、“你真棒”、“加油”、“很好”等醒目的字,别看这些小玩意儿,那是她激励学生上进的法宝之一。</h3><h3> 平时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老师都会给家长送去一张表扬信,给学生一张激励卡。 如:上课积极发言、热爱劳功、优胜学习小组、周优秀班级管理员、语数单元测试、背书、听写、纠错、领读等。</h3><h3> 还制定了兑奖办法:一张激励卡免罚一次、两张换糖果或铅笔、三张可为同学打饭一天,四张可管理一天班级、五张可与李老师共进午餐一次、六张可在班报优先刊登一次、七张可换布娃娃和故事书,八张可与校长合影、九张可换去李老师家玩耍一次。</h3><h3> 学生视卡如宝,积极争取,妥善保存,不愿轻易兑换,几周过后,学生手中的卡越积越多,多的已四、五张卡了,李老师买来许多巧克力,布姓娃娃,还有故事书,动员了半天,没一个人兑奖,因为他们舍不得花手中的激励卡,他们要冲最高奖项——到老师家里去玩,他们知道去了老师家,便什么都有了。但老师急了,你们得兑奖呀,不然这么多东西退不掉货怎么办?在老师的反复劝说下,狡猾的孩子们居然想出了拼卡兑奖的办法,即几个人拼卡兑换一盒巧克力,就是不肯单独兑完手中的卡。李赛琴明白了学生的心思,暗忖道"好吧,兔崽子们,鬼精鬼精的,待老子准备几桌好菜,美死您”。</h3><h3></h3> <h3></h3><h1> 四、班级奖状和别具特色的报导书</h1><h3></h3><h3> 每逢期末,学校便要组织评先评优,总结表彰,她觉得仅学校表彰名额有限,受奖面太窄,不能照顾到全体全面,于是她便创造性地设立了班级奖项:如优秀语数作业奖、故事大王、识字大王、小小书法家、朗读之星、阅读测试奖、手抄报等级奖等等,将班级的授奖名册打印在自制的报告册上,全班同学的家长都看得见。这样一来,表彰范围广了许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至少拿到一个奖项。</h3><h3> 有授奖名单,就要有相应的奖状,班上的奖状是她专门订制的,比学校的奖状小一些,比班上的表扬信又稍大一些,与表扬信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盖了学校公章,更显庄重。</h3><h3> 放假前夕,政教处制学校大奖状,她便忙着制班上的小奖状,比政教处还忙。</h3><h3></h3> <h1> 五、集体影集和个人专辑</h1><h3> 她喜欢用摄影来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在她的电脑里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照片,包括班级集体专辑和每一名学生的专辑。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她便组织学生在教学楼前拍下第一张合影,然后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她都要组织学生在同一位置拍一张合影,并标注拍摄日期,这一届,现已完成四期,除合影外,凡班上组织或参加的集体活动也一并收集在集体专辑里。学生专辑里,56个学生设56个文件夹,记载着学生个人成长经历,包括学生的学习照、生活照。</h3><h3> 这看似简单的事情,但釆集、分类,择优做起来也是费精劳神的,但她喜欢,不觉得劳累,在空闲的时候,偷偷翻看一下这些照片便觉得非常开心。</h3><h3> 她说这些照片放在电脑里是她的秘密,她不会让学生看,也不会让家长看,她要将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情况作一个完整的记载,到学生毕业时再拿出来,以期给学生及家长一个意外的惊喜。</h3><h3></h3> <h1> 六、针线盒、地板刷、洗涤液、养生壶 </h1><h1> 她的办公桌里还备有一些自备的小东西,从这些小东西中体现了她对学生对同事心细如发、关爱有嘉。 </h1><h3> 针钱盒是为学生准备的,学生的衣服破了、扣子脱了、书包残了,她便可以随时帮他们修补完好。</h3><h3> 地板刷、洗涤液是为办公室准备的。她特别爱干净,每天都要把地板和桌面弄干净了才会工作。她所在的办公室是在一栋旧教学楼里,地面是铺的地板胶,搞卫生没有地板砖那么好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层黑腻子,拖把不起作用,她便自己掏钱买来油污净、洗衣液、毛刷之类的东西,过几天便刷一次,在她的呵护下,唯二年级办公室地板最鲜亮,也保持得最干净。为了让办公室更温馨一点,她给每个办公桌上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原来教室里用垃圾桶,每日面对半桶垃圾,她总觉得不舒服,便用黑色垃圾袋取代之,政教处发现后,感觉确实比垃圾桶强多了,于是在全校推广,各班垃圾桶全部换成了垃圾袋。</h3><h3> 养生壶是她专门为办公室的同事们准备的,她的屉子里应有尽有:枣子、枸杞、金银花、菊花、生姜、蜂蜜、核桃、各种茶叶,每天烧一壸供大家饮用,不仅口感好,解渴,而且利于清肺、提神、养生,很受同事们喜爱。 她的付出,被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衷地感激她、佩服她,只要是她安排的事情,老师们都会乐意接受并尽心尽力地完成。</h3><h3></h3> <h1> 七、运动服、腹机轮、背背佳</h1><h3></h3><h3> 李赛琴是一个热爱体育煅炼的女教师,她之所以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与她的身体素质和长期煅炼是分不开的。 读书期间,她一直是校田径队、篮球队主力队员,获得过不少奖励。当教师后,凡是区级教师运动会,她也是学校的主力队员,为学校争了不少荣誉,篮球场上,她巾帼不让须眉。她不打牌、也不逛街,有空便煅炼身体。</h3><h3> 她办公桌里时时准备着两套运动服,一有机会便穿上运动一下,跑步、做操、篮球、乒乓球都是她喜欢的。</h3><h3> 她挺喜欢的一种运动器材是健腹轮,因为它不需要对手陪练、不占用运动场地、就放在办公桌下,易于保管,备课改作业的时候,只要觉得需要,随时可以俯下身子做几个前推。 她身体没得说,棒棒的,浑身是劲,但由于长期埋头工作,颈锥出现了问题,低头时间一久便觉得隐隐疼痛,颈锥病没有特效药,做牵引需要时间,她舍不得,背背佳辅助治疗可以不影响工作,成了她的首选,平时大家只看到她精神抖擞、容光烯发,可是有几人知道她那华丽的外衣里面常年背负着一副“枷锁”。</h3><h3></h3> <h1> 八、温馨的家庭、热心的家长 </h1><h3> 李赛琴老师之所以敢这样玩命地付出,与家人的关心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h3><h3> 她丈夫是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对李老师的工作非常理解,一直默默地支持她。主动分担家务、辅导孩子,并经常对她说:把班上的学生教好,让家长满意,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孩子今年上初三了,一直以来非常支持妈妈的工作,经常清理一些课外书让妈妈带去给班上学生,妈妈给学生买的作为奖品的各种糖果,没得到允许他从不拿,他理解妈妈的辛苦,从不给妈妈添乱,无论在家在校都很乖,不用大人操很多心。</h3><h3> 她在尽心尽力地为学生付出,点点滴滴都看在家长眼里。家长说:“李老师,你办报、你给孩子们买奖品、你带孩子们到家里玩,还给他们买礼物,那得花多少钱啦,不能都由你出钱吧,你说个数,我们交。”听到这些话,李赛琴感到温暧,但始终没有收一分钱。</h3><h3> 家长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凡是老师安排给家长的任务,便会一呼百应,毫无二话,督促孩子读书、为班报撰稿……在家长心里,李老师的话比圣旨还管用。</h3><h3></h3> <h3></h3><h3></h3><h3> 读到这里,大家难免怀疑,李赛琴老师做这么多份外工作,她还教学吗?教,当然得教,这是她的主业,岂容得半点疏忽?不过她从来不强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是打时间仗、不是拼消耗战,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如识字教学,就有许多生动的故事:</h3><h3> 在写“烧烤”俩字时,学生总是错,后来编了一句话就搞定了:“烧不加点,烤不加横。” 在教“幸、辛”俩字时,再编:“幸:有土有钱(¥),多幸运,多幸福啊!辛:站立着干十天活,太辛苦了。就像李老师一样,天天站着上课,多辛苦啊,其实在古代上课,老师是坐着上课的,而在现代,我们老师需要给同学多做PPT等展示,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所以我们都站着上课。如果你们不听课,讲白话,搞小动作,我还得走动管纪律,真是既辛苦又伤心哦!”同学们瞬间坐得端端正正!也很快记住了俩字。像这样的识字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己空已半巳满;西女要,而女耍;三皮波,三发泼;拨:发现情况,拨打110;拔:小朋友拔萝卜,那点当是个萝卜。</h3><h3> 李赛琴不刻意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课总是把学生的思维拉得很广,平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教法灵活,学生知识面广,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成绩总是掉不下来,一直稳坐平行班第一把交椅。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个人荣誉看得很淡,除教学教研方面的硬行奖励外,没有过多的光环,她的珍贵之处在近两年才逐渐被人发现,向勇校长常说:“李赛琴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她的事迹也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几所名校的注意,想挖走她。可是她与大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舍不得学校领导和同事,放不下她朝夕相处、生命与共的学生和家长,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对方的邀请。</h3><h3></h3> <h3></h3><h3> 李赛琴老师的这种情怀从小处折射着伟大,这种情怀是一种坚定的执着,这种情怀是一名教师对教育倾情的诠释,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精神面貌的体现。正是有了这样的教师,教育事业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h3> <h3>主编 向勇</h3><h3>责任编辑 陈泽义</h3><h3>编辑 田奇华</h3><h3>校对 王海波 许静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