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学时候,我是一个假愤青,用着雕虫小技般的文字吐槽周遭的一切,图书馆约会的情侣、上课老在睡觉的大学生,甚至是那些走着路突然转身挡道的人都是我嗤之以鼻的范围。仿佛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人生阶段:以喷薄却无力的抱怨声、嘲讽声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时候,我们乐于标榜自己的个性。</h3><h3> 工作好些年了,回头想,“愤青”二字只是自诩罢了,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喜欢跟总是负能量的人在一起,或者说,我们为了保持自己,开始懂得不刻意讨好,并且明白取舍之道。</h3><h3> 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时候?你生病了,头晕乎乎的,浑身一会冷一会热。早晨,你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想起今天的工作不容怠慢。开会时每一个音都像是发炎的病菌体,刺痛着你的耳朵、你的眼睛。好不容易扛到下班,你终于可以卸下疲惫的面容。回家有人给你拿一双拖鞋,泡一杯茶。</h3><h3> 你想得美!你得赶紧去做饭了,接着得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还有那个跟你“距离产生美”的丈夫,你在10点前要发短信提醒他回家。此时,你还可能收到老师的投诉,说娃学习成绩下滑,说他行为上有差错。久而久之,你会觉得幸福感就像一条本来就不崭新的牛仔裤,它正在一点一点被磨破,每洗一次,掉丝掉线。</h3><h3> 你会觉得在工作上不咸不淡,毫无梦想可言,无法去诉说;孩子也没优秀到让你四处散发优越感,还得担忧他的升学问题;至于家庭,更是大小杂事都压在你的肩膀上,很累,心情简直就是糟透了。这或许就是我们或是我以后的生活了。</h3><h3> 但我们必须拒绝成为一个怨妇。</h3><h3> 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不会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所以我在想,在一眼到底的生活面前,你拿什么来产生幸福感?孩子是你的不二之选。把他培养成一个阳光的人,将会是我或你最重要的任务。</h3><h3> 文辉不久前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他说:“你们老师是不是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当时我第一感受是不出声,因为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跟他促膝长谈很久,他才能够明白一个平凡老师的态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变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群体。“又是老师”、“那些老师”、“你们老师”······在我听来都是一种变着法儿的不尊重。与其说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不如说我们都一定会喜欢在努力的学生,而且你会发现,努力的人一定会发出微光。</h3><h3> 最近我也碰见了一个努力的人,她不是学生,她是一名80后家长。前几天晚上11点58分她用微信给我发了近千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她自己的反思。之所以那么晚才发微信是因为晚上只要她跟孩子在一起都尽量不看手机,只有等他睡了才看一下;为了培养他的专注力,写作业前一起听15分钟的古典音乐;更重要的是,她没有一句抱怨,而且把责任归咎自己身上。我觉得她长大了,虽然我不够资格说这句话,但我此刻最深的感受就是,我会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妈妈感到骄傲。正如高尔基说的,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h3><h3> 她用心的事情还很多,其中,我学到了一招:面对孩子的一些小问题,要积极地接受,做出改变。人生百分之八十的痛苦来源于比较,一样样列出来和别人比,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给自己合理定位,既不要满足现状,也不要苛求自己。向别人学习,跟自己比。在某些时候要学着收起锋芒,尝试做一些平心静气的决定。</h3><h3> 我会把这份珍贵的微信内容收藏起来,提醒我自己:孩子磕磕碰碰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这份成长的知足正是我们幸福的源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