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娜,渤海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20年来,她早出晚归,呕心沥血,魂牵梦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她时刻叮嘱自己,为了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一生完整地献给教育事业,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因为她坚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p> <h3>一、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工作</h3><h3> 从教二十年来,她从未拒绝学校领导安排给她的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能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她肩负学校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着六年级语文教学,兼六年级年级主任,六年级教学压力特别大,而且她还分管学校的听课指导、常规检查、档案管理等教务工作,很多杂事琐事都要干。为了完成一些应急性的工作,她跑上跑下不辞辛苦,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遇到学校举行大型考试,白天繁忙的教学工作让她毫无空闲,考场安排、阅卷安排、成绩计算等复杂的工作只能到下班后加班完成,有时门卫大伯要锁门了,她才匆忙收拾东西回家继续工作。</h3><h3> 近几年来,学校由于人员紧缺,招聘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对教学业务不是很熟悉,因此,在教学方面,她加大对教师课前指导和推门听课力度,听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还经常指导年轻老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他们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年轻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县教研室举行各科优质课评选时,她和老师们同研讨,同备课,一备就到晚上七八点,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县各科优质课评选中,学校16人参加比赛,获一等奖的有13人,还有4名教师代表庆云县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都取得优异的成绩。</h3> <h3>二、关爱学生,真情倾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h3><h3> 她不仅心系学校,还总是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学。多年来,在工作中尽量不请假已成了她的习惯,在学校里默默工作也成了她的习惯。语文教学工作比较琐碎,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层出不穷,做思想工作、找家长都无济于事,要求没完成作业的同学课间补上,结果学生累积得越来越多,压力更大了,怎么办?“堂堂清”!为什么不能“天天清”呢?但“天天清”必须需要抽出时间来给他们补课,于是放学后,她牺牲休息时间,把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留下来陪他们补作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慢慢地,完不成作业的同学少了,作业不工整的没有了,学生学习习惯改变了,家长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更让她欣慰的是:她班的语文成绩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付出总会有回报,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更高兴的了。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h3><h3> 她觉得师德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作为教师,她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二十多年来她始终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她的语文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行小组合作机制,每月的优胜小组总有礼物惊喜,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课,学生爱上!</h3> <h3>多次组织庆云县国学小名士选拔赛活动<br></h3> <h3>三、与时俱进不停息,取得教育教学好成绩</h3><h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随时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捕捉教学发展的新信息,掌握教学课改的新方法,摈弃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让“启发式”、“愉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理念走进课堂,由于她的坚持努力,在继承中求创新,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工作之余,她把自己工作中的得失总结成经验,尝试着写了许多论文,如《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之我见》、《再读新课标体会》、《让差生沐浴阳光》等分别获省级二等奖,市一等奖。</h3> <h3>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的劳动喜获丰收,参加工作20年来,她被评为德州市“教学能手”、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连续多次获得县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09年德州市优质课评选二等奖,2010年在德州市举行的语文基本功大赛中以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获一等奖,2008被评为德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08年被评为县级十佳班主任,2010年被评为庆云县百佳教师,2014年被评为庆云县师德先进个人。2015、2018年获德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德州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学年度、2018年度报送的课例被评为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h3> <h3> 成绩也好,荣誉也罢,它们只能代表过去,它们将是她前进的动力,她将永远以一团激情之火,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h3><h3> 为了她一生无悔的教育事业,她愿奉献一生、奋斗一生,因为她相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