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情结 岁月情怀 --- (五)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吴志敏

<h3>劳动是插队知青必须经历的一关,不仅仅是"劳筋骨、苦心志",重要的这是挣工分的手段,一年的生计都得靠自己的劳作才能获得。</h3><h3><br></h3><h3>春插夏抢秋收冬修是一年农事中的"四大战役",尤以夏季"双抢"与冬修水利最为艰辛。赤日酷暑锻腰背,腊月寒冬炼铁肩,艰苦环境中的劳作让我真正理解了"坚持"的弥足珍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涵意。</h3><h3><br></h3><h3>早稻黄了。小暑小割,大暑大割。抢收抢栽争农时逼着田多劳力少的村民两头见黑地奋战在田间。每天凌晨当皎洁的月亮还高高地悬在西边山头的时候,队长"开工喽"的喊声已刺破了山野寂静的夜空。我们极不情愿地撑起疲惫不堪酸痛不己的身子,顾不得刷牙洗脸,拾起镰刀挑着箩筐,光着脚冲出屋门,随着出工的人群又开始一天的劳作。</h3><h3><br></h3><h3>"镰刀明晃晃,手指鲜血淌。禾斛咚咚响,打禾累肩膀"。初次割禾镰刀不听使唤,手指被割开一道深深的口子,羞于叫痛,从破汗衫上撕下一条草草包扎,止住血后弯腰继续割。</h3><h3><br></h3><h3>割禾时间长了,腰酸背痛,就被换去打禾。两人一个禾斛,在田里跟着前面割禾的人随割随打。打禾也是技术活,"一打二抖三反转",掌握不好要领,白费了力气还打不尽稻谷。</h3><h3><br></h3><h3>稻子割完后马上灌水耙田,随即栽插双季稻。七月骄阳似火,水田热气腾腾。脊背被烈日烤着,脸庞被水蒸气熏着,酷暑榨干了身体里的水份,一行长长的禾苗栽到头,整个人瘫倒在田埂上腰腿酸痛地站不起来。忍一忍,挺一挺,牛饮一碗清凉的水,猛抽几口提劲的烟,下到田里继续干。</h3><h3><br></h3><h3>劳累点没啥,苦恼的是我们身后缺乏后勤保障。妇女们早上和中午能提前收工为老公和孩子们做饭,而我们收工后还得为挑水做饭洗衣服忙得手忙脚乱,尤其是早上回来刚把饭煮熟还没吃到嘴里出工的哨声又响了。我们只得晚上多煮些饭,第二天早上冷饭井水就着萝卜干对付着。</h3><h3><br></h3><h3>当黑暗完全笼罩田野时,一天劳作才结束。我们在山下小溪里草草洗去汗水泥垢,匆匆扒上几口饭菜,就早早地钻进蚊帐去休养生息。浑身酸痛让人难以进入梦乡,但还是觉得这时候最舒坦,虽然这种舒坦是短暂的。</h3><h3><br></h3><h3>近一个月的抢收抢种,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火洗礼,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黝黑的皮肤像从炼狱中归来的一般。其实,在精神和体能极度疲惫的时候,我们也曾想打退堂鼓,也想停停工歇一歇,但看到乡亲们的干劲,自尊心倒逼着我们不敢松劲,环境造就人,人必须去适应环境。</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入冬后本该是农闲的日子。这时候秋收结束,播种绿肥修整农田,交售公粮盘点分红,为来年农业生产做准备。再者年关将近,一年忙到头,也该好好过一个新年。但在那个战天斗地的特殊年代,上边却没打算让农民闲着,年年在寒冬腊月的季节里组织千军万马,跨地域进行水利冬修大会战,硬是将农闲变成了农忙。</h3><h3><br></h3><h3>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这时候被充分体现。社员们毫无怨言地被动员起来,组织去几十里甚至百里外的水利工地筑坝修堤。尽管这些水利设施建成后与你所在的公社乃至大队毫无半毛钱关系,你根本受不到益,但"以工代赈"的名义让你不得不去。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谁敢有怨言?</h3><h3><br></h3><h3>我下乡的那几年,年年冬季被安排去不同的水利工地,其中最难忘的是下乡第一年年底去修药湖水利工程。</h3><h3><br></h3><h3>还有个把月就要过春节了,队里接到了派劳力上药湖水利工程的任务。我们四名知青随本大队六七十名老俵组成的民工队在民兵营长的率领下出征。那天清晨,我们挑着行李扛着工具徒步三十多里赶到樟树火车站与公社民工团汇合,然后搭乘运煤的火车跨过赣江大桥到达丰城矿务局的上塘站,下车后又步行了十多里路,黄昏时分才到达了目的地。</h3><h3><br></h3><h3>农家阁楼铺满稻草的地板是我们的床,由于空间太低,必须弯着腰才能钻进去。躺下后屋顶仿佛就贴着自己的鼻尖,眼睛能穿过瓦缝去数天上的星星。我蜷缩着身子紧紧裹紧薄薄的棉被去抵御冬夜的严寒。屋顶长年积攒的灰尘随着屋外刮过的阵阵寒风,潇潇洒洒自由自在地飘落在被子上。</h3><h3><br></h3><h3>天没亮领导就督促着出工。积满冰霜的大道小路上,挤满了急匆匆赶往工地的来自全县各公社的民工。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语录歌在高音喇叭的输送下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这一幅"人定胜天"的场景让人自然而然地热血沸腾。</h3> <h3>民工的主要任务是挑土筑坝。公社民工团的工地以大队为单位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工作面,每天的进度都有定额,完不成任务再晩也不能收工。民工们成了土石的搬运工,用镢头、五齿钯、扁担、箥箕将百米外的土石从湖床运到坝顶,提升堤坝,加固坝身。</h3><h3><br></h3><h3>开始,堤坝不高还不觉得什么,但随着堤身一天天一米米的加高,劳动强度也不断地加大。顶着寒风,我们挑着百多斤的土石,艰难地沿着陡坡一步步爬到坝面。肩头磨红了,垫块毛巾。累了也不敢小歇,怕被汗水浸湿了的内衣被洌洌寒风带走身上的热量。口渴了,想喝几口热水也没有。</h3><h3><br></h3><h3>中午,炊事员将饭送到了工地上。满满地盛上一碗热饭几勺豆腐或海带汤,坐在避风的地方,就着自带的盐菜萝卜干狼呑虎咽。有时厚着脸皮凑到老俵那里,从他们的菜罐里掏些霉豆腐、干鱼仔等美味菜肴满足一下口福。</h3><h3><br></h3><h3>好不容易盼到收工,天已暗了下来。回到住的地方,没法洗澡,打点热水擦掉汗水和污垢。勤快一点的,换下已被汗水浸透几遍的内衣。累的不愿动的,穿着早已被自身热量捂干的衣服,吃过晚饭后早早钻进被子去休息。</h3><h3><br></h3><h3>吃晚饭时,也是大队干部小结全天工作布置明天任务,表扬好人好事鼓动宣传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尽管大家都很疲惫,但都愿意听。其实不用大队干部多说,乡亲们都在关心每天的进度,因为很快就要过农历新年了,大家盼着早日回去过春节呢,尤其是我们知青。</h3><h3><br></h3><h3>知青的"钢筋铁骨"就是这么炼出来的。</h3><h3><br></h3><h3>那些年的知青生涯,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艰辛",什么是"坚持"。"贵在坚持"是不那么容易说的,"钢铁"更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在痛苦中坚持,获得了直面生活的勇气; 在磨练中坚持,坚定了敢于向前的意志; 在困难中坚持,培养了永不低头的精神。知青的成长与成熟来自永恒的坚持,而坚持只有在特定与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炼成。更可贵的是,坚持能让我们更清醒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h3><h3><br></h3><h3> (下一章,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