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于教育

美友28140983

<h3> 徜徉于微风浮荡的山间,立于绿荫蔽日的树下、清馨出尘的花旁,一切都是最美的风景。今天,于马港中学的语文国培“送教下乡”,亦是一场美的相遇。</h3> <h3>  活动伊始,教育局黎灿明主任颇有情怀地讲到:“高站位,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他从三个角度诠释幸福的意义,即为在课堂中注重知识获取、精神培养,在教育中提升生存能力、生活品味、生命价值,在人生境界中学会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和教自己。幸福的定义也能如此纯粹,我会时刻心态阳光,有底气地面对以后的教学生涯,季节的秋天必定有沉甸甸的收获。相信,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作证!</h3> <h3> 进入耳畔的第一堂课是杨慧老师主讲的《老王》,正如她别具用心的导入一样,生活有时也很简单,给自己的灵魂带来宁静。杨老师上课自然从容,围绕老王的形象展开,从“幸”与“不幸”引导学生去探讨,使得学生理解爱,产生爱的共鸣,达到了理解主题的目的。课堂涵盖的内容较多,一来一回让我们看到了两颗善良的灵魂。其实,课堂中更多学会从扶到放,不失为一艺术。对于不幸者,我们怀着怎样的情感?在入情入境的渲染下,激发学生共鸣。很多时候,自己慢慢摸索的,才是深刻的。</h3> <h3>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玉成老师同课异构的《老王》,她的课堂魅力是不言而喻的,如沐清风,被其深深吸引。从她出口成章,极具诗意的语言中,我感受到她深厚的语文素养,好生羡慕啊!她就是课堂的智者,善于设疑,创设情境,一步步直击重难点,“那是一个幸运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课堂流光溢彩,十分和谐。还有“你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你是个聪明的男孩”“你有双慧眼”这么多这么多特色评价,听来也倍感温暖。</h3><h3> 读书是为了明理。汪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品读,品得透,悟得深。课堂教学《老王》中隐性和显性的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以及课中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都得以体现。</h3> <h3>  最后刘琳老师的名著导读《昆虫记》之“阅读阅有趣”真让人耳目一新,她贯穿课堂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是值得我向其看齐的。刘老师阅读方法的指导穿插,浏览、跳读、细品、批注创造性感悟点,无一不是有智慧和灵魂的。对于名著导读之前我的功利性很强――应付考试,而忽略学生对艺术、文学的情趣培养和感悟、鉴赏能力的提升。在这堂课里,老师就重在一个“导”。首先,从方法上让学生会读书,暗含如何把书读厚读薄?其次,从激发读者情感认同上出发,法布尔这一形象求真求知精神感知能有效让学生对其产生钦佩之情,从而牵引到课后阅读。再者,刘老师从文本的美中去体验、体悟法布尔史诗般语言的诱惑力。还有,从昆虫的本身的习性特征的趣味性吸引学生,都是很好的。</h3><h3> 阅读的宗旨是知世情、明事理,从中发掘一个精彩的世界,为每个人的成长挂起一盏盏明亮的灯,我常常如是想,常常如是愿。</h3> <h3> 学无止境,韶华不负,加强专业自觉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无奋斗,不青春!</h3><h3><br></h3><h3><br></h3><h3> 南门初中 胡心意</h3><h3> 2019.5.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