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纪念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诞辰九十四周年!☆</h3> <h3> 门和利</h3> <h3> 2019年5月1日,晴空万里,春意融融。我从石家庄出发,沿着京昆高速公路北上,驱车230公里,来到了山西省灵丘县庄儿沟门村。</h3><h3> 庄儿沟门村是一个只有二十来户的小山村。别看它不起眼,可对我,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h3><h3> 73年前,我的父辈们曾在这里生活,学习,战斗有半年时光,并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h3><h3> 我的老家是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东安阳村。那里是贫困山区,士地贫脊,靠天吃饭。</h3><h3> 1933年,由于连年大旱,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我的爷爷奶奶,带领当时只有6岁的父亲及哥姐四人,举家北上。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北平南口铁路道班谋得一养路工差事,全家便在南口定居了下来。</h3><h3> 不幸的是,两年后,爷爷被笨重的体力劳动压垮了,吐血而亡。全家生活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h3><h3> 1937年,大伯在张家口列车段,找到了一份工作,全家生活才略有好转。5年后,经大伯介绍,父亲也在张家口火车站上了班。这一年,全家又来到了张家口。</h3><h3> 1945年,经过8年的抗战,日本终于战败投降。当时,张家口是察哈尔省首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八路军迅速接收了张家口。9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边区政府,也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进驻到了张家口。</h3><h3> 1945年,父亲只有十八岁。接触共产党只有几个月时间,就认定了共产党。1946年2月光荣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随后,大伯,六爷六奶等门家多人,都先后参加了共产党。 </h3><h3> 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在完成内战准备后,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h3><h3> 9月底,国民党傅作义部队,第105军大举进攻张家口。晋察冀军民进行了张家口保卫战,歼敌2万余人。</h3><h3> 由于敌强我弱,10月11日聂荣臻率部主动撤离了张家口。 </h3><h3> 9月中旬一个下午,在接到撤离通知后,我的奶奶母亲等近百人,连夜坐火车紧急撤离。火车从张家口站出发,走走停停,一宿才到柴沟堡站。</h3> <h3>这时,国民党的飞机己经把铁路线炸毁了,</h3><h3>火车不能坐了。又换乘马车,继续向南撤退。怕白天遭到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所以,只有晚上才能赶路。三四天方到达蔚县境内。此时,完成护厂护段任务后的父亲等一批人也撤了出来,与家属们汇合在一起,继续南下撤退。</h3><h3> 要撤到什么地方,谁也不清楚。是各地兵站,按照上级指示周密安排的。</h3><h3> 大约又向南走了四五天,便来到了庄儿沟门村。通知终于来了,不走了,要在这里驻扎,听侯命令。</h3> <h3>柴沟堡火车站</h3> <h3> 庄儿沟门村,位于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的腹地, 群众基础好。村庄在一个小山沟的尽头,不易被外人注意。所以,在这里驻扎很安全。 </h3><h3> 人们驻扎下来后,大伯,六爷等人先后去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的党校培训。</h3><h3> 1947年4月,根据党中央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党组织决定,除了我父母,全体人员开赴东北,去支援东北根据地的革命事业。而我的父母则参军入伍。</h3><h3> 他们被编入平绥支队,后平绥支队又整编为察哈尔军区独立团。(当时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是开国上将王平将军)。父亲担任侦察班长,机枪班长。母亲做后勤工作。至此,从张家口撤退下来的百余人在庄儿沟门村住了一个冬天后,各自奔向了不同的革命岗位。</h3> <h3>今日的庄儿沟门村</h3> <h3> 我的母亲于1926年正月初9,出生在北京大清县深沟村一个穷苦家庭。艰苦</h3><h3>的环境,从小她就磨炼出不怕吃苦,不向困难低头的坚强性格。</h3><h3> 1946年5月10日,她与父亲结婚。结婚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而对于母亲却是一个磨难的开始。</h3><h3> 与父亲结婚刚刚4个月,就遇到了战争动荡。党员家属要随大部队全部撤离,母亲一点准备都没有,说走就走了。 撤离是艰苦的。翻山越岭,昼伏夜行,异常艰辛,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h3><h3> 参军后,时不时从前方抬回阵亡战士的尸体安葬,生死考验冲击的每一个人的心理。母亲从没惧怕过。</h3><h3> 有一天,部队一名炊事员,下山采购物资,遇见我母亲,就问:“要不要上山见老门?”母亲一听很高兴。跟着炊事员就上山了。</h3><h3> 那时,前方与后方相距几十里。几个小时后,父亲见到母亲上山来了,大吃一惊:“你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啦”。</h3><h3> 父亲一着急,一场大病突然降临。一连几天,流鼻血不止,用我母亲的话说:流血量大概有全身血量的5分之一。而且高烧不退,人一下子就卧床不起。跟着,母亲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两人生命垂危。</h3><h3> 当时,部队缺医少药,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用现在医学看,不是出血热,就可能是伤寒。无耐,部队用担架,将母亲送到老乡家,只能听天由命吧。</h3><h3> 老乡心眼忒好。见母亲这么年青,死了太可惜了。她们就用当地的土方法,将母亲头发剪掉一些,用当地的瓦片焙干研细后,给我母亲灌服。</h3><h3> 说来也神奇,母亲的鼻血居然止住了。但喉咙却堵的厉害,象是快要憋死一样。母亲挣扎着起来,扶着墙,用力咳嗽,一块血疙瘩,从母亲口里喷出。由于用力过猛,随着“啊”的一声,母亲怀孕7个月大的女婴,不幸早产夭折了。</h3><h3> 母亲命保住了。父亲怎么样了?一天晚上,母亲用担架抬着,又跟上了部队。巧得很,当晚行军,担架队休息时,父母的担架竟放在了一起。透过夜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俩人都还活着,而且身体都有了好转,一颗悬着心终于落地了。几天后,父母二人都被送到了后方的休养连。</h3> <h3> 随着张家口第二次解放,父母的军</h3><h3>旅生涯也划上句号。</h3><h3> 1947年11月,父亲转业,被分配</h3><h3>到了老家顺平县委工作。父亲认为,在老</h3><h3>家工作不好干,毅然辞去这份工作。只身</h3><h3>来到位于曲阳县的华北兵工局15兵工厂,</h3><h3>当了一名工人。我的母亲也跟随而来,在</h3><h3>附近一个叫葡萄口村住了下来,一住就是</h3><h3>两年。我的大哥就诞生在这里。 </h3><h3> 1949年7月,兵工厂整体搬迁到太原。父亲的铁路情结,又使他回到了张家口站工作了。</h3> <h3>六十年后重访大哥出生的小屋</h3> <h3> 由于父亲工作积极,成绩突出,再加上部队的经历,1955年11月调到了北京铁路公安处。第二年5月全家搬到了北京。1959年,父亲升任石家庄铁路公安段副段长。 1965年8月,全家又从北京搬到了石家庄。</h3> <h3>大哥与父母在张家口</h3> <h3>四个哥哥在张家口</h3> <h3>张家口家的原址</h3> <h3>父母六十年代在北京</h3> <h3>全家在北京</h3> <h3> 在此之前,数不清的搬迁和磨难,对于己是6儿1女的母亲来说,都在话下。然而,她那里会想到,更大的磨难还在后头。</h3><h3> 1966年5月,随着中央《五.一六通知》的下达,一场席卷全国的 “文化大革命”发生了。 这场运动,波及范围之广, 受害人员之多,是空前绝后的。而给我们家庭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h3><h3> 运动一开始,我的母亲就感觉不对劲。原本邻里关系不错的人,由于出身不好,一夜之间就成了“黑五类”,遭到关押批斗。街道造反派,动员母亲加入到看管“犯人” 斗争中。母亲心想,我与她们无冤无仇,以后还怎么和人家相处,所以她拒绝参加。但又不好明说,就和我父亲商量,找一份临时工,以躲开这些烦心事。</h3> <h3>父亲在石家庄铁路公安段</h3> <h3> 多年没有工作的母亲,几天后,很顺利找到一份临时工作,在石家庄市第一托儿所,当了一名保育员。</h3> <h3>妈妈与妹妹在托儿所</h3> <h3> 随着“文革”的深入,砸烂公检法的口号越叫越响,公检法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严重。终于,父亲被打倒了。因为日本统治时期,父亲当过铁路工人,就被怀疑是“日本特务”。因为是单位领导,“走资派”的高帽就给戴上了。这</h3><h3>些莫须有的罪名,使父亲遭受到了非人的磨。批斗,做喷汽式,隔离不让回家,甚至遭到羞辱扇耳光。 </h3><h3> 人呀,一旦被洗脑,比什么都可怕。 昨天还是同事,今天就成魔鬼。父亲无法理解,身心受到了巨大伤害。</h3><h3> 1968年8月15日,是我们全家最黑暗的一天,也是我们永世难忘的一天。我们敬爱的父亲含冤,永远离开了我们。</h3><h3> 消息传来,全家顿时陷入了巨大悲痛之中,哭声一片。父亲才41岁呀!怎么可能走了呢?</h3><h3> 我是最后看见父亲的人。当时,我12岁,上小学5年级,正在放暑假。按照学校的要求,正在父亲单位对面的饭店刷盘洗碗,搞所谓的社会实践活动。</h3><h3> 8月14日,母亲对父亲不放心,让我去饭店前,先去看看多日不让回家的父亲。大概是上午九点左右,我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只见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抽着闷烟,眉头紧锁。我把母亲宽慰的话,转告给了父亲,父亲只是点点头。那时的我,根本不懂事,传达完母亲的话,就去饭店了。晚上回到家,我把见到父亲情况,跟母亲讲了。母亲更加担心了。因天色己晚,母亲决定第二天,亲自去看我父亲,去安慰他。</h3> <h3> 可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凌晨5点,父亲就出事了。这对母亲打击太大了。而我也深深地陷入了自责之中。明明看到父亲心情不好,为什么不马上回家,先告诉母亲,再去饭店?如果是这样,父亲可能就不会出事了。</h3><h3> 这种自责,使我多年无法摆脱。以致过了许多年,我总在梦里梦见父亲。他告诉我,他没有走,而是逃回老家避难了,文革结束,他又回来,我们又团聚了。可一觉醒来,总令我叹惜悲痛。</h3><h3> 父亲走了,天塌了。政治上的歧视和生活上的压力,如同两座大山,一齐向我们袭来,压得母亲几乎要窒息。然而,母亲没有倒下,而是带领我们一步步艰难的前行。</h3><h3> 当时,我们兄妹7人。大哥19岁,正在北京南口司机学校上学。二哥17岁,在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读书。三哥四哥读初一,我和弟弟妹妹都在读小学。</h3><h3> 父亲在世时,每月工资104元,这在当时,全家生活还是可以的。突然经济来源没有了,只靠母亲打临时工挣来的27元,根本就养活不了一家8口人。</h3><h3> 母亲思来想去,决定让我三哥退学,找工作,挣钱养家糊口。 刚上初一的三哥,不得己退了学,15岁就开始替母分忧,代父尽责了。</h3><h3> 经过四处奔波,三哥终于在石家庄酒厂,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每月15元。由于三哥踏实肯干,厂里准备给他转正,到街道开具证明时,却遇到刁难。街道被造反派把持着,不但不给出证明,还跑到酒厂告诉厂里,这是反革命的孩子。结果,三哥转正不但没戏,临时工作也丢了。</h3><h3> 街道造反派们,还将大字报,贴到了我母亲工作的托儿所,说单位不能用反革命家属 ,企图把母亲的工作也搅黄了。母亲在托儿所己工作了两年,她的人品,所领导是认可的,不但没有辞退我母亲,还将她转成了正式职工。对此,母亲一辈子都在念叨所领导的好。她们的正义感,使我母亲没有坠落进万丈悬崖。</h3><h3> </h3> <h3></h3><h3> 造反派们,没有就此罢手。他们三番五次到我们家捣乱,撵我们走。说房子不能让反革命家属住。母亲心想,房子是单位分配的,和街道有什么关系?硬是顶着不搬。</h3><h3> 生活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兄妹7人都处在长身体年龄,如何填饱肚子,让母亲操碎了心。</h3><h3> 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粮食定量供应,那点粮食根本不够我们吃。每个月初,母亲就找邻居,把全家的白面,换成玉米面。1斤换4斤,从而增加口粮数量。那个时候,我们没吃过白面。除了窝窝头,还是窝窝头。为了让我们吃好,母亲想办法不断变着花样,花1角钱,买一堆白菜帮子,给我们做玉米面菜团子,烙玉米面菜饼,熬玉米面疙瘩粥。为了省钱,每年她都腌两大缸咸菜,咸菜是我们副食的标配。即使是这样,饿肚子也是常事。挖野菜,摘榆树花充饥。那时饭店出售豆腐渣,几分钱1斤,实在饿得不行,就买几斤豆腐渣炒着吃,豆腐渣特别难吃,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是怎么下咽的。</h3><h3> </h3><h3> 穿衣服,那可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且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一件衣服有七八块补丁,一点都不奇怪。</h3><h3> </h3><h3> </h3><h3> 实在揭不开锅了,母亲只好向亲戚张嘴。每次都是母亲说,我来写。向东北工作的大伯,叔叔发出求助信,可每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来才得知,他们也同样受到了冲击,跟我父亲的处境一样,身不由己。</h3><h3> 令我们一生无法忘记的是,阳泉的二姑和兰州的大姑,是他们伸出了援手。特别是兰州的大姑,每次写信求助,都给我们寄来50元钱。50元,现在看起来不算什么,可在当时,那可是我们全家8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呀。这对母亲,就象是行走在无垠沙漠里,突然看见一片绿州一样。她们的恩情,我们没齿不忘。</h3><h3> 为渡过难关,每到寒假,母亲就把我和四哥弟弟送回老家过年。一连几年都是如此。这样可以缓解母亲的压力。</h3><h3> 1970年,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为了备战,</h3><h3>上级决定,托儿所要搬迁到,距石家庄30多里外的元氏县农村去。这着实给母亲出了个大难题。不去吧,工作没了。去吧,孩子们无法照顾了。权衡再三,母亲决定还是去。否则,抚养孩子无法保障。</h3><h3> 为了两头兼顾,己44岁的母亲,学起了骑自行车。短短几天时间,她竞然学会了。她还不厌其烦手把手,教我们怎样和煤泥,怎样生火,怎样做饭。能想到的,母亲都想到了。</h3><h3> 每周一,凌晨5点,天还没亮,母亲就蹬上自行车,奔向30里外的元氏,上班去了。</h3><h3> 两年里,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母亲不停地往奔波在元氏与石家庄两地。这期间,母亲摔过多少次跤,淋过多少次雨,只有天知道。</h3><h3>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此话一点不假。母亲在元氏工作期间,我们兄妹几人都学会了做饭,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能力得到了煅练提高。而更重要的是,从小就把我们培养成了爱劳动,有事靠自己和勤俭持家的作风。比如,我们哥几个结婚时,需要房子,我们就打坯和泥,在小院门前盖起了一间13平米小房。结婚需要家俱,三哥和四哥就学起了木工,利用四哥车辆厂每年分到的一车旧木材,拉锯凿笷,打造家俱。我们哥几个结婚,没为家俱犯过愁。</h3><h3> 1977年8月,随着党的十一大召开,给党和人民带来灾难的“文革”终于结束了。在我们不知道吃过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后,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1978年4月24日,父亲在蒙冤受难10年后,终于得到平反昭雪。</h3><h3> 上级党组织给父亲的评价是:“门汉君同志参加工作后,二十多年来,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于党,忠于人民,工作积极负责,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在公安保卫工作中做出了贡献。门汉君同志是我们党的好党员,好干部。”</h3><h3> 父亲的平反昭雪,我们得到了解放。对母亲无疑是莫大的安慰。</h3><h3> </h3> <h3> </h3> <h3>全家在自建小房旁合影</h3> <h3> 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我们家庭状况也渐渐好转起来。我被照顾招入到铁路,参加了工作。妹妹被安排到父亲生前的工作单位,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文革”中,被“发配”到柳州铁路局麻尾机务段的大哥,也终于回到了母亲的身边。</h3><h3> 在母亲的教育下,我们严格要求,积极进步,埋头工作,先后都入了党,提了干。大哥二哥和我,还一起进入了石家庄铁路分局机关工作,被同事们戏称,分局机关“门氏三兄弟”。</h3> <h3>孙辈们在奶奶的寿宴上给奶奶敬酒</h3> <h3>妈妈高兴的参加卓卓的婚礼</h3> <h3> 每当母亲看到我们有了新的进步,都特别高兴,灿烂的笑容溢于言表。我们清楚,这都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得益于伟大的红色基因。</h3><h3>我们感谢她,我们亲爱的平凡而伟大母亲。</h3><h3> </h3><h3> </h3><h3> 门和利</h3><h3> 2019年5月于石家庄</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