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月8日,在德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二天我们有幸全程参与了中片区教研共同体“中段阅读”专项教研,经过中片五校各备课组的初备、李家栋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和上课老师半天加一晚上的精雕细琢,这三课六节体现新教材特点聚焦语文素养和体现语文作业减负的示范课在我们的期待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p><p>第一个展示的是德州实验小学的吕新萍老师,她给大家带来了《剃头大师》的第一课时。</p> 扎实的语言功底,沉稳的授课风格让吕老师的语文课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舒适。课前诵读贯穿平日教学中点滴积累,厚积薄发让学生的经典古诗词得以大量积淀。在预习检测过程中吕老师精心准备把本课需要会认的词语加以分类:读轻声的、多音字的、拟声词、叠词、易错音等,分别让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指读练读。 <font color="#ed2308">交流预习,促进发展。</font>把听写词语融入自主学习单中,夯实基础知识,以需定教。学生的“鬼”字普遍掌握不好,于是吕老师范写了一个“鬼”字。 让我们来感觉一下吕老师的课堂魅力。 <h3>学生的书写习惯以及书写质量还是蛮高的。从中可以看出日常写字训练的痕迹,美中不足的是写字姿势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哦!</h3> <font color="#ed2308">初读课文,整体感知。</font>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的是文中的谁?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吗?标划出来(这里为本文的语文素养: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做铺垫,即不牵强又体现学生学习的需要) 学生初步认知:我就是剃头大师,而“害人精”则是老师傅。 <font color="#ed2308">引读课文,深度探究。</font>我给小沙剃头发和小沙的反应做对比,学生反复读,悟出来:只要把头发剪下来就高兴,只要耳朵还在就无所谓小沙理发的需求太低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小沙这样好伺候的顾客吗?前面充足的铺垫为了解决文中“我敢说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句难懂的话。当学生读完句子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时答案显而易见。 <font color="#ed2308">综合练习,实践运用。</font><font color="#333333">课堂上</font>吕老师照顾到全部同学,及时订正,全批全改。自主学习单当堂完成当堂批阅,课堂效率之高值得称赞。 第二个展示的是德州实验小学的闫冬梅老师。她执教的是《剃头大师》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重点目标仍旧是实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闫老师在深度探究环节紧紧抓住“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这句话,从理解“冤家”这个词语入手,通过感知”磨得锃亮的剃刀“和“老掉牙的推剪”来悟出老剃头师傅的耐心和胸怀以及高超的技艺,实现了语文要素的达成度。最后的拓展阅读更是得到了李家栋老师的称赞。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董明昱和孙雪露这两个教坛新秀携手为大家带来的新教材老课文《海底世界》。课堂教学步骤遵循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交流预习,促进发展——引读课文,深度探究——综合练习,实践运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整堂课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读为本,突出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清楚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p> 自主学习单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利用为学生作业的减负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下午的《生命 生命》在四节示范课和李家栋老师的点评后,更是及时调整思路,课堂精彩纷呈。任老师对课前预习单的分类整理和数据分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需定教。苗姝冬老师的深度探究层层递近更是让学生与身残志坚的杏林子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发出了要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价值的呼声。语文的强大震撼力瞬间爆发。 随后李老师就以上六节课做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并再次重申此次教研的目的就是聚焦新教材,为师生减负。他提出了“真实、朴实、扎实”的三实课堂结构。并强调要着重把握语文优质课的核心理念,做到“1个中心、2个基本点、3条路径和4个实现“,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 最后,实验小学苏霞校长作了情真意切的总结发言。对李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情怀表示由衷的钦佩,对执教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此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为全体语文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更重要的是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向,各位老师要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将所学所得学以致用,为孩子们带来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