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家有几天了,大院里出出进进的在忙于处理事情。无意中在路上听到两位老人在谈论院里发生了夫妻打架,打死人的事情。刚回来的第二天,去看望楼上帮我们看家的邻居时,也听说过,当时没在意。今天去报销药费。又听工作人员说起这事。看来和我同龄的这位女士的确是活的太累了。她给自己找到了归属。去了她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听说要在哪里住十年!</h3><h3> 程华是个长相漂亮的哈尔滨女士,年轻的时候她在设计院机械室做描图员,我们前后脚进单位,在一个大院里共同生活。她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她先生在单位后勤工作,那时我们还有车队,他是维修工。她先生从小就是哈尔滨体校的,乒乓球打的很好。他两个人属于青梅竹马的一对。改革开放的初期,她先生在院内是个很能干的人,自己和家乡的人一起做生意,一度还很红火。他们有着一个女儿,一家人小日子过的不错。</h3><h3> 改革开放中期,他先生在单位,倒卖汽车配件,倒卖旧车一度被单位开除了。程华她也提前退休在家。家里的日子开始走下坡路了。女儿没有考上大学,中专毕业到了外地工作。她们俩的退休工资都不高,在没病没灾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生活。</h3><h3> 前些年,她女儿有了小孩。她也是在外地带孩子,女儿的孩子大了。她先生又病了,前年我回来过,见她推着轮椅,她先生坐在上面。听说脑溢血后遗症。她要买菜,做饭。要给他喂药。每天忙着她,不能去打门球了,更不能外出旅游了。夫妻之间那时还是不错的。</h3><h3> 去年一年我几乎没回来,今年回来后就听说了她的故事。我和她没有什么交情,也就是认识,共同知道对方。记得有一次我去西藏回来,在13年的初冬。那时我闹更年期,有一天晚上散步时头晕的厉害,程华在我身边,她扶着我回到家,还特意回她家给我找药。她是个很乐意助人的热心人。</h3><h3> 她 先生在轮椅上好几年了,他自己烦躁,经常发火。程华也郁闷,家里的气氛不好,很正常。孩子在外地要工作,要带孩子上学,根本就帮不上任何忙。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现状,她无法外出旅游,她没人来帮她。保姆顾不起,俩个人都是低工资。生病的人还要多营养。她能不忧郁吗?她真的是很累很苦的。压抑了多年了终于爆发了。</h3><h3> 这天他先生要酒喝,她不给,他就打她,她也急了也打他。拿起打门球的杆子打过去。得了,这下要了他的命。她一看不好,自己就吃了安眠药,没动静,就自己骑上电动三轮车上路了。路上乱闯车,结果没橦死,反倒被叫了公安。这下立案把自己送进了公安局。</h3><h3> 听来的故事,发生在认识的人身上。我在想,我们这代人很快就要老了。假如谁家再这样,可该是如何办呢?靠孩子没法靠,独生子女他们就够累的了。靠自己,自己在慢慢的老去。也很无能为力了,这几天我在办事就有感觉,上午跑了,下午要休息。原来二天能办完的事,现在要三,四天。不服老不行了。</h3><h3> 生活中发生许多事情很正常,发生在夫妻之间互相打架,打死人。有些是失手,有些是真的想打死。程华为啥呢?我感觉她是太累了,心累,身累。每天重复着无聊的日子,不能外出走动,就在这个大院里。人是群居动物,是要和大自然接触,和大家在一起活动。没有了朋友,不游走在大自然中。正常人都会郁闷的。他们又属于那种文化不高,不善于在读书学习中解脱自己的人。所以,夫妻之间都相互感觉活的太累了!大家都以死了之,一了百了。可惜她没能如愿,去了她不要自己做饭,不要在为他人活着地方。哪里听说要待十年,十年她能熬过来吗!</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