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研共修,我们在路上——记高语组公开课

实小吴雪凤

<h3>写在卷首:</h3><h3> 课堂是学生智慧和快乐的发源地,也是教师教学生命力之所在。</h3> <h3>  本学期,高年级语文组十二名成员以“余映潮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余映潮教学理念”为引领,扎根课堂,深研教材,把“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把“语言学用”“利用教材”“能力训练”“丰富积累”等理念落实到一节节具体的课中。教研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研修中,孜孜不倦的研究着,一步步提高着成长着。</h3><h3> 五一假期过后第一天,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公开课展示活动。5月5日下午到7日上午,两天时间,十二节高效灵动的公开课,集中展示了高年级语文组在教研工作方面的成果。</h3> <h3>  十二节公开课,或丰厚,或灵动,或高效,或简洁,无不展示着对余映潮教学思想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理解和落实。上这样的课,对教学细节的一次次研磨,是对教师解读教材、利用教材能力的锤炼,也是一次次知识的再学习、能力的再提高过程;听这样的课,学生的课堂积累越来越丰厚,语文素质在不断的提升。</h3><h3> </h3> <h3> 公开课后,大家从“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细节的处理”等方面深刻的反思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达成共识:解读教材为我所用,贯彻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理念,但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智慧取舍,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h3><h3></h3><h3> 在评课交流期间,授课教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大家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评课教师实事求是,诚恳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这也正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严谨务实的教研作风的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是一种幸运。</h3> <h3>苗国粉:</h3><h3>回想我这节课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却事倍功半: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我在教学时过于重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朗读的指导。学生每每分析后都是自读感悟,朗读方式单一不说,也不能了解学生的朗读是否体现了少年的精神,学生读的面比较少。如果每位学生分析后,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读一读,学生在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他学读。在体会少年在失败后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先读出观众的反映,再让学生跟读少年的反应,进行师生对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是烘托感情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齐读,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如果这样,我想可能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一些。</h3> <h3>王双霞:</h3><h3> 《范仲淹的故事》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h3><h3>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h3><h3> 活动一 讲故事:这个活动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范仲淹的哪几个故事,分别用小标题概括。第二个任务,变换角度讲故事。</h3><h3> 活动二 品人物,这个活动,我抓住课后题设计话题,默读课文,找出范仲淹的哪些言行让你感受最深,用一个词语概括他是个什么样的人。</h3><h3> 活动三 学背诵。让学生整合文中有关范仲淹资料的内容,当堂背诵。</h3><h3>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每个教学活动落实都很扎实,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读能力,说话能力,又有积累背诵。但总觉得自己备课不充分,对课文研读太浅显,过渡语不连贯,评价语缺乏指导性。学生概括能力欠缺,不能大胆发言,但总体上来说课堂气氛不话跃,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h3><h3>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愿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的绿洲!</h3> <h3>李利晓:</h3><h3> 本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字,除了让学生品读关爱外, 本节课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个体人物赏析和群体人物赏析这两个环节,学习写一人和写多人的不同方法。当堂又进行了个体描写和群体描写的训练。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话可写。</h3><h3>&nbsp; &nbsp; 课堂上孩子们在写的过程中,时间仓促,练习展示交流不够充分,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h3> <h3>张利前:</h3><h3> 《青花》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艺瓷人的执着的创新精神。</h3><h3> 我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资源,调取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品美句”“欣美点”“背美段”引导学生体验“我”为得到青花的家传配方作出艰苦努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苦苦寻觅”弄清楚“我”所经历的“寻找——复制——自制”。并联系描写父亲的不同的神态的语句,理解课文所赞美的历代艺人的创新精神。</h3><h3> 这节课设计的思路清楚,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h3><h3>1、活动一设计的问题还不是太明确,致使课堂上同学能够写上答案,但不够规范。活动二内容太多,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h3><h3>2、课堂上的评价语没有针对性、语言过于单一,对学生的鼓励不够。</h3><h3>3、课堂上有些问题的落实不到位,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没有落实到位。</h3><h3> </h3> <h3>杨瑞平:</h3><h3>《船长》这一课,整节课觉得比较流畅,思路清晰,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优点是利用教材的意识强,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但也有很多的不足:</h3><h3> 1.教师的课堂语言随意,口语太多;评价语的引导性、指导性太差,一定得多加注意。</h3><h3> 2.课前铺垫还可以再厚重些,如短语、解词的知识;</h3><h3> 3.教学设计中没有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始终应该是我们上课的目标。</h3><h3> 4.教学时间把握不是太好,有些前紧后松。</h3><h3> 当然,因为对教材研读水平的限制,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不能解读出来,因此设计出来的教学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是要多加学习才行。</h3> <h3>吴雪凤:</h3><h3> 《虎口藏宝》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可供利用的知识点和训练点极多,要大胆的取舍,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这篇文章的价值。</h3><h3> 这节课,我用“品人物”“寻美点”“赏美段”“学写作”四个活动为抓手,落实统编教材“向读学写,读写结合”的基本理念,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赏析能力和写作能力。</h3><h3> 课后反思,发觉本节课失误之处甚多,不能大胆的舍弃,智慧的选择,导致“品美段”和“学写作”环节教学不扎实,教学节奏前松后紧,在与组内其他老师的对比中,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和问题所在。</h3><h3> 有对比,方知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在教与研这条路上,我是一名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愿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大师学习,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h3> <h3>智晓辉:</h3><h3>《陆羽与茶经》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事迹。整节课设计了“知故事——识人物——赏美点”三个活动,思路清晰,各板块过渡自然、混然一体。整节课老师没有细碎的提问,每项活动,学生都能带着任务自主参与、思考、探讨、交流,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在活动中把握语言学用、品析、揣摩等阅读能力。整节课的教学,有方法的指导,有知识的渗透、积累,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赏析能力。美中不足的是评价语不够丰富,过于单一,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h3> <h3>张艳伊:</h3><h3>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读起来相当有难度,有些句子也不太好理解。在教学时,我做了厚厚的铺垫,不仅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又积累了难理解的词语。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扣课后习题,让学生能读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概括课文的内容。因为孩子们在课前没有充分地预习,课堂时间也有限,因此,这一教学活动落实得不够扎实。接着的两个教学活动,一个是研读孔明的“神机妙算”都算到了什么,一个是补写人物心理活动,故而体会人物形象。这两个环节有可取之处,孩子们能在读一两遍的基础上有许多的理解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活动还缺乏深度,缺乏智慧,缺乏对教材的细致解读,对于学生的发言,也不能做机智而深入的评价。我会继续努力的。</h3> <h3>韦慧霞:</h3><h3>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刻画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开头写景,结尾抒情,中间通过四件典型事例突出体现刘老师的人生态度。夹叙夹议。文章很长,仔细阅读,可抓的点很多。</h3><h3>一、知人物</h3><h3> 课文列举了四个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反映刘老师的精神品质。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品析这部分内容时,我以“刘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读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对作者30年念念不忘刘老师的原因获得感性认识。为后面深化理解主题打下基础。</h3><h3>二、品美点</h3><h3> 注重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三个纬度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了“这一处写得很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作者的写法,同时渗透学法,使学生掌握“关注细节,感受语言”的读书方法,明白“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是写人的基本方法。</h3><h3> 总之,这堂课主问题没计清晰,对学生进行学法和写法的指导。但是在上课时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忘了让学生批注,就是没能让学生充分的品读有关情节。</h3> <h3>李治晓:</h3><h3> 一篇长文,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和需要探究的问题比短文要多得多,要做到长文短教,就应该根据课堂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取舍、精心选择一两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时预设了两个环节,通过概说窃读和品味滋味,感受作者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热爱,这样就突出了重点。</h3> <h3>&nbsp;&nbsp;于丽红:</h3><h3>《左公柳》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教学中要避免走入教学误区,不能当做写景状物类文章去品读,也不能当做人物传记类文章去讲述,更不能当做游记类文章去品析。所以我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赞柳树——赏人物——探写法”。赞扬柳树精神,顺势引出借物喻人写作方法,实则赞人,去赏人物,本课写作方法很有特色,重点指导了夹叙夹议写法,接着学生又探究出了好多写法如:巧妙命题、美妙开头、自然过渡…这样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重难点,设计合理。但是细节之处还有很多不足,指导学生探究夹叙夹议写法上,不够扎实,有点肤浅,使得这节课有了广度缺乏了深度。教学总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使我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h3> <h3>郭敏霞:</h3><h3>经过课堂实践,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h3><h3> 首先,在教学中,因为研究教材力度还不够,虽抓住了课文重点去揣摩,在品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因没有引导到位,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感受不多,根本没有真正感受到黄包在严寒的黄昏拉客觅食的凄惨情境,根本没有真正体会老百姓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 国家前途的渺茫。导致学生的感情达不到共鸣。致使学生讲得很空洞,不能深入地去理解。</h3><h3> 其次,教学评价语没有指导性,不能很好地带领同学们深入理解,深入思考。</h3><h3> 在今后的教学中,务必备好学生,把每个环节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学习和训练,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h3> <h3>写在最后: </h3><h3>执着、梦想、追求、团结,我们共同燃心为香,努力打造理想课堂。梦想从不止步,走在教学研究这条弥漫智慧、散播芳香的路上,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