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百集团董事长推荐中企思精典文章(八)——纪爱师:企业家就是做事情的人

盐百集团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纪爱师:企业家就是做事情的人</b></h1><h3><b><br></b></h3><h3><b>编者按: </b></h3><h3><b> 他是青岛城阳区土著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b></h3><h3><b> 他总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懂管理,但却把一个公社修配制造厂,发展成年营收超100亿、行业数一数二的大企业;</b></h3><h3><b>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企业家就是做事情的人,一切都要从做事情开始,不做什么也没有;</b></h3><h3><b> 如今他已交班,对儿子及企业未来要求是:自主创新,高质量,低成本,国际化;</b></h3><h3><b> 他就是1952年出生,1979年就任企业一把手,一干就是40年的青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爱师。</b></h3><h3><b> 总结做一把手40年,纪爱师董事长说:</b></h3><h3><b> 第一,听党话,跟党走,一步一个脚印;</b></h3><h3><b> 第二,但做好事,莫问前程;</b></h3><h3><b> 第三,做事先做人,像持家一样经营企业;</b></h3><h3><b> 第四,以身作则,一丝不苟,管理在点滴。</b></h3><h3><b>一、紧盯市场,为企业设立明确而远大的目标</b> </h3><h3> 纪爱师在青特集团60年、做一把手40年,从工人做到董事长。</h3><h3> <b>企业创始人要为企业设立明确的目标,打造企业卓越的竞争力,紧盯市场,睿智地扩展企业核心业务。</b></h3><h3> 纪爱师作为企业一把手,在掌舵青特集团期间,带领青特集团实现了三次跨越。</h3><h3><b> 第一次跨越,</b>从农机修配到生产汽车铸件和农机具制造的跨越。 </h3><h3> 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需要,纪爱师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经营思路”的方针,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修”到“造”的跨越。</h3><h3> <b>第二次跨越,</b>从生产农机产品到特种汽车制造、专用车改装及半挂车支承桥生产的跨越。</h3><h3> 在转入汽车零部件生产几年之后,纪爱师就发现农具市场的发展空间有限,在农具厂没出路的情况下,他一眼看准了特种汽车行业,并领导企业顺利转型。</h3><h3> <b>第三次跨越,</b>从生产汽车铸造件到生产重型汽车驱动桥的跨越。 </h3><h3> 1997年,在国家提出重点发展重型载货汽车的背景下,纪爱师意识到重型汽车驱动桥市场前景广阔,纪爱师自筹资金3000万元建造了铸造驱动式车桥生产线,之后又持续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了从生产汽车铸造件到生产重型汽车驱动桥的跨越。 </h3><h3><b>二、“与强手联盟”,锐意进取</b> </h3><h3> “青特”从年产值仅几万元的一个公社修理厂,到今天销售收入达百亿元的集团公司,与纪爱师的“与强手联盟”的战略分不开。</h3><h3> <b> 纪爱师“与强手联盟”战略正是他敢于挑战、锐意进取的创始人精神的体现。创始人的伟大之处就是敢于挑战自己,这也是纪爱师能够成功的根本之处。 </b></h3><h3> 彼时,为了争取到中国汽车进出口公司向东南亚出口汽车配件的订单,纪爱师曾经一年跑了上十次北京,尽管出口量不大,且都是小零件,但为青特集团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h3><h3> 之后,为了拿下新加坡约克的订单,纪爱师进行了二十多次的产品试验,终于制出毛坯,送到国外通过鉴定,并被列为免检产品,最终达成了与新加坡约克公司的合作,使“青特”一跃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h3><h3> <b>“与强手联盟”给青特集团带来的远远不止是订单。不同的合作伙伴会带来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胸怀。纪爱师说:“企业要发展,就要走出去,摆脱狭小的地域限制的关键。”</b></h3><h3> 纪爱师跳出自我的小圈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更广阔的大市场、大社会相接触、相碰撞、相融合,带领青特集团由乡镇企业成功转型为现代化大企业。</h3><h3><b>三、下大力气构建公司新能力</b> </h3><h3> 纪爱师在设备升级方面一贯舍得投入,一心要使“青特”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生产规模牢牢占据国内一流水平,并尽快地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h3><h3> 为了实现“让品质与世界同步”这一目标,纪爱师一直对先进制造设备加大资金投入。</h3><h3> 当谈到如何看待先进制造装备与产品制造水平、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时,<b>纪爱师用一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b></h3><h3> 而对于设备上的不断投资,就连纪爱师的高管层都难以理解。与他一起进厂,同事三十多年的设备部部长迟仁明对纪爱师说:“咱现在的设备够好了,咱的厂区够用了,咱的产品已经供不应求了,干嘛还要一个劲地扩张,万一以后市场不好了,怎么办?”</h3><h3> 纪爱师认为当今市场上的任何优势都有可能是短暂的,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投资,构建公司新能力。</h3><h3> 在他眼中,无所谓大事,无所谓小事,<b>大事小事都是做事,而做事的根本在于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先行一步,让今天成为明天的基石。 </b></h3><h3> 早在1992年,“青特”自己焊接出第一台集装箱半挂车的那段闭门造车的日子里,纪爱师就断言:“美国的市场早晚是中国人的。”</h3><h3> 他的第一辆车刚一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他立即前往欧美,引进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生产设备,他要按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标准生产。</h3><h3> <b> 手里做今天的活,心里想明天的事。纪爱师总能比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竞争对手速度更快、胆子更大、看得更准。</b> </h3><h3> 老职工李元丛说,纪爱师进厂的时候,厂里只有几台车床两个小烘炉。纪爱师到车间学徒,他看到车间六个大青年每天汗流浃背地抡大锤,就提出做一台卷床来生产铧犁的轮子。结果,卷床做出来后,原来六个人每天能做二十个产品,以后一天能做四五百个。</h3><h3> <b>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以什么眼光决策做什么事比以什么标准做事更为重要。</b> </h3><h3> 作为企业一把手的纪爱师,最可贵的是在过去三十年中,他总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起事来思路更清、定位更准。</h3><h3><b>四、富有并不是评价创始人成功的唯一标准</b> </h3><h3> 创始人真正的成功是因为你的存在让更多人得到了改变,你的成功带来了更大的成功。</h3><h3> 财富永远不是也不应该是评价创始人成功的唯一标准。</h3><h3> 其实创始人是否富有,不是急功近利去要就会有,可能某个时间段真做成了,急功近利得到了,但那是不可持续的。</h3><h3> 纪爱师说:<b>“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生,不仅是指经营他自己的人生,也是指在企业做强做大的过程中,让所有的员工过上富裕的、有希望的生活。”</b></h3><h3> 纪爱师在青特,从工人一路干到了董事长。而他的员工也很少“跳槽”。</h3><h3> 到目前为止,有二十年工龄以上的老员工在职工总数中仍占相当比例。1997年企业改制,管理层控股,30个股东的工龄也都在15年以上。</h3><h3> 员工们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地追随纪爱师,因为他们相信:跟纪爱师干,不会吃亏。</h3><h3> 1997年企业改制,上级拨款32万一次性解决退休工人的养老问题,但两年以后,企业效益增长,纪爱师立马拿出300万给240名老职工追缴了养老保险,使每个退休职工每月能拿到六七百元的退休金。这对在乡镇小厂干了一辈子的退休工人来说,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h3><h3> 在城阳,“青特”员工的待遇是一流的,同时,“青特”的管理制度严密而具体,还有一套完备的奖励机制。</h3><h3> 所以职工们愿意在企业干,一旦干出了成绩,就能获得企业的认可和鼓励。</h3><h3> 从某国有大企业到“青特”工作的工艺部经理宋黎明说,他到“青特”,上班再没有看报、喝茶的时间了,他住在市内,一开始,厂里用金杯面包车送职工上下班,随着厂里的效益直线上升,厂里给许多中层管理人员配备了轿车,宋黎明也开上了“蓝鸟”。</h3><h3> 一个从铁犁厂脱胎换骨的汽车企业,“青特”几十年既积极引进技术,实现技术升级,又加强职工技术培训。</h3><h3>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纪爱师当城阳机械厂厂长后,就办了职工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定期的培训班,培训面达到了80%。</h3><h3> 几乎每一个电焊工、车工、钳工、炉工、质检员、采购员、保管员等每年都要参加各自的专业培训。</h3><h3> 九十年代后期,厂里所有的高级管理者都参加了MBA培训,有七人被送往新加坡学习现代管理。</h3><h3> 纪爱师造就了一支稳定、高效、进取的职工队伍。日本、德国的同行到“青特”参观后,也感叹: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不比他们差。</h3><h3><b>五、中国式企业经营的成功典范</b></h3><h3> 纪爱师是土生土长的城阳人,父母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农民,“爱师”的名字是母亲起的,纪母希望儿子一生热爱老师、尊重传统。</h3><h3> <b>据说,纪爱师的家庭相当传统,而这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守规矩”。</b>比如敬人,即使今天纪爱师当了大老板,每次客人上门,纪爱师九十高龄的老母亲仍然指使儿子给客人端茶倒水。纪母说:“外边的事,我不管,到我家,你是客,我是主,主人就要敬待客人。”</h3><h3> 纪爱师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养成了诚实守信、规规矩矩的习惯。在“青特”走向市场经济,走向全球经济浪潮的过程中,来自家庭的传统教育对他的企业经营产生了潜在的影响。</h3><h3> 因为敬天敬人,“青特”在当地从来就是照章纳税的榜样。对职工讲公正、重情谊,对客户更是诚信可靠。</h3><h3> 当“青特”与中汽、约克合作,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他一贯的守信誉、重规矩的做人原则,让他感到自己与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并不遥远,相反,双方容易沟通,容易相互认同。</h3><h3> 中国人自古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目的。<b>纪爱师常说,做事先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像持家一样经营企业。可以说,“青特”的管理是典型的中国式管理。 </b></h3><h3> 在眼下企业界言必称“MBA”、“&nbsp;西方模式”的时候,纪爱师却说:我父母给我的东西够我用一辈子。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只可惜,我们把自己的好传统丢了,学人家的又没学到好处。</h3><h3> 在“青特”,我们看到,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西方的,说到底并不矛盾,说到底是一回事。</h3><h3><br></h3><h3><b>【相关链接】 </b></h3><h3><b> 纪爱师:</b>1952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工程师,现任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h3><h3>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汽车产业纪念改革开放 40周年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h3><h3><b>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b>前身是“城阳人民公社修配制造厂”,创立于1958年,在全国拥有青岛、北京、潍坊等6大生产基地,26家子公司,集团2018年销售额101.6亿元。</h3><h3> 集团产业涉足专用车制造、汽车车桥生产、汽车零部件生产、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网络覆盖全国,业务涉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h3><h3> 集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h3><h3> 青特集团于2009年加入中企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