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春禾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9年五一逛京城</span></h3><h3>D1.</h3><h3>k28卧铺,第二天8点多钟到北京。住天坛附近汉庭</h3><h3>故宫(已购票)――景山公园――北海――什刹海――后海――烟袋斜街――南铜锣巷</h3><h3>D2:</h3><h3>八达岭长城(877公交直达,票价12元),远观居庸关――孔庙国子监――王府井路过――前门大栅栏觅食</h3><h3>D3:<br></h3><h3>天坛――北京科学技术馆(已购票)――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h3><h3>D4:</h3><h3>清华大学(已预约)――颐和园</h3><h3>D5:</h3><h3>国家博物馆――K27回程(书包已放楼下超市,早餐后直接上班上学)</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北京,以前都是做为旅行的中转。天安门、故宫、圆明园……这些耳熟能详的景观还有个共同的名字――“皇家”“中国”。做为明清两代23位皇帝的帝都,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心,无数北漂的集散地,北京自有它无与伦比的非凡魅力,吸引我们一睹它恢宏壮观的王者气度和流光溢彩的绝世之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五一假期,恰逢关同学英语补习班要美颜教室,其它毛笔、琴、乒乓球也可以串开来上,时间有了保证。节气不冷不热正相当。节假日人多的问题,可以通过早起解决,赶在人流高峰前撤离。旺季住宿费用高,可以选择离市中心稍远一些,只要靠近地铁口,辗转费时一点,问题仍可解决。省钱就要付出辛苦,想省时省力就要多花银子,各有取舍,心下安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北京城即可见古韵悠悠,又可见盛世繁华。很多地铁站的名字都是呼之欲出,雍和宫,中关村,什刹海,王府井,随便钻出去都可以逛上半天,不必为不知去哪发愁。</span></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有一次<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我们正为找不到公交站蒙圈,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大叔停了下来――光头,黝黑,穿汗衫,带点京痞的味道,操着地道的京腔指点“你们想上哪?问我,我基本都知道!”,让我们感受了“北京欢迎你”的热情。</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 颐和园出来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要到“火器营”却早两站在“火器营桥”下了车。空旷的近百八十米长宽密密的水泥板下,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抛出尘世的赶脚。</span></h3><p style="line-height: 30.6px;"> 遗憾还是有的,比如没有两三点钟起床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故宫忘记看九龙壁,颐和园为了看十七孔桥舍弃了登临万寿山,景山公园里忽略了北京城的中心点……</h3><p style="line-height: 30.6px;"> 要说惊喜,那是北京给我们的。一个地方只有你亲自去了,置身其中,踏在它的土地上,听着它的声音,融入它的生活,体会它的呼吸和心跳,才能说喜欢不喜欢。它们不在图片上,不在别人的评说中,在你的眼前,心里。</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关</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于天气:出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当地的天气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报,北京的气温最高时</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达到3</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3度,备了半袖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夏季防嗮。但回来那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里最高17度,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行箱里又准备了夹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地还是刚过了人间四月天,远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吐翠,一片新绿的样子,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京已经闷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热浪,阳光也火</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辣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洋槐花已一串串的挂满了枝条。空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到处飘着柳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直粘人的脸,迷人的眼,真是“枝上柳棉吹又少,京城处处是柳毛”啊。</span></h3><h3> 关于交通:晚上上车,早晨到达的k28/k27无疑是往返北京的首选,省钱省时。北京站办理公交一卡通,无论公交、地铁都可刷卡,而且半价。到八达岭长城的877路要12元现金,刷卡6元。记得回程前留出充足的时间退卡,有时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以防误车。<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选择地铁的好处是四通八达,不会堵车。如果时间充足不妨适当选择地面公交,看看京城的市容市貌。如果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穿街走巷,兜兜转转,那可是够美的啦</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关于美食:北京杂酱面,不要吃不要吃。先前去了一家,千挑万选看上座率蛮高,落座后看到邻座的几个人寡淡无味地坐着,剩的稀零八落,悄悄问一声,道“不好吃”,趁还没点餐赶快走人。又选了一家挂着“网络好评第一”“全年销量冠军”的店铺,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的难吃。佩服他们可以把杂酱面做的这么粗糙而且齁齁齁咸,他们自己肯定从来不吃。看到还有外国友人,心下道了一万声的惭愧。其实,东西好不好吃,看看现场气氛是否热烈?吃客的表情是否充满幸福感?这个更直观可信哪😄。</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全聚德,就像天津的狗不理,可以尝试。</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逛京城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老外多,美女多,穿汉服的美女也很多。但没有偶遇一个名人,望着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不知他们都隐身在哪里。只是在科技馆排队的时候听后面两个人聊天,大概是搞媒体的,一个说“范冰冰复出了,你们错过了机会”,另一个说“没有什么错过不错过的”,算嗅到点明星、名人的气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北京除了旺季住宿贵,其他费用并不高,很多地方免门票,比如博物馆、清华北大,但记得提前网上预约。门票也不贵,可以看的地方特别多,只要你会用百度地图,自由的行走是最适合的――随意,深度,有弹性。</span></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怕晒?在屋里圈着脸白。就当是雕刻我的精神长相吧😄</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脖子更疼腰更痛腿更涨?在家也痛😝</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费钱?我权且把他当成是潜力股吧😁</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 </h3> <h3>D1:<br></h3><h3>k28卧铺,第二天8点多钟到北京。住天坛附近汉庭</h3><h3>故宫(记得要提前预约,已购票)――出故宫到对面景山公园俯瞰故宫全貌――北海――什刹海――后海――烟袋斜街――南铜锣巷逛吃</h3> <p>下了🚉,碧空如洗,凉爽宜人。</p><p>行程一,找到了住处,安顿好行李。</p> <p>太庙,庄严华美。</p> <p>行程二,故宫,说不出的金碧辉煌,气势恢宏。</p> <h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h3><h3>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h3><h3>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h3> <h3>我爱北京天安门</h3> <h3>过了金水河进入故宫,紫禁城里,<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帝坐在金銮殿上。</span></h3> <h3>从太和殿出来经过中和殿、保和殿,由前朝转到了后宫。<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后三宫分别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span></h3> <h3>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h3><h3>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雍正帝虽移居养心殿,但还是经常到这里选派官吏、批阅奏文。</h3><h3>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h3><h3>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据载,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智擒了鳌拜,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虽然故事流传的版本很多,但其确确实实发生在乾清宫的南书房内。</h3> <h3>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坤宁宫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h3><h3>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地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所以坤宁宫与乾清宫分别为皇后与皇帝的寝宫。</h3><h3>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h3><h3>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璧之意。</h3> <h3>乾清到坤宁,寓意“天清地宁”,即“天清明地博厚”。</h3> <h3>宫中日月长</h3> <h3>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大内最北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h3><h3>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h3><h3>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h3> <h3>小楼昨夜又东风</h3> <h3></h3><h3>午门进,神武门出,要到对面的景山公园万春亭上,看故宫全貌。</h3><h3>“景山”之名是清初由顺治帝确立的,“景”是高大的意思,景字由日和京组成,“京”上之“日”即皇帝天子。</h3> <h3></h3><h3>  景山公园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很多人在游览故宫后会直接登上景山,为的是站在峰顶万春亭的四周俯瞰宏伟壮丽的京城美景。向南重赏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北眺与中轴线一脉相承的钟鼓楼,并隐约可见被人们戏称为“大钉子”的奥运塔,西观同是皇家御苑北海的白塔和作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长安街上的璀璨明珠——国家大剧院,东望精巧美妙的故宫角楼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正是“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h3><h3>  景山为元、明、清三代御园,有800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中轴线上的中心。它在紫禁城的北边,是紫禁城的陪衬建筑。</h3><h3> 古代建筑讲风水,要前水后山,没有山水也要人工造山水,景山就是人工造成的山。据史书记载,景山高度为14.7丈,按1清尺等于0.32米计为47.04米,是明清北京城的最高点。</h3><h3> 在600多年前的元代,这里还只是一个低矮的小土丘。明代修建紫禁城时,小土丘成了堆放煤炭的地方,于是便有了“煤山”的俗称。 </h3><h3> 明永乐年间,开挖故宫护城河时,泥土全部堆积于此,小土丘终成大山,于是又有了“万岁山”的威名。</h3><h3> 那时景山还是只有山,没有亭,到了乾隆年间才在景山的山峰上建了五座观景亭,使景山的景致更美好。</h3><h3> 有一首赞颂景山的古诗:“地安门里绕红墙,树影重重映夕阳。玉蝀金鳌桥上望,煤峰耸峙在中央。”<br></h3><h3>  </h3><h3><br></h3><h3><br></h3> <h3>行程三,景山公园</h3> <h3>故宫全貌,金碧辉煌,气魄雄伟。</h3> <h3>远处的白塔,远远的鼓楼</h3> <h3>如果自景山东侧登山,西侧下山,人们自东向西会依次观赏到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五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美丽亭子。</h3> <h3>2019年5月6日,首届北京牡丹文化节在延庆开幕,即日起至5月30日,市民可在景山公园等6个园区细赏国色天香。景山公园汇集了国内外牡丹品种569个,共计两万余株,涵盖九大色系、十大花型。</h3> <h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h3> <h3>绿牡丹</h3> <h3>行程四,北海公园,什刹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h3> <h3>北海公园的白塔,是多少北京人童年的记忆。</h3><h3>让我们荡起双桨,</h3><h3>小船儿推开波浪,</h3><h3>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h3><h3>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h3> <h3>什刹海,到烟袋斜街,再到南锣鼓巷,烟柳横斜,参差十万人家。</h3> <h3>老北京的兔儿爷和留洋的兔🐇先生</h3> <h3>宏源南门涮肉,排满了人,想着到北京来不只是为了涮肉的,狠心离去。</h3><h3>之后从天坛出来幸会总店,从18点一直排队到19:20,是40号和80号的距离。</h3> <h3>D2:</h3><h3>八达岭长城(877公交直达,票价12元),远观居庸关――孔庙国子监――王府井路过――前门大栅栏觅食</h3><h3><br></h3> <h3>行程五,八达岭长城。</h3><h3>一个日本旅游者曾说,它更像是示威行为,或者是“墙”这种观念的实体化,是一种装置艺术。哈哈哈,是吧是被吓到了😄😄😄</h3> <h3>不到长城非好汉</h3> <h3>行程六,国子监。</h3><h3>我们流连痴迷它的雍容华贵典雅。</h3> <h3>官员人等至此下马</h3> <h3>国子监是中国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h3> <h3>全国唯一一座专为教育机构建立的琉璃牌楼。</h3> <h3>国子监辟雍大殿,皇帝讲学的殿堂</h3> <h3>乾隆御笔“辟雍”匾额,七彩九龙祥云圆雕。</h3> <h3>孔庙中的大成礼乐,雅韵绕梁,古风浩荡。</h3> <h3>行程七,大栅栏。</h3><h3>要寻找老北京的迹象,大栅栏~dashilan儿的老店~内联升,瑞蚨祥……郭德纲还在此开了德云社。</h3> <h3>D3:</h3><h3>天坛――北京科学技术馆(已购票)――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h3> <h3>行程八,天坛。</h3><h3>天坛包括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几部分。</h3><h3>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h3> <h3>祈年殿外围</h3> <h3>祈年殿</h3> <h3><h3>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尖顶圆 形大殿。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所在。大殿建 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 纯系砖木结构,直径32米,高 38米,白墙、红殿、蓝檐、金 顶,纯系砖木结构,祈年殿建筑 独特,殿顶无大梁长檩,全靠28根楠木巨柱和36根枋桷支撑。</h3><h3> 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h3><h3> 中围12根“金柱”象 征一年十二个月;</h3><h3> 外层12根 “檐柱”表示一天十二时辰,共 计二十八根柱,代表天上28星 宿。</h3><h3> 藻井由两层斗拱及一层天花 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 构精巧,富丽华贵。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h3><h3> 它在建筑上出色之处是,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茂大的楠木柱和各种互相衔着的斗、枋、桷支撑着,力学结构巧妙、完整。而这些柱子和横枋都有象征的涵义。</h3><h3> 当中四根高19.2米,两个半人才能合抱的“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间12根柱了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整个28极柱子象征天上的28星宿。</h3><h3> 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富丽堂皇。殿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背后又一座皇乾殿,前后左右连成一气,显得庄严,雄伟,气势磅礴。 </h3><h3><br></h3><h3> 这座大殿坐落在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这个台基与大殿是不可分的艺术整体。当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那条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有一种从天上下来的感觉。难怪一位法国的建筑专家在游览了天坛之后说:摩天大厦比祈年殿高得多,但却没有祈年殿那种高大与深邃的意境,达不到祈年殿的艺术高度。</h3><h3> 这座大殿在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被雷击起火焚毁,据说,当时殿的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烧时,清香的气味,数里之外都可以闻到。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图样,掌管国家建筑事务的工部便把曾经参加过祈所殿修缮事务的工匠们召集来,让他们根据记忆、口述制成图样,再施工建造。因此,现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但是,基本建筑形式、结构,还保留着明代的样子。</h3></h3><h3> 斋宫在西天门内,是皇帝祭天前沐浴斋戒的地方。斋宫外围有两重“御沟”,四周以回廊163间环绕。正殿月台上有斋戒铜人亭和时辰牌位亭。铜人手持斋戒牌,传说是仿照唐代名臣魏征的形象铸造的。东北角的钟楼内高悬着明成祖永乐帝在位时制造的一口太和钟,皇帝祭天时,从斋宫起驾,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圜丘坛,钟声即止。祭祀典礼结束时钟声再起,宏亮的钟声为祭祖典礼大壮声威。 天坛共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h3> <h3>皇穹宇,别忘了听听回音壁。</h3> <h3>圜丘。记得找到中心点。</h3><h3>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h3> <h3>路遇这个活泼的小姑娘,佩服她小小年纪看世界的勇气。</h3> <h3>下一站,奥体中心。</h3> <h3>图一,背景是鸟巢,前方就是中国科技馆。</h3><h3>图二,地铁站出来,路遇唐朝人在打马球。</h3><h3>图三,被称为“大钉子”的奥运塔。<br></h3> <h3>行程九,中国科学技术馆,可以流连一天。机器人特别受欢迎。</h3> <h3>行程十,鸟巢水立方。</h3><h3>晚上遛遛哒哒去鸟巢和水立方。第一次近看鸟巢外围景象。</h3> <h3>晚餐。宏源南门涮肉总店,天坛公园门口。图一是20元底料的内涵。酱,可以这样用心一点。以及烤烧饼。</h3> <h3>路过全聚德</h3> <h3>D4:</h3><h3>清华大学(已预约)――颐和园</h3> <h3></h3><h3>行程十一,清华大学。</h3><h3>中国家长的清华梦。</h3><h3>据说有人问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从小到大考过第二吗?”</h3><h3>他们会说:“唉?考第二是什么感觉?”</h3> <h3>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h3> <h3>行胜于言</h3> <h3>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同时着手筹设游美肄业馆。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其中提到,因已确定清华园为校址,故呈请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h3> <h3>清华大学大礼堂</h3> <h3>清华大学毕业的名人:<br></h3><h3>1、两弹元勋“邓稼先”</h3><h3>2、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h3><h3>3、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h3><h3>4、力学家“郭永怀” </h3><h3>5、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h3><h3>6、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h3><h3>7、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h3><h3>8、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h3><h3>9、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h3><h3>9、力学家“钱伟长”</h3><h3>10、核物理学家“钱三强”</h3><h3>11、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h3><h3>12、历史学家“吴晗”</h3><h3>13、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h3><h3>14、语言学家“季羡林”</h3><h3>15、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h3><h3>16、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h3><h3>17、清华园中的钱钟书</h3><h3>18、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h3><h3>19、音乐家“赵元任”</h3><h3>20、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h3><h3>21、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h3><h3>22、建筑大师“梁思成”</h3><h3>23、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h3><h3>24、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h3><h3>25、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h3><h3>26、化工专家“侯德榜”</h3><h3>27、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h3><h3> …………</h3> <h3>土木工程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早在1916年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即开始招收土木工程学科的留美专科生。</h3> <h3>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h3> <h3>有种图书馆,叫做“清华的”。</h3> <h3>清华大学科学馆。大一的学生,陕西西安人,我们的义务讲解员。当年他们班只他一个考上清华,真正的天之骄子。我们非常热切地打听他在清华的生活。</h3> <h3>“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冲到操场,为了能为祖国工作50年而努力锻炼!”</h3> <h3>同方部,<span style="line-height: 1.8;">清华园最早的建筑, 曾长期作为每年八月二十七日祭奠孔子的地方,其意为『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二字源于《礼记》。 书中有『儒有合志同方』句。方,乃『道义』之意。 改办大学后,同方部即作为小礼堂使用,经常开展一些较小规模的讲演、聚会和社团活动。1936年10月鲁迅逝世时,校内师生曾在这里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出席并都发表了演说。现为清华大学老校友聚会的地方。</span></h3> <h3>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西面。</h3><h3>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此处便是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h3><h3>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h3> <h3>清华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h3> <h3>行程十二,颐和园。</h3> <h3>颐和园,仿照杭州西湖,是乾隆送给母亲60大寿的生日礼物。八国联军焚毁后,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整建颐和园,是甲午海战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h3><h3>皇家园林颐和园,远眺万寿山上佛香阁。</h3> <h3>昆明湖上,遥望玉峰塔</h3> <h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h3><h3>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h3> <h3>十七孔桥。冬至前后的几天,十七孔桥会有金光穿洞的奇观。</h3> <h3>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狮子,据说比卢沟桥还多了59只。</h3> <h3>走过十七孔桥,南湖岛上月波楼,花团锦簇,凉爽宜人</h3> <h3>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它昂首安卧于岸边。令游人流连忘返。</h3><h3>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h3> <h3>D5:</h3><h3>国家博物馆(已预约),就在天安门广场,故宫对面,可以和故宫一起游玩。</h3><h3>K27回程(书包已放楼下超市,早餐后直接上班上学)</h3> <h3>行程十三,中国国家博物馆</h3> <h3>吴为山的雕像作品――天人合一。老子<span style="line-height: 1.8;">身体部分采用中空处理,被铸成一只鼎的造型,内刻《道德经》,以显示老子的虚怀若谷与满腹经纶,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包容。</span></h3> <h3>问道――达芬奇和齐白石的对话</h3> <h3>盛世欢歌“岭南之春”,许鸿飞的作品,是对胖纸最好的礼赞和祝福,也是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诠释和讴歌。</h3> <h3>各国领导人互访赠送的礼品</h3> <h3>中法手工之美</h3> <h3>金缕玉衣</h3> <h3>击鼓说唱俑</h3> <h3>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栩栩如生,精致传神。</h3> <h3>孝端皇后的凤冠。其生前无子,引发了一场立太子的国本之争,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治而乱的转折期。见《万历十五年》。</h3> <h3>篇尾彩蛋:</h3><h3>话说,经常旅行的人,会讲究,能将就。经受得起最好的,也承受得起最坏的:</h3><h3>下错车后来到高架桥下,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h3><h3>为了赶车,顶柳毛冒酷暑左拉右拽身背肩扛的穿街走巷👩‍❤️‍💋‍👩👣</h3> <h3>朝代交替,历史更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感谢这个恢宏的时代,安定祥和,国泰民安🙏</h3><h3>树在。</h3><h3>山在。</h3><h3>大地在。</h3><h3>岁月在。</h3><h3>我在。</h3><h3>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