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行(七)土厍曼斯坦

老王

<h3>  5月6日,上午8点出发,乘大巴车从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出发,70公里用了2小时左右抵达边境出关,十分顺利。但入土库曼斯坦边境城市达沙古兹,从办签证、过关、安检用了二个多小时。直接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办事的效率:慢。</h3> <h3>  一行22人分别乘8辆越野车,赶往瓦札。途经一清真寺参观,正遇上有结婚车辆。</h3> <h3>  在当地集市购买水果。花了11美元,购买了5个广柑、5个萍果,有些贵吧。当地不产水果的原因。</h3> <h3>  继续在沙漠中前行,十分荒凉,高温烤人,气候干燥。</h3> <h3>细微之处见精神,沙漠中的树真不简单。在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h3> <h3>  途中忍不住了要方便,有人提议道路边,男左女右,方便后的高兴……</h3> <h3>  350公里,用了6小时,终于抵达达瓦札,这个被称为“地狱之门”的地方。1971年当时苏联地质学家进行钻探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地下洞穴。钻探装置下的一片泥土倒塌,留下了一个直径约50一100米的大洞。为了防止有毒气体外泄,他们决定点燃出来的天然气。没有想到,这把火一烧就烧了48年了,截止今日,这洞口的火焰从未间断过。</h3> <h3>  从地狱门形成之日至今,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燃烧带起的热力使得周边地区寸草不生,附近的村落早己迁徒到别处,只有几顶零星的帐篷,面面居住着专为游人带路的当地村民。</h3> <h3>  晚餐就在当地的山上烧烤,有现作的馕、烤羊牛肉。</h3> <h3>入夜火焰的景色非常震撼。</h3> <h3>  黃昏,日落消失在地平线后,大漠尽头和天际线残霞连成一片,倍感凄清,天空颜色由湛蓝转为深灰,再到浅墨、漆黑,随着颜色加深,夜幕降临,此时天地间唯一的颜色只有地狱门中熊熊烈火。在彤红火光的映照下,潻黑天幕隐隐透出暗红,星光、月光都黯然失色。猎猎风声从地底传来,吹得火苗呼呼作响,热浪袭人,增添了沙漠神秘气氛……</h3> <h3>身临其境,真实与震撼!</h3> <h3>  有大胆的年轻人,坐在洞口边,寻求刺激的享受。</h3> <h3>  在此逗留至晚上9点钟,又乘越野车,行程300多公里,晚上12点才抵达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行程相当紧张,十分辛苦。</h3><h3> 累,并快乐着。</h3> <h3>  5月7日,首都阿什哈巴德观光。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宣布独立后,政府决定把首都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色大理石城、水城和绿色之都。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都市之一,所有新建筑都是由法国建筑大师设计,土耳其人承建的,建筑物表面被清一色的伊朗产白色大理石覆盖,使整座城市显得洁白而明亮。</h3> <h3>  中立门。1995年获得联合国许可,成为永久中立国,承诺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均奉行永久中立的国家政策。迄今为止,世界上共有7个国家得到联合国认可,获得了永久中立国的超然地位。</h3><h3> 为庆祝土库曼这一国策,1998年,人民一致同意通过中立政策而修建,在中立门的顶部有一个12米高的鎏金尼亚佐夫像,他能按照太阳的方向转动,永远指向太阳。</h3> <h3>  独立广场。附近的建筑有:土库曼巴希宫、司法部、国防部、地震纪念碑、苏联战争纪念碑……</h3> <h3>  土库曼之父一一尼亚佐夫的书《精神宪法》,描述了国家的历史,传统的文化,人民的精神信仰。是位传奇式英雄人物,他本人的象和现任总统的象在城里随处可见。</h3> <h3>首任总统塑象。</h3> <h3>第二任总统的挂象随处可见。</h3> <h3>民族英雄塑象。</h3> <h3>二战纪念碑。</h3> <h3>地震纪念碑。</h3> <h3>参观国家博物馆。</h3><h3>照相是要付费的。</h3> <h3>  汗血宝马。参观土库曼斯坦的国宝一一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㨗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㨗金马的血统。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h3> <h3>  花费了10美元,亲自去骑了一次,转了几圈,感受世界名马的魅力。</h3> <h3>  戴上训马人的帽子,体验了一次骑世界上最古老,最名贵的骏马。真是千载难逢。</h3> <h3>逛逛商场。</h3> <h3>有名的地毯画。</h3> <h3>  5月8日,乘揽车上山顶看整个首都风景。</h3> <h3>  参观尼萨城。城市遗迹显示此处文化受中亚与地中海希腊罗马文化相互影响。</h3> <h3>  吉普恰克清真寺。在规模上堪称中亚之首,于2002年开建,可容纳1万人朝圣者,被称为“土库曼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h3> <h3>  辉宏的建筑,精美绝伦的装饰,让我感到:信仰的力量。</h3> <h3>  结束土库曼斯坦的行程,前往机场。宏大的机场空空的,相当超前。</h3> <h3>  小结此次五国行: </h3><h3> 此次参团人数有22人,时间17天,是我参团旅行中较多、较长的一次旅行,且中亚五国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蕴含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小众旅行线路,有全新的旅行感受……</h3><h3> 一、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古有丝绸之路,通西域联欧洲,今有一带一路,方能旅行到中亚五国,所以要感谢当下的好政策。对中亚五国的历史,我是了解甚少,且是碎片和零星的。这次看了五个博物馆,五个古城,五个首都,对西域历史上的民族争斗,元朝蒙古人入侵,沙俄殖民,苏联统治,到独立建国,有了全面或全新的认识。有人说中亚五国,是改变一生的旅行,我认为不至于,它只是加深我对一带一路的不同认识。</h3><h3> 二、文化苦旅的快乐。分别乘飞机,坐高铁,乘大巴,坐越野车,过两个大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历经高温干燥,冰天雪地,气温从一2度到30多度,历经了春夏秋冬,十分辛苦。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寻找西城的历史痕迹,回望民族争斗的岁月,每天都徒步在未知的路上,,而走过的路都是故事,认知快乐在于文化的认识中,开阔了视野。</h3><h3> 三、领略了西域风情。中亚地区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毎个国家的民族都在80个以上,有的多达140个,游落民族,马背民族带来了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饰,不同的风俗习惯,但共同的信仰是伊斯兰教。真是“民族大熔炉”和“文化大熔炉”。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石雕、木雕、砖雕的精美,玲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帕米尔高原景色,地狱之门的火焰,让我大开眼界。每天在行走中寻找到新鲜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身处大漠戈壁,高原雪山,江河湖泊,真感到:踏遍荒山人不老,风景处处都好!</h3><h3> 四、品尝了美食。中亚五国的美食四道菜:馕加水果蔬菜沙拉、羊牛肉汤、烤羊肉串、手抓饭或加甜点。尤其是羊牛肉的鲜味十足,舌尖上的的美味是羊肉没有膻味,但吃饭慢,等上菜时间长,印象也最深。</h3><h3> 五、结识了旅游达人。人员来自深圳、广州、上海、云南等,年岁最年轻的40多岁,最大的有73岁,旅行最多的国家有150多个,最少的也有40多个。“打卡”劲头十足,乐此不疲,并且每个人都制定了余生的旅行计划,都排得满满的,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旅行经验丰富,相互交流每天旅行感觉和体验,旅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路上发现生活的真正的模样,找回曰复一日中丢失的自己,我也找到自己的一些差距。退休是生活新的开始,努力。</h3><h3> 六,拍照的敏感度和新解感。同行的团友也有拍照达人,他们看什么都新鲜,见什么拍什么,乐此不疲,让我认识拍摄旅行中所见所闻是比影像素质更重要的东西。有些精典作品没人苛求照片的影调和颗粒,而珍贵的是作品本身的内容。所以扫街照美女,打卡网红地,只要有好奇心,都能拍到意想不到的好照片。在数吗时代,最好的拍照神器就是你形影不离的设备,玩熟其性能,发挥到极致,就是最好的装备。无论佳能、徕卡还是手机,关键是随身、弄熟、吃透。不做器材党,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最重要。</h3><h3> 七,身体历经了考验。旅行中常感到疲惫,有时觉得头晕,睡眠不足。看到同行的比我年龄长的,身体比我差的,尤其是腿脚不便的旅友,都能坚持下去,我也有信心,总体还是挺过来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旅行是要有信心的!旅行还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