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宜昌,湖北要塞,古称"夷陵",位居长江上中游交界之处,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因关隘互通,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长江之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精灵而浓郁厚重。楚国大夫屈原诗人,以《天问》《九章》而离骚留韵,姊归故里名垂青史;文明使者和平缔约之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一代风华,在国与家的抉择中演绎千古之绝唱;三国风云,蜀吴之争,三十六故事夷陵风起云涌,策马奔腾,而尘埃远逝,留下千年一叹……滚滚的历史年轮碾过岁月的流敞,长江两岸灯光璀璨,世界水电明珠的宜昌又一次英姿焕发。</h3><h3> 今日有幸,一行八人始发福州,途经武汉,直奔宜昌这块全国教改示范区的沃土开始为期一周的为语文而来。教改实验,先试先行。统编教材,首当其冲。宜昌西陵区教育局国培专家冯发柱副局长以《热情拥抱"新教材",做新时代小语教学改革弄潮儿》专题讲座开启研修第一场。小语教材为什么要全国统编?统编语文教材有什么主要特点?怎样用好这套教材?三问明确定位。指明研究之方向。</h3><h3> 语文,自古纷争不断,众说春秋。历览使用多年多版本教材,因其"中国魂"与"语文魂"的丢失而改编统一势在必行。让语文充满浓浓的中国味道,遵循汉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义不容辞。强调读书,强调综合,强调运用,强调目标,强调儿童视野,研其特点,方能水到渠来。</h3><h3> 语文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儿童学习的语文,我们应追求“童心文情"。童心者,为师应是充满正义,饱含深情,更应努力提高思想素质,提高文化素质,提高语文素质,更应倡导教师不断丰富自已的生活。文情也,为师之使命。一字不漏读教材,仔仔细细思意图,认认真真编教案,在教学的通道上,我们少点概念,多点形象;少点演绎,多点归纳,别把语文想得那么复杂,别把语文讲得那么苍白,别把语文问得那么琐碎。因为语文其实很简单。</h3><h3>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的教学需要大格局,亦需绣花功,今日的学习更要细细地咀嚼与回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