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汁江畔岁月稠

琇琇若莹

<h3>  小绿汁以及易门矿务局,简称“三矿”,是三矿人的第二故乡,也是第一故乡,此话怎讲?老一辈的三矿人,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的甚至是千里迢迢来到了这里,征服沉默的高山挖掘铜矿,把青春热血,乃至一生都默默地抛洒在了这里,这里是他们深深眷恋的第二故乡。很多的矿二代,甚至矿三代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从这里走出去读书、深造,有的又回到了这里继续父辈们的工作,这里便是他们难忘的故乡。</h3><h3> 这个五一小长假,辽锅策划“小绿汁之行”,7车25个友友响应,人员大抵两种情况:一种是玉溪万翔户外有好几个友友是三矿人,乐于此行是想去怀怀旧看看老地方;更多的友友说好多年了,“三矿”这个名字是如雷贯耳,但是都没有去过,所以也想去看看。</h3><h3><br></h3><h3> 对于玩货与吃货的我们来说,顺道易门甩甩粉蒸羊肉等一众美食肯定是必须的,再顺道逛逛菌乡易门“野生菌博物馆”:</h3> <h3>  易门野生菌博物馆坐落于县城南屯湖生态旅游园项目区高家山顶。展馆由城乡规划展示馆和野生菌博物馆两个大区组成,其中易门城乡规划展示馆由“映像区”、“历史区”、“城建区”、“规划区”、“展望区”组成,综合展现易门县智建水城、人文魅力等内容;野生菌博物馆由菌菇之乡、菌菇之谜、菌菇之韵、菌菇之业4个展区组成。</h3><h3></h3> <h3>  “两馆”应用声、光、电技术,展示易门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未来规划及易门野生菌的发展潜力。</h3> <h3>  易门小绿汁有闻名全国的72道拐,也有人说是108道拐,从海拨2000多米的高山上,下到小绿汁1000多米的河谷地带,水平直距不到2000米,72道拐的盘山公路有十多公里长,实现了海拨相差近1000米的奇迹。曾经的盘山公路车水马龙,各种运矿的车辆川流不息,道路碾压太多坑坑洼洼不平,现在已经全部水泥铺成,颇受户外及骑行团队的青睐,成为了人们观赏旅游之地,尤其是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h3> <h3>  “小绿汁”,中国铜业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曾经的“滇中铜都”所在地,进入21世纪后,铜厂解散了,矿山沉寂了,然而这里山水依旧,草木依旧。</h3><h3> 云南省易门铜矿,即云南省第三矿,简称三矿。是新中国成立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全国八大铜矿之一。在绿汁江畔,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矿山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用诚挚的爱国之心,甚至用生命,艰苦创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那些沉淀淀闪着金属光芒的铜,运向了全国的四面八方,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谱写了传奇。</h3> <h3>  此行万翔的米饭厂生意太好,车留了送货,不方便带公装,辽锅特别联系了妹子的朋友,在绿汁江边开设农家乐的柴大哥,吃喝在农家乐,农家乐旁绿汁江边河堤上安营扎寨,25个人,19顶帐篷,长龙样蔚为壮观。</h3> <h3>  柴大哥的农家乐,位于小绿汁大桥对面,原氧气厂旁边,依江而建,基础设施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最好的是原生态的各种鸡鸭鱼和蔬菜,还有搭建于一个小型鱼塘的竹楼餐厅。因为“铜都”旅游小镇正在建设打造中,小绿汁到禄丰的道路正在修建,所以水漫桥、小绿汁大桥附近尘土飞扬,目前来说,可能还不是一个好的就餐和旅游环境,相信用不了多久,“铜都”小绿汁以及柴大哥的农家乐将是大家旅游观光不错的选择之地。</h3> <h3>看家护院的狗狗和慵懒睡觉的猫咪:</h3> <h3>  色香味俱全的一桌,我们帐篷搭建好,愉快地晚餐也开始了:</h3> <h3>  中间那盘像蜈蚣一样的虫虫,是绿汁江的特产——沙虫,洗净,油炸,超级香。</h3> <h3>  </h3><h3></h3> <h3>  中间着灰体恤衫的是农家乐老板柴大哥,原来在三矿做保卫工作,着白体恤衫的是辽哥的同学,原易门技校的校长。席间问起这个农家乐叫什么,柴大哥说还没有取名,并说:“你帮我想一个”,我连忙拒绝,没有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也不明白他们创建农家乐的初衷,哪能轻易开口。柴大哥略微沉思,说到:就叫“月是故乡明”如何?果真,他说出的名字透露了他和所有的三矿人一样,心里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个故乡。</h3><h3> 在农家乐吃喝的两天里,除了我们的三桌,每晚都有下来小绿汁玩的三矿人来订餐吃饭,都是利用小长假来寻访旧友,或者故地重游怀旧的。以后如有需要提前订餐的友友,农家乐柴老板电话:13888068011。</h3> <h3>歇息在木棉花树上的生态“鸡”:</h3> <h3>  友友们各种自带的酒,喝了不知几种,最有特色的是老大万翔为大家收购的“鹿仙草”泡的酒,因神似男根居然被恐龙唤名“龟头酒”,我也是醉了。</h3> <h3>  夜与昼的交替就是这么的完美,因为山高,因为谷深,这里的星空特别纯净,夜也黑的纯粹,这是钢筋水泥丛林里看不到的景致。朝晖晕染天空,光辉洒满绿汁江畔,绚烂在天际的暖橘,过目不忘。</h3> <h3>  人的生命旅程中,因为充满温暖的相遇而美丽多彩,因为隔山隔水的牵挂而愈加让人珍惜。在这个五月初不经意的瞬间,你路过我的故地,我途经你的流年,相伴走过一程风景,而后,再各自踏上各自的旅程。</h3> <h3>  露营还带上搅拌机,牛奶,鸡蛋,苹果,做营养早餐,服你了满贯:</h3> <h3>  </h3><h3> 现在到小绿汁走一遭,空旷无声,满眼的颓废,一砖一瓦一幢一楼,让从没有到过的人感到荒芜,让每一个曾经为了理想,倾注了毕生精力和汗水的人们落寞,伤悲。曾经的“小香港”设施齐全,公共资源齐备,物质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现在要么门可罗雀,要么大门紧锁,铁锈斑驳。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也不禁让你感叹曾经的三矿,就像绽放过后的烟火,燃亮夜空璀璨夺目,光辉过后便是那消无声息的默默跌落。<br></h3> <h3>  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不代表一切就不存在了,该留下的,还是会留下。有些人,有些事,依旧深藏在心里,不会被时间抹去。</h3> <h3>  三矿人,经历太多,有发展的艰难,有巅峰的辉煌,有改制的阵痛,有解散的无奈,有失业的心酸,很多的人重新接受时代的淘汰和挑选,实属不易!</h3> <h3>  绿汁江畔岁月稠,凤凰花又开,那些远去的辉煌和记忆似乎褪成了灰色,只有枝头这一片燃烧的“火焰”,还似那些年火热的激情,绽放着无限的能量,沉淀着过往,见证着沧桑,投影在每一个在这片热土上生息过的人们心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经,我们风华正茂。</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曾经,我们岁月如歌。</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曾经,我们花样年华,</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如凤凰花般开出最绚烂的色彩。</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那些远去的岁月里,</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有他们的青春,</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有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情,</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也有他们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和同学朋友。</font></h3> <h3>  三家厂,这个著名的矿区,除了这座吊桥,已经片瓦不剩,曾经的影子荡然无存,那些矿井里、尘烟中用血汗甚至生命谱写出动人故事,早已拆除、消失,那些可歌可泣,那些旧事人情只能永远留存于三家厂人的心里了。<br></h3> <h3>小绿汁到小木奔路上废弃的公交车站:</h3> <h3>  废弃的小木奔大桥,苏联人建造,桥上有运矿的电机车轨道,直接通往大桥靠山那边的矿井,儿子小时候,他奶奶经常带他到桥上等着看运矿的小“火车”进出山洞。</h3> <h3>  这张图片上是小木奔大桥,下左是空无一人的小木奔街道,下右是小木奔客运站,原来每天都有昆明、玉溪、通海方向往返的班车:</h3> <h3>  小木奔选厂精矿车间前合影留念,安全生产的标语还不算褪色,曾经隆隆作响,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随着矿区的衰落和改制偃旗息鼓了:</h3> <h3>小木奔吊桥</h3> <h3>  大木奔绿汁江边戏水嬉闹,在自然面前,我们就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每个人都显露着自己的真性情,爱山乐水爱人爱脚下的每一片土地。</h3> <h3>  一草一木一石皆有情,一念一喜一悲皆有果。戏水嬉闹不止简单,追风逐云只为快乐。对自然中的一切,包括自己,都抱着喜爱的心态,即使荒山野岭,即使“干皮潦草”(云南方言),我们也可以看出美蕴含在深处,平常的相遇也可以是一种奇迹。把低头族解放,把玩着手机的手腾出来打水仗,我们便不再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我的对面,却看不见我。江水浅浅,缓缓流淌,激起的水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h3> <h3>  小绿汁大桥上方不远处的水漫桥,是大家闲暇时分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枯水季,江水清清丝丝缕缕漫铺,人们可悠闲来回踏水踱步。雨季的水漫桥,黄红色的江水呼啸着跃过水漫桥,奔腾着一路向前。</h3> <h3>  爬上猫猫山,可以换个角度远眺小绿汁,规划整齐的街道和楼房,婉转流淌的绿汁江尽入眼底。</h3> <h3>转播塔</h3> <h3>生态环保的甜、糯玉米惹人爱:</h3> <h3>  </h3><h3> 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居临水而居,一幅幅民风民俗、彝乡风情的文化彩绘生动艳丽,潺潺溪水从山巅奔涌下来,一棵棵青翠古树掩映村旁屋后,新建的休闲公园和文化广场位于村口,依山傍水的乡村景致胜似世外桃源。这是我们3号回程途中,特意顺道拜访的十街彝族乡贾姑村委会摆依村,是易门县与峨山县交界处的山区彝族村,作为易门县开展美丽家园建设的示范村,是一个民风淳朴,景色秀美的彝家民族文化村。</h3> <h3>  村旁龙潭幽静,布满几棵高大茂密翠绿的喜树,我们都是第一次见,查询才知道:喜树树形高耸,树冠宽展,叶浓荫,是良好的绿化树种。树皮、枝叶及种子含喜树碱,有抗癌、治疗白血病等疗效;外用可治疗牛皮癣,为我国珍惜濒危保护植物。</h3> <h3>难得一见的“榕包喜”:</h3> <h3>  还没有立夏,才从小绿汁出来的我们却仿佛经历了酷暑,又忽然遭遇了这出奇的清凉,晓风佛面,绿的滴翠,滴在心里浓的化不开,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样子。</h3> <h3>  看看这窝吃瓜群众,屁股黏着石凳,舒服的不想离开:</h3> <h3>走喽,坐的手扶拖拉机机么回玉溪喽......</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本次的风景可能不是很好,营地可能也不是太美,但是缘分至此,绿汁江边让我们一起感悟岁月峥嵘,感叹光阴蹉跎,感叹世事无常,感叹我们每一个都开心的存在着,还能愉快地在路上行走着,谢谢亲们参与此次的回忆与体验之旅!</h3><h3> </h3><h3> 谢谢大家一路同行,谢谢大家的片片!</h3><h3>(本篇部分文字摘用了网络对于小绿汁及三矿的介绍)</h3><h3><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溪“万翔户外”</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5.1—3日易门小绿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