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听,这是来自两千年多前的动听韵律。回响耳畔,依旧令人听之神往。经典,永流传。</h3><h3><br></h3> <h3> 2019年4月19日,江西省“国培计划(2018)”东华理工大学送教下乡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示范教学培训班在南城县进修学校开班。来自全县各中小学六十名教师在此开始了为期八天经典诵读的培训学习,分两个阶段进行。</h3> 学习篇 <h3> 经典诵读,是一门紧缺学科。对于很多语文老师来说,这一领域真的知之甚少。忽视经典教学,忽视经典诵读,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次东华理工大学送教下乡的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打开经典诵读的新世界。<br></h3><h3> 八天的培训,课程丰富多彩,上课老师更是经验丰富。名师荟萃的课堂上,我们明白了经典内容是什么、如何教经典、古诗要吟诵、朗诵的技巧等等。</h3><h3><br></h3> <h3> 陈平辉教授,生于南城“教师世家”,全国“书香之家”荣誉获得者。陈教授用平实的言语将中华经典娓娓道来,开始了我们“经典诵读”培训的学习之旅。</h3> <h3> 何小军老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虽然听的是一节视频课,但何老师的教学魅力却让我们身临其境。也是他的一堂《静夜思》,让我们接触到古诗原来可以唱着教,也就是所谓的“吟”古诗。古诗还是那首古诗,教的人不同,读出的味道也是天壤之别。</h3> <h3> 琚敏老师,《抚州新闻联播》的主播。一下午的课程,在她标准、动听的普通话中,每个学员都听得如沐春风。同时,我们也认真地学习朗读技巧,也深刻体会到说好普通话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真的很重要。</h3> <h3> 杨小光老师,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对书法、诗词、楹联等传统文化很有造诣。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初步感知古人创作诗词的一些规则。同时,也为杨老师身上的风雅韵味折服。</h3> <h3> 饶伶华老师,小学高级教师,潜心研究经典诵读,古诗词随口就能吟诵。腹有诗书气自华,她是典型的代表。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要想教出经典学生,先成为经典老师。</h3> <h3>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精彩,台下的学员也学得认真。这次培训,也是一次与各路名师交流的机会,机会难得,自然不能错过。所以,在互动环节,学员们都是积极踊跃。越参与,越收获。</h3> 活动篇 <h3> 这次培训让来自不同学校的我们齐聚一堂,由陌生变成熟悉的组员、同学。破冰活动上,我们乘上友谊的小船,开始了培训的旅程。<br></h3> <h3> 为了设计出满意的小组海报,各自身怀绝技的学员们,都献言献策,交流想法,大显身手。终于,我们第二组的小组海报诞生了。</h3> <h3> 组员齐亮相,组长向全体师生介绍小组海报的设计理念,分享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h3> <h3>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组员们或朗诵,或说课,我们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收获。</h3> <h3> 最后一天的集中展示,我们集体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用我们的声音为培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h3> <h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最后一个压轴节目,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倍感压力。为了读好,我们利用课后时间不断练习,从队形、服装、入场到一字一句地斟酌,我们丝毫不懈怠。</h3> 联谊篇 <h3> 我们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情谊。虽然短短八天,但我们从陌生变熟悉,变团结。培训结束,我们奔向各自的讲台,不再同窗学习,但我相信——我们都会记得八天的相处留在我们心中的那份温暖。</h3> 结语 <h3> 培训虽然结束,但我们的经典诵读教学的征程才刚刚起航。这次学习为我们开启了语文教学的另一扇大门,虽是刚迈入,但不必畏惧,只要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不止步。先从自己开始,多读书,读经典,与学生共读共成长。做经典老师,教经典学生。让经典咏流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