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奶奶

华山论剑

<h3>2019年5月2日下午5点20分,我敬爱的奶奶静静躺在母亲的怀里走了,永远的走了!带着一生的辛劳、带着对儿孙们的牵念…… </h3><h3>幸好天堂里没有病疼,91岁高龄的奶奶是去天堂享福去了。 奶奶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她人生的重要节点,虽然艰辛,但她总能于万难中屹然挺立。</h3> <h3>1928年,奶奶出生在一个贫穷的赣南农村,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普通老百姓经常吃上顿而没有下顿,能生存下来实属万幸。奶奶一生奔波,养育了8个子女,直到晚年,没有真正享过一天的福。<br></h3><h3>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奶奶越来越"矮"了,年轻时拼命的讨生活,各种病疼渐浙找上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h3><h3><br></h3> <h3>她的孙儿孙女们渐渐长大,陆陆续续走出落后的小山村,出门谋生。我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到老家,陪奶奶,陪父母姊妹们呆上几天,这几天,是奶奶最开心的几天,总是拉着我们的手说要做东西给我们吃。见到奶奶,我们会给奶奶一点零花钱,奶奶舍不得花,用这笔钱求神拜佛,保佑我们在外健康、平安。<br></h3><h3><br></h3> <h3>奶奶是客家人,一生热情好客,人缘极好,尽管自己并不富有,还是穷尽办法接济在她看来需要帮助的人。</h3> <h3>奶奶一生信佛,向佛,虽是文盲,但能记住很多经文。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当时教奶奶背诵《大悲心咒》的情景,在佛灯下,敲着木鱼,奶奶用纯正的客家方言,一遍又一遍的念道:“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鉌啰耶……”</h3><h3>经文还在,木鱼还在,但永远听不到奶奶的诵经声了。</h3> <h3>然而,这么多年来,我却将脚步走得这么远远的。每逢年过节,除了将奶奶您想起,什么也未曾做过。在您重病期间,也只能每天通过视频望望您,看看您的近况,跟您说说话。奶奶,您在那边能原谅我么?</h3> <h3></h3><h3>奶奶的一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流芳百世的伟业,但她的美好品质,她的言传身教永远激励和感动着我们子孙后代。奶奶那坚强的性格,乐观的生活态度,善良的美德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将会伴随我们一生。</h3><h3>谨以此文,略表祭奠,缅怀我至亲至爱的奶奶,唯愿:长眠在家乡青山绿水间的奶奶,您在那边过得安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