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缘自“碰撞”来——乐陵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赴德州市实验小学跟岗学习纪实(二)

大孙赵凯

<h3>  2019年5月7日,迎着灿烂的阳光,伴着和煦的微风,怀着对学习的期待,在乐陵市教育和体育局人事科高艳老师的带领下,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走向跟岗学习目的地——德州市实验小学。大家到达会议室后,正式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之旅。</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一篇章:戮力同心——中片教研共同体</h1> <h3>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中片教研共同体成立于2017年,由五所学校组成,共同教研,携手前进。此次为期两天的活动主题是:中片教研共同体“中段阅读教学”专项研讨。其内容包括:专家报告、备课指导、教学展示及专家评课等。参会人员包括德城中片区五所学校的校长、备课团队、骨干语文教师以及我们后备干部。</h3> <h3>  德州市实验小学特邀山东省教育科学院李家栋老师,德州市教科院孙敬东主任,紧紧围绕“中段阅读教学”,聚焦统编新教材、作业改革两大重要问题,进行现场把脉指导。 </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二篇章:切磋琢磨——引领课例深碰撞</h1> <h3>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家栋老师的《中段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专题报告。</h3> <h3>  德州市实验小学教学管理中心主任、省特级教师于秋婷老师主持会议,首先对李家栋老师以及活动议程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李家栋老师结合“经典课例的诞生”,详细阐述了2018年全国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大会上,我省参赛选手张岩老师执教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荣获阅读课系列第一名的全过程。依次从会议的召开、理念方向的确定、反复磨课的过程、呈现的教学特色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诠释。让大家知道要进行从教课文到学语文的转变,怎样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等重要问题。</h3> <h3>  碰撞出智慧,引领促提升。李老师在报告过程中,穿插对磨课老师进行提问。报告结束后,让老师们提出自己的疑惑,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h3> <h3>  中午,授课老师结合李老师的报告,及时对备课进行修改。</h3><h3> 下午,省教科院李家栋老师和德州市教科院孙敬东主任依次对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海底世界》,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三课六节语文教学展示课进行备课指导。两位专家先听取授课老师的汇报,然后进行精准把脉,提出科学而富有智慧的修改建议与教学策略。<br></h3> <h3><br></h3> <h3>  </h3> <h3>  在磨课过程中围绕本堂课的难点,整个会场充满探究的氛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h3> <h3>  整个磨课过程无不体现着李家栋、孙敬东两位专家前辈对年轻教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说是“手把手”的帮助年轻教师们成长。</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三篇章:虚壹而静——后备干部取真经 </h1> <h3>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的跟岗后备干部,认真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唯恐落下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细节。通过全程参与专家对授课教师团队的备课指导,我们真正领略到专家专业理论的高度、文本解读的深度、教育教学的智慧;真正见识到共同体教研的优越性、真实性、高效性,大家的收获是多维度的、体验是真实的、影响是深远的。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追求、探索。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潜心研究”。只有教研深度进行,学习就会真正发生。我们常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h3> <h3>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大家还沉浸在学术的探讨氛围中,不忍离开。专家的风范在每位教师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日的所学所感必将成为今后教学之路的航标灯。</h3>

老师

教研

德州市

语文

后备干部

备课

教学

李家

教师

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