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世界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暨《跨境》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6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隆重登场……</h3><h3><br></h3><h3>滨州市沈耕老师(沈云礼)的国画作品入选本次威尼斯世界双年平行展 ,这是全球最著名的三大展览之一。他已经启程赴意大利参加为期22天的展览。</h3> <h3>下面是刚刚从意大利威尼斯发来的展览现场图片。</h3> <h3>采访沈耕老师,和他交谈 成为一种享受。滨州市艺术摄影学会的一批摄影爱好者,周末时间来到沈耕老师的画室,进行参观学习。</h3> <h3>沈耕老师画室,只有一组简单的沙发茶几,一张长长的画案。四周墙上或挂或摆放着他的画作,没有想象中的古董架、紫砂壶,别是一番质朴可爱。不论是谁走进来,都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满怀惊喜看个不停。前滨州市长崔洪刚在视察老干部活动中心时曾在这里细细看了十几分钟。经过几次茶叙,他沉静厚实、博雅达观的形象便印在脑海,每每想起都是鞭策。</h3> <h3>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而沈耕老师开始学画时已经58岁。近十年时间,他从零学起,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攀上绘画艺术的一个高峰。沈耕老师用“走心”形容他的学画历程,他的蝶变人生启迪我们:梦想从来都不晚,只要执着、投入,就会有所成就和收获。</h3> <h3>2019年4月30日,文化馆摄影课,我带学生们再次走进沈耕老师画室,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h3> <h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我们一起来看沈耕老师的成长之路吧。</h3> <h3>沈耕老师画作《万水千山只等闲》</h3> <h3>沈耕老师画作《中海公园》</h3> <h3>沈耕老师画作《中海公园南门景色》</h3> <h3>客居杭州三年学国画 住在西湖畔未得看风景</h3><h3><br></h3><h3><br></h3><h3> 沈云礼,笔名沈耕,山东惠民县人。他从小喜欢画画,一直到参加工作也未得投入其中。他对书画发自内心的热爱,从一个习惯里就可见一斑,看到书报杂志上的书画就眼睛发亮,心里痒痒,一定收集来细细品味。地上一张旧报纸,哪怕被踩了脚印,被蜷缩的不成样子,只要上面有书画,他就捡起来,小心翼翼的抚平,清理干净后收起来。平时忙于工作没时间学,搜集书画作品成了爱好,并乐此不疲,《大众日报》的大众书画版,他几乎把那些年的每一期都收集全了。</h3><h3> 2008年,当惠民供电公司多数面临内退的职工在努力争取权益时,沈耕却想早点退休,好踏上梦寐以求的学画之旅。3月底签署退休协议,4月5日他就飞往了杭州,直奔中国美术学院,拜何加林先生为师学习国画</h3> <h3>沈耕老师在看画展</h3> <h3>画展上沈耕老师给记者讲述看画感受</h3><h3><br></h3><h3><br></h3><h3>中国美术学院位于西湖之畔,学画的近三年时间,沈耕老师就住在西湖附近,除非到景区里看画展,他都没去游览过,全天候、全身心、全精力地投入到学习中。怕自己画偏了,他经常问老师和同学“我画的是中国画吗”;对自己年龄的担忧,他还会问“我画的画老气吗”?看到学院里有70多岁还在学油画的,80岁还在学书法的,沈耕渐渐感觉年龄不是个问题。</h3><h3> 赴日本交流画艺 作品入选最高级别展览并获最高奖</h3><h3> 在杭州学习完,沈耕去日本待了半年,访亲的同时进行艺术交流。尽管语言不通风俗不同,但是他却过得很有滋味,入乡随俗学习日本水墨画,参照当地审美,尝试用写实的手法来记录景色。</h3><h3> 刚开始,他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步行一个半小时,用手机计时朝一个方向不停的走,走上45分钟,再折回来,过程中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生活秩序。第二天换一个方向按照同样的方式再去观察。到后来,步行的半径范围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就改成骑自行车。他还经常跟着家人、朋友去日本友人那儿交流绘画和书法,彼此都十分兴奋,他也受到热情招待。</h3> <h3>沈耕老师画作:蒲园夏深</h3><h3><br></h3><h3> 2011年,何家林先生被调入中国国家画院工作。身在日本的沈耕老师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北京,跟随何加林先生的国画高研班继续学习。</h3><h3> 2013年10月,沈耕老师受日本岐阜县教育委员会教育长白木先生的邀请参加了当地的绘画联展,并与日本画家在画艺上进行了切磋与流。2014年5月回国,6月15日就接到来自日本的获奖通知,他的作品《白川乡合掌村》入选日本最高级别水墨画展并获新闻赏及审查员奖奖励。另有两件作品入展日本本巢市美术展并获佳作奖。</h3><h3> 耗时半年潜心创作 36米长卷《秦皇胜景图》引轰动</h3><h3> 2014年初,台儿庄古城申遗成功,有人建议他去画台儿庄古城。于是,他用七天时间创作出了大篇幅画作《台儿庄古运河》。当年7月,时任滨州市政协主席的孙承志看到后,鼓励说“你画的台儿庄古运河那么好,也画画咱滨州的秦皇河吧。”这便有了后来的鸿篇巨制——36米长卷《秦皇胜景图》。</h3> <h3>沈耕老师画作:秦皇胜景图(部分)</h3><h3><br></h3><h3><br></h3><h3>秦皇河公园长10公里,拥有河畔居城、郊野公园、沙洲湿地三大景区,春夏时节风光魅力。沈耕为此前后写生40多次,每次都带着专门准备的折叠大画桌,或迎着晨雾朝阳或伴着晚霞余晖,一画就是大半晌,全神贯注一动不动,蚊虫叮咬也全然不顾。</h3><h3> 一直画到11月,树叶都快落光了,傍晚寒气逼人,实在没法现场画了,沈耕就用相机拍了照片比着画,12月中旬完成了全部画作,秦皇河公园的风景悉数入画,林立的高楼、精致的廊桥、戏水的鸟儿……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得淋漓尽致。2015年初,该作品在滨州市两会现场展出,引起轰动,被誉为滨州乃至山东省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h3> <h3>沈耕老师画作:滨州城市街景</h3><h3><br></h3><h3> 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就要有激情。激情来自哪里?就来自身边的感动。我们的国家从未有过的繁荣强盛,我来自的城市滨州,道路宽敞,环境优美,大大小小的公园就在市民家门口。放在古代,只有皇帝王爷们能享受这样的环境中。我天天感动着、感恩着。一个人如果不感动,只能说他已经麻木了,酸甜苦辣他都尝不出滋味。眼前是最好的时光,脚下是最好的地方。这种感动,这种幸福感的感觉,我觉得一定要用笔画出来,投入激情、燃烧生命,去传达这种美好。这样的作品就无愧于时代。</h3><h3> ——这是沈耕老师在参加省文艺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大会时的一段发言,话音落下掌声响起。这也是沈耕老师坚持创作滨州本土题材画作的真正动力。</h3> <h3>沈耕老师画作:滨州中海景色</h3><h3><br></h3><h3>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趣事。有一回,滨州市规划局想组织一次展现滨州风情的画展,吸引了几十名画家参与。距离年底交稿的日子已过去两天,沈耕老师才送去《中海南门》、《傲林竹海》等四幅画作参展。当时正巧有很多参展画家在那儿看作品,当看到他的画后,纷纷赞叹,随后很多人把自己的画拿了回去。没过几天,只剩下了寥寥几人的画摆在那里。最终这次展览因为没有足够的征稿而“流产”。</h3><h3> 一年里作品六次入选中美协画展 五获最高奖优秀奖</h3><h3> 自古逢秋悲寂寥。沈耕老师的“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地上虽有落叶,但枝头更加繁茂;细密丛林后,悠悠云烟里村舍隐现。体现的正是他一以贯之的积极心态,老而不衰的精神气象。</h3> <h3>沈耕老师画作</h3> <h3>沈耕老师画作</h3> <h3>沈耕老师画作</h3><h3><br></h3><h3> 不懈坚持和努力,让他在2015年收获丰硕成果。这一年,他创作的《寻找自我》、《私语》、《时光无言》等六幅作品先后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其中五幅作品获最高奖优秀奖。滨州市前政协主席孙承志这样评价他的画:张张不一样,张张是精品。沈耕老师笑说:“张张是精品我不敢保证,但可以说张张不一样。”他总在不断创新,不认同画家画风成熟后就一直延续的做法。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就像一个抛物线,从原点很费力的抛出后不断上升,动力用完就到顶点然后开始下落,最好的阶段就是上升阶段即为成长期,延长这个阶段就可以延长生命力。</h3><h3><br></h3> <h3>沈耕老师在瓷器上作画</h3><h3><br></h3><h3><br></h3><h3> 所以他在自己快要达到顶点时便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追逐新的生命力。凡是在绘画上有创新的人和事,都要去接触了解;看画展也是去寻觅和感受新手画家带给人的新视觉;外出写生不同于一般人着眼于现场的生命力和生机,总是尝试用别人没用过、自己也没用过的语言和画法,去表达现场的意境。且不论这新的笔墨表达形式对不对、好不好,他认为必须要有这种探索创新的过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h3><h3> 钟情水墨传播国画技艺 初心路上继续躬耕</h3><h3> 2016年,沈耕老师被国家画院推荐成为了文化部老年大学的特聘讲师,2017年被文化部聘为老干部书画学会理事,另外他还在滨州老干部活动中心授课,自己带了一个老年绘画班。这样去北京上一次课,来回就要十天半个月,时常耽误滨州这边的课,回来后都会一节不落地补上,他乐意把自己所学所悟传授给别人,一年到头两地奔波也不觉辛苦。</h3> <h3>沈耕老师在文化部老年大学授课</h3> <h3>这是沈耕老师文化部授课的教室楼</h3> <h3>沈耕老师在文化部老年大学授课</h3> <h3>这是沈耕老师参加意大利画展前与自己的作品留影</h3> <h3>中国美协会员沈耕老师巨幅国画力作张挂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h3><h3><br></h3><h3> 学习绘画,很多人从临摹古人佳作开始。沈耕老师认为,这只是在复制表面,体会不到古人创作时的情和境,也就无法创造出真正具有灵魂的作品。他教学,更注重传授笔墨语言、关系、技法等,让学生融入感情去创作。旁人看来,沈耕老师学画那么晚,但成长却很快。他总觉得自己走了不少弯路,在教学中,特别注意避免学生再走这些弯路。有的学生跟他学了一年多,就已经能够画出大篇幅的完整画作。</h3> <h3>沈耕老师在打太极</h3><h3><br></h3><h3><br></h3><h3> 沈耕老师的另一爱好就是打太极拳。每天早晨五点多钟他就起床去公园里打上一两个小时。早在2012年就已取得全国一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太极拳)证书。“打太极和绘画有着相同的道理,用气运掌握一切,都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沈耕老师说,太极拳动作看似简单却循环往复无始无终,跟传统文化很相似,充满哲学。练习太极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在绘画上给他启示。所以,他的画用色不多,讲究水墨气质,往往只用水和墨调和,浓淡枯湿之中营造出丰富的物体蕴涵和气象变幻。</h3><h3> “大自然可以是五彩斑斓的,但用在画上就显得很杂乱。就像把牡丹画的鲜红,给人的感觉是艳俗。”沈耕老师更喜欢水墨之雅,用最少的元素来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他来说既是阶段成果的总结更是抛物线的新起点,他唯有秉持初心继续前行。</h3> <h3>这是世界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暨《跨境》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的宣传海报。左上角部分,就是用的沈耕老师的中国画绘画作品。</h3> <h3>这是沈耕老师在世界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暨《跨境》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的展览作品。</h3> <h3>当代中国,正健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貌。</h3><h3><br></h3><h3><br></h3><h3>画家简介:沈云礼,笔名沈耕,字逸也,斋号虚石。山东滨州惠民县人。</h3><h3> 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理事,中国信仰书院理事,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首届高研班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滨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滨州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顾问,滨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国画创作研究院特聘导师,滨州孙子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h3><h3> 近期作品 参展与收藏</h3><h3> 2013年 作品《仁怀千佛寺》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h3><h3> 2014年 作品《白川乡合掌村》入选全日本第十九回水墨画展并获新闻赏。</h3><h3> 2014 作品《嵩溪》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二O一四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h3><h3> 2015 作品36米山水长卷《秦皇胜景图》在滨州市“两会”现场展出。</h3><h3> 2015 年 作品《寻找自我》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h3><h3> 2015 年 作品《记物语之二》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h3><h3> 2015 年 作品《私语》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h3><h3> 2015 年 作品《树影丛丛》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2015·万年浦江全国山水画作品展。</h3><h3> 2015 年 作品《时光无言》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潘絜兹诞辰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h3><h3> 2017年作品《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被文化部收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