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沙溪罗城

故乡行

<h3>  两年前,一位朋友对我说,你对庐陵文化感兴趣,找个时间去沙溪寻访“罗城”。那里是庐陵彭姓的祖居地,是个有故事的地方。</h3><h3>  我深感诧异。我在永丰县沙溪镇工作二十年,自以为对沙溪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有些了解。但从未听说过罗城这个地名,也未听说过彭姓在沙溪有过一段辉煌。</h3><h3><br></h3> <h3>  最近阅读欧阳修的《水源旧谱序》,方知古代沙溪确实存在一个叫罗城的居民区。这里居住的彭姓是江西彭氏始祖彭构云的后代。彭构云和儿子彭兹,三个孙子彭伉、彭倜、彭仪都是进士出身。彭倜有个儿子叫彭辅,也是进士出身,官至“信州长史”,迁居沙溪罗城。彭辅生育了五个儿子,他们先后参加科举考试,均进士及第,唐僖宗赐匾“五子登科”。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我家乡的望族首推彭姓。</h3><h3>  彭辅迁居沙溪罗城后,子嗣繁荣,迅速崛起。乱世出英雄,文人亦从军。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沙溪彭姓子弟驰骋战场,建功立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彭辅第四子彭玕及彭玕之子彭彦昭。</h3><h3><br></h3> <h3>  彭玕,字叔宝,身材魁梧,饱读诗书,才智过人。当时战乱频仍,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于是,素有大志的彭玕,与兄长彭邺、弟弟彭瑊散尽家产,以自卫乡党为名起兵,经过多次激战,逐步占据了吉州全境,唐僖宗时期任吉州刺史,治理吉州近三十余载,礼贤下士,崇文重教,务农训兵,禁约赌博,治军严明,居功至伟。特别是他广筑城池,奠定了吉安古城的基石,在吉安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五代十国时期,群雄角逐,彭玕先后为后梁、后唐政权所倚重,带领儿孙转战江西、湖南等地,官至太尉,封安定王。“玕公豪杰忠报国,叔宝廉政照丹青”是后人对彭玕一生的评价。晚年迁居沙溪镇彭家源。死后奉命葬于湖南长沙,后迁葬离沙溪镇不远的吉水县境内。</h3><h3>  彭玕生了十一个儿子,按欧阳修的说法,他们“皆历殊勋”,身居要职。其中第三子叫彭彦昭,字仲穆,外貌性格与彭玕类似。身材高大,通晓经史,年仅二十即随父扬鞭策马,征战江西各州府,助父谋划战略。勇力过人,所统帅之军所向披靡,敌军闻风丧胆。协同父亲征战二十余年,屡建奇功,官至镇南军节度使,主持江西军政事务。父亲解甲归乡后,彭彦昭与次兄彭彦晖统军十万继续征战,从安徽淮南打到广西桂林,任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兵部尚书,辰州刺史。戎马生涯五十年,后辞官归隐沙溪。彭彦昭生育了十五个儿子,晚年与其最小的儿子住在一起,杜门不出,与文士为友,赋诗饮酒自娱。死后也葬在离沙溪镇不远的吉水县境内。</h3><h3><br></h3> <h3>  人间四月,天蓝水绿,万木峥嵘。我就着一个假日,来到沙溪这座千年古镇。这里是宋代文豪欧阳修的故里,千年来英才辈出。和平年代,耕读传家,书香世守,涌现了唐代太子太保张廷杰、宋代参知政事欧阳修、国民党政要孙镜亚等一批寒窗苦读的典范;战争年代,揭竿而起,保家卫国,响应文天祥抗元的李贵等勇士,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共和国少将张华、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永清等,写了一曲曲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感人华章。</h3><h3>  在沙溪圩镇,邂逅两位旧识故交。当我说明来意,他们满脸错愕。罗城在哪里?没听说过。不过,有几位老人家对当地历史变迁比较感兴趣,不妨向他们打听打听。</h3><h3>  在他们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北岸村一位李姓长者。老人家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他说,宋代以前,沙溪镇曾活跃着“彭罗吕蒋”四大姓氏,现在他们的后人均已迁出,曾经的住处也无从知晓。至于说彭姓是不是住在罗城,罗城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他没听说过。他只知道沙溪有个“罗家洲”,在沙溪林场一带,这地方面积很大,这里居住的罗姓曾经很发达。但罗姓人陆续迁出沙溪,现在的“罗家洲”是一片菜园和林业部门的办公场所。离罗家洲不远,还有“徐家洲”,三十年前是一片杂草众生的沙洲,现在开发成了热闹的菜市场。不过,说起彭姓,据说曾经他们村里也住着几户彭姓人家,后来迁走了......</h3><h3>  地名是时代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批老地名逐渐消失,一个个新地名随之产生。莫非“罗家洲”原名“罗城”,罗姓最早在此定居,后来彭姓也迁居于此?</h3><h3><br></h3> <h3>  临近中午,我找到一位王姓长者。老人家年过八旬,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是当地人公认的“沙溪通”。他回答很干脆:罗城在现在的城南村,也就是宋代文豪欧阳修老家临近的村庄。我眼前一亮,据说欧阳修家与彭姓人家居住不远,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考上进士以前,还当过彭玕小儿子彭师俊的老师。老人家的说法似乎可以采信。</h3><h3>  但是,湖南、广东等地的彭氏族谱说,彭玕、彭彦昭等人曾住在沙溪北岸一个叫彭家源的地方,莫非“罗城”后来更名“彭家源”,罗城与彭家源是同一个地方?正如南唐进士欧阳仪的住所原叫欧桂里村,后因欧阳氏迁出而弃用该地名。</h3><h3>  但老人家告诉我,彭家源这个地名也有,在今“河下古村”旁边,现居住着艾姓人家。以前村民种田时,曾挖出彭姓人屋基,迁居乐安的彭姓人曾到此理论,但因这里早就没彭姓人居住了,当年的屋基已成田园,此事不了了之。</h3><h3>  因没有其他佐证,唐末宋初的罗城、彭家源到底在哪里,我不敢妄下结论。</h3> <h3>  唐末至宋初,中间隔着被史书称为五代十国的政权。五代十国时期,彭玕及其子孙叱咤风云,为什么当地人对罗城知之甚少,《永丰县志》也没记载呢?<h3>  或许与彭姓子嗣迁出沙溪有关。唐末宋初,沙溪镇彭姓子嗣众多,当时就有不少彭姓因在外地做官而迁居外地。留守沙溪的,分居沙溪圩附近几个村庄,后来也陆续迁出。“骏马骑行各出疆, 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景,日久他乡即故乡”,彭姓家族不再迁回沙溪,沙溪彭姓的祖居地渐渐被人遗忘。</h3><h3>  或许与行政区划变迁有关。永丰县在1054年建县以前,沙溪镇隶属吉水县明德乡,被彭氏尊称为“江西庐陵始祖”的彭玕、彭彦昭等人葬于今吉水县境内,更兼彭玕子孙多人迁居今吉水县,故《庐陵县志》和明朝吉水状元彭教均将彭玕等人归为吉水人。《永丰县志》则没有彭玕等人的记载。</h3><h3>  或许与彭氏家族迁徙有关。彭辅之父彭倜是“隐源山口”的开基祖,彭辅迁居沙溪后,“隐源山口”的彭姓陆续迁出,以至“隐源山口无彭”,故彭彦昭后代一支复居“隐源山口”。同时,彭倜、彭辅父子均葬于隐源山口,故庐陵彭姓尊此地为祖居地。“隐源山口”靠近今吉水县,现划归吉安县。今散布在湖南、广东、福建及海外的彭氏多去吉安县寻根问祖。</h3><h3>  沙溪罗城在哪里,不必刨根究底。“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没有鲜活千年的风流,没有矗立永恒的村庄。我们无须为古人慨叹,也无须为自身惆怅。奋发有为,尽力而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百年千年之后,是否有人记起你、怀念你,似乎并不重要......</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