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 犁杖往事一一节录自知青生活回忆录《怒江大峡谷传奇》

博天德

<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友情提示: 点击右上角旋转的音乐符号则可关闭背景音乐。</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傣族居住地处于云贵高原的西端,属横断山脉南段的滇西高山峡谷区内。凡傣族居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到处是绮丽迷人的热带和亚热带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广泛分布,在江河之畔,有许多富饶美丽的坝子(傣语称坝子为“勐”),这些坝子地势低矮,海拔一般在500--1300米之间,傣族人民就世代聚居在这里。村寨多数毗邻江河湖畔,翠竹成片,榕树成林,景色清幽,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宜于种植水稻和多种经济作物,因此,傣族是中国最早栽培稻谷也是最早进行犁耕的民族。现在德宏一带“芒市谷子遮放米”驰名全国,潞江坝也有保山“谷仓”的美称。</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转眼间就到了春耕大忙时节,春耕战役已经打响,生产队全体男劳动力集中力量耕田耙地,准备大春栽种,所谓大春指的是春夏之交种植的稻谷和包谷等粮食作物。潞江坝那些年代只要能放到水的耕地一般都是以栽种稻谷为主,居住在半山上的其它少数民族则以栽种包谷为主。当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大饥荒,粮食显得比任何物资都更加珍贵,因此国家提出“以粮为纲”的方针。新寨耕地多数是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成为必然。</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研究,远在2000年前,傣族就开始种植水稻。贝叶经中记载的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曾说到天神给我们撒下谷种,但被雀、鸟、鼠吃了,它们吃了后从粪便中排出谷粒,掉在水沟边然后发芽生长,结出谷穗。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并找到谷种,在傣族首领叭桑木底的指导下,学会了种植,发展栽培稻谷,后来又开辟新的田地,实现了耕作定居的模式。《帕萨坦》也记载,远在1000多年前,“傣泐王几达沙力带着十二个随从在原来十二个邦的基础上建立了十二个勐,任命他们为十二勐的‘布闷’。随后,各勐‘布闷’就组织民众开田挖沟,各勐‘布闷’将开出的田地分成产量为一百挑、一千挑、一万挑三种规格如数点清交给傣泐王,傣泐王又将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交给百姓耕种,并规定应交的租谷数量”。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傣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不可磨灭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的农业文化更加声名显赫,其悠久的农耕稻作历史、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古仆典雅的土地关系和完善的水利设施都著称于世。它在中华农业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寨生产队有两百多亩水稻要栽种,队里的主要劳动力都提前被安排去犁田,知青当中,我要求参加了犁田组,赧队长安排赧金象宰龙给我配一副犁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时候,傣族各家私有的耕牛和主要农具虽然都已经变成了集体财产,但傣族各个犁田把式都使用惯了自己的耕牛和犁杖,因为不管是牛还是人,只有脾气性格相通才能默契配合,而农民对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耕牛以及使用惯了的犁杖那种相依相偎的情感无论如何也无法割裂,故所有的犁田把式都只使原来属于自己的耕牛,好使的犁杖平时也都由使用者各人保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赧金象领我到公房里找到一付闲置的犁杖和一些配件,犁杖的犁牮(jian),坏了,赧金象从另外一副坏了的犁杖上卸下一个配上,然后用刀砍了一根销钉销在犁牮的孔眼上,赧金象说原来的犁头已经用得很钝了不好使,又换了一个新的犁头,配好后就变成了一副完好的犁杖。然后配上弯挡、千斤,小纽,撇绳,一套完整的犁杖就生成了。</span></h1><h1>赧金象一面修配犁杖,一面给我讲了各个配件的名称和作用,我曾经在上江农中犁过田,但是还从来没有对犁杖做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犁杖的各个部位我也叫不上名字,看来,我的确应该对犁杖做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犁杖,顾名思义,乃犁地之杖也,所谓犁地,系将土地翻起,古时候均由人力采用原始工具或掘或刨,通过疏松土壤种植庄稼。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人们逐步发明并且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完善了犁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犁杖的发明,很难说是属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国家的,实际上,它是多元的。在我们中国,犁杖是从耒耜(leisi)逐步发展而来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始农业时期,人们使用掘棒破土打穴播种。使用掘棒要靠两只手臂用力,很费劲。后来,人们便在掘棒尖头上端加上一段小横木,以便脚踏,同时又将掘棒由直变曲,运用杠杆原理,以节省破土时的用力,这就是“耒”。在甲骨文中,耒被刻画为“f”形状;是一个象形字。这就是说,耒是用弯曲的木棒制成的。《说文》对“耒”直白的解释是“手耕曲木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初的耒,只有一个尖齿。为了提高破土能力,增加一齿变为双齿耒。后来,人们索性在耒的破土一端安上一个石制的或骨制的平板,称它为耜冠;又在手持一端加上一横木,更利于把握和用力。这样,耒就发展成为一种新工具,成为耜。耜靠耜冠破土,耒不再破土,演变成耜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们用耒耜耕地的方法是,手握耜柄,足踏耜冠,耜冠刺入土中,拉动耜柄,运用杠杆原理,翻起一块土垡,向后退一步,依次而耕,耕完一行,再起一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像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都有石耜出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有骨耜出土。这些考古材料证明,耒耜已经有七八千年的历史。</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们长期使用耒耜耕地,仍然感到费力多,速度慢。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耕地效率,就在耒耜柄上拴根绳索,用人助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耜冠与地面角度比较大,耜冠入土较深,人推拉起来很费劲。后来,人们调整耜冠与地面的角度,让耜齿变成一块整木,与地面平行,演变成犁床,又称犁底。安装在犁床上的耜冠演变成犁铲。耜柄变成犁把。牵引耒耜的绳索,由木杠代替,演变成拉杆。这样,一种新农具──犁杖诞生了,后来人们驯养水牛代替人类耕地,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解放出来,犁杖也更加趋于了完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方特别是高原山坡梯田使用的犁杖要求轻便灵活,所以南方的犁杖更加轻便实用。南方犁杖的主要构件有犁辕、犁身、犁把、犁牮、和犁铧(犁头)等。前后长两米左右,除犁铧系金属外,其余皆为木制。北方的犁杖相对南方而言稍微复杂一些,除了犁辕、犁身、犁把、犁牮、和犁铧外,还有犁底、逼土器及驮头等配件。</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犁杖由犁辕、犁身和犁牮三根木头组装成延边三角形,其中犁辕是用碗口粗的具有一定角度的弯形木头做成,弯曲角度约为140度左右,两头细,中间部分粗,前面通过牛皮做的小纽套绳与抛杆连接,抛杆又通过两根套绳与架在牛肩膀上的弯挡连接。犁辕尾端穿过犁身的孔洞部分,有一个约十几公分长的提手,供人提起犁杖。犁身是用一根具有弧形的碗口粗的木头做成,下粗上细,上面翘起的最细的部位称犁把,掌扶犁杖用。下面位于前方较粗部分称为犁底,犁底的顶端牢牢嵌入犁铧背面的凹槽内固定。当牛在地面上拖犁时,犁底触地,掌犁的稍微将犁把向后使力,犁头就可翘起不会钻入地里。犁牮是一块宽约两寸的厚木板做成,下部以榫头方式嵌入犁身底部凿成的孔眼内固定。上部以榫头方式穿过犁辕凿成的孔眼内,孔眼较大,犁牮可以在孔内上下移动,通过用木销调整犁牮在犁身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犁身对地的倾角以改变犁铧钻地的深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跟犁杖“相依为命”的犁铧为生铁铸就,形状呈三角形,上端平直下端尖利,尖端较锋利,长约四十多公分,厚约两公分,中间为凹形如瓦片状,后面有一个便于犁身尖端插入固定的凹槽。</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丈”就是犁杖的象形字,一横是弯曲的犁辕,其起点是与小纽套绳相连接的顶端,其末端是提手;一撇是犁身,其起点是犁把,末端是犁铧;一捺是与犁辕和犁身构成三角形的犁牮。三根木头构成了一个延边三角形,既简单实用,又稳定牢固。南方三根木头做成的犁杖非常简单实用,既轻便,又好用,特别适合在高差较大的梯田上使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谓犁地,又称之为耕地,许多北方地区又称之为“刹地”,是农民种庄稼的首道工序,就是用犁杖把土地刨翻七八寸深。农民在种地时,每年开春或完秋,收割完庄稼后,都要把土地翻耕一次,目的在于疏松土壤,使土壤充分吸收阳光,杀灭病虫害,保护土地墒情,提高抗旱能力,便于庄稼生根发芽健康成长。犁地时,犁辕在畜力的牵引下向前方拉动,锋利的犁尖儿钻入土壤内,通过犁铧光滑和特殊曲线的凹面将下层土翻卷起来并把表土扣入下面,一行行往返行走,就可以将大面积土地全部翻耕一遍。底土翻上,表土连同杂草及庄稼枝叶深埋入地下,使其腐烂为肥料。</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到犁杖,不得不说一说木耙,木耙是用木枋做成一个矩形木框,木框下面栽有几排相互错开的铁质或竹木刀形耙齿,主要用来破碎泥土并且平整水田用,耙地时,人站在木耙上,靠人的体重压住耙身,在蓄力的拉动下,使耙身将泥土推平并且靠耙齿将土伐划碎。</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犁杖,国人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与人类在农业为伍劳作了无数代,称得上是农业发展的功臣,但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统犁杖被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其身影已经凤毛麟角,极其少见。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农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各种类型的拖拉机,旋耕机、除草机和收割机相继问世和普及,农民都使用机械耕地种庄稼,省时省力,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在现代化的机械面前,传统的耕牛和犁杖比起新型农业机械已相形见拙,不得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了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明显改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三犁铧、五犁铧还是旋耕机,其设计原理都是以犁杖为原型,犁杖才是它们设计制造的基础。</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史中,犁杖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称得上功勋卓著,人们永远不能够忘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使用犁杖劳苦耕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着拼凑好的犁扙,我心潮澎湃,明天我作为一名知青就可以正式加入犁田组犁田了,因为我知道,只有参与犁田,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农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忘记当年我作为知青,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扶犁杖充当农耕老把式的形象。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韦琪2017年6月18日写于保山</b></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喜欢这篇美篇的可以点赞也可以转发,不必赞赏。</span></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衷心感谢各位朋友!</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