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白竹园

雪为宇花

<h3>2019年5月3日,我们经吴山联乡过枣阳小郑家塆穿新市来到湖北枣阳白竹园寺森林公园。</h3><h3><br></h3> <h3>进了大门我们沿着柏油马路一路北行,路两旁葱翠的竹林在微风中摇曳像轻摇纤手列道欢迎的小姑娘,在给我们带来沁人心脾的凉爽的同时让游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h3><h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如火的骄阳中置身这幽静的竹园感受可人的清凉,身心无比的爽,原来郊野之外仍是阳春。</h3><h3>处身满园青竹中的我心有不甘的在寻找着“白竹”,我想当然的认为既然称谓“白竹园”肯定有或多或少的白竹。</h3> <h3>目光乜斜着不停的搜寻,很快,我们来到了竹园禅寺。</h3><h3>首先扑入我视野的是一双高大的公孙树。粗壮的主干蕴含着悠久,嫩绿的枝叶显露着活力,龟裂的皮肤叙说着沧桑。</h3><h3>这是一对雌雄古树,雌、雄树胸围分别4米、4.6米,树龄1200年。这对相隔7米左右的树侣千年如一日彼此相伴、不忍或离,仿佛要对游人诉说一段凄清的爱情故事。</h3> <h3>  树旁是红色围墙的白竹园寺。每每看到那些雕梁画栋、规模不一、各有特色的寺院,我总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多数寺庙的外墙都是黄色或红色的?</h3><h3>2003年到杭州灵隐寺导游说寺庙的颜色分为黄、白、红三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等级,黄色最高白色次之红色最低。我似乎茅塞顿开但又将信将疑,因为我不甘心红色的岳王庙是最低等的存在!</h3><h3>于是,我带着疑问去寻求真谛。</h3><h3>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由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所创,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彻底解脱。</h3><h3>汉传佛教崇尚黄色,所以南方地区是黄墙。黄色是中国有汉以来历代皇家专用色,佛法东来为皇帝所重,寺院建筑用黄色显尊贵、庄严。</h3><h3>藏传佛教寺院多以红墙为主,元代定都北京,崇尚藏密,一直沿袭到清代,清朝利用藏传佛教笼络蒙古及以此建立的与蒙古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联合和特殊关系,自然使作为藏传佛教中心和发祥地的西藏不可避免地成了清朝的重要关注目标。所以北方寺院的外墙多是象征吉祥的红色的。</h3><h3>藏传佛教逐渐在北方传播开来,所以北方的寺院墙壁是红色的。而此时清朝还未入关,南方的寺院墙壁依然是黄色的。这样寺庙的颜色就出现了黄色红色两种了!</h3> <h3>白竹寺西南200米处有十余处浮屠,这林立的塔林沉淀着寺庙厚重的历史。</h3><h3>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白、李两姓人家,白家姑娘与李姓小伙青梅竹马、情深意笃,两家家长也非常满意,准备择日完婚。不成想这里的一个劣绅垂涎白姓姑娘的美貌,用计支开了李家小伙,强娶白家少女为妾。白家贞女宁死不从投井自杀,李家少年得知噩耗手刃仇人后在心上人自杀的井边修建寺庙削发为僧终身相伴。真不知道这痴情的李姓小伙削落了青丝是否能够削落情丝?</h3> <h3>满怀对这对分飞劳燕的景仰,我落寞的来到寺东北50米处的贞节井。站在幽深的井边回看白竹园寺、雌雄古树,似乎有人向井中投下石块激起波澜,我的心井也漾起涟漪。白家少女是不幸的,她不能与自己心仪的少年成就美满姻缘为维护自己的贞节香消玉殒;白家少女又是幸运的,李家少年用自己的铁血与坚守回馈了她的坚贞与痴情!恍惚中我觉得那一双相伴而不能相拥的银杏树就是白姓少女李家少年的精灵,雌的银杏袅娜娉婷,雄的公孙英俊魁梧,她们努力的将自己茂盛的枝叶相向生长就像张开臂膀力图投入怀抱的少男少女。一只灵巧的杜鹃轻灵的来回于两棵树间,它是传递挚爱的鸿雁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痴情的人啊你们的精灵的根应该是结在一起的,你们是比翼的鸟连理的枝!</h3><h3>置身白竹禅寺回味凄清故事环视葱翠青竹,我陡然明白这漫山遍野的青竹应该是李家少年对心爱的白家少女爱的宣言,是属于白家少女的竹园!</h3> <h3>在白竹园寺与塔林之间有一处休闲的馨竹茶楼,这里有景区安排的古筝和琵琶表演,游客可以点歌可以互动可以参与,这是值得肯定的。</h3><h3>每一个景区都有自己的主体景点,但平心而论天然的景致必然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猎奇探幽的心理。高明的开发者理应明白没有人文的景点是单调的山水画,没有山水的人文是枯燥的教科书,理应依托主体景点正确定位,发掘与之相关的人文景点,配套相应的设备设施。白竹园寺既然定位为“森林公园”那就得有“森林”,这一点名副其实。就得有“公园”,这方面似乎有所欠缺。公园是供人游览与休息的园林,而园林纵使不必如苏州园林“讲求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般考究,但总得有供游人休息的亭榭,总得有供人们观赏的山水。白竹园不知是因为资金的紧张还是由于管理者的短视,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景点稀少零散,配套设施缺乏且与景点毫无关联。馨竹茶楼作为休闲娱乐的设施无可厚非,但白竹园寺门口的空竹表演就令人费解了——这是一个宁静的寺庙,一个承载着凄清爱情的主体,搞这些欢快的表演岂不与景点沉淀的历史大相径庭令人啼笑皆非?</h3> <h3>沿贞节井西行200米,有景点“福音传神”。这是一个号称像一只巨大的蝴蝶栖落山坡,又像两人相向而坐的巨石。可能是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我努力联想总也不得要领,只能按提示拿起专用的敲击巨石的石块找寻那能够发出空洞声响的所在,虔诚的边敲边叫:敲一声一生平安,敲二声夫妻恩爱,敲三声全家安康,敲四声事业有成,敲五声步步高升。我深知自己的命运断不会由这灵异的巨石主宰,但屡次心无旁骛的虔诚,全神贯注的善念势必养成一种敬畏生命万物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应该是对自己的命运有百益而无一害的!</h3> <h3>再西南而行向景点“古槐救主”进发。窃以为命名为“古槐救主”不如叫“救主古槐”更合理:主谓词组的古槐救主侧重于讲叙这个故事,偏正短语救主古槐突出的是这棵古树这个景点。</h3><h3>沿路是郁郁葱葱的各色树木,榔榆唤醒我们饥饿的记忆,</h3> <h3>梓树触动游子思乡情结,激发“埋骨何必桑梓地”的豪情,</h3> <h3>终于救主古槐出现在眼前,这是一个主干高4米左右,胸径约1米的古树,主干开裂形成一个可容下一人的天然树洞。相传当年刘秀与王莽鏖战白竹园寺,兵败的刘秀孤身一人败退至古槐树下,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走投无路的刘秀仰天长啸“天助我也”,古槐应声开裂,刘秀藏身树腹树干悄然合拢,追兵掘地三尺不见刘秀,恨恨然离去。追兵去尽,灵树缓缓裂开。神树助刘秀躲过一劫成就了千古英主光武帝开创了东汉二百年基业。</h3><h3><br></h3> <h3>说实话我不相信这个故事,其一,光武刘秀公元25年开创东汉,如此算来此神树应有2000年高龄,我不知道如此古槐天命几乎?其二,我认为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张驰自如的树干只能存在于传说中。但我同时知道景致不是历史,不需要科学的考据,带有传奇色彩的人文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提振了景区的神秘性,更能让游客津津乐道。作为游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美的景致看在眼里,把爽的感觉留在心里,把好的点子带回家里!</h3><h3>于是,我欢快的跻身树腹体验当年刘秀的无助。</h3> <h3>稍作盘桓后我们经新市穿鹿头过枣阳打道回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