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老家的那条大街,那些旧房,还有那些熟悉的身影,成为了我永远抹不掉的记忆。</h3><h3> 我在老家的小学当了13年的民办教师,从村南的家到村北的学校,要穿过村中间的一条大街,每天要往返7、8趟。久而久之,与村里的老少爷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转成公办教师的第二年,我离开了老家,调到了城里最好的一所小学继续任教。30多年的教学生涯,弹指一挥间,转眼就到了退休年龄。退休后有时间了,经常回老家看看,每当我走在新修的大街上时,当年那些熟悉而挺拔的身恣,现在已经变得弯曲;当年那朗朗的笑声,如今已经有些沙哑;当年那眉清目秀的脸庞,如今已变得皱皱巴巴。我老了,他们也老了,老得互相不认识了。当我告诉他我的名字的时候,那一双粗糙的手紧紧的抓住我的手,那个亲热劲儿犹如当年。就在两手紧握的那一刹那, 一抹乡思涌上心头,酸酸的,甜甜的,对故乡的情和爱油然而生!我怦然心动,好想为这些老人们做点事情。通过了解,我们村有80岁以上的老人40余人,于是,我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村里的80后拍照留念。我把想法告诉了老伴,他说想法不错,并与村支书汇报了我的想法,陈书记非常支持,并且安排村老年协会协助完成我的愿望。为了把照片拍好一些,特意请教了我的摄影老师杨建强。杨老师也赞同我的想法,还把应该注意的事项逐条列出来,发到我的手机上。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与帮助,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定于5月4日这一天回村拍照。</h3><h3> 5月3日下午我提前回到老家,与村委和老年协会的领导相互交流了想法,并敲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晚上,由村委会计在大喇叭上下了通知: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明天为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拍照,每人送照片一张。请腿脚利落的自己到村委大院拍照,腿脚不好的子女可以送去,实在去不了的在家等侯,上门为您拍照。第二天早上6点多,我就开始工作了😁。在村委大院拍了35人,剩下的十几个,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了。老哥陈好吉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我,走街串巷,上门为他们拍摄。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所有住在村里的老人都拍完了。中午我得到了村领导的热情款待,令我激动不已,心存感激。下午我返回青州。最后还有两位住在青州城里的老人,在第二天上午我从西城跑到东城全部拍摄完了。后续的工作还有:洗照片、制作影集等,我会尽快去完成。</h3><h3> 这次的拍摄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我衷心感谢村支部、村委和老年协会领导的鼎力支持,感谢摄影老师给予我的指导,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家人、朋友们!更要感谢我们村里80后的老人们,我永远爱你们!</h3><h3> 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我也忘不了根!</h3><h3> </h3><h3> </h3> <h3> <br></h3> <h3> 赵方田 88岁</h3> <h3> 陈凯 88岁</h3> <h3> 陈好英 90岁</h3> <h3> 陈明修 82岁</h3> <h3> 时金贵 87岁</h3> <h3> </h3> <h3> 石美兰 94岁</h3> <h3> 陈茂春 89岁</h3> <h3> 陈长厚 89岁</h3> <h3> 张延美 80岁</h3> <h3> 郭兴美 88岁</h3> <h3> 刘书香 86岁</h3> <h3> 陈培农 89岁</h3> <h3> 朱兰花 82岁</h3> <h3> 陈仁杰 83岁</h3> <h3> 陈长乐 91岁</h3> <h3> 徐桂英 </h3> <h3> 陈培德</h3> <h3> 王立法 82岁</h3> <h3> 袁光英 82岁</h3> <h3> 马凤兰 82岁</h3> <h3> 陈明英 83岁</h3> <h3> 郭秀美 89岁</h3> <h3> 王景兰 90岁</h3> <h3> 尹凤美 82岁</h3> <h3> 石秀英 81岁</h3> <h3> 陈桂民 80岁</h3> <h3> 王福堂 83岁</h3> <h3> 崔玉兰 90岁</h3> <h3> 陈书德 91岁</h3> <h3> 陈培良 81岁</h3> <h3> 徐凤英 86岁</h3> <h3> 陈仁山 88岁</h3> <h3> 陈可友 83岁</h3> <h3> 赵纪芳 82岁</h3> <h3> 李桂兰 88岁</h3> <h3> 陈效智 81岁</h3> <h3> 陈秀亭 81岁</h3> <h3> 王福 80岁</h3> <h3> 刘秀兰 83岁</h3> <h3> 刘洪秀 84岁</h3> <h3> 张玉英 81岁</h3> <h3> 赵良美 80岁</h3> <h3> 王敬美 81岁</h3> <h3> 潘荣英 81岁</h3> <h3>80岁以上的老两口合影</h3> <h3>祝愿东朱鹿村80后的老人们健康快乐!阖家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