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阊门到虎丘 _ 七里山塘街

虎虎

<h3>   2017年4月,与老伴回南京探亲,顺便去无锡苏州看望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同事,连着逛逛风景。苏州火车站很气派,经过几次复建和改建,2013年投入使用。苏州站南广场上竖起了 8位历史文化名人的铸铜雕塑,出口就是高约十米的范仲淹像,底座写着《岳阳楼记》中的那段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视觉冲击力很强,挺感兴趣的。</h3><h3>  这组城市雕塑,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设计。吴为山生于 1962年1月,江苏东台人,全国政协常委,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住建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h3> <h3>  范仲淹雕像的基座上刻着《岳阳楼记》中的精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雕像身后就是苏州城墙的护城河,河南岸就是苏州古城的北门 “平门”。</h3><h3> 网上找到《平门城墙重建记》:</h3><h3> 公元前五一四年,伍子胥受命筑阖闾大城,置城门八,北名齐、平。其平门者,位齐门之西,旧名 巫门。后子胥率军平齐,从此门出,因名焉。然门多闭塞,宋初已不预八数之,至明清已不复与闻。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为便于交通先后重辟平门,建梅邨桥。一九五八年,卸拆城墙城门。“文革”期间更是丛萝弥蔓,不复陈述。</h3><h3> 二零一一年九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平门城墙实施重建,具将城门西移,加建仿古城楼,雕甍携挞,雄伟壮观,与火车站南广场隔河对景。城墙青瓦叠砌,采用苏州香山帮传统古建营造技艺,蜿蜒长过三百四十六米。而今平门城垣,蕴籍沧桑,门楼嗟峨,背负挑坞福地,邻接全闾物华,北望车站,居高临下,睥睨风云,实为人文胜景也。平门城墙工程历时一载,于二零一二年九月大功告竣。</h3><h3> 平门外侧匾额看不清,查了下是 “齐泰平和”。</h3><h3><br></h3><h3>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h3><h3> 范仲淹当过京官,也驰骋过疆场,出将入相,推行过 “庆历新政”,数十年宦海沉浮,但是家乡人民只记住他造福桑梓的三件事:兴水利,办学校,建义庄。</h3><h3> 宋仁宗景祐元年 (1034)六月,范仲淹贬官睦州后移治苏州。他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妥善地解决了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的关系保障了苏、常、湖、秀四州的农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常熟福山等地的人们为了不忘范仲淹的恩德,将浦闸称为 “范公闸”,修筑的圩堤叫做 “范公圩”。</h3><h3> 其实在公元 1024年 (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就主持修建了从今南通市启东县吕四镇至阜宁市长达 290公里的捍海堰,俗称 “范公堤”,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这项水利工程的意义更有名气,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范公堤多次维修。</h3><h3> 郑元佑在《学门铭》中说:“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盖范文正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自宋以来,吴中 “登科者逾百数,多致显”。</h3><h3> 时至今日,苏州地区教学质量好,录取率高,地方政府与居民家庭普遍崇文重教,这与范仲淹当年的努力不能说没一点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籍贯,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最盛产院士的城市就是苏州,在全部 780名院士中,苏州市就有 67名。</h3> <h3>  泰伯,也称吴太伯,姬姓,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生,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 “勾吴”。太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 49年,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 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葬今江苏无锡鸿山 (古称皇山)。</h3><h3> 泰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h3><h3><br></h3><h3> 泰伯、言偃、白居易、顾炎武 4位人物雕像,在苏州站广场西侧,坐西朝东;像高约三、四米。</h3> <h3>  白居易 (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h3><h3>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br></h3><h3> 白居易少年时就向往江南的苏州和杭州,十四、五岁时就曾到两地观光游览,后来竟然圆了他少年时的梦想,先于长庆二年十月至四年五月任杭州刺史,过了一年又调任苏州做太守。白居易虽就任苏州的时间不算长,从唐宝历元年 (825年)五月至二年九月任刺史不过十七个月,他修筑了阊门至名胜虎丘的大堤成虎丘路,解决了原来阊门到虎丘不便的交通问题,同时又傍山塘街将阊门至射渎间疏河凿渠,以通南北,即山塘河,长约七华里,号称七里山塘到虎丘,后人为纪念白居易,遂又称山塘街为 “白公堤”。</h3><h3> 白居易留下了许多吟诵苏州风物的美丽诗篇,为后人研究中唐以后苏州的繁荣景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h3> <h3>  言偃 (前 506年—前 443年),字子游,又称叔氏。汉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 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 “南方夫子”。后人配祀孔庙,称 “十哲人第九人”,受儒教祭祀。唐以后多次追封。明嘉靖时改称 “先贤言子”。清康熙时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h3><h3> 今虞山镇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有言子墓,学前街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h3> <h3>  顾炎武 (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 (今江苏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明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h3><h3> 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入清不仕。一生提倡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以 “行己有恥”、“博学于文”為学问宗旨,治经重考据,强调经世致用,提出以实学代替理学的主张,是清代朴学的开山之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其诗文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亭林文集》、《亭林诗集》。博学多著述,尚有《天下郡国利病书》100卷及《肇域志》、《日知录》、《音学五书》、《金石文字记》等。</h3><h3><br></h3><h3> 苏州站人物雕塑作者吴为山先生提出了 “写意雕塑”论,他提出要把中国的写意精神、写意文化融到雕塑里来。中国的写意雕塑重视主体对生活对象的感受,并把感受渗进作品。雕塑的写意,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形态的夸张意象,二是形体凹凸隐显的质感意象,三是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h3> <h3>  车站广场东侧是伍子胥、孙武、祖冲之 3位人物雕塑,坐东朝西。照片中是伍子胥的塑像,背景是苏州站的南广场东侧。</h3><h3> 伍子胥 (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 (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h3><h3>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 (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 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h3><h3>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h3><h3></h3><h3><br></h3> <h3>  照片是伍子胥塑像的正面。</h3><h3>  据说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大致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凤、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br></h3><h3> 一般人对雕塑创作理念不明白,只是视觉感官接受而已。顾炎武和伍子胥二人的雕像尤其感觉很新鲜,但很多作品在一起只是不变的风格,怕也众口难调。</h3> <h3>  孙武 (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 (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 “兵家至圣”,被誉为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h3><h3>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h3><h3>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 “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h3> <h3>  祖冲之 (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 (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 (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h3><h3>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 “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 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 “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 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h3><h3>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h3><h3> 西晋末期,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定居下来。祖冲之就出生在江南,其祖父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亲祖朔之做 “奉朝请”,学识渊博,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h3><h3> 由于祖冲之博学多才的名声,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当时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后来又到总明观任职。当时的总明观是全国最高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在这里,祖冲之接触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具备了借鉴与拓展的先决条件。</h3><h3> 464年 (南朝宋大明六年),祖冲之被调到娄县 (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作县令。之后又到建康 (今江苏南京),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h3> <h3>  在人民路的金翅鸟宾馆安顿住下,出来近处走动一下,看看夜景。</h3><h3> 照片是平门桥(也称廊桥),建于 80年代,桥两侧人行道是长长的仿古廊亭,景观灯是节能型,还挂着红灯笼。平门桥西侧附近有座水门,也是城楼形状。</h3> <h3>  平门桥堍的慢车道上新增了两座 “牌坊”,据说是 2016年某天一夜之间安装完成的。牌坊上有两付对联,其中朝北的对联是:</h3><h3> 城起阖闾棲凤卧龙南北绵延称胜地,</h3><h3> 源开泰伯崇文尚德古今融会贯长街。</h3><h3>朝南的对联是:</h3><h3> 十里人家阅千年吴越沧桑竹简先青天下,</h3><h3> 一桥流水披二月姑苏烟雨春风早绿江南。</h3><h3> 照片是从北向南拍的,这么宽的主路,字又多,读这幅楹联也不容易。</h3> <h3>  再向南走了一段是报恩寺。三国吴赤乌年间 (238-251年),报恩寺始建;南朝梁时 (502-557年),建有 11层报恩寺塔。其后几次毁坏重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1153年),报恩寺塔改建成九级八面宝塔。</h3><h3> 报恩寺塔为九级八面砖身木檐混合结构,高 76米,占地 878平方米。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备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报恩寺塔是中国 2000多座楼阁式宝塔中 “上为令盛,下为重楼”的典型,各层塔门过道和塔心室门上的砖砌斗八藻井等仿木构装饰,结构复杂,是研究宋代小木作形制的实例。</h3><h3> 2006年5月25日,报恩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夜幕下投光灯效果很美,山门前的牌坊也很漂亮。</h3> <h3> 第二天一早坐公交到阊门,准备出城向西走七里山塘街,直奔虎丘转转。照片是下公交后走向阊门,这段路叫 “西中市”。</h3><h3> 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伍子胥象天法地始筑吴都,阊门便是这座城池 “气通阊阖”的首门。魏晋文学家陆机写了一首《吴趋行》:“…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阊门何嵯峨,飞阁跨通波。…” 以后历代文人多有诗人赞咏。自隋朝京杭大运河修通后,遂成为江南地区的水路要冲和物资集散地,明清时期阊门内曾经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h3><h3> 乾隆每次南巡必在苏州停驻,但仍不能消解其对这座城市的相思之情,于是命自己属意的画师徐扬摹写留念。宫廷画家徐扬创作了一幅纸本画作《姑苏繁华图》,全长十二米多。该作品完成于 1759年,历时 24年,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h3><h3> 《姑苏繁华图》将阊门作为重点加以描绘,并将这部分景致安排于图卷接近尾声的高潮位置。非常可贵地为我们记录下了阊门商业繁茂的景象。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 1.2万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 2140余栋,各种桥梁 50余座,大小官船、货船、客船、杂货船、画舫以及竹筏等近 400多条,各种商号招牌 200余块,涵盖了珠宝、鞋帽、凉席、乐器、盆景和丝绸等 50多个手工行业。除了经营本地土产,店铺里所经营的更多是来自外地的名产,有些甚至来自国外,真是 “山海所产之珍奇,国外所通之货贝,四方往来,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完整地表现了古城苏州市井风貌。</h3> <h3>  阊门一带后来也多经战火,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打苏州时,江苏巡抚徐有壬和总兵马德昭接连颁布三道命令,烧毁城外商业区,以巩固城防。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商业区,直到枫桥寒山寺,转眼之间化为灰烬,数十万苏州市民逃往上海租界。战后,苏州的经济中心地位已经为上海所取代,所以阊门商业区只有小规模的恢复,其地位甚至不及城内的观前街。</h3><h3> 民国 16年(1927),小月城(瓮城)被拆建成阊门广场。23年为改善交通,又拆去阊门,改建与金门相仿的罗马式城门,25年竣工。1958年 “大炼钢铁”时,城门被拆除,钢筋被取走利用,城砖用于砌小高炉。1982年将原城门北到沿河的城墙连土基全部堆平,筑成 4路公共汽车站台、盘车道、始发站。</h3><h3> 经多次商讨决策,2004~2006年阊门成功重建。</h3><h3> 阊门内左侧空地上有座新建的石亭,亭中立有一块石碑,碑面刻有 “气通阊阖”四个大字;石碑背面刻有一篇《阊门重修记》。</h3> <h3>  阊门外向城内看,城楼北侧有座重新修建的水城门,水城门内侧有一座 “水关桥”。</h3> <h3>  阊门外北侧有个 “北码头”牌坊,牌坊里有亇 “探桥",过桥后是苏州首个民国风情街区——“阊门北码头民国风情街”,700多米长的民国风情一条街,与西中市交相辉映。</h3><h3> 下图是行至下塘河口,一座新建的聚龙桥横跨两岸。旁边有一段残旧青石块垒叠而成的墙基,是 2004年对阊门遗址进行挖掘调查时发现的古阊门瓮城城墙基础,瓮城是在城门外修筑一圈城墙防御工事,通常组成半月的形状。</h3> <h3> 站在北码头牌坊内的 “探桥”上向东看水城门,桥下是苏州穿过古城墙水门的 “第一横河”。</h3> <h3>  阊门外向西的廊桥,也象平门桥那样两侧人行道上盖着长长的廊亭。古时这是阊门瓮城之外苏州护城河上的 “吊桥”。</h3> <h3>  这一带水面较宽,据说叫 “沙盆潭”。周围有五条水道从这里流入或者流出,所以又称之谓五龙相聚。</h3><h3> 这五条水道分别是东面的苏州市内“第一横河”,水流穿过聚龙桥和探桥,流进阊门水城门,经水关桥进入阊门内第一横河流向东面。这里是苏州历史最富庶的地方,也是市面商铺最集中的地方。</h3><h3> 向南较宽的河道就是苏州古城的西护城河,它从古吊桥下流过。</h3><h3> 向北的当然也是护城河。</h3><h3> 向西北的 “山塘河”,是唐代白居易 1000多年前从虎丘到阊门沙盆潭梳理挖通的河道,也就是照片中部流向远方的那条河,沿着山塘河就是今天要走的七里山塘街。</h3><h3> 第五条汇聚的河流就是 “上塘河”,是苏州通向西部运河主航道的通道。大运河水穿过枫桥绕过铁岭关一路向东直行,穿过渡僧桥进入沙盆潭。上塘河两边正是苏州非常著名的上塘街和下塘街,特别是上塘街向西到达枫桥的一段路,又被称之为 “枫桥路”。</h3><h3></h3><h3> 沙盆潭对岸重檐楼亭前就是 “唐少傅白公祠”,白墙黑瓦的仿古建筑象极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h3><h3> </h3> <h3>  走过 “吊桥”向右拐跨过 “渡僧桥”,桥下是 “上塘河",河水向西直通大运河主航道,也是古时苏州交通和商贸发达的主要运输通道。原为石拱桥,上共 72级石阶。清乾隆《长洲县志》载:“孙吴时,民为舟以济商,有僧呼渡,舟子弗应,僧折杨柳枝浮水而渡,众惊异罗拜,愿藉神力成此桥。遂募建,不日而成,以渡僧名。” 后多次重修也以僧人募化完成。196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平桥。</h3><h3> 桥西一座新牌坊,匾额 “山塘胜迹”,楹联是 “白堤宦迹诗中遇,绿水人家画里看”。</h3> <h3>  过牌坊不远就是 “唐少傅白公祠”,也就是白居易纪念馆。两侧八字院墙上分别写着 “山塘始祖”,“乐府诗神”两幅大字。</h3><h3> 白居易因病离任,苏州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山塘街,挖山塘河的功绩,就在此为他修建了白公祠,后在太平天国年间被毁,现在的白公祠是 2006年重新修建的。</h3><h3> 进门殿前是白居易铜像,殿门两旁白底黑字的楹联 “五水汇阊门,千年仍咏江南好;一堤连虎阜,百姓犹思白傅贤”。</h3> <h3>  殿内,案几上置一尊白居易汉白玉头像。像后屏风上挂有一幅《白居易为民修山塘图》,上方悬挂着匾额 “济世善身”,由范敬宜题写。这大概是人们常说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提炼。其实这句话出于《孟子·尽心上》,原文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是《四书》之一,古代科考的必考题。</h3><h3> 两侧挂有楹联:“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剌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h3><h3> 殿内山墙上挂着十幅展板,介绍了白居易的生平和他在任职期间为苏州人民所做出的贡献。</h3> <h3>  白居易祠后河边,有一座八角重檐的 “朝宗阁”,阁前广场石砖地面刻了很多 “根”字。还有一块“阊门寻根纪念地”的石碑,全文如下:</h3><h3> 元末群雄纷争,吴王张士诚据姑苏,常遇春溺吴军精兵于阊门外护城河之沙盆潭,破阊门而入,吴王遂大败,及洪武改元。明太祖先后徙苏、松、嘉、湖、杭五府数十万户于江淮。朝代更迭,而移民不断遍及淮扬两郡所属各州县。姑苏为东南都会,阊门居水陆要冲,于是江南移民自此出发,沿运河北上,从此别梦依稀。故土难忘,口耳相传,或见诸文献者,皆以阊门为纪认,遂成为中国寻根问祖朝宗圣地之一。</h3><h3> 岁次庚寅,政府顺应民意,以阊门寻根为题,爰发起寻访,移民后裔同之行动,行程上万里,踏访近百处,汇集资料发掘文史。而外,旨在阐明中华同宗同源之理,大江南北无分界域也,更就阊门外沙盆潭旧地建阊门寻根纪念地,以慰移民后裔问祖之心,亦或圆其报本溯源之愿也。</h3><h3> 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政府</h3><h3> 二零零壹年金秋</h3><h3> 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巩固政权,将苏州城内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家产没收,责令全家迁徙到苏北等地垦荒屯田。其实不止苏州,也包括松、嘉、杭、湖等江南各地的富豪和移民共约二十万户。因此事最初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 “洪武赶散”。</h3><h3> 这里就是被强迫迁徏行动的集中地和出发地,他们的后代就把阊门外当作故乡之根,如同洪洞县的 “大槐树”。</h3><h3> 我们插队时的金湖县,也听过不少人讲他们的祖先是苏州的。</h3><h3> 朝宗阁没开门,据说里边的 “姓氏图腾”展板吸引着众多游客,此外还有阊门寻根组图、大型磨漆画《洪武赶散图》等。</h3> <h3>  山塘街东起阊门,西至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 3600米,约合 7华里,故称 “七里山塘到虎丘”。</h3><h3> 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直线的山塘河,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长堤,长堤宽阔成路也直通虎丘,后人称 “白公堤”,堤长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因介于阊门闹市与名胜虎丘之间,逐渐成为繁华的旅游商业街。</h3><h3> 2010年,山塘街获评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单位”,被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5年,山塘街被中国住建部、文物局评为首批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h3><h3> 白居易祠旁的 “山塘书院”,据说是一家以苏州评弹为特色的小店,老板是评弹演员出身,在千年古山塘上开了这家书院,经营茶食酒水。很多老苏州在这里听书喝茶,价位也不高,是苏州特色生活的一部分。</h3> <h3>  向西不远处有个 “御碑亭”,我一直以为是乾隆遗物。直到写此美篇时上百度找介绍,跳出一篇 “钓月-樵云”的博文《亦真亦假御碑亭》。</h3><h3> 作者说是在 2003年11月,苏州规划设计院制定山塘街二期修复详规,他提出构思设计并主持施工。作者说到:这山塘 “御碑亭”是假的,因为这里原来没有,但又是真的,因为这确是乾隆的真迹。感觉此作品虽是仿建,但还是很成功的。</h3><h3> 碑阴是根据作者从虎丘塔院附近的御碑亭内拓下的乾隆原诗刻治:</h3><h3> 阊门西转历山塘,寻胜云岩春载阳。</h3><h3> 嶊崣峰容真虎踞,荒唐剑气幻鱼肠。</h3><h3> 司徒文学应称独,洗马风流不可当。</h3><h3> 髙处纵眸喜有在,近遥绿麦一方方。</h3><h3> 碑阳的 “山塘寻胜”四字,也是由乾隆原诗碑中首二句的集字而成。连 “御碑亭”三字,也是从柳公权字帖中摘集而成,节省了请书法家题字的花销。</h3><h3> 作者还说,“其实这御碑亭还有两处缺陷:一是背景太杂乱,主要是河对岸房子。二是亭子台阶还要加高两级,这样摄影效果更好些。” </h3><h3><br></h3> <h3>  山塘街上古桥原有 “横七竖八”之说,横桥指横跨山塘河的桥,竖桥则是纵贯山塘街的跨支流水面的一段。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古桥在重建、修建、改建中得以保存至今。但也由于诸多原因,如河道的湮塞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少数古桥被拆除,这十五座古桥已经凑不足数了。</h3><h3> 照片是在 “山塘桥”上拍的御碑亭。山塘桥是山塘河上的第一座 “横桥”,不过是 1963年就重建的水泥平桥,可通汽车。</h3><h3> 山塘街上原有不少 “青石狸猫”,老人说主要是与避邪,风水的讲究有关,后来网上还编造流传出一些关于石狸的传说故事。但老的石狸在文革前基本上都消失了,据说现在山塘街上共有七只石狸像,都是 2006年新制作的。</h3><h3> 上图御碑亭右侧有一座石狸像,西侧山塘桥头也有一只,傻傻的蹲在那里,任由别人对它进行评说或猜测。</h3><h3> 桥下就是窄窄的山塘河,远处跨河的小桥很奇怪,仔细一看就是右岸人家搭在河面上的一个露台,估计是有历史或有背景,否则每家都会照此扩展地盘,非把山塘河盖严实了不可。</h3> <h3> 会馆弄,是古时的 “冈州会馆”,最初为康熙十七年(1678)义宁(今桂林)商人创建。冈州也即今广东省新会县,曾因盛产芭蕉扇而著名。过去冈州商人在江浙沪经销芭蕉扇,会馆内常商贾云集,生意十分兴隆,所以苏州人也将之称为 “扇子会馆”。</h3><h3> 上方砖雕中的 “衖”是古汉字,与 “巷,弄”二字通用,百度说发音也是二个,读作巷或弄。</h3><h3> 下面砖雕原来应很精美,现左边的字己剥落了多半,细看痕迹,应是 “居仁”二字。</h3> <h3>  这里原应是 “冈州会馆”的正门,不过肯定不是原物了。门上溜金写着 “山塘府邸”,是 2013年 “书香酒店集团”将冈州会馆改造后营业的,内部建筑面积 3600平米。拥有独栋别墅 16套共 37间客房,容纳 60人的独立包厢 5个,容纳 30人小型会议室 1个。估计是山塘街招商引资的一个项目。</h3><h3> 早期会馆多为在京官员所置,多为同乡学子科考而提供吃住方便,多以原籍的地域命名。山塘街一带商贸繁荣,明代各地来此经营的富商先后购地建了很多会馆,有同籍商户的互助、交流、议订行规和管理等现代商会的作用,当然也是吃喝玩乐和临时住宿的场所。</h3> <h3>  山墙上的 “七里山塘”四个字还有印象。 2015年各地老同学 33人在南京母校聚会,完了意犹未尽,七八个人又去苏州镇江扬州玩了几天。苏州的自毅和连刚二位殷勤地带我们转了同里水乡古镇。</h3><h3> 也来了山塘街,但时间较紧只转了这最为繁华热闹的一段。天下着小雨,古街花伞下的女士背影仍有风韵,只是没有旗袍和猫步了。走进著名的 “五芳斋”老字号买了粽子,根据两位地主的推荐上楼临窗落座,点了 “糖粥”和几样风味点心。还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邓大姐管帐主事,边吃边聊,观赏窗外街景,非常愉快。</h3><h3> 这次打定主意,走遍七里山塘街,直奔虎丘山。</h3> <h3>  街边大树下 “拉洋片”的摊位,摊主穿着长袍,戴着瓜皮帽。男青年观众向后歪着脑袋,女友在用手机给他拍照。</h3><h3> 南方有些地方管这种民间艺术叫 “西洋镜”。据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艺术,宋代就有了。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清末民初时北京天桥有很多江湖艺人,撂地表演各种民间艺术型式,其中最出名的是 “天桥八大怪”,前几年还塑了他们八人的表演铜象。</h3><h3> 苏州的艺人演唱腔调肯定与天桥明星 “大金牙”不一样,观众光顾拍姿势,我也没耐心等着听他唱一段。</h3> <h3>  北京天桥八大怪中的 “大金牙”,是拉洋片的代表人物,本名叫焦金池,镶着两颗金牙,人长得气派,口齿伶俐,嗓子好,唱腔滑稽悦耳,善于做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动作,会的曲目多,还能结合时事编写新词。边唱边敲镲打鼓,独具魅力,唱词俗不伤雅,深受欢迎。民国十八年曾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发行,并由电台播放,名噪一时。</h3><h3> 大金牙身后,照片右侧是郭德钢的 “德云社”。</h3> <h3>  拉洋片的摊位不远是“通贵桥”,在山塘街东段南侧,是跨山塘河的 “横七"之一,石阶单拱石板桥。始建于明弘治初年,崇祯十三年(1640)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绪六年(1880)再修,石栏望柱上刻着 “光緒陸年九月吉日”。</h3><h3> 此桥跨径 7.2米,宽 2.3米,长19米。该桥为苏州典型的清代花岗岩拱桥,与山塘街周围景色相协调,是山塘街一处绝佳的构景处,现保存完好,具有一定文物价值。</h3><h3><br></h3> <h3>  跨过通贵桥往南沿小河边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处 “玉涵堂”。</h3><h3> 玉涵堂即吴一鹏故居,俗称 “阁老厅”,是苏州最大的古建筑群,2011年被公布学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一鹏(1460-1542),是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累官至大学士,出为南京吏部尚书。故居现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临小河,东近通贵桥,过桥即山塘街。其正路偏东,第一、二进为楼,第四、五进是与两厢连通的走马楼。第三进主厅即 “玉涵堂”,面阔三间 16米,进深六檩 14米,扁作梁架,东西两山墙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柱础,轩敞古朴,尚属明代遗构。除主厅外,均为清代建筑。</h3><h3> 照片中是中路建筑,门脸不很起眼,门前小河边是当年吴尚书的私家码头。大门一边贴着 “山塘评弹书院”,另一边贴着 “山塘昆曲馆”。 没有进去参观。</h3> <h3>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这也是吴一鹏故居的西路,最初有并排四路建筑,山塘街开发时下了本钱重修,目前尚有三路。</h3><h3> 外表不怎样,玉涵堂中路的明代建筑修的较有价值,后边还有花园亭轩。</h3><h3> 门楣的砖雕,“兰晖玉瑛”,怕也不是古迹了。</h3> <h3>  玉涵堂小码头对岸的人家,不知二层楼为何没有维修,墙皮斑剥,每家门前都有小码头。</h3><h3> 想起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h3><h3>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h3><h3>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h3><h3>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h3><h3>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h3> <h3>  回到山塘街,河边廊檐下有几人在画速写。</h3><h3> 远处是 “新民桥”,新民桥横跨山塘街和山塘河。1927年建造,1966年重修。为三孔水泥桥,桥面为广济路。桥下中孔跨度 8米,山塘河穿过。两侧旱孔跨度各为 3.5米,山塘街和下塘分别从旱孔通行。这是苏州市最早的立交桥之一。</h3> <h3>  发现一个古戏台,没有昆曲和评弹表演,横幅写着 “山塘古装摄影”。</h3><h3> 网上有人说,这是 2002年6月对山塘街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时,将原在东汇路的清代安齐王庙古戏台进行了整体搬迁移建,使之成为苏州城内唯一的沿街开放式的古戏台。</h3><h3> 并不是山塘街原有建筑。</h3> <h3>  山塘客栈,新修的经济性酒店,今天网上大床房价格是 ¥208。</h3> <h3> 苏州商会博物馆,外边栅栏象个衙门。有人看门估计收费。</h3><h3> 苏州是苏商文化的发源地,一九零五年,在上海、天津之后,苏州正式成立商会。统辖苏州、淞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苏州商会成立后,与全国各大商会往来密切,又与南洋各埠华侨所创的中华商会乃至日本、美国实业团体有着频繁的接触。加之它处于省城地位,并得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之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与京、津、沪、汉、穗、渝、宁等地商会齐名的全国八大商会之一。</h3> <h3>  山塘街向西北走到这已是中段,已经不太象旅游区了,虽然两边房屋仍较新,底层也多是店铺,但电单车肯定都是附近的居民,游人相对少多了。</h3> <h3>  横跨山塘河上的 “星桥”,始建于宋代,宋《吴郡志》中有记录。明成化二十年(1484)重修。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h3><h3> 另一说始于唐代白居易筑白堤时建造。桥栏刻清同治五年六月里人捐资重建,桥堍有 “山塘七狸”之一的 “文星狸”。</h3><h3> 星桥为单孔圆弧石级桥,桥长 26米,宽 1.8米,跨度 8米,南、北堍各有 23个踏步。栏板中间书 “星桥”两字。星桥为苏州地区典型的清代花岗岩拱桥,与山塘街周围景色相得益彰,现古桥保存完好,桥身狭逸平敞,具有一定历史和文物价值。</h3><h3> 房屋山墙紧挨桥头,象半截桥,显得怪怪的。</h3> <h3>  路边一座屋宇挺气派,山墙建有二阶防火墙。门前有石栅栏。门上挂一块横匾没油漆和装饰,从左向右写着绿漆的 《古宅新居》,右边竖着写王敏生三字。里边象住着不少人家,王敏生估计也是热心的住户之一。</h3><h3> 门旁钉着木牌,写着市政府立的 “汪氏义庄”:</h3><h3> 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清道光七年(1827)汪士钟建。汪士钟官至户部待郎。曾经营益美布庄,驰誉滇南、漠北。又以藏书知名,建艺荟书舍。原屋宇三进,现为四进,头门、仪门、享堂和楼。</h3> <h3>  “陕西会馆”又称全秦会馆、陕甘会馆、雍秦会馆和雍凉公墅。根据 “苏州新建陕西会馆记”碑刻记载,陕西会馆为乾隆二十年始建,二十六年完工。原有殿宇楼阁山水园林,现仅存偏殿三间,另有明代青石覆盆式大殿柱础四只。会馆门墙显然是新近修复的,牌楼门上有精美的磨砖雕刻,檐下饰磨砖斗拱,秀雅中透露沉厚;门楼贴面采用大幅砖雕梅兰竹菊,门楼正中并有 “敦乡睦里”等字样。</h3><h3>  《吴县志》载:“全秦会馆在山塘毛家桥西清乾隆六年西安商人邓廷试刘辉扬倡建三十二年袁伦桑畹征王正池李政和等重修”。</h3><h3> 1958年曾在此建金阊化工厂,后又为第二橡胶厂,会馆地面建筑在破四旧时拆毁。现重修后,原岭南会馆内的山塘中心小学和郁氏家祠内的大德小学迁入会馆。</h3> <h3>  山塘河中有这种大游船,还有船工摇橹的小游船,沿岸有几处码头。</h3> <h3>  这一段道路很窄了,房屋也不仿古了,黑瓦好象还是统一重铺的。</h3> <h3>  墙上贴着山塘桥 “横七竖八”古桥介绍。</h3> <h3>  东齐会馆(山塘街552号)又称齐东会馆、山东会馆,清初顺治年间胶州、青州、登州商人创建,乾隆时重修。殿宇宏敞,园池清幽。咸丰十年遭兵燹后即未能恢复。现存大门两旁高墙,通体贴磨细方砖,瓦檐下饰斗拱,问以花卉纹垫拱板,雕镂极精。此外还有破厅五间,雍正、乾隆重修碑各一方。</h3> <h3>  “桐桥遗址”碑,桐桥古名胜安桥,又名洞桥,为山塘著名古桥。跨山塘河支流,十字洋桐桥圩,是竖贯古圩山塘街的 “竖八”之一。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 (1034),由里民金守暹同母王氏捐建,是座单孔石拱高桥,明清时几度重建。</h3><h3> 相传因为古代桥畔多梧桐树得名,曾是山塘街上最高的单孔石拱桥。</h3><h3> 1963年因河道淤塞填石拆桥,改为山塘街路面,仅存东、西桐桥圩地名,现在的桐桥是近年重建的。桥东头是“绿水故园”,“桐桥会,南社研究会,南社艺术馆”。</h3> <h3>  桐桥西桥头的一座小楼,石库门上的匾额是 “观音阁”,原为砖雕,“阁”字已经脱落,用绿漆补上的。观音阁的建筑也挺别致,前面是歇山顶,后边却是硬山顶。</h3><h3> 开着门,象是民居了。</h3> <h3>  这座小楼墙上钉着桐桥西圩的地名牌,房门上方匾额 “般若庵”。没准古代也是个小庙。</h3> <h3>  这座房子大门是个“节孝”牌坊,旁边石碑刻着《吴中貝氏纪念馆简介》:</h3><h3> 吴中贝氏纪念馆位于山塘桥桐桥之西,原为明礼部儒士贝启祚妻程氏节孝祠。历史上因建设的需要而拆除,仅存“节孝”牌坊一座。2008年5月,金阊区政府按照原祠堂规制修复,2009年9月完成,现设为 “吴中贝氏纪念馆”,陈列有贝氏世系图,贝氏杰出人物介绍及贝氏相关历史资料等。</h3><h3> 贝启祚与妻贝程氏是苏州贝氏家族的四世,贝氏家族七世贝慕庭时已成为吴中巨富,在此修建了这座节孝祠。美国建筑师贝聿铭,是贝氏第十五世孙。</h3><h3> 居民晾照的床单有点不协调。</h3> <h3>  墙上贴着 “刘海戏金蟾”的传说,通常老话说 “富不过三代”,苏州名门望族贝氏至今第十八代了,还这样发达人才倍出,也不容易。</h3><h3> 昨天见到网上消息,102岁的美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于 2019年 5月 16日在纽约逝世,好在他的作品还能给人们留下记忆。</h3> <h3>  横跨山塘河的高铁铁路桥(右侧)和北环快速公路桥(左侧)。</h3> <h3>  铁路桥西桥,一座不起眼的水泥板桥也曾是宋代初座古桥,叫 “彩云桥”(也叫半塘桥),桥头也有一只 “彩云狸”。</h3><h3> 很多照片中,这座水泥板桥还是钢管焊的栏杆,现在的石桥栏望柱雕刻很新,肯定是近年修的。山塘桥的古桥都是在石栏下用青砖砌死,这座水泥板桥的栏杆也作了这样处理。</h3><h3> 中间的水泥石阶还用砖块填充,估计为了三轮车过桥方便,附近居民干的。<br></h3><h3> 过去叫半塘桥,说明七里山塘街到这就正好是一半了。</h3> <h3>  旁边山塘河的小河汊子里,竖贯山塘街新修了一座石拱桥,有的介绍中又把这座桥称作 “彩云桥”。按理彩云桥也是横跨山塘河的 “横七”之一,有点乱了,但 “彩云狸”还安在跨山塘河的水泥板桥头。</h3> <h3>  再往西连着看见几座碑坊,据斗笠斜阳的博客介绍,山塘街牌坊最多的时候,有 54座牌坊,现在仅剩九座。</h3><h3> 陶张氏贞孝坊:位于金阊区山塘街 701号陶贞孝祠前。牌坊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为旌表陶松龄聘室张氏贞孝而立。系仿木石结构,用花岗石雕刻砌筑,现存单间二柱,除顶楼外尚完整。横枋雕有丹凤朝阳、双龙戏珠和狮子绣球图案。</h3><h3> 陶贞孝祠曾为丁公祠。丁泰岩,名思孔,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九年进士,官至湖广、云贵总督。</h3><h3> 民国之后改为小学。</h3><h3> 现在不知是什么用途,修的挺好,牌坊下砌死留个圆门洞,门上掛着块 “三巽汇”,不知是否跟《易经》里的 “卦”有关。</h3> <h3>  萧烈妇坊:位于金阊区山塘街704号东侧。系仿木石结构,用花岗石雕刻砌筑,现存单间两柱,清代石坊,定盘枋以下完整,上、下横枋上分别雕有双龙戏珠和狮子绣球图案。坊柱镌刻楹联:“三吴共仰冰雪操,千载常瞻绰楔荣。” </h3><h3> 坊后原有旌表节孝祠,今已毁,现牌坊后面为一楼房墙面。有文章说是萧烈妇坊系讹传,根据柱联内容应是节孝坊非烈妇坊。<br></h3> <h3>  陈张氏节孝坊:位于金阊区山塘街707号,即井泉弄口张烈妇祠故址前。为旌表清赠奉直大夫陈松妻张氏而立。系仿木石结构,用花岗石雕刻砌筑,现存单间两柱,自定盘枋以下完整,顶部已无,存额枋雕飞鹤云纹,字碑风化严重,存部分坐斗,横枋雕凤凰等。祠门存西侧磨砖八字墙,下有石雕须弥座。</h3><h3> 这座牌坊整亇被砌在民居房屋中了!</h3> <h3>  “拙若”还是 “若拙"?没有介绍,象是有钱人家的私居。</h3> <h3>  敕建报恩禅寺,位于山塘街 728号,雍正八年(1730)建怡贤亲王祠,后改怡贤寺、报恩寺,俗称 “王宫”,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现存山门和殿堂。山门为三间三楼一拱门砖砌牌坊式,两翼八字墙,气势雄伟;祠内殿堂三间,硬山式,山门紧闭。</h3> <h3>  普济桥是跨山塘河最大的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其桥三孔石拱,长 38.96米,中孔净跨 9.16米,矢高 4.37米,是跨山塘河最长最大的古桥。因战乱多次重修,最后重修年代是 1925 ,因近普济堂而得名。1986年因中孔顶部严重下沉,左右次孔向两侧推移,桥身变形下沉,出现险情,故进行拆卸大修,坚持保持原貌,做到修旧如旧。</h3><h3> 2019年3月,普济桥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h3><h3> 游人拾级登桥,西眺虎丘拥翠,东望碧水蜿蜒,两岸民居粉墙素瓦临水而筑,水城风光,荡漾眼底,为山塘佳景之一。<br></h3><h3> 普济桥的石狸据说叫 “白公狸”,呆萌可爱。</h3><h3> 过普济桥,再过三孔平梁石板 “同善桥”(又称小普济桥),就是创建于清康熙 49年(1710)的普济堂。</h3> <h3>  五人墓(葛成墓)位于山塘街 775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墓门朝南,前临山塘河,壁嵌崇祯七年的《五人墓义助疏》碑,参加义助者有吴默、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瞿式耜等人。</h3><h3> 墓门不大,关着,门上匾额刻着 “五人之墓”,介绍木牌下贴着纸告示:“五人之墓”,从“义风园”入内。</h3><h3><br></h3> <h3>  “义风园”位于山塘街 777号,紧挨着《五人之墓》的西侧,是明末阉党亲信拆毁 “东林书院”,运来木料为魏忠贤建造的 “普惠生祠" 原址。后来,“复社”人义葬为保护东林党人周顺昌而献身的五义士于此。这个“义风园”涉及不少内容。</h3><h3> 进门后还是先看五人墓吧。</h3> <h3>  门后立双柱出头石坊,“义风千古”字额为杨廷枢所书。这个石坊出头部分显然是后来新修的。</h3><h3> 杨廷枢(1595~1647)明代学者、复社领袖。字维斗,号复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苏州)人,崇祯三年乡试第一。后因反清事泄,为清吏所执,不屈被杀。</h3><h3> 过石坊是享堂,面阔三间,进深六架。匾额 “义风千古”,楹联是 “名著五人辉史册;气震一墓仰昆仑”。</h3> <h3>  享堂内明间立 “五人之墓”碑,高约 2.2米,1981年整修时自墓门移至此处。东西两侧次间后墙各立有一块古碑,东间立的是张溥撰写的《五人墓碑记》;西间立的是陈继儒撰写的《吴葛将军墓碑记》。两侧墙上另镶有图文并茂的线刻《五人墓记略》、《葛将军记略》石碑数块。</h3><h3> 《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 (1628)创作的一篇碑文。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作者对于他们 “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揭示了 “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这篇 “五人墓碑记”被收入《古文观止》中的最后一篇。</h3><h3>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 222篇,全书 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 “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h3><h3> 《五人墓碑记》也是今天高中多种版本教材必选的课文。</h3> <h3>  这就是享堂内的那块碑。</h3><h3> 《五人墓碑记》原文如下:</h3><h3>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h3><h3>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h3><h3>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h3><h3>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h3><h3>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h3><h3>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h3><h3>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h3> <h3> 堂后即五人墓冢。1956年修五人墓时,将原来五个土墩用花岗石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大墓,一字横列,围以条石,东西长 16.87米,南北宽 6米,高 1.35米。正面由东向西分别嵌着五人名字的石碑,依次为:楊名念如、馬名傑、顔名佩韋、沈名陽、周名文元。(见下图)</h3><h3> 上图是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于 2013年10月新立的雕塑,五位义士铜像旁的巨石上,刻着一首《五人义》:</h3><h3> 魏阉擅权,风雨如磐。忠良蒙冤,谁不心寒。</h3><h3> 周公被逮,无不悲酸。发愤一击,势若狂澜。</h3><h3> 群阉丧胆,株治稍宽。五人甘殉,万民乃安。</h3><h3> 七里塘畔,巨碑耸然。义风侠骨,名篇永传。<br></h3><h3> 世人莫道吴风软,剑气冲霄入夜看。</h3><h3><br></h3><h3> “钓月-樵云” 的另一篇博文中提到了这首碑文的创作过程,原稿与石刻稍有改动。“钓月-樵云”显然与山塘街东段 “御碑亭”的策划设计者是同一人,感谢这位未在作品上留名的先生,为苏州文保事业作出的贡献。</h3> <h3>  五人墓西侧还有一座 “有吴葛贤之墓”,墓碑右侧是“崇禎庚午 月 日 葬”,落款是 “竺塢山史文震孟書",文震孟是文徵明的曾孙。</h3><h3> 葛贤初名“葛成”,苏州手工业工人领袖。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派太监孙隆到苏州增税。孙隆与地痞恶霸相互勾结,在城门渡口增关设卡,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是年又逢天灾,苏州丝织工场被迫停工,一万多工人失业。</h3><h3> 六月初三,葛成率领广大工人,进行抗税斗争。杀死了黄建节、徐怡春等税棍,并烧毁其住宅,孙隆逃往杭州。市民运动即遭官府镇压。葛成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致被关押十三年。</h3><h3> 后又参加颜佩韦等五义士为首反魏忠贤、毛一鹭的斗争。后为表示对颜佩韦等五人的追思和崇敬,迁居五人墓旁,为他们守墓。死后葬于墓西,文震孟为题墓碑 “有吴葛贤之墓”。与五人墓合称六义士墓。</h3><h3></h3><h3> 1956年五人墓与葛成墓一起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h3> <h3>  五人墓之后的 “义风亭”,廊檐下的白墙上镶着后来者的许多碑刻,还有《虎丘山塘图》。</h3> <h3>  五人墓院为还有一座碑亭和 “白公堤石幢”方碑。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白公堤因年久失修多处被水冲塌,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精诚所至,苏州官绅士商千余人捐资助修。大功告成后,范允临、王稚登各写了一篇《重修白公堤记》,分别勒石立于青山、绿水两桥之间,前者为碑,后者为幢。时隔几个世纪,如今碑已下落不明,幢则于 1981年文物调查中在甘露律院遗址被重新发现,1983年迁移到五人墓旁建方亭加以保护。</h3><h3> 白公堤石幢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通高 3.16米。幢身正面镌有《重修白公堤记》,明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1612年1月)王稚登撰文,文从简书丹,正楷,字迹大部分可辨认。碑文有 “记” 和 “铭”两部分,叙述万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重修白公堤的经过,赞颂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的精神和长洲县知县韩原善带头捐俸助修的善举。背面上镌木铃和尚所画线描大势至菩萨像,下刻木铃长跋行及捐助修堤功德人姓名,有申时行、张凤翼、 文震孟、 冯时可、刘弘道等千余人,大部分已难以辨认。右侧面为五百尊者线刻像,题刻 “弟子周廷策拜写,木铃衲子勒石”。左侧面镌薛明益所画寒山、拾得像,上方有陈元素和薛明益所书寒山子诗。幢顶中心立雕弥勒佛坐像,四边各浮雕坐相佛四尊。基座雕饰须弥山和卷云纹。</h3> <h3>  五人墓在 1981年再修时,增建义风堂、池塘、半亭,移入了万历年间的 “白公堤石幢”。2010年又经整修,扩建为义风园,增添了尚义厅、回廊、复社纪念馆、廊刻《山塘胜迹图》、国学讲习会、茶室、入遛鸟园等;还有神奇的百鸟图(“一文不值”成语出处)、飞香小居(“人面桃花”成语出处)、吴门雅集(书画展)等。</h3><h3> 照片是义风园大门内的 “尚义厅”。</h3> <h3>  这是义风园池塘之后的 “复社纪念馆”。</h3> <h3>  义风园展厅内的一块展板。义风园不仅与五人墓、葛成墓有关,也与这三个事件密切相关。</h3><h3> 明末阉党头子魏忠贤的故事很多,在明熹宗朱由校一门心思钻研木匠手艺时重用了魏忠贤来治理国家,被称为 “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权势熏天,以致人们 “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各地党羽纷纷给魏忠贤建 “生祠",义风园就是是阉党亲信拆毁 “东林书院”,运来木料为魏忠贤建造的 “普惠生祠" 原址。</h3><h3>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由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直到明朝灭亡,共经历近 40年时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 “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h3><h3>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h3><h3> 东林党人在当时遭到宦官魏忠贤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遭到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杀害。有 “东林六君子”、“东林七君子”之说。</h3><h3> 阉党擅权后,张溥等人联络四方人士,主张 “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 “复社”。复社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反映着 “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和士人学子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的斗争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h3><h3> 入清以后,顾炎武、黄宗羲等大多成员都提倡气节,重视操守。继续倡导 “经世致用之学”,关心和研究社会问题,开创了清代学术研究的新风。</h3> <h3>  继续西行,横跨山塘河支流“清水浜”上的的 “青山桥”(旧名白云桥)。始建于宋代,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系石板桥。</h3><h3> 东桥头下的 “普云禅寺遗址”碑。</h3> <h3>  过桥便是山塘街 816号的 “普福禅寺”,据说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大跃进时已不存。2009年恢复修建的普福禅寺落成开光,共五进院,恢复了牌坊、山门、大雄宝殿、僧寮等建筑,寺内还重新铺砌了花岗石地坪,沿河道一侧设置走廊,黄墙黛瓦连接起进香区与生活区,既满足了周边居民宗教生活的需要,又成为山塘街上一处亮丽的旅游景点。</h3><h3> </h3> <h3> 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到:…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h3><h3> 据红学专家秦兆基、朱子南考证,《红楼梦》中的 “葫芦庙”,隐指的就是山塘街上的普福禅寺。</h3><h3> 红楼梦是本好小说,清末以来红学家的众多研究考证也实在太多了,象这座庙的考证,我看也是 有点 “乱点鸳鸯谱”了。<br></h3><h3> 这是山门内的大雄宝殿,沒进后边细看。</h3> <h3>  西行约百步又是一座竖贯山塘街的 “绿水桥”,绿水桥原名 “普福桥”,于明万历二年(1574)、清嘉庆三年(1798)、同治五年(1866)重修,也是石板桥。</h3><h3> 它的跨度、长度和宽度与 “青山桥”完全一样,两桥的造型也相同。有人说它是青山桥的姐妹桥,统称青山绿水桥,极富诗情画意。</h3><h3> 绿水桥西有座牌坊,又是一处古迹。</h3> <h3> 石碑坊额刻 “宗仁主义”, 坊柱上楹联为 “鹿车世泽钟人杰,虎阜清芬挹地灵。” 上款为“民国七年十二月谷旦”小字,下款为 “邑人张一麐书”。</h3><h3> 门厅檐下匾额 “兰园”,据说是某人的私宅。兰园在鲍传德庄祠基础上扩建而成。</h3> <h3>  鲍传德庄祠位于绿水桥之西的山塘街 787号,民国八年(1919)由众议院议员鲍宗汉所建。建筑面积 1129平方米。门前列双柱单间冲天石坊,坊额 “宗仁主义”,意为以仁义为宗旨,为民国八年大总统徐世昌题。第二进为享堂,面阔三间 10米,进深六檩 13米,雕花梁,前后船棚轩,南有一枝香轩廊。东西两侧各有附房,东边临河。现已整修完工,门额挂 “兰园”匾,为苏州书法家华人德题。</h3><h3> 鲍传德庄祠 2003年8有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编号为 NO:181。2006年升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  离开 “兰园”向西约一百米,又看见一座很新的四柱石牌坊,匾额刻着绿漆的 “澤被東南”四字,还挂着四个大红的中国结。碑坊后大门上悬挂一木匾,写着金漆的 “中国南社纪念馆"。大门紧闭,门厅外八字墙。</h3><h3> 门厅里挂着 “张公祠”介绍:</h3><h3> 张国维(1595 - 1646),字玉笥,号九一,逝后号“忠敏”。浙江东阳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曾任苏(州)松(江)、应天等十府巡抚,颇有政德,崇祯十六年(1643)为建生祠以纪政绩。清军南下,张国维在浙东率众抵抗,失败后投水殉国。</h3><h3> 1909年,南社选择具有强烈政注象征意义的张公祠举行首次雅集,宣告成立。</h3><h3> 2009年,苏州市人民政对张公祠实施保护性修,恢复原建格局,恢复牌坊匾额,并内设 “中国南社纪念馆”,以免怀先贤,垂范后世。</h3> <h3>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团体,1909年 11月 13日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 “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提倡民族气节,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h3><h3> 不开门无法参观。网上介绍:南社纪念馆的修复工程在保留原有古建筑为主轴的基础上,增设门厅、楼亭和西大厅,从而形成 “两路三进”的基本格局。门厅前按照老照片恢复四立柱的 “泽被东南”石牌坊。修复后的南社纪念馆规划用地 1500平米,建筑面积 1000平方米。一楼室场内全部辟为展览区,将陈列南社史料,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期对外免费开放。</h3> <h3>  山塘河边,钉着路牌,箭头指向东南,正是我一路走过来的路,牌上的景点也都看到了,没有遗露。</h3> <h3>  没到虎丘,还得往西走。看见一亇黑瓦白墙的小院,檐下砖雕匾额 “業精于勤”,门上贴着红对联,两边还挂着红灯笼。</h3><h3> 不知是否什么古迹,右侧灯笼下也有竖着的砖雕,黑油漆喷得很不专业,仔细一看是 “山塘社区居委会”。左边门牌也是砖雕 “山塘街 815”。</h3> <h3>  门前河边也亇文保碑,大字刻着《李氏祗遹义庄》,小字也不清楚了估计也是市级文保单位。</h3><h3> 据网上介绍,“李氏祗遹义庄”位于山塘街 815号,朝南四进,即头门、仪门、祠堂、堂楼,均为三开间。祠堂面阔 10.75米,进深 9.55米,硬山顶。梁架圆作,前有船棚式双翻轩,左右两壁以磨砖勒脚。祠堂和仪门用观音兜山墙。义庄曾被用为小学、房管所、居委会等。</h3><h3> “义庄”建筑,是同姓宗族共置的公产房屋,作为本族议事、举行活动、办理日常事务的办事机构,有的也作书院学堂。有的义庄荒年平粜、赈济,招佃租种,弛免田租,抚恤济困等慈善事业。</h3><h3> 苏州最早有记载的义庄,是北宋范仲淹在苏州设立的范氏义庄。清道光二十一年《济阳丁氏义庄碑记》载:“苏郡自宋范文正公建立义庄,六七百年,世家巨室踵其法而行者指不胜屈。”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清末苏州府所属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共有义庄 62家,义田 7万多亩,直到 1949年,苏州还有义庄 23家。 山塘街前边也看到两亇义庄。</h3> <h3>  山塘河对岸的七孔亭桥,显然新建的桥,不知叫什么桥。</h3> <h3> “斟酌桥” 原为木桥。相传春秋时越国范蠡和西施曾途经此桥,并停留议事,故名。清张大纯有《过斟酌桥》诗云:“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h3><h3> 明万历十三年(1585)乡人引相泰改建为石梁石面桥。清嘉庆三年(1798)苏州知府任兆炯重建。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春堂重修,并改桥栏为铁栏。1977年修建拓宽,6.40米,6.30米,19.60米。 </h3><h3> 斟酌桥头北望,高处一座古塔,应该就是虎丘上的塔了! 七里山塘街应该快走完了。</h3> <h3>  感觉山塘街快走到头了,在 845号,看见了一个 “李鸿章祠”。</h3><h3> 据说这里乾隆朝时原是 “贡士”蒋重光的 “塔影园"。嘉庆二年(1797),知府任兆炯购置建 “白公祠”,奉祀白居易,咸丰十年毁于兵燹。光绪二十八年(1902)巡抚恩寿奉敕为李鸿章在此建祠,主要是表彰李鸿章平叛太平天国的功劳吧。亦名 “靖园”。</h3><h3> “燹字” 头一次查读音,xiǎn。</h3><h3> 50年代初此处为 “虎丘初级中学”,现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已被列入古典园林修复规划。</h3><h3> 现存头门、仪门、享殿及望山楼、塔影池、三曲桥、假山 ...。</h3> <h3>  门口没挂幼师的牌子,估计这亇学校也为旅游让路搬迁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