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建设新东马 <h3><u><i><font color="#ed2308">山东—枣庄——滕州市——滨湖镇——东马村</font></i></u></h3> <h3>东马村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的南部,东邻李继耐将军的家乡——李村,西靠松花蛋生产“江北第一村”——西马村,东北与乡土文学作家刘浩歌的家乡——望庄村隔河相望,村东南有联想集团控股下的锦丘煤矿,西边濒临美丽富饶的微山湖。东马村交通便利,东侧有山东省省道 S104 ,西边有京杭大运河。东距京沪铁路和G104国道26公里,距京沪高铁滕州东站33公里,西距山东省最大内河港口——滕州港,仅2公里,离东南方向在建的枣庄机场61公里。</h3> <h3>东马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庄。据史料记载,东马村初建于唐代,原名石井村,因村前有一眼石井而得名,自建村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当年村里有唐槐一棵,繁盛传世至今。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马氏由山西洪洞(tong)县迁此村居住,改名马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清道光年间,因人丁繁盛,马氏分支,从此分为东、西马村。东马村现居石井周围。</h3><h3>1984年3月以来,东马村依次历属原望塚乡、望庄镇,2001年3月,因乡镇合并,归属滨湖镇。</h3> <h3>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祖籍就在大槐树底下……</h3> <h3>据传,村中有“五老”:老石井,老大坑,老槐树,老牛槽,老大门。还有记载着千年文化、历经数个朝代的关帝“大庙”。真可谓:一石一木见证历史,一砖一瓦透着文化。</h3> <h3>槐树因植于唐代,敬称“唐槐”,千年以来繁盛传世,上世纪70年代初,主干被毀,后又发新,本世纪初,树干枯败,不久又发新枝数个,现长势旺盛,已围栏保护。(树址在村民马世业老家的庭院內。)</h3> <h3>据老人讲,在我村村民马昭福庭院前十来米处,老牛槽多年卧于老槐树下,老大门立于老槐树旁。上世纪七十年代,老牛槽被运至东马大队第四生产小队的牛屋院子里,用于喂牛。三十年前,牲口饲养员马荣昭曾多次说到,老牛槽为四队的农业生产立下了大功劳。</h3> <h3>老大门虽然没有了,可大门遗址处的几块青石板犹在,现存于马昭福大门口附近路面以下。</h3> <h3>历史悠久的村庄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东马人,他们世世辈辈在此居住,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村中主要姓氏——马氏,友好得团结了王、刘、张、石四姓亲朋,多年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h3><h3>他们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四季勤耕,团结友善,将纯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永远传递给子孙后代。</h3> <h3>马氏系出嬴姓,伯益后,赵王子奢受封马服君,子孙以封号为姓。</h3> <h3>不忘家族训</h3> <h3>期盼建祠堂</h3> <h3>再忆柏马树</h3> <h3>历史厚重东马村</h3><h3>古老的石井上刻印着一辈又一辈的优良传承</h3><h3>自唐朝以来,石井养育了一辈辈人烟,滋润了一户户人家,如今的她象一位老母亲,静静地看着家乡的变化,看着家里的每一个儿女。</h3> <h3><font color="#167efb">昔日的“大坑”里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好回忆</font></h3> <h3>据马立欣回忆,他小时候坑中水很清。冬滑冰、夏游泳是那时孩子们的乐趣。</h3> <h3>据一辈又一辈传说,很久以前,大坑与石井地下水相通。由此可见二者很可能建于同一时期,大概是唐朝立村之时。据推测,大坑是各家各户建房大量用土而形成,同时用于涝时蓄水,旱时浇灌农田菜园,闲时洗涮衣物等。现正筹划治理,修建公园。公园地址在村民马立欣老家前面。</h3> <h3>村后的小河里吟唱着一天又一天的欢声笑语</h3> <h3>村后小河经数次治理后称为“引河”,因其在上世纪60、70、80年代引湖水用于灌溉而得此名。</h3> <h3>河边的提水站浇灌了一季又一季的麦田希望</h3> <h3>1966年4月,在大队长马昭雨等人与望塚公社水利站协调后,提水站建成。1980年,在村长马昭淮等人带领下扩建,并重修灌溉渠。渠长数里,上面密植的杨树,既固土护渠又绿化环境,还方便村民田间劳作时乘凉。扩建后的提水站有效灌溉面积400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干旱少水,停止使用。</h3> <h3>村民马昭典经常说,20多年前割麦子,又热又累,可是心中充满喜悦,因为麦子丰产了,老百姓丰收了!</h3> <h3><font color="#167efb">村前的麦场里收获着一年又一年的粮食满仓</font></h3> <h3>农闲时,麦场是放露天电影的好地方</h3> <h3><font color="#167efb">寺庙的小学里培养了一位又一位的优秀栋梁</font></h3> <h3>村内关帝庙,建庙时间不详,估计始建于宋,村人称其为“大庙”,庙内曾供奉关羽,可见祖辈们的忠义情感。明嘉靖二年(1523)重修,万历三年(1575)大修,清嘉庆四年(1799)再重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又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最后一次大修。1938年2月,农民抗日救国会在庙内成立,1940年5月,滕西县委农民抗日自卫队在庙内建立。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的东马村人勇敢而又富有智慧地同日伪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也在地方抗日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建国后,庙院內建学校,村里部分村民都曾经在里边读书上学,留下了永生难忘的最后情结。</h3> <h3>抗日时,有抗日志士被日军追击,慌忙中闯入庙里巧藏神像后,日军到后,被众态神像吓跑。</h3> <h3>据说,寺院里原来有槐树一棵。</h3> <h3>据原村内教师马世军回忆,他曾于1985至1988年在寺院內小学任教,1988年暑期后学校迁至村前新建小学。</h3> <h3>在江苏无锡工作的马艳红回忆说,她曾在关帝庙寺院里上学,直至小学毕业。在上海工作的马立欣回忆说,1985年春,他们一家从东北回到山东老家后,开始在寺庙内上小学,三年后,转入村前新学校。在宁波工作的马玉说,他的小学生活全都在村前学校里度过,1998年毕业。在菏泽生活的马淑敏说,她在村前小学只上过三年学,2005年暑假后合并入了西马小学。村民们的回忆对了解东马小学的发展历程有不少帮助。</h3> <h3>这是村前的原东马小学,建成于1988年。北京工作的马京运,苏州工作的马自卫,宁波工作的马祥,济宁工作的马奇运,在微山留庄镇生活的马利艳都曾经在里面上学。</h3> <h3>据碑记载,寺院内还有观音祠。关王祠,观音祠(双祠),历史上曾多次重修,今有明朝碑为一证。碑现存于我村南中心河某桥面处。</h3><h3>部分碑文大致如下:</h3><h3>山东兖州府滕县迤西辛安社古石井村落有双祠,面阳并峙,形相势积,清流逸向于南,迥践峭削,龙岗环抱,胜地其尤者也。夫观音者,修六度,运四心,解苦缚,以昭乎兼爱;夫关王,义勇弗匹,正直惟一福人秘要乃著,祠虽而远穷荒绝域下,而愚夫愚妇无不知其起敬焉,岂祠之魑魅魍魉,无功于世云乎哉!然其灵应之迹可以斯征也:厉疫不降,物无失X;斯征也:霜雹不灾,民安岁稔;斯征也:感之随通,其受命也如…日月远,既无以探其始,再修于嘉靖癸未(二年即1523年)岁,有记。至今梲(zhuo)节挠败,垣墉圮敝,塑像剥落而残缺者,惟…于此会约多人,共成一社,各出资财,经营改作,革故坚乎崇美,鼎新吉于栋隆,雕檩刻桷,丹…兴,素昔之旧不侔也。关王殿已落成于岁前,观音殿继而落成于今日。不特此耳,建钟楼于中…必四境醮祭可胜言耶。李子辈诣予曰:今殿已修矣,像已新矣,神已妥矣,匪文之弗记,匪氓之弗求,清…陋,记之如此。复歌曰:殿宇森严,神应多端,勒石不 朽,香火万年。</h3> <h3>明万历三年(1575年),大修双祠时,在寺院中建钟楼。村内老人马延荣等曾兴奋地向后人描述他们年轻时撞钟的情景。</h3> <h3>两祠又称小殿、大殿,小殿在东,大殿在西,并峙朝阳,之间有一宽约2米的过道。(这是过道中大殿的东墙)</h3> <h3>大殿里有四根木柱,立于鼓形石墩上,上撑大梁,千年牢固。</h3> <h3>1938年“农救会”成立时,会员们举着旗帜,奔走在生庄、马村、盖村、陈楼,进行宣传游行。当时东马村进步青年马延松作为会员之一也在游行队伍中,他戴着墨镜,拄着文明拐,慷慨激昂地向群众演讲。马延松同志是当时许多青年学习的榜样!1940年“农联”在关帝庙成立后,东马村许多青年参与到学习、训练中,全村呈现出一派奋勇抗日的景象。</h3><h3>1945年8月,八路军主力攻打阎村取得胜利,活捉申宪武父子二人。后在望庄村西王家林召开万人大会公判处决。各村村民奔走相告,东马村村民马延桂的夫人马王氏,带领妇女数名,向现场挑水送茶。</h3> <h3>1954年至1985年,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期间,东马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输送优秀子弟百余人。1964年,革命年代进步人士马延松的侄子马昭永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参军入伍,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济南6079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工程兵战士。服役期间,得到连嘉奖两次,并被评为“五好战士”。1968年复员后,他把自己在部队锻炼的本领,灵活用到了家乡建设和农业生产中。七十年代,马延松的另一位侄子马昭典,在黑龙江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h3> <h3>马立欣在小的时候,曾听他奶奶马李氏讲起,马延松年轻时参加革命的故事。</h3> <h3>近年来,党中央、习主席特别关心退役军人,老战士马昭永同志的家门口挂上了光荣牌!</h3> <h1><b><font color="#167efb">美丽幸福东马村</font></b></h1> <h3><font color="#39b54a">槐树下讲着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牛槽中传承着耕读</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广播里宣传着思想</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教堂里吟唱着善良</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田地里播种着希望</font></h3> <h3>广场上装满着文化</h3> <h3>昔日的磨盘、碾子、碌碡(liuzhou)、牛槽如今已成为广场上的文化亮点。装满感情而又尽显苍桑的牛槽见证了当年马氏从山西迁来并繁衍生息的那段历史,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东马村人的勤劳与朴实。</h3> <h3>如今东马村,路宽了</h3><h3>2019年春节,村民马世先看着村前宽阔的柏油路,心中充满幸福感。</h3> <h3>这条路原名“三八”路,东西连通十几个村庄。有着5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褚庆兰同志,经常说起她当年带领妇女同志们修路的情景。1969年至1987年,褚庆兰同志负责村妇联工作,并曾任妇联主任。平时工作中,她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育龄妇女“保驾”,为儿童成长“护航”,赢得村民好评。她还经常鼓励妇女同志在生产中勇创佳绩,用实际行动撑起东马村“半边天”。建于1983年3月8日的“三八路”,就是她们妇联领导下的全体妇女同志的劳动成果。那些年,妇联工作曾多次为村争得荣誉,褚庆兰同志也因工作出色曾两次得到望塚公社(乡)的嘉奖。</h3><h3><br></h3> <h3>灯亮了</h3> <h3>水甜了</h3><h3>2008年夏,打深眼井供水入户,2012年改接全市统筹的羊庄水源自来水,从此,甘甜卫生的山泉自来水进入每个家庭。</h3> <h3>河清了(中心河)</h3> <h3>村前的中心河,由东向西流经数个村前,在胡楼西南注入独山湖,是望庄片区汛期主要排涝河道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曾多年向湖中排造纸厂污水,村民愤称“臭水河”。</h3> <h3>村前的中心河、村后的引河正在治理,相信不久的将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风光将呈现于村民面前。</h3> <h3>引河(后辛——东周段治理效果)</h3> <h3><font color="#ed2308">村美了</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人和了</font></h3> <h3>兄弟俩</h3> <h3>叔侄四人。老人马昭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担任滕州市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h3> <h3>老少同乐</h3> <h3>姐妹仨</h3> <h3>兄弟仨</h3> <h3>兄弟俩</h3> <h3>姐弟俩</h3> <h3>祖孙仨</h3> <h3>文化厚重、历史悠久的东马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村村民在大中小学工作的教师有百余人,在各级党政军部门工作的公务人员数十人,在工商、畜牧、卫生、煤矿、服务行业等工作的人员也层出不穷。</h3> <h3>解放前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因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不少山东人闯东北。改革开放以后,八十年代以来,许多人陆续回到山东老家。1985年春天,出生于黑龙江的马立欣,马利艳随父母回到东马村老家,在亲朋帮助下,很快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h3> <h3>马立欣自从上世儿九十年代以来,风风火火闯上海,现在上海有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并买房定居。</h3> <h3>马立欣、邱玉荣和他们的儿子马俊杰。马俊杰在学校军训中展现军人风彩。</h3> <h3>一家三口的潇洒生活</h3> <h3>如今,东马村的乡亲们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努力工作于不同战线,甚至有人出国学习或经商。虽远离故土,可他们始终不忘家乡,牵挂着父老乡亲。做家乡的骄傲,是你们的荣耀。家乡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怀抱!离开家乡多年,在上海工作的马立欣,看到家乡变化后感慨道:要常回家看看。</h3> <h3>本书作者与姜昆老师合影</h3> <h1><i><font color="#39b54a">这就是生态,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新东马</font></i></h1> <h1><b><font color="#ed2308">继往开来东马村</font></b></h1> <h3>勤劳朴实的东马人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奋力前进,正昂首挺胸地走在建设幸福新东马的宽阔大道上。相信,不久的将来,东马村将建设成为让本村人自豪,外村人向往的美丽乡村!</h3> <h1><b><u><i><font color="#ed2308">明天的东马更美丽,东马的明天更美好!</font></i></u></b></h1> <h1><b><font color="#ed2308">向勤劳朴实的东马村人致敬!</font></b></h1> <h3>感谢有关网络图片作者,感谢摄影师李晓林,感谢提供有关资料的同仁,感谢每一位关心东马村的朋友!</h3> <h3>本书由作者赠送给马俊杰。希望你:锻炼本领,努力工作,热爱上海,回报家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