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庙

潇贺山人

<h3>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在历史上叫做平阳,《尚书》上有"尧都平阳″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h3><h3>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年间迁至汾东,唐显庆三年迁至今址,距今已有1300余年。尧庙历朝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并进行过多次修茸与扩建。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举行祭尧仪式并逢庙会。清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谒祭,庙会之盛为华北之冠。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对尧庙吟咏甚多,赞叹备至。</h3><h3>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上格局,使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h3><h3><br></h3> <h3>文明始祖牌楼</h3> <h3>五凤楼</h3><h3>五凤楼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楼高19.3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居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传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h3><h3><br></h3> <h3>广运殿</h3><h3>广运殿也称为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是的地方,也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广运殿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殿高23米,通进深26.3米,通面宽43米。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42根。柱下石基座雕刻精细,狮子、麒麟栩栩如生,各式花卉竞相斗妍,实为国内罕见。</h3> <h3>广运殿后是寝宮,始建于唐麟德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夫人的像。据说尧王的夫人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梳妆台等。.</h3> <h3>诽谤木,亦称华表木。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公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体现了尧时代的民主政治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已失去尧帝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h3> <h3>尧井台</h3><h3>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作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h3> <h3>柏抱槐</h3><h3>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柏抱槐是其中之一。柏树植于晋代,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据传,在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来一棵槐树植入古柏中,形成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槐树的奇景。每逢夏初,柏树丛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h3> <h3>柏抱楸</h3><h3>尧井四周的四棵沧桑古柏之一。柏抱楸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艳丽楸花,如图所见,令人称奇。</h3> <h3>鸣鹿柏</h3><h3>传说唐代匠人在寝宮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像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h3> <h3>夜笑柏</h3><h3>"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逢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为"夜笑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