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的夏

海空

<h3>一方神奇的净土,如同镶嵌在北中国一幅绿色的锦绣画屏,湛徜徉丰腴的草原,漫步浩瀚的林海,畅饮清晰的空气,一想到横卧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便是呼伦贝尔,我们最夸张的动作就是,与年龄十分不符的一副很享受忘乎所以的欲拥抱状,拥抱它的广袤博大、拥抱它的雄宏壮美,天上白云飘飘,白云下面牧马人、马头琴、洁白的哈达,白色的蒙古包,悠扬婉转的长调,万马奔腾,成群牛羊,以及醇香的奶茶,牧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些扣人心弦摄人魂魄的元素,曾一度勾起我无数次对这片土地的向往-----这就是美丽的呼伦贝尔。</h3> <h3>这个七月,注定让醉人的绿色诱惑着我们,翱翔于美丽的大草原,听林中松涛阵阵,赏亭亭玉立白桦,品漫山遍野油莱花,翘首在额尔古纳河畔看天上云卷云舒,7号,是我们此次行摄的第一天,清晨4:30时列车准时抵达海拉尔车站。我和这次旅行全程的司机兼导游的小胡提前半小时来到车站迎接一行四人,小胡说对我们五人讲,海拉尔3:30太阳就开始缓缓升起,直至晚上20:30才徐徐落下。日出日落永远是摄影师们最虔诚的爱。</h3><h3>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从海拉尔到此全程共180多公里,但沿途的舟车劳顿,早已被热情高涨的兴奋劲所取代</h3> <h3>满洲里市位于</h3><h3><br></h3><h3>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h3><h3>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h3><h3><br></h3><h3>呼伦湖</h3><h3>,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总面积730平方公里。在满洲里沿街随处都可以看到,很多商贩在兜售着精致的“套娃”工艺品。这是一种俄罗斯的传统民间木制玩具,由七八个木娃,从大到小渐次套合在最大的一个体内组成,可分可合,因而称为“套娃”。</h3><h3>满洲里除了精致的工艺品套娃,还有别致的房子和雕塑。一栋栋耸立的独立洋房鳞次栉比,高大雅致,蓝墙白窗,红黄相间,样式各异,奇特恢弘的建筑装饰,在蓝天白云的点缀下,可谓相得益彰气势非凡。</h3> <h3>暮色渐浓,满州里边境小城在千万盏彩灯的映射下瞬间变得流光溢彩,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颇有点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味道。我们来到了叶帅广场,夕阳似火,映红了天空和水面,给我们的视野增添一片魂丽的晚霞,如流云飘过,似玫瑰的吻,烙印着一个个紫色的梦。喜欢水天一色的感觉,梦幻中可以延伸出摇曳的缥缈</h3> <h3>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在祖国的最北边,还能浏览到如此美轮美奂的夜色。夜色越来越浓稠,赏着美丽的夜景,呼吸着清晰的空气,甚感悠闲惬意!</h3> <h3>当然我们也做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准备,因为行程安排表上明确写着。因此一想到香喷喷的烤羊腿,烤羊排,手把肉等,我们忍不住馋涎欲滴,美食的诱惑撞击着胃壁,挑逗着舌尖,今天我们想用开怀畅饮的方式,开启第一天的行摄之旅。</h3> <h3>国门,是口岸边境城市,我们自然不能错过看国门和中俄边境交界处。满洲里国门高30米,宽40米,1989年建成。庄严肃穆下,乳白色的门体上方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有黑山头中俄界河、火车头广场、和平之门广场、红色旅游展厅等著名景区。</h3> <h3>我们没有登上国门,在小胡的引领来到一座铁路大桥从上面瞭望,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哨所、马路、细细的品味那隆隆的火车笛声,自然而然联想到了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h3><h3>第二天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那达慕,我们第一次体验了蒙古民族最盛大原汁原味的祭祀活动。石头垒砌的高高土堆上,多彩鲜艳的经幡飘扬,我们很虔诚学着蒙古族人,拿着祭品绕敖包顺时针转三圈,口里念念有词的为亲人祈福,这样的场景感觉越肃穆庄严,越显得祈求的灵验性。已然参加如此正规且规模庞大的祭敖包活动,心灵也仿佛接受了一次非凡的涤荡洗礼。</h3> <h3>草原上,赛马和射箭永远是离不开的主题,飞扬的马鬃,飘舞的马尾,急促的马蹄声,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h3> <h3>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所喜爱的游艺项目之一。摔跤手长得脸色黝黑,身材魁梧,看上去甚是威武剽悍,一看就是典型的蒙古族。双方都有一伙人高唱挑战歌,以助阵势。随着歌声,摔跤手跳入场地,挥舞双臂,犹如雄鹰展翅。裁判员发令后,他们就相扑争斗。经过激烈的角逐,取胜者被公认为勇士。</h3> <h3>骏马驰聘而来,骑手们像展翅的雄鹰掠过,个个摩肩擦踵跃跃欲试,扬鞭策马间,表现出蒙古人特有的矫健和善骑。</h3><h3>说起蒙古族的歌声,我不得不说四个老哥中的宋哥,他可是从小就生长内蒙古,,只是由于工作原因到石家庄。因此此次草原之行,他旧地重游思绪万千,一路走一路高歌,大口的喝酒大口的吃肉,看得出他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h3> <h3>的额尔古纳弯弯曲曲点缀在草原间。蓝天悠悠,白云朵朵,碧草茵茵,一望无垠,为了拍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制高点,能一览无遗额尔古纳河全景。</h3> <h3>虽然沿途风景旖旎,连绵不绝的美景颇让大家眼花缭乱,但连日来的颠簸和舟车劳顿,还是让我们甚感疲惫。彩带河、额尔古纳河,界河,白桦林、临江小镇、师韦,根河,莫尔道嗄,从一望无际大草原来到大兴岭,一路上竞相绽放的油菜花,大片牛羊群和奔腾的骏马和茂密大森林都一一悉数定格在我们的镜头里。</h3> <h3>一路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摄影技术超群的张哥我们指导拍摄,许多以前不曾留意的技巧,经过张哥的手把手的点拨,摄影技术大增,也让我对下一步的摄影信心倍增。</h3> <h3>“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县城,吃过晚饭后我们就到漠河最大北极广场拍日落,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太阳才徐徐落山,遗憾的是今晚晚霞云特别少不是很理想,不过在完美中留点遗憾也好。</h3> <h3>第二天七点钟我们就向北极村进发,当抵达最北端“我找到北了!”一块大石头前,一种怦然心动再次点燃我们的激情,有了一种近乎宗教朝圣的心理。“我找到北了!”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里合影留念,并在最北邮局用明信片写下虔诚的祝福寄给至亲至爱的人。</h3><h3>当我们来到黑龙江的江边,江水放眼远眺是一条黑色江水,但当你走近它江水清彻见底,阳光照射下,宽阔无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泛起片片粼光。同行的高键,兴奋得手舞足蹈,不停的嬉戏着拨起水花,灿烂的笑脸喜形于色。</h3> <h3>“中国北极点”,除满目的青翠外,绿草中很多硕大的石块之上,皆刻着各种笔体的鲜红的“北”字,字体各异,大小不一,但北字一律坐北朝南,我奋力爬在“中国北极点”的巨石之上,叉开双脚、极力远眺。</h3><h3>在“北极点”的不远处,耸立着一座刚劲挺拔的“北”字型合金塔。‘北’字凌空,傲骨雄劲,‘北’字共用三个相同造型的北字笔划组成,无论你从哪个侧面都是”北”字,都给你一种张手欲捧的感觉,寓意着就像一颗北极星,永远被地球环抱,又似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被祖国母亲高高的擎托在指尖之上。</h3> <h3>北’字塔下是一排排高低错落、用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在每阶的石板之上都镌刻有自此到全国各地的直线距离,在阶梯之上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家乡石家庄,这里离石家庄1831公里。</h3><h3>从漠河回来的途中,远远的我们就看到一团团浓烟笼罩在森林上空。司机小胡说:“近期由于久旱未雨,天干物燥引起的森林火灾。”果然不出所料,不远处我们前行的道理已经堵住,车里唯一女性小高一脸的忧郁,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场面,看样子今天我们走不了,对前面熊熊火焰,上空盘旋的直升飞机,以及不知从哪里调集的消防官兵紧张忙碌的轮流作战,他们清一色的消防服,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动用如此多的人力物力灭火,火势可见一斑。</h3> <h3>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半路的七八辆车,有些等得实在不耐烦了,掉头往回走。小胡是当地人对这样的情况摸的很准,他说:“不能往回走,如果回去路封了我就真的走不了,等火势灭的差不多,他们就会让我们冲过去。果然,一多个小时后,火势稍稍控制住了,堵截放行。我们关好车窗,一鼓作气冲过浓浓的黑烟中,即使车窗密封很好,我们也感觉到浓浓烟熏得味道,</h3> <h3>。这场森林大火吞噬了大片森林,从车窗窥视出去,地面上的小草,树皮,树枝还在燃烧。被大火吞噬过树一片胶黑色,还在冒着青烟,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一场火,难忘!</h3> <h3>整整十天的长途行摄,终于在完美中尘埃落定。尽管有些疲劳,但欣赏这一路的风光,浏览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心里由衷升腾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富饶和辽阔,广袤和浩瀚,以及蒸蒸日上的发展。当我一次次拿起相机走出家门,最大的感受是用我坚实的步伐丈量脚下的土地,用镜头悉数定格所见所闻的美景。尤其此次长途跋涉到呼伦贝尔,走过的是风景,留下的是记忆,也许是我人生中一次最珍贵的旅程。再见了,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h3> <h3>摄影-海空-邵占祥</h3><h3>编辑-海空-邵占祥</h3><h3>拍摄地-呼伦贝尔,大兴安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