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国民俗文化探索行》纪实专题美篇之四)。</h3> <h3> 二0一九年五·一节,作者带着家人驱车近300公里,寻着乡村的气息来到了仡佬族的发祥地,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h3> <h3> 经杭瑞、银百、德习高速,来到务川县境,沿途满满都是醉人的风景……</h3> <h3>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县)是遵义市下辖自治县,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是中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是仡佬族的发祥地。</h3> <h3>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冈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br></h3> <h3> 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发祥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市、毕节市、安顺市、黔西南州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h3> <h3> 仡佬族的自称有数十种之多,广西的仡佬族一部分自称“牙克”,一部分自称“ 图里”。“仡佬”之称是“僚”的转音,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史书中即有“仡佬”、 “仡僚”、“革老”等记载。元代以后,直到明、清、民国时期,仡佬之称一直沿袭下来, 并因衣饰、生活、生产等特点而被称为青仡佬、红仡佬、黄牛仡佬、水牛仡佬等。此外,各 民族对仡佬还有种种传统称呼,如壮族称之为“孟”,苗族称之为“凯”、彝族称之为“ 仆”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h3> <h3> 仡佬族人与古代贵州一代的僚人有渊源关系。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h3> <h3> 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h3> <h3> 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王朝的贡品。</h3> <h3>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中原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h3> <h3> 为了更好的了解仡佬族人的风土人情,走进了务川仡佬大草原……</h3> <h3> 务川仡佬大草原景区位于务川自治县西北部的泥高乡栗园村。其核心资源栗园草场是西南第一大高山台地喀斯特草甸草场。景区东接该县镇南镇,西靠浞水镇,北邻砚山镇,南望道真自治县旧城镇,总面积约为13万亩。景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200米,年平均气温约为12℃,无霜期216天,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h3> <h3> 景区度假中心有蒙古包,还有小木屋……</h3> <h3> 仡佬大草原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泥高镇,距县城约50公里,从重庆到草原约250公里。草原面积10万余亩,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喀斯特草原。</h3><h3> </h3><h3></h3> <h3> 仡佬大草原处在海拔1300—1500m的“黄金海拔高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其东面就是石林,四大片石林如春笋,像天柱蜿蜒成南北一线,恰似一条巨龙在原野腾飞。</h3><h3></h3> <h3> 大草原内处处是景,四季有景。在夏天你能感受到清凉的风,高远的蓝天,翠绿辽阔的草场,牧羊的姑娘,跃马的小伙,融融乐乐,情旷意悠,一派“蓝天白云野草绿,牛肥羊壮马儿圆;山花清香沁肺腑,习习凉风爽醉人”的高原风光。在秋天你会看到五彩的果子,红的是红籽,黄的金樱子,紫灰色的弥猴桃,褐色的毛栗子;在冬天,冰雪连天仡佬大草原,会给你以天地苍茫的感受;春天你来,牧笛声声中,你的心情会像春草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h3> <h3> </h3><h3> 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仡佬大草原:“春日赛马夏纳凉,秋采野果冬观雪”,是游客朋友避暑的天堂和休闲娱乐的沃土。</h3><h3> </h3> <h3> 仡佬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务川是仡佬族的发祥地。仡佬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就居住着仡佬族人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漫长拓荒中,创造了“荡气回肠、有惊无险”的高台舞狮,“古朴神秘、结福纳祥” 仡佬傩戏,“抛出欢乐、迎接祝福”的仡佬篾鸡蛋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h3> <h3>栗元石林</h3><h3> 栗元石林南北一线有三片,其中堪称务川一绝的一片位于栗园草场北端,早已远近闻名,吸引着八方游客。奇石分布于相连两丘之顶约0.5平方公里内,如天柱,如春笋,拔地而起,指天直立,争奇斗胜。</h3> <h3> 该石林分为三组,第一组柱子最多居于中间。这组有招手迎宾、乘肩观景、猪八戒背媳妇、断桥等多种造型。第二组位于第一组东面,有大小石柱10余根,其中一石脚粗颈细,顶如鸭蛋,酷似蘑菇,美称“石菇竟秀”。第三组位于第一组西侧,仅有一柱,头大身长微弓,似旅游落伍者,命名“览景登山”。最引人入胜的是第一组中靠西面的那丛石柱,每根头部附生藤萝,青枝绿叶,覆顶披肩,四季不枯,远看如面东伫立的阿拉伯男子,又似头带浩然巾的中国古代男士.</h3> <h3> 在返程途中,受正安县同学的盛情相邀,来到了九道水国家湿地公园……</h3> <h3> 九道水森林公园位于遵义市正安县境内,因九股泉水而得名。九股泉水注入九道水水库,形成了公园颇具魅力的景观之一,面积1244.5公顷,水域面积300余亩,水面如镜,水质清澈,清风拂来,微波潋滟;四周森林茂密,水色树影,交相辉映。</h3> <h3> 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集山、林、水、溶洞及地方特色人文等融为一体,具有幽、险、峻、秀、旷、野、古、特等特色,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价值,是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科学考察、科教探险等旅游活动的理想胜地。</h3> <h3> 公园森林复盖率达90%,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有种子植物124科342属612种,各类动物有389种。公园景区为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复盖,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广泛分布,苔藓植物、族类植物、种子植物种类繁多,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林中鸟语花香,彩蝶飞舞,飞禽走兽异常活跃。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林业和生物专家称之为“贵州生态的典型模式”。</h3> <h3> 位于森林公园北侧菖蒲沟洼地中的九道水水库,是公园最具魅力的风景资源之一,水面高程1480m,坝高16.8m,库区水域面积22hm2,蓄水量110万m3。水面如镜,水质清澈,清风拂来,微波潋滟;四周森林茂密,水色树影,交相辉映,时而可见成群的飞鸟遨游水面嬉戏,时见湖中泛舟,岸边垂钓,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历历在目,此景此情其韵无穷。特别是那蜿蜒隐秘的九曲十八湾,使游客有似尽非尽的感觉,充满神秘和清心,惹文人墨客不禁吟唱。<br></h3> <h3>作者简介—— </h3><h3> 山鹰,摄影爱好者,中国民俗摄影协会(CFPA)会士(No.62499)、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摄影圈(No.10239)会员、大众摄影贵州立森摄影俱乐部会员、贵阳市摄影家协会(No.000657)会员、湄潭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摄影家分会会员、多彩贵州网通讯员,遵义市彩虹公益协会志愿者。有作品获奖及展出。</h3><h3> 电 话:13985653889(微信同号) Q Q:450570623</h3><h3> 欢迎点击链接欣赏更多美篇!</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sww1b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相聚茅坪最美四月天</a></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9syzx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走进天下苗族第一县</a></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31p8a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苗岭飞歌</a></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r5mq49?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走进侗乡归柳村</a></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t9ef7o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仙人山上风光好</a></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zsuch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有个地方叫湄潭</a></h3><h3>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f51f4n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在那荷花盛开的村庄</a></h3> <h3>图片:山鹰</h3><h3>文字:部分文字来自网络。</h3><h3> 谢谢欣赏,欢迎点击分享、转发、收藏和评论,欢迎赞赏!感谢各位老师及美友一直以来的关注和关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