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重游大猫岛

沧浪

<h3>五月,春夏交替时节,为了兑现一个承诺,还有特产土豆的吸引,我们重新踏上了大猫岛。</h3> <h3>船上,一群卖完土豆回家的村民,正在拉着家常。</h3> <h3>  和这位戴眼镜的老兄聊得很投机。他说,大猫地少人多,一直比较穷。</h3><h3> 改革开放以后,有劳动力的人都到城里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人是“豆腐嚼不动,身子够不到桌”。</h3><h3> 随后学校停办,“身子够不到桌”的人也离开了大猫岛。现在留守在大猫岛的人,基本上都是70岁上下。</h3><h3> 教育资源的缺失,一代人的流失,乡村文化出现的断层,以后,拿什么来振兴乡村?</h3> <h3>很快,船靠上了第一站安基岗码头。</h3> <h3>一年后,还是同一群人,骑着相同的车,踏上了安基岗码头。</h3> <h3>码头边的二层别墅,外墙色彩与蓝天白云调配得非常和谐,可见这座楼房的主人,是一个有品位的人。</h3> <h3>别墅往南的一段山路,非常的宁静,五月的天,空气清新,温度适中,骑在路上的感觉非常舒畅。</h3> <h3>遇到上次见过的老人,居然还记得我们。</h3> <h3>还是熟悉的场景,一切都没改变。</h3> <h3>5月葱茏的树木,蓝天,白云,有点破旧的老房子,就是一幅自然美丽的图画。</h3> <h3>最怕给四十以后的女人拍照😂,丝毫马虎不得。</h3> <h3>这棵大樟树下,去年坐满了饭后乘凉聊天的人,今年不知道这些人去了哪里。</h3> <h3>一户村民在翻修老房子。对这片土地有感情的人,还是希望老了能回到自己的故土养老。</h3> <h3>由于常住人口减少,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南岙的湿地里,看到一群新孵化的小野鸭在水里畅游。</h3> <h3>这里是垂钓的好地方。</h3> <h3>当然,也是骑行的好地方。</h3> <h3>这里没有饭店,要想中午用餐,只能自带食物,在朋友家的房子里,自己动手。</h3> <h3>我们这次去,完成了去年的承诺。每户人家给徐定国带了一包衣服。</h3> <h3>小南岙的老人。</h3> <h3>船上那位老兄说,小南岙的土豆是大猫最好的。</h3> <h3>这姿势,一看就像作秀,不专业。😃😝</h3> <h3>我们每人买了10斤土豆,刚刚放空的背包,又塞满了土豆。</h3> <h3>除了土豆,地里也种满了花生,大猫岛的花生也很有名。</h3> <h3>梅湾,乡政府曾经的所在地,看到了一台废弃的打稻机。这里水稻田很少,带眼睛的老兄说,以前村民需要用1000斤番薯才能换回100斤大米。</h3> <h3>已经废弃的篮球架,还高高的耸立在乡政府的操场旁边。</h3> <h3>长坑,看到一幢豪华的三层楼,可惜这里人去楼空。</h3> <h3>大猫岛的石子宕口,这里唯一的工业。</h3> <h3>老人依依送别前来看望自己的子女。</h3> <h3>这里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里的特产,土豆,蒜苗,蚕豆。还有这里原生态的环境,蓝天白云,纯净的空气。</h3> <h3>等船的老人。</h3> <h3>今天是劳动节最后一天,码头上挤满了等待回家的人。</h3> <h3>假期结束,年轻人带着父辈收获的农产品,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虽然根在这里,和我们一样,几年后他们也终将成为大猫岛的过客。</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