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4月20日来自青海,四川,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共计72人相聚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的四威苑宾馆。</h3><h3>从青、中年走到老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虽然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或一路顺风,或平平谈谈,或艰辛坎坷,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大家是一样的,我们都在青海贡献了我们的青春,如今我们不再是年轻人,都是奔六跨七冲八的老人了。</h3><h3>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年华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们心中那份深深的同事情谊。此时此刻,除了兴奋,就是激动,当我们见到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共同生活化成我们的友情,依旧那么鲜活,那么生动,那么让人回顾,他们中有我的老同事,老领导,也有40年前是我的学生,如今也大多退休在家,成了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尽管岁月的风雨带走了我们青春的韶华时光,但往日同事,师生共度的美好片段,依然时时闪现在我们不老的心中。那里有我们青春稚嫩,但永不后悔的理想飞歌,那时有我们曾经彷徨,徘徊,但永远激荡着青春寻梦的渴望。这次聚会于成都,大家满怀的是兴奋与激动,由于聚会队伍庞大,參会人员人员分成6组,每组12人,旅游途中,两辆大巴,车上,船上,走着,攀着,一路互相有着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道不完的情,留不完的影,跟着导游,游览探寻了古蜀之地,游览了具有四川特色的绚丽风光,先后参观游览了四川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文殊院,峨眉山,乐山大佛,刘氏庄园及三个特色古镇,柳江,安仁和街子古镇,青城山和都江堰,饱览了四川的经典特色风光。<br></h3><h3>”相见时难别亦难”。六天的相聚虽然短暂,但短暂的聚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也许现实生活会把我们分隔异地,但无论你们身在何方,同事间的那份友情永久存在。在此,我们由衷地要感谢李祖德校长和筹备组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主办方李老师夫妇的热情接待,是他们对昔日老同事们的炽热的感情,是他们的精心安排,真心而辛劳的付出,才成就了这次聚会,才取得了这次成都大聚会的圆满成功,向李校长及筹备组全体成员表示诚挚的敬意!也祝全体参加人员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每一天!</h3><h3><br></h3><h3>2019年4月20日中午上海,昆山,苏州,无锡,常州人员乘坐的K282次列车到达成都火车站,到达时成都正下着雨,马建国先生辛勤接站,带领我们乘坐7号地铁一品天下站下车,出口步行至四威苑宾馆下榻。</h3> <h3>成都四威苑宾馆</h3> <h3>来自各地的聚会人员纷纷到达宾馆,亲切握手,拥抱,互相问候</h3> <h3>温州部队黄老师一行10人到达宾馆时,即时与在场人员合影</h3> <h3>4月20日下午18点</h3><h3>联欢晚宴在距离宾馆不远的红杏酒家举行,主办人李祖德校长致词,建昌忙着摄影录像,气氛热闹非凡</h3> <h3>成都市红杏酒家</h3> <h3>89岁高龄的廖道粱老先生带病来到晚会现场,医学专家张振伟院长在倾听老人的病情,值得崇敬的一幕</h3> <h3>2019年4月21日</h3><h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3><h3>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h3><h3>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h3> <h3>咱们出发!看熊猫去</h3> <h3>大熊猫食性单一,以吃箭竹为生。 偶尔抓到一只竹鼠,它也会显出祖先食 肉的本能,大吃一顿。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到了繁殖季节,才“夫妻同 居”,随后又各奔东西。雌性熊猫怀孕约5个月,即可产仔,刚生下的幼仔非常小,体重仅有150克左右,熊猫妈妈常把 它搂在怀里,爱不释手。小熊猫在妈妈眼前长到两岁,就开始独立生活。</h3><h3> 在野外,大熊猫的雄兽和雌兽平常都是过着独居的生活,每个个体的活动范围大约为4-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它的种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个体均栖息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享着同一地区的食物来源,彼此之间互相依赖和制约,自然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h3> <h3>看!憨厚的熊猫</h3> <h3>小熊猫</h3><h3>是一种孤独而可爱的精灵,我国特有的川西亚种小熊猫,大概有3000只左右,这种可爱的生物,中午一般都在树洞或者洞穴里睡觉,因为他们早晚会出来觅食,主要是吃新鲜嫩美的箭竹竹叶和竹笋,可是这种与世无争的小精灵,却因为大熊猫的原因,已经濒临灭绝了。</h3><h3><h3> 俗名小熊猫,中文学名红熊猫。体型肥胖体长40~60厘米,比猫大些,但比狗稍小。体重约6千克。全身呈红褐色,四肢呈棕黑色,体毛长而蓬松,脸圆,具白色斑纹,唇、耳缘和颊白色,脸上有白斑,眼鲜艳;尾粗,长超过体长之半,具9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颇显著,因此,中国四川省称为九节狼。红熊猫四肢粗短,背部毛色为红棕色,其眼眶和两颊甚至连嘴周围及胡须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条蓬松的长尾巴,其红棕色与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红熊猫”的别名因此而得。</h3></h3> <h3>文殊院</h3><h3>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br></h3><h3> <br></h3><h3> 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h3> <h3>文殊院—文殊阁</h3><h3>1997年底始建的文殊阁、文殊楼(上客堂)现已圆满建成(两楼底层均为地下停车库),堪称现代寺院的典型宏伟建筑,体现了现代化的寺院建筑特点。文殊阁占地面积1,000m2,第一层是文殊讲堂作大型的视听讲堂,第二层是成都文殊院佛教图书馆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因特网络佛法),第三层是文殊殿供奉青铜铸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及信士父母的莲位。文殊楼可供来往的大德僧人、居士(信徒)膳宿。</h3><h3>文殊阁的竣工,结束了文殊院没有文殊菩萨殿的历史,实现了广大僧众居士们的夙愿。为了将文殊阁建成又一珍贵的佛教文化圣地,文殊院反复研究论证,报请成都市政府民宗委同意,决定将文殊阁自下而上建成"极乐堂"、"空林讲堂"、"空林佛教图书馆"和"万佛殿"四层。</h3> <h3>汉昭烈庙</h3><h3>汉昭烈庙,即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而建立的庙宇。</h3> <h3>武侯祠</h3><h3>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一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h3><h3>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h3><h3>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h3> <h3>名垂宇宙—诸葛亮纪念堂</h3> <h3>惠陵</h3><h3>汉昭烈皇帝刘备的陵寝(陵墓),甘夫人和穆皇后吴氏也先后合葬于此,为夫妻三人合葬墓。惠陵陵寝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陵墓等组成。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现存砖墙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所修,上有"汉昭烈皇帝之陵"几个大字。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了,史书记载未有被盗痕迹,至今也没有被挖掘。</h3> <h3>刘备墓地</h3> <h3>锦里古街</h3><h3> 又名锦里一条街、锦里,是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條古商業街, 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便已存在。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锦里古街毗邻武侯祠, 頗有古蜀國民風。現在的锦里古街已經被開發成一條民俗商業步行街, 混合三國文化以及川西文化。</h3><h3>名称由来</h3><h3> 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h3><h3><br></h3><h3></h3><h3> 2004年10月31日,成都“锦里”民俗休闲一条街正式开市,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座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这条在武侯祠东侧出现的老街,全长350米,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二者之间又以水为隔。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滋味。如果游人在“锦里”的古色中流连忘返,还可以住进高挂着丝绸灯笼的栈,在彻夜辉煌的灯火中感受时空变换的神奇。</h3> <h3>三国圣地留影</h3> <h3>2019年4月22日</h3><h3>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景区面积17.88平方公里,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地处凌云山中部,凌云山海拔448米,周长约3.5公里,面积约0.6平方公里。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1984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11年7月6日,乐山大佛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乐山睡佛,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乐山大佛刚好位于乐山睡佛的心脏处,构成了“心即是佛”千古奇观。</h3> <h3>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h3><h3>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h3><h3>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h3><h3>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h3> <h3>2019年4月23日</h3><h3>峨眉山风景区,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受四海信士的敬仰,是四川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来到了峨眉—山之领袖,豪情满怀,不禁同时伸出了大拇指</h3> <h3>秀甲天下</h3> <h3>峨眉山报国寺</h3><h3>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海拔533米。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亩。</h3><h3>峨眉山中第一大寺,其原址在伏虎寺对岸的瑜伽河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原名会宗堂,清初迁建于此,顺治九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王藩手书;报国寺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寺院得以完整保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维修、扩建的次数最多;1993年,又新建了钟楼、鼓楼、茶园、法物流通处,使报国寺更加庄严。</h3> <h3>布金林</h3><h3>布金林,位于四川峨眉山报国寺至伏虎寺之间,为峨眉山的四大禅林之一,系清代僧人寂玩和尚依《大乘经》一字一株植树成林,计10.9万余株。</h3><h3>为什么叫“布金林”呢?这里面原来是有典故的:“布金林”在佛经上称作“祇园”。传说古印度的国名是舍卫国,城中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富翁,受其周济者,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他是佛陀的信徒,请求波斯匿王太子把园林卖给他,修一座精雅的房舍供佛,祇陀太子故意为难他说:“你能用金沙将我的园地铺满,我就同意。”不料长者满口答应,并立即请来苦力,担着金沙去布散园林。太子被感动了,就说:“长者,你真诚好施,我也愿种点善因。这样吧,园地作为你买的,花木作为我对佛的供养。只求我和你的名字结合起来给林园命名。”于是林园取名叫“祇树给孤独园”,简称“祇园”,通俗地称为“布金林”。</h3> <h3>继续登山</h3> <h3>伏虎寺—虎溪精舍</h3><h3>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位于四川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h3> <h3>大雄宝殿</h3> <h3>俯瞰伏虎寺</h3> <h3>累了,休息在山亭中,聊天</h3> <h3>峨眉山上的猴子</h3> <h3>金顶</h3> <h3>十方普贤金像位于峨眉山金顶,于2006年6月18日落成,通高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0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金殿、铜殿建筑面积1800㎡。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为目前中国最大金殿。朝拜大道,宽18米、长108米,10级,由10对大象相对拱卫,既体现普贤精行实践的精神和特色,又蕴含指引众生朝拜礼佛的方向和途径。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h3> <h3>4月23—24日柳江古镇</h3><h3> 柳江古镇,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两岸,历史上称为“明月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镇上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而更名为“柳姜场”,1780年定名为“柳江场”。历代屡废屡兴。</h3><h3>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成都150公里、瓦屋山50公里、峨眉山36公里。 古镇背靠峨眉、瓦屋仙山,侯家山、玉屏山拱卫左右,杨村河、花溪河拥镇而过,向北流向美丽富饶的锦绣花溪坝。这里有川西风情吊脚楼、中西合璧曾家园、访古寻悠水码头、3亲水临河古栈道、百年民居汇老街,还有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观音、108棵千年古树等特色景观。著名特产:藤椒油,以及藤椒油制作的藤椒鸭</h3> <h3>吊脚楼</h3> <h3>漫游古镇景色</h3> <h3>硕大奇特的古榕树</h3> <h3>美丽的河流穿镇而过,S型的石墩桥连接古镇两岸,当心哦!跨越石墩</h3> <h3>古朴的木亭桥横跨古镇</h3> <h3>这是我们在古镇下榻的旅店,宽敞而明亮</h3> <h3>2019年4月24日</h3><h3>安仁古镇</h3><h3> 安仁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县(早于大邑建县50多年),隶属于剑南道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当时的县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镇,因古为“安仁”县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县建置撤销,其区域划归大邑县。安仁镇是国家级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成都市十四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h3><h3> 安仁人文荟萃,是著名抗日将领刘湘、起义将领刘文辉等一大批民国时期军政要员的故乡,集镇范围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刘氏庄园。有保存民清时期的刘氏庄园群、刘湘公馆等古公馆27座。</h3> <h3>魏明伦文学馆</h3><h3>是一家位于大邑县安仁镇的文化类单体博物馆,于2013年4月20日正式开馆。该馆通过大量翔实的图片、作品、影像、实物等资料,集中展示了魏明伦先生的文学创作历程。</h3> <h3>古镇一角</h3> <h3>刘文彩祖居</h3> <h3>公瓒酒坊</h3> <h3> 大邑刘氏地主庄园位于大邑县安仁镇,属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北郊,距市区52公里。在安仁镇东500米处,有南北相望的两座乌压压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我国现存完整、规模浩大的刘文彩地主庄园——“老公馆”和“新公馆”。1959年,在老公馆原址成立的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开始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了数以千万计的国内外观众。1980年,大邑刘文彩地主庄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和成都市青少年教育基地</h3> <h3>十三层象牙塔</h3> <h3>泥塑《收租院》</h3> <h3>刘文辉公馆</h3><h3> 刘文辉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政界军界商界宗教界以及黑道都摆得平吃得开,人送外号“多宝道人”。历经军阀混战、抗战、解放战争、三反五反、文革,都毫发无损,在国共两党都得烟抽,活到81岁,1976年去世。</h3><h3>刘文辉生于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是刘文彩的弟弟,刘湘的叔叔。保定军校毕业后,回四川从戎,29岁就当了军长。民国期间,刘家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h3><h3>但不知为何,刘文辉与刘湘叔侄不合,在军阀混战中叔侄大战,最后刘文辉被刘湘出动飞机轰炸将其打败,退至宜宾。</h3><h3>后到西康,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他全心全意建西康,建水电站(至今仍在使用),开金矿,种鸦片。办学校,抓教育,开展文体活动,亲自给师生慷慨激昂的讲话。调和川藏各宗教矛盾,给寺庙捐献,使西康风调雨顺。</h3><h3>红军过大渡河时,是他的防区,但他并不积极,使得红军飞夺泸定桥,使蒋介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的部署落空,为此他受到国民党的处分。我在想,如果不是他为保存实力消极防御,中国革命就不知道会是怎样的走向。</h3><h3>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民国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他与蒋介石不合,但却很会来事。蒋介石视察四川,在大会上说四川是天府之国,他马上站起来说,不对,四川是国之天府。</h3><h3>私下里,他与共产党一直有接触。1949年11月,蒋介石到成都,让他去台湾,还要先把他妻儿送到台湾,他表面答应,但偷偷翻墙跑了,然后就率部起义,加速了西北的解放。</h3><h3>建国后,他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h3><h3>他的家庭也一直很好,三姨太年轻聪明漂亮,子女也都很好。</h3><h3>这样的人真是奇才,有大智慧,大魄力!</h3> <h3>2019年4月24日—25日</h3><h3>街子古镇</h3><h3>街子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有以晋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 街子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h3><h3>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h3> <h3>字库塔</h3><h3>建于清道光年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塔高15米。塔呈六方体形,分五层,最上面的四层外墙刻有“白蛇传”等壁画。 </h3><h3>字库是信奉“惜字是福”的街子人认为:随便丢弃、污染有字的纸是缺德的事,应该把废弃不用的字纸放在特制的纸篓内集中起来焚化。于是分别在街道的上场口和下场口修建了两座专供焚纸用的字库。上场口的那座已毁,下场口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古镇的一道景观</h3> <h3>瑞龙桥</h3><h3>街子古镇味江河面上架设着一座造型优美、雕梁画栋的风雨廊桥,这就是“瑞龙桥”。早期的瑞龙桥只是一座简陋的铁索吊桥,在“5·12”大地震时,以前的瑞龙桥遭到了严重破坏,如今重新修葺一新的瑞龙桥为重檐式廊桥,可供人车通行。桥身的两侧内壁上有“茶道马鸣、蜀王投浆、建文逃禅、洪武南藏、味江朝发、龙潭卧波、古井藏甘、石磨生香”等20幅彩绘,集中而形象地描绘出街子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瑞龙桥与上游的御龙桥一东一西横跨味江之上,犹如两把铁锁,因此民间一直有“回龙锁味江”的说法。</h3> <h3>古街猎影</h3> <h3>2019年4月25日</h3><h3>西蜀第一山—青城山</h3><h3></h3><h3>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h3><h3>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h3><h3> 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道陵。</h3><h3> 公元143年(东汉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h3><h3> 隋唐统治者对道教的扶持,使这一时期的青城山实乃“神仙都会之府”。隋唐时期道教兴盛,青城山宫观遍布,高道辈出。</h3> <h3>登山中,摄像可是不可开交,完全忘记了劳累!</h3> <h3>青城山—月城湖</h3><h3> 月城湖的湖水来自青城山上老霄顶的小溪,流淌到开阔的山间谷地,成为了一个小湖。这里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湖泊四周草木茂盛,湖水碧绿,周围的山谷倒影在水中,景色清幽,十分的舒服。湖中有游船,可以坐船游湖。</h3><h3><br></h3><h3> 月城湖座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丈人峰下的鬼城山,又名月城山,湖因山得名。早先源出高台山的清溪, 在这里进入开阔的山间谷地,1985年新筑拦水坝,宽20余米,高10余米,在这里形成水面约24000平方米的山间小湖。相传为轩辕黄帝之师、蜀中八仙之首的岷山真人鬼谷隐居处,又传五代孟蜀时,仙人刘海蟾亦在此修炼。月城湖周,青山环卫,画意盎然,碧绿湖水,宛如明镜,四周山谷,倒映水中,朝晖夕阴,云蒸霞披,山姿水色,令人沉醉。堤上有长廊,给人以观景歇憩,品茗怡乐;湖中有游船,供游人逍遥畅游。</h3> <h3>登山坐滑杆的游人</h3> <h3>上清宫</h3><h3> 海拔1180多米。始建于晋代,后废,唐玄宗时又加修建,五代间前蜀王王衍重建,明末毁于火。现存殿宇建于1862—1874年间(清代同治年间),现有老君殿、三清殿、道德经堂、文武殿和玉皇殿。山门外丙侧石壁上刻有黄云鹄所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题字。宫内有传为麻姑浴丹处的麻姑池以及鸳鸯井等名胜,珍藏有楠木刻板《道德经》、《阴符经》全文及张大千所画徐太妃、花蕊夫人与绛巾仙女石碑两通。宫东不远处有跑马坪、旗杆石,传为明末张献忠起义军练兵遗址。</h3> <h3>继续登山</h3> <h3>老君阁</h3><h3>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宝顶),海拔高1260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h3><h3> 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等处。其中东华殿的一百平方米,长五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纯 圆明宫阳及锺离权。</h3><h3>老君阁于一九九二年秋兴建,历时三载竣工.为八百里青城圣境,又创一宏伟奇观。</h3><h3>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h3><h3><br></h3> <h3>都江堰</h3><h3> 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桥浑然一体,体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为此有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美誉。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国时期就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h3><h3> </h3> <h3>卧铁</h3><h3>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h3><h3> 卧铁主要是用来标记挖掘深度的。由于都江堰遵从李冰的“深淘滩,低作堰”原则,在从古至今,每年枯水期都要对河道清除淤积的泥沙。那到底挖泥沙挖到多深合适呢?经过人们的经验,找出了一个合适的深度,并埋上卧铁。以后岁修就挖到卧铁为止。</h3> <h3>离堆公园—宝瓶口—飞沙堰</h3><h3> 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点之一。</h3><h3> 公园大门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上联说,誉称“陆海”的天府,盖世无双,归功于李冰太守,他接过大禹的神斧仙椎,完成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下联说,总揽蜀中名山秀水,都江堰市第一,这离堆公园就是其中增色添彩的一处。2013年7月23日,离堆公园支线开通,下穿都江堰市区。</h3><h3> 宝瓶口,是指 起“节制闸”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开凿的一个口子,因它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h3><h3> 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h3><h3> 飞沙堰是泄洪道,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是都江堰的关键要害。</h3><h3> 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h3><h3> 都江堰重大工程:1.魚嘴 2.宝瓶口 3.飞沙堰</h3> <h3>都江堰一景</h3> <h3>堰功堂</h3><h3><br></h3> <h3>魚嘴</h3><h3> 都江堰鱼嘴是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h3><h3></h3><h3> 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h3> <h3>离堆公园</h3> <h3>安澜桥—夫妻桥</h3><h3>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竹滕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h3><h3><br></h3><h3></h3><h3> 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何先生修的桥因无栏杆所以一人摔下水摔死,被官员处死,妻子为了为丈夫雪冤想尽办法修了栏杆。全长约500米,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h3> <h3>邓小平为都江堰题字“造福万代”</h3> <h3>张松银杏</h3><h3> 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内的张松银杏蕴涵着独特历史文化。该树高6.3米,树围最宽达5米,传说系后汉张松所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此树,虽不是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但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2004年角逐“天府树王”时,获得“十大名桩”的殊荣。此树下边两干并立,于一米高处,两干愈合为一,状若两腿矗立。后人便因势盘置,将树冠修剪成白鹤形体,或头或尾、或翅或胸,各部完美,生动活泼。体现了园林艺人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园林艺术。特别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张松银杏本为雄株,千年来未接一果,但自2000年起,每年都硕果累累</h3> <h3>南桥</h3><h3> 都江堰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原名为“普济桥”,曾多次损毁,南桥的最后一次改修,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h3><h3> 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桥面加宽。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桥长约133米,4排5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仍5孔。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h3> <h3>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h3> <h3>温江晚宴</h3> <h3>再见了!美丽的成都</h3><h3>2019年4月26日</h3><h3>成都火车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