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约旦之旅

好心情

<h1><font color="#010101">前言</font></h1><h3><font color="#010101">记得2013年与北京的同学相聚时,得知她的脚印烙遍世界众多角落,我就很羡慕地对她说,假如我只能出一次国,那我定首选欧洲。同学即刻就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只能出一次国呢?是啊,我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奇怪,也许对我这个从未走出国门的人来说,只是想向她表达我对欧洲的向往吧!在国内走了不少地方的我,心目中的欧洲一直是我国外首选的旅行目的地。然而,我却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走出国门,却是来到了这样一个地方:谜一样的国度,神一样存在的地方。以色列和约旦,于我更多地只停留在媒体报道的字眼中,动乱?冲突?或荒芜落后?……所以,亲朋好友听说我要去以色列,第一句话总是安全吗?听说那里打仗。短暂的10天旅行,对我来说也只是水过鸭背,只能算路过打酱油而已,但的的确确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粗浅的了解,也真实地见证了三个不:红海不红,死海不死,耶路撒冷不冷。</font></h3> <h1><u>第一天和第二天</u></h1> <h3>四月九日,我们一行六人,从南宁飞往成都,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队员汇合,十日凌晨1点多乘坐川航的航班,从双流机场飞往以色列。历经十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在当地时间早上7点40分降落特拉维夫国际机场。之前,听说以色列的过关安检特别严格,所以对我这个外语文盲来说,只好紧跟队伍一切按图索骥。然而我所体验到的却是便捷高效人性化的通关过程:专门通道,团签个人护照不盖章,方便将来申请阿拉伯国家旅行……</h3><h3>出了机场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在飞机上熬了十个小时,紧跟着2小时大巴赶往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之后便是阿克古城,然后烤鱼店午餐,再到贝利利湖游船出海,登八福山参观八福堂,最后入住提比利亚。第一天紧凑的行程差点让人崩溃,感受也不是特别好,这也许就是跟团游的缘故吧。好在以后的行程都安排得较合理,体验也立马不同了。</h3> <h3>空中俯看特拉维夫</h3> <h3>阳光洒满特拉维夫机场</h3> <h1><b>海法</b></h1><h3><b>以色列北部港口,也是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第三大城市。那里居民绝大多数是犹太人,也有不少阿拉伯穆斯林和基督徒,德鲁兹人以及巴哈伊教徒。犹太教、穆斯林教、基督教三大教在此和平共处。海法,意为"美丽的海岸线”,巴哈伊空中花园就漂浮在这美丽的地中海东海岸之上。</b></h3> <h3>海法街景</h3> <h3>被联合国列为文化遗产的巴哈伊花园。据说只有巴哈伊教徒才能从山脚走到山腰的金顶教堂。游客一般都直接到山顶,俯看海法全景。</h3> <h3>卡梅尔山顶看巴哈伊空中花园</h3> <h3>美丽的海法</h3> <h3>阿克古城,世界文化遗产</h3> <h1><b>加利利湖,以色列人的生命之源</b></h1> <h3>船老大为我们升起了中国国旗</h3> <h3>湖光山色</h3> <h1><b>八福山上的八福堂</b></h1> <h3>二鱼五饼,传说耶稣用两条鱼五个饼救活了五千人</h3> <h3>八福堂内景</h3> <h3>八福堂外景</h3> <h3>入住提比利亚飘扬有中国国旗的酒店</h3> <h3>从酒店的房间拍到贝利利湖日出</h3> <h1><b><u>第三天</u></b></h1><h3><b>十一日先游览被称为以色列最美小镇的萨法德小镇,然后到约旦河耶稣受洗处参观,最后从约旦的侯赛因口岸进入约旦。到达约旦的首都安曼,吃到了本次行程的第一顿中餐,虽然是阿拉伯人开的餐厅,所做的中餐也算过得去,最后游览了城堡山,眺望环抱城堡山的安曼老城,近观夕阳照射下的神殿遗迹,耳边传来神秘而高吭的邦克声,我只觉得撼人心魄。</b></h3><h3><b><br></b></h3> <h1><b>萨法德小镇</b></h1> <h1><b>约旦河耶稣受洗处</b></h1> <h3>入口处用多国文字书写的《圣经》经文墙</h3> <h3>中文版的经文</h3> <h3>准备受洗的信徒</h3> <h1><b>七丘之城—安曼</b></h1><h3><br></h3> <h3>神殿遗留的石柱在无声诉说</h3> <h3>奥斯曼帝国王宫的身体,阿拉伯人的穹顶,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h3> <h3>马赛克石画</h3> <h3>远眺安曼旧城里的古罗马剧场</h3> <h3>应该是地球上最高的国旗了</h3> <h3>古迹随处可见</h3> <h1><b><u>第四天</u></b></h1><h3>12日安曼到佩特拉。没到约旦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佩特拉,亲临其境之后不由得为之倾倒。佩特拉古城位于安曼南250公里处一条峡窄山谷中,因岩石呈现出的色彩,又被称为"玫瑰红城市”。它是约旦第一处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虽然沉睡了千年之久,但仍然不愧为世界新七大奇观之一。</h3> <h3>象征主神的方石</h3> <h3>神龛</h3> <h3>西克峡谷(通往古城内部的必经之地)最窄处仅通一辆马车</h3> <h3>双鱼石</h3> <h3>天门洞开</h3> <h3>走向光明</h3> <h3>绝处逢生</h3> <h3>一线天</h3> <h3>走出西克峡谷,卡兹尼神殿矗立眼前</h3> <h3>古罗马剧场</h3> <h3>城市街景</h3> <h3>旧日重现</h3> <h3>整装待发</h3> <h3>与历史对话</h3> <h1><u>第五天</u></h1><h3>13日佩特拉到阿喀巴。途中乘四驱车穿越月亮谷又叫瓦地伦(红沙漠),尽管风沙扑面,但是那宛如火星般荒芜寂寥却又壮观无比的地貌风光,慑人心魄叫人难忘,电影《火星救援》、《阿拉伯的劳伦斯》均在此取景。</h3> <h1><b>月亮谷风光</b></h1> <h1><b>阿喀巴(红海)风景</b></h1><h3><b>阿喀巴是约旦唯一的港口,入住五星酒店,海边风景超棒。</b></h3> <h1><u>第六天</u></h1><h3>14日阿喀巴到死海。途中参观了马德巴省首府马达巴,这里不但居住了大量的基督徒,而且因盛产马赛克镶嵌画,故有“马赛克之城”的美誉。最出名的古迹是圣•乔治东正大教堂,里面保留有用马赛克镶嵌的最古老的中东地图。登上尼波山远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参观了摩西升天处。</h3> <h3>圣•乔治东正大教堂</h3> <h3>最古老的马赛克中东地图</h3> <h3>马赛克镶嵌画</h3> <h3>尼波山</h3> <h3>蛇盘魔杖象征摩西神迹</h3> <h3>教堂里的马赛克画</h3> <h3>入住死海五星酒店</h3> <h3>死海漂浮</h3> <h3>死海的早晨</h3> <h1><u>第七天</u></h1><h3>15日死海到耶路撒冷。从约旦中部的艾伦比关口回到以色列,进入耶路撒冷老城,感受到三大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精神中心的热度,真的是耶路撒冷一点都不冷。参观了无数的教堂,看到了信徒们对信仰的执着,走了耶稣当年受难时走的苦路14站中的9站,对我这个不信教的人来说,也算是知晓了耶路撒冷对各路信徒是何等的重要。最后来到耶稣降生地伯利恒,参观圣诞大教堂,夜宿伯利恒。</h3> <h3>耶路撒冷老城城墙</h3> <h3>犹太教徒与耶路撒冷老城</h3> <h3>圣墓大教堂</h3> <h3>圣墓大教堂内景</h3> <h3>圣墓大教堂特写</h3> <h3>锡安山,耶稣与众徒最后晚聚的地方</h3> <h3>哭墙广场,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h3> <h3>哭墙与犹太人</h3> <h3>苦路第三站</h3> <h3>哭墙广场偶遇以色列预备役女兵</h3> <h3>俯看伯利恒</h3> <h3>伯利恒的中心:圣诞大教堂</h3> <h3>在伯利恒看到的巴以隔离墙</h3> <h1><u>第八天</u></h1><h3>16日伯利恒到特拉维夫。从伯利恒进到耶路撒冷,参观大屠杀纪念馆。之后到了以色列的雅法,这是我此次行程中最喜欢的地方。在特拉维夫参观了钻石加工中心,最后回到耶路撒冷,上橄榄山远眺耶路撒冷老城,宿伯利恒。</h3> <h3>大屠杀纪念馆内不能拍照,参观完走出纪念馆外,第一眼看到的“希望之门”</h3> <h3>美丽的雅法古城</h3> <h3>从橄榄山看到的金顶教堂</h3> <h3>橄榄山下的万国教堂</h3> <h3>有白城之称的特拉维夫街景</h3> <h3>全家福</h3> <h1><b>至此,全部行程结束。17号从特拉维夫返回成都,18号从成都返回南宁。</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