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传承(二十二)】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h3>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h3> <h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季节。</h3> <h3>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蛄(即:蝼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h3> <h1><b> 立夏习俗</b></h1><h3><b> 1.迎夏</b></h3><h3> 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h3><h3><br></h3> <h3><b>  2.尝新</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腌鲜、卤虾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笋、蚕豆、豌豆、黄瓜等。</font></h3> <h3><b>  3.斗蛋</b></h3><h3>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h3> <h3><b>  4.秤人</b></h3><h3>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h3><h3> 各地对称人的寓意说法不同。在上海、浙江富阳,都认为称人可以解除庄夏之患。在江苏苏州,认为称人可以保一年平安。在江西吉安,则认为称人可以使体重不减。</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立夏养生</b></h1><h3>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h3> <h3>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平时可多做一些安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b><b> 立夏诗句欣赏</b></h1><h3><b> 立夏</b></h3><h3><b> 宋·陆游</b></h3><h3>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h3><h3>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h3><h3>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h3><h3>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h3> <h3><b> 山亭夏日</b></h3><h3><b> 唐·高骈 </b></h3><h3>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h3><h3>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h3> <h3><b> 夏意</b></h3><h3><b> 宋 苏舜钦</b></h3><h3>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h3><h3>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h3> <h3> 撰稿:田 斐</h3><h3> 配音:李晨菲</h3><h3> 审核:罗 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