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故地 再续情缘

风飘茉莉

<h3>  1969年底我们随父母离开武汉来到筹建中的湖北省五七干校(选址湖北钟祥的沙洋一农场),原省直附属单位按照行业划分成七个团。1970年,省五七干校把七个团合并成新的三个团。其中,六团(文教卫系统)、二团(工交系统)和三团(财贸系统)合并成新的二团。至1975年大部分干部陆续走上工作岗位。1979年五七干校正式撤销。</h3><h3> 在沙洋的七里湖畔,我们这些相同命运的孩子们相遇了,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艰苦岁月的磨炼,使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从容面对一切困难。从搭建芦蓆棚到砌砖瓦房,从春耕播种、夏季除草、秋后收割到寒冬积肥,我们同父辈们一起白手起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br></h3><h3> 五十年后,2019年4月11--12日,这些五七干校的孩子相约重返沙洋,看看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h3> <h3></h3><h3>本次聚会的安排:<br></h3><h3>4月11号</h3><h3>7:00—10:00 由武汉(各车集结地)前往报到地点——白鹿春舍酒店(约190公里)</h3><h3>10:00—12:00 报到、住宿登记</h3><h3>12:00—13:10 中餐、休整</h3><h3>13:10—14:00 酒店~校部(车程)</h3><h3>14:00—18:00 校部合影、故地重游:</h3><h3>行车路线:校部所在地、老三团、老六团、老二团、汉江大堤和七里湖</h3><h3>18:00—19:00 从七里湖返回白鹿春舍酒店</h3><h3>19:00—20:30 晚餐</h3><h3>21:00—23:00 五十周年纪念晚会</h3><h3>4月12号</h3><h3>8:00—8:30 早餐</h3><h3>8:30—9:30 参加航拍</h3><h3>12:00 午餐后离店返程</h3><h3></h3> <h3>  因为玲玲夫妇和阿伟小弟承担着摄影和航拍的重任,希望能尽早了解即将面临的环境,选择好拍摄机位。于是二排的同学一起提前一天到达京山的白鹿春舍酒店。</h3><h3> 打前站的义工团队预订下整个酒店,他们的工作体现在每一个细节。<br></h3><h3> 欢迎原省五七干校的子弟回家!</h3><h3> 亲切、温馨的气氛弥漫在白鹿春舍酒店的整个院落。</h3> <h3>  低调的编外义工</h3><h3> 身穿白大褂,手提医药箱,这是本次聚会活动的随队医生、二排的汉汛同学。看到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超过一百人,有着医生背景的汉汛同学主动带上医药箱,自备应急药品,公布联系方式,随时准备为参加聚会的同学提供帮助。</h3> <h3>  提前来到联欢会现场,排练我们准备演出的舞蹈和小合唱。</h3><h3> 休息时,摆摆珀斯,在舞台上随意拍几张!</h3> <h3>  现场闲着的男生只有启武,他少语,腼腆。</h3><h3>  在姐妹们的怂恿下,“党代表“终于艰难、羞涩地向前举起右手。</h3><h3> 好!定格,摄影师赶紧按下快门,一幅精彩的《常青指路》就这样诞生了!</h3> <h3>  4月11日从上午九点开始,参加聚会活动的同学们陆续抵达。</h3><h3> “请抬头看这里!”义务摄影师温馨地提醒着。于是,张张笑脸留在签到处,留在聚会的相册里,留在大家的记忆中。</h3> <h3>记录笑脸的金牌摄影大师</h3> <h3>重逢</h3> <h3>分别五十年的大院孩子如愿相聚了!</h3> <h3>拍摄效果先睹为快</h3> <h3>  二排的哥哥姐姐们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和欢笑带到哪里。</h3> <h3>  在酒店大堂前,参加拍照的同学不断增加,自发合影的队伍不断壮大!</h3> <h3>辛勤工作的摄影师们</h3> <h3>这一排简朴的平房是我们的住宿处。</h3> <h3>姐弟三人</h3> <h3>  下午,全体同学在原省五七干校校部大门口合影。</h3> <h3>二中二排的同学</h3> <h3>二中一排、三排、四排的同学</h3> <h3>二中五排的同学</h3> <h3>二中六排的同学</h3> <h3>二中七排的同学</h3> <h3>一中、三中的同学</h3> <h3>老二团的伢</h3> <h3>老三团的伢</h3> <h3>老六团的伢</h3> <h3>省委党校的伢</h3> <h3>文化局的伢</h3> <h3>文联的伢</h3> <h3>摄影师们有序地工作</h3> <h3>这是校部大礼堂前的篮球场。</h3><h3>五十年前的球友,</h3><h3>重返当年的赛场。</h3><h3>飒爽英姿,</h3><h3>健步投球(帽),</h3><h3>风采如旧,</h3><h3>胜似当年!</h3> <h3>  老三团的驻地也就是后来组建新二团的地方。时过境迁,我们印象中留下的痕迹已经不多了。</h3><h3>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岁月,这座饱经风霜的水塔依然屹立,成为大家每次故地游必行注目礼的景点之一。</h3> <p class="ql-block">  这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一条路——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道路的右边是当年省五七干校附属二中的所在地,芦蓆棚搭建的教室早已不见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道路的左边,绿树丛中的一排红屋顶是当年二团的仓库,仓库的西面是打谷场。打谷场上,我们开展过各种体育项目,印象最深的是那场男女生强强对抗的拔河比赛。</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1年的春天,在二中举行的运动会上,二排女生以势如破竹的优势获得全校女子拔河比赛冠军。四排男生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概夺得全校男子拔河比赛冠军。不知是谁提议,男、女冠军队来一场比赛如何?</p><p class="ql-block"> 拔河比赛的总指挥胡重光老师来到我们的队伍前,征求二排女生的意见。说实话,在平时训练时,班里的男同学也曾败在我们的手下。看着老师和同学们热情期盼的眼神,比就比,二排女同学卷起袖子,爽快地同意了。围观的同学们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在胡重光老师的指挥下,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气,个个涨得满脸通红。开始时双方对峙着,好像是势均力敌。也许是我们的啦啦队太强大,比赛场上除了四排的同学,全都是在为二排女生鼓劲。“加油!加油!加油!!!”啦啦队的呐喊声越来越响亮,强大的精神力量助力女生们越战越勇。坚持了一会儿后,四排男生终于自乱阵脚,二排女生在观众们震耳欲聋的加油浪潮声中一举获胜!!!</p><p class="ql-block"> 女生拔河战胜了男生!从此,这个故事成了大家开心的话题。纵然光阴流逝了半个世纪,每次提起大家依然是津津乐道,女同学们更是格外地骄傲和自豪!😎😎😎</p> <h3>  这是我们曾经居住过的家,几个邻家孩子坐在一起话当年。</h3> <h3>欢迎光临,这里通往老六团!</h3> <h3>路边盛开的油菜花热情地欢迎我们。</h3> <h3>老六团旧址,燕燕家曾经住过的房子。</h3> <h3>跨越半个世纪的相聚,</h3><h3>让我们</h3><h3>永保青春,走向快乐!</h3> <h3>这是老二团的驻地</h3> <h3>丰收在望的麦田</h3> <h3>  《蹉跎岁月》标识牌的内容表明,在省五七干校进行合并后,老二团的驻地留给了中央统战部五七干校。</h3><h3> 1970——1973年,这里是中央统战部民委宗教局系统五七干校原址。</h3> <h3></h3><h3> 《江汉大堤》。这是画家王居平当年在省五七干校时的画作。</h3><h3></h3> <h3>  江汉大堤航拍</h3><h3>  江汉大堤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h3><h3> 当年,我们曾在这里行军拉练。</h3><h3> 大堤的东边有我们熟悉的七里湖,西边则是汉江水静静地流淌。</h3> <h3>  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宽阔的水面已经消失,昔日的七里湖演变成小河塘。</h3> <h3>七里湖边留个影</h3> <h3>似雄鹰翱翔!</h3> <h3>即兴表演的舞蹈</h3> <h3>无师自通的小巴依尽情展现潇洒的舞姿</h3> <h3>优柔、妩媚的“麦浪”舞</h3> <h3>  忆当年,芦蓆棚的教室里排练芭蕾舞《红色娘子军》;</h3><h3> 看如今,汉江大堤上再现经典、难忘的那一幕。</h3> <h3>轻松一跳</h3> <h3>我们在蓝天下</h3> <h3>  纪念沙洋情缘五十周年的晚会开始了!本次活动的策划、组织者登场亮相,让我们为他们的热情和执着点赞!👍👍👍</h3> <h3>🌹🌹🌹🌹🌹</h3> <h3>  从大洋彼岸专程回来参加聚会的六排同学菲菲代表大家发言。</h3><h3> 一所举世无双的好学校</h3><h3> 一群无与伦比的好朋友</h3><h3> (摘选)</h3><h3> 魂牵梦绕沙洋岁月!说起来,我们在沙洋生活的时间不长。可是,短短的沙洋岁月,却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心。</h3><h3> 我们的父母,绝大多数人是因为读书而走上革命道路,他们深知学校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所以,来到沙洋后,很快就为我们建立了学校。校舍是简陋的,可是我们的老师却是举世无双的。他们是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著名作家、诗人和舞蹈家。我们的老师不仅人品高尚,知识渊博,而且他们是用父母般的爱心来教我们这群孩子。他们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他们不仅授我们鱼,而且教我们结网。 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为我们在那个狂风暴雨的年代撑起了一片蓝天,在那个知识荒漠的年代建起了一片绿洲,让我们在那个反对知识的年代获得了所能得到的最好教育。</h3><h3> 学习之外,我们这群从前不接地气、韭菜小麦不分的城市孩子们在沙洋有了跌打滚爬的机会,我们盖芦席棚、我们种花生、插秧、割谷、摘棉花,拔黄豆;我们挑土修水利,我们行军拉练,我们搞科学实验,我们在沙土地上跳起了芭蕾舞,我们下塘、下汉江游泳,我们上树摘桑果,我们夜里偷西瓜,抓青蛙,这些城市孩子没有的生活,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我们成了敢想敢干、勇于承担的孩子,我们从此获得了动力源!</h3><h3> 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生活,让我们在沙洋岁月里结识了一群无与伦比的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兄弟,我们的友谊永不褪色。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相聚,我们就立刻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当年!</h3><h3> 正是因为我们所共同拥有的学校举世无双;正是因为我们共同拥有的朋友们无与伦比,才使得沙洋岁月显示出特殊的魅力,成为我们终生的恋人。<br></h3> <h3>舞 蹈《再唱山歌给党听》</h3><h3>表演者 二中二排同学</h3><h3> 参加演出的八个女同学分别来自四个省的五个城市。通过网络视频学习舞蹈,集中合练一次就登台演出了。</h3><h3> 是现代科技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通过网络,我们除了聊天,还可以一起学习,共享快乐!</h3> <h3>女声二重唱《清晨我们踏上小路》</h3><h3>演出单位 二中五排</h3> <h3>诗朗诵《雨巷》</h3><h3>时装秀表演</h3><h3>表演者 一中同学</h3> <h3>女生小合唱《山楂树》</h3><h3>演 唱 二中二排同学</h3><h3>手风琴伴奏 六排阿伟</h3> <h3>葫芦丝独奏《映山红》</h3><h3>表演者 二中农村班同学</h3><h3> 农村班同学,是指到了五七干校后,又将部分干部和家属下放到农村。这些孩子在当地农村的学校上学。初中毕业后,返回五七干校的附中继续学习高中课程,其经历更加不同寻常。</h3> <h3>男声独唱《北京颂歌》</h3><h3>表演者 二中四排同学</h3> <h3>三句半《苦乐忆沙洋》</h3><h3>表演者 二中六排</h3><h3> 接地气的台词引起大家的共鸣,再加上表演者诙谐夸张的动作,引发出阵阵捧腹大笑,许多同学笑出了眼泪。</h3> <h3>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段</h3><h3> 北风吹、窗花舞</h3><h3>表演者 老六团一连的孩子们</h3><h3> 原剧中,除喜儿外窗花舞只有四位舞者,今晚的舞台上增加成七个!当喜儿的众多小伙伴们欢快出场时,狭小的舞台显得拥挤不堪。姑娘们的舞姿受到了约束,可她们的心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兴奋的脸上绽放着笑容。</h3><h3> 这是一群大院的孩子,今晚只为圆梦而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大院的小姑娘常常跑到隔壁省歌舞团的练功房,踮脚趴着窗台,探出小脑袋凝神地观看省歌舞团的演员们练功,观看他们排练当时的样板戏——芭蕾舞剧《白毛女》。看着那抬头、挺胸、收腹、踢腿、舒展双臂的一招一式,一颗热爱舞蹈的种子悄然埋藏孩子们的心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岁月带走了纯真,时光苍老了容颜,依然不变的是骨子里喜爱舞蹈的那份情结。五十年后这群孩子重聚,欣然跳起了《白毛女》片段——北风吹和窗花舞,重现孩提时的梦境。。。。。。</h3> <h3>女声独唱《梨花颂》</h3><h3>表演者 二中四排薛进</h3> <h3>独舞《牧羊姑娘》</h3><h3>表演者 二中八排邱平</h3> <h3>舞蹈《今生是最美好的遇见》</h3><h3>表演单位 二中七排</h3> <h3>女声小合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h3><h3>表演单位 二中六排</h3> <h3>  在《难忘今宵》的歌曲声中,联欢晚会落下了帷幕。</h3> <h3>  音响师、灯光控制师、舞台背景效果控制师,多项重任在身。置身喧嚣的晚会现场,从容冷静地坚守岗位。晚会的成功里有他的付出!👍</h3> <h3>  2019年4月12日上午,全体人员集中在酒店的广场上,激动人心的航拍即将开始!</h3> <h3>无人机航拍的操控者进入工作状态</h3> <h3>无人机来了!</h3> <h3>航拍的指挥者,我们队伍的领跑者!</h3> <h3>尽情狂欢的人们</h3> <h3>  无人机航拍环节将这次的聚会推向又一个高潮。</h3><h3> 五七——我们相识相遇在五七干校</h3><h3> 五O ——我们的友谊持续半个世纪</h3><h3> 花甲之年的我们好像回到五十年前,大家手拉着手奔跑。在指挥的带领下,反应灵活地瞬间变幻着队形。</h3><h3> 时而排成蜿蜒曲折行进的队列,好似一条欲腾空而起的巨龙。时而变成大圆圈、小圆圈、放射状,展示出我们团结、热烈、奔放的心声!仿佛穿越时空,我们真的回到了童年!</h3><h3> 这是一次即兴的表演!没有剧本,没有排练,没有彩排,一次演出就获成功!</h3><h3> 谢谢天才的指挥者!谢谢大家步调一致的激情表演!</h3> <h3>为航拍立下大功的无人机点赞!👍🌹</h3> <h3>  谢谢摄影大师,为聚会创作了不少佳片!🌹</h3> <h3>  二排的联络员,全程参与本次聚会活动的组织策划,参与摄影和图片、录像后期制作,辛苦了!🌹<br></h3> <h3>摄影大师之间的交流和技术切磋</h3> <h3>  二天的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h3><h3> 感谢原省五七干校附属二中的同学克服重重困难义务组织这次活动;</h3><h3> 感谢一百多位同学从各地前来赴约,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聚会令人激动万分,感慨不已;</h3><h3> 感谢众多的摄影爱好者记录下一幕幕动人的瞬间,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br></h3><h3> 同学情深,永生难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