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h3>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古诗词不仅能丰厚一个人的文化积淀,还能助力人的精神成长。“诗言志,诗缘情”,读诗,就是和诗人进行心灵对话;读诗,就是在诗中遇见最好的自己。</h3> <h3> 让经典古诗词复活在当下,让孩子们发现:哦,这首诗词说的就是我的生活,从而爱上古诗词,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基于此,我们在低中年级读诗、画诗、唱诗、诵诗的基础上,在高年级学生中组织了“我与古诗词”征文比赛,引导学生与经典对话,与诗人交流。我们欣喜地看到,诗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了……</h3> 获奖作品选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半生桃花,半世烟雨</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清照诗词赏析</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4)班 张雅淇</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一个出身于宋代书香门第的女子。她被人称作“乱世中的美人”“诗词皇后”“千古第一才女”。<br></h3><h3> 她的父亲藏书众多,她从小就在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h3><h3> 李清照的诗词都是随着自己的生活现状而变化。她的生活和她的诗词一样,都称得上是“半生桃花,半世烟雨”。</h3><h3> 她在自己的《点绛唇·蹴罢秋千》中是这样记录少女时代生活的:</h3><h3>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h3><h3>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突然进来一位客人,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赵明诚,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h3><h3> 从这首词可看出李清照对赵明诚的一见钟情。两人都出自"大家",又都是书香门第,门当户对,顺理成章地成就了一桩美满的姻缘。</h3><h3>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记录了她婚后的生活:</h3><h3>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h3><h3>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容颜不如花的漂亮。她就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h3><h3> 从中不难看出他们两人婚后的幸福。</h3><h3> 然而,老天爷偏偏是吝啬的,不愿意把阳光都给一个人。家灾、国难接踵而至。李清照婚后的第二年,父亲被贬出京城,接着,又发生了“靖康耻”,北宋朝廷彻底崩溃。李清照只好独自押运15车书籍、金石字画,一路不知穿越多少战火,才抵达丈夫赵明诚做官的南京。</h3><h3> 谁知,和她相濡以沫的丈夫也没能陪她走完人生。到了晚年,生活的窘迫、身心的憔悴,把这位千古第一才女折磨得只剩下一声叹息:</h3><h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h3><h3>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h3><h3> 这首《声声慢》抒发了李清照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孤寂落寞,悲伤愁苦的心绪。</h3><h3> 李清照,前期多写悠闲的生活,韵调优美;后期感叹身世,情调悲伤,正是“半生桃花,半世烟雨”。穿越千年,从那一首首诗词中,我似乎还能够聆听到这位才女的命运绝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争教两处销魂”的纳兰词</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4)班 孙若茗</h3> <h3> 在所有古诗词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纳兰容若的词了。其中,他的《画堂春》实乃我的最爱,特别是那句流传了千古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br></h3><h3>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后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他的诗词大都为清新隽秀,哀感顽艳。</h3><h3> 《纳兰容若词传》是这样评价纳兰词:“纵观容若词风清新淡雅间又不乏真情实意,虽然多是哀婉抒情之词,但又不艳俗,反倒是清新脱俗,不流于坊间一些低俗之作,有着自己独特和特色。”个人认为书中说得甚是有理,如那首《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虽说是首情诗,可也是如此地清新脱俗,就如同一副清秀美丽的风景画一般,令人赏心悦目,一点儿也不像旁人那般写出暧昧之感,这便是纳兰容若吸引了众多女子阅读的原因之一。</h3><h3> 纳兰词的风格也会受他的生活所影响,如他在后期妻子卢氏故去后,曾写下无数篇悼词怀念妻子,就如那首《南乡子》:“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別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词中不仅有纳兰容若对妻子卢氏的爱与思念,更流露出对世俗的厌倦之感,所以后期词虽也是那般多愁善感,却少了年轻时那一份欢快,清爽之感。所幸多愁善感的他并非自暴自弃,虽是释然了些,但也不像苏子流放时那般豪爽奔放。</h3><h3> 在孤独中度过了八年后,纳兰故去。有人说是郁郁而终,也有人说是突发寒症而死。而两种说法都十分有说服力。可我还是愿意相信第二种——因为,郁郁而终,让人十分怜悯与叹息,不免柔肠百结。</h3><h3>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想到纳兰容若悲剧的一生,再回读一遍《纳兰词传》,不禁让人潸然泪下。</h3><h3> 纳兰容若,虽为男子,却如女子那般感情细腻,他美丽而短暂的一生与他的词作一样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人牵肠挂肚,真应了那句“争教两处销魂”。</h3><h3> 翻开词传,一缕书香……</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诗伴我成长</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五(2)班 臧一诺</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牙牙学语时,<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似懂非懂地唱着“鹅鹅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能说会道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大声地背道:飞流直下三千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幼儿园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拿着风筝大声叫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忙趁东风放纸鸢。</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小学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严肃地对自已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诗的陪伴下,懵懂的我长成少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春花吹起小喇叭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扯下一根柳枝道:不知细叶谁裁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天来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由衷地叹道:映日荷花别样红。</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菊傲放式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满怀怜爱地说道:不是花中偏爱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雪漫天飞舞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激动地喊道:千树万树梨花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古诗的陪伴下,我从春走到了冬。</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到困难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师勉励我:千磨万击还坚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浪费粮食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妈妈批评我:粒粒皆辛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朋友远去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朋友安慰我:天涯若比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人误解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对自己说:只流清气满乾坤。</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古诗的陪伴下,稚嫩的我健康成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邂逅李清照</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五(2)班 张尔雅</h3></font></h3> <h3> 最近,有一部名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电视剧,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主题曲是依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改编的。提到李清照,这可是妈妈最喜欢的女词人了,她的作品妈妈耳熟能详,那段时间,妈妈经常吟诵这首诗词。她的这个举动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于是,我就央求她给我讲讲这首词背后的故事。<br></h3><h3> 在繁花旺盛之季,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白天还是晴空万里,偏偏风雨说来就来,李清照的心情仿佛像潮水一般烦闷,只好借酒消愁。喝的有些多了,觉也睡的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但是昨晚的心情,依然涌在心头……于是李清照焦急地对丫鬟说:“快去看看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向外面瞥了一眼,笑着回答道:“还好啊,它们还和以前一样呢!”李清照听后慨叹道:“你可知道,你可知道?经过这一夜风雨的洗礼,不少花瓣已经飘零,枝头的花瓣应该所剩无几了……”</h3><h3> 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带我去三台山游玩。这个季节欣赏梅花最为合适了。远远看见人头攒动的地方,放眼望去,一树一树的梅花俨然已经成了花的海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观赏的人们在其中漫步,走着,走着,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和梅林融为一体,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别致风景。我和妈妈徜徉其中,妈妈转过头来对我说:“瞧,现在是满树的梅花,估计再过几周,‘应是绿肥红瘦’了吧!”看着这些随风起舞的花儿,我突然明白了李清照是如此的爱惜花儿啊,她更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希望可以挽留住春姑娘的匆匆脚步,让海棠花花颜永驻。</h3><h3> 原来,诗人是如此的多愁善感,她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生活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够调动她们心中的万般情愫,这也正是她们创作的源泉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酒醉酒醒话李白</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4)班 宋婉晴</h3></font></h3> <h3>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大家都知道,李白爱饮酒作诗,诗作中好多都是醉时写的,那李白的诗又有什么特点呢?<br></h3><h3>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随处都饮,无论花丛路上还是遇到美景。正面看李白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可以看出李白无人亲近的冷情景。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h3><h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虽有些悲感,却不悲观。他借酒消愁,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自我。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除了爱饮酒,他还喜爱交友,所以他有许多朋友。这是李白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虽然短,但情谊深厚。</h3><h3> 这些诗,都是李白饮酒后写的。李白也有“清醒”时。</h3><h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在他乡时,思念家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正准备乘船离开,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可以看出李白与好友的深情厚谊;“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看到的是李白的孤独: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她,彼此久看不厌。</h3><h3>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留下了无穷的精神瑰宝。</h3><h3> 李白为我们留下了1000多首诗,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也许会给一些人知识,也许会给一些人启示,也许会让人恍然大悟,难怪人们称你为“诗仙”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粒粒皆辛苦</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4)班 王译冉</h3></font></h3> <h3>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古人留下的篇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值得我们去钻研。而我从小就与唐诗结下了不解之缘。<br></h3><h3> 在我还不懂事的时候,每次吃饭都会把米饭撒满桌都是。妈妈每次都要唠叨:“你天天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怎么连勤俭节约都不懂?你说,你外公外婆春种秋收,哪一天不在辛苦劳动?这么做,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们能吃上好东西。你现在不知道节约,以后还不知道在哪浪费呢!等你长大我就带你去你外公外婆家种地,也尝一尝劳动人民的辛苦。</h3><h3> 妈妈这话可不是随口说说的,还真就在我一二年级时带我去了外公外婆家种地!</h3><h3> “外公——外婆——”</h3><h3> 我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一下就把在发呆的外公外婆喊出来了。外公见到我就抱着我叫"乖,你来啦!让我好好疼疼。”说着就用他的下巴蹭着我的小脸。我嫌他的胡子扎人就把脸歪在旁边:“外公,你别蹭啦!我脸皮都要给你蹭红啦!"外公这才离开了我的脸庞。</h3><h3> 一会儿,他就换到了正题,问妈妈:“小孩这么小就种地,别累着了,在这玩吧!不去种了,什么时候种不行啊?”“怎么能这样说?带她来就是给她锻炼的,不会累着的。”说着,我们已经走出了家门向田地出发了。走过一段水泥路,远远地看见了田地,阳光下有几个熟悉的人影在拿着锄头等农具干活呢。原来是早已经到的二姨、二舅和大姨。我们看到他们赶紧迎了上去,加入劳作的行列。</h3><h3> 二舅和大姨在撒下新的种苗,二姨为它们把道路上的"绊脚石”除去。看到二姨就一个人,我便去帮忙。妈妈则在施肥。我们相互配合得很默契,一会儿就把任务的一半干完了。</h3><h3> 到了后面,我的新鲜感过去了,便不想再帮忙了,就坐在一旁歇息。妈妈看到我坐在那边就叫我不要乱跑防止迷路了。在我一人独自发呆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的背啊,肩啊,腿呀,胳膊呀,都酸溜溜的,这才意识到自己己非常疲惫。再看看旁边的二姨,滴滴如雨点大的汗水从下巴一直滴到了土中,这不正是“汗滴禾下土”吗?这时,有些懵懂的我渐渐觉得“劳动真不容易,以后我可要勤俭节约,不浪费,不辜负那些农民和亲人的辛勤付出。”想到这,便顺势躺在泥土地上闻着泥土的香味,享受着太阳的温暖。旁边还有一只只小虫虫爬过,我又觉得很惬意,想必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恩惠了吧。我休息了一小会儿,就赶快爬了起来,重新投入到劳动的行列。我想要大家快点干完活,一起回家歇息,吃西瓜,吹着空调。(想一想,这种生活就觉得美好。)</h3><h3> 太阳已偏西,我们推着车子,肩上扛着锄头,伴着夕阳下的自然美景,向回家的小路发出了最后的挑战。</h3><h3>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h3><h3> 我和古诗词结下的不解之缘便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这句诗的道理,我会永记心中。</h3><h3> 因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爱古诗词</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3)班 徐于涵</h3></font></h3> <h3>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对于一个从小就喜欢古诗词的我,这一切都使我陶醉。<br></h3><h3>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也留恋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我还敬佩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品质,更慨叹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h3><h3> 我从亲身观察了解自然中古诗词。记得有一次在书上读到《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描写的画面又是何样的呢?后来,在我一次春天的郊游,我偶然间明白了。我漫步在路间,明媚的春光让我一览无余。碧玉般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着它那青翠的树枝。在春风中跳着欢快的舞。仔细看那绿芽,有的几个叶片紧紧地抱在一起,像一只绿色的小虫子;有的绽开两片小叶,小叶向外卷着,就像展开翅膀的小蝴蝶,又像朵朵漂亮的小花。明媚的晨光洒下来了,柳芽儿被照得发亮,漂亮极了。这不就是“春光懒困倚微风”吗?</h3><h3> 我用几根柳枝做成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继续向前行走。远远的、远远的,我看见了一片粉红色的“海洋”。我乐颠颠地跑过去,发现那竟然是一片桃花林,花儿很美,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人忍不住就会沉醉。那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娇嫩得仿佛吹口气就能化成水。我也兴致勃勃地一个一个地欣赏着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朵花大多都有十多片花瓣组成,有的甚至有二十多片。有玫红的,有粉红的,还有白的。一簇一簇,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这“火”与“雪”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美不胜收。放眼一望,啊!一片粉色的海洋,彼此起伏,一阵微风拂过,花香迎面扑来,一吸,好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粉色的海洋随风波动。“去年今时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也不正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吗?”我嫣然一笑。</h3><h3> 我热爱古诗词,不单单是一方面的。从《静夜思》吟到《如梦令》,再从……古诗词已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教会了我人生哲理。,教会了我留心观察,教会了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教会了我许多许多。它,对我来说有巨大的意义,是一颗幼小的心得到净化,带来憧憬。这,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我的感受,你也懂。</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爱古诗词</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4)班 吴政衡</h3></font></h3> <h3> 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艺术珍宝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还能折射出诗人的心情,或高昂,或豪迈,或悲伤,或低调,或悠闲……<br></h3><h3> 我是一个小小的古诗词爱好者,虽对其了解很肤浅,但也深陷其中的乐趣。</h3><h3> 我与其结下的不解之缘还得追溯到我的童年。</h3><h3>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说起大家最熟悉的诗,莫过于这首《咏鹅》了。这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首诗。妈妈在教我《咏鹅》的时候,一边学鹅叫,一边学着鹅划水。妈妈的滑稽动作引得我哈哈大笑。而那其中的节奏和韵律,更像一行美妙的音符,让人浮想联翩;那诗句也像一幅优美的画让人赏心悦目。古诗词就仿佛是我的旧时相识一样,对它,我有说不完的亲切感。</h3><h3> 小学时期,是知识面与视野开始增加的时候,语文课本以及各类书籍上古诗词开始大量出现,这也正好满足我的阅读兴趣。每当读到欢快的诗句,我就会多读几遍,似乎也能感受置身其中的欢乐。遇到难以理解的诗句,我要琢磨一番,也要借鉴各类书籍资料,争取诗句的真正含义。</h3><h3>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是我最爱看的,各期都有最厉害的擂主出现,有北大博士陈更,有外卖小哥雷海为,有满足了对古代才女一切想象的武亦殊,还有13岁的擂主邓雅文。特别是擂主陈更,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霸气,深深震撼了我!每当选手说完诗句都会有蒙曼老师、康震老师等对选手的精彩点评。老师们海量的知识库像是带我穿越到古代,和古人来一场空前的对话。对他们,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节目里的诗句,有的我会背诵,有的我根本没听过,每次观看都让我收获满满。</h3><h3> 现在我上六年级了,老师要求我们更要多读古诗词,现在我对古诗词的理解似乎更加了解透彻一点,随手拿一本《唐诗宋词元曲》,我会首先了解作者是谁,处身在当时国家的各种背景,写出的诗句是想表达何种的情感。</h3><h3> 长大的我不再仅仅流连于“鹅鹅鹅”,反而对看似“盛气凌人”的诗词更加喜爱了。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明显看出诗人的留恋之情;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流露出深深的爱国之情。</h3><h3> 诗人的处境不一样诗也写得别具一格如,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之喜;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悠闲生活;杜甫的“却看其中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大喜大泣;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人们迎接新年的喜庆……</h3><h3> 古诗词没有物质的枷锁,没有太多的浮躁,多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阅读能力,还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个人的情趣修养,使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真心希望古诗词一路传承下去,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她。</h3><h3> 古诗词,一路伴我行。</h3><h3> 我爱古诗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诗中寻春</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城北路校区六(4)班 李子栎</h3></font></h3> <h3>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首会背的诗是一首关于春天的,那是孟浩然的《春晓》。 <br></h3><h3>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切生命的开始;是一年的新希望。 </h3><h3> 春天,滋润万物的是默默无闻的春雨,正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是春雨也是淘气的,像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h3><h3> 春天又怎么能少得了春风呢?有时春风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将片片柳叶裁剪成尖尖的。大诗人贺知章就写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千古名句。还有时,春天的风像一位画家,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说的就是这个。</h3><h3> 动物们是春天的报信者。你瞧,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为你带来浓浓的春意;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 和“正是河豚欲上时”那可就是呼之欲出的春天了。说可爱的小动物们是春的使者,一点都不过分。</h3><h3> 春天还是充满朝气的,能冲破任何阻挡。在那静悄悄的花园里,一枝俏丽的红杏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h3><h3> 春也是感性的,“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这是李白的《劳劳亭》。你看,春风都知道诗人的离别苦,我们就要“更上一层楼”了。</h3><h3> 千百年来,有那么多的诗人赞颂春天,欣赏春天。诗中的春是绚丽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是珍贵的“春宵一刻值千金”,是令人陶醉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诗中的春天是多么美妙神奇,多么耐人寻味。</h3><h3> 这些诗词为什么能传到今天?那是因为它们脍炙人口,令人心旷神怡。它们就仿佛是奇花异卉,多姿多彩。</h3><h3>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诗,这就是诗中的春。我为古人留下的这些瑰丽的精神财富而感到无比自豪。</h3> 诗词吟诵活动掠影 “我与古诗词”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等奖</h3><h3>六4 张雅淇 六4 孙若茗 五2 臧一诺 五2 张尔雅 六4 宋婉晴 六4 王译冉 六3 徐于涵 六4 吴政衡 六4 李子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等奖</h3><h3>六3 王晟语 六4 陆志伟 六3 王 好 六4 刘子萱 六4 仲铭轩 六4 周 佳 六3 蔡子豪 五5 赵楚楚 六6 张可欣 五3 丁涔露 五5 周 涛 五2 张 佺 六3 吴美贤 五6 王玺矞 五6 陈玉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等奖</h3><h3>六3 张馨月 六6 孙睿婕 五5 卓 楠 六3 周敬航 六6 王诗涵 六3 蔡浩林 六6 许馨木 六4 张起源 六6 沈禹澄 六6 周 怡 五4 程 诺 五4 沈博文 六3 张 志 五4 蔡昊阳 五4 朱亭睿 五3 高 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