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 清乾嘉后的永嘉诗人周衣德有《永嘉杂诗》一组,其一首云:</h3><h3>砚林巧琢华严砚,纸作新裁蠲府笺。</h3><h3>安得襄阳好书手,鼠须煤麝化云烟。
</h3><h3> 我刚来永嘉时,得知:永嘉有一名砚,叫华严砚,自晋至宋,都是书画家的宠儿,很是宝贵,而且宋时已不多见,米芾能见到的也仅五六枚而已。至今惜己失传几百年了。自从爱好上观赏石后,也曾按历史书籍上所载去探寻过几回,但都无功而返。
前段时间看到永嘉学究高远兄的大作《王羲之和华严砚》一文,兴趣的可以,联系上高远兄,希望他为弟兄同好们安排一次探访活动。于是有了今天的〈访古砚之地,寻明前古寨,走石门古迹 ——永嘉赤石(千石)宋前古迹田野考察〉活动。<br></h3> <h3> 这次活动由永嘉道文化研究会和王允初研究会联合举办,共有十三位同好参加。得知有胡雄剑(地质专家、资深观赏石收藏家)、王波(70-80年代滑石矿向导、石雕老司)、王道善(紫竹岩背山寨向导)三位行家的加入,让我倍增信心,估计今天不再无功而返了。于是,起早去买了一把锤子,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千石的王允初纪念馆。<br></h3> <h3> 高远兄文中介绍:米芾的《砚史》中其记录了二十四种当时的名砚,第三种就是永嘉出的华严砚。文曰:温州华严尼寺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方城石,磨墨不热无泡。发墨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色赤而多有白沙点。为砚,则避磨墨处。比方城差慢,难崭而易磨。亦有白点,点处有玉性,扣之声平无韵。校理石扬休所购王羲之砚者,乃此石;今人所收古砚,间有此石,形合晋画,约见四五枚矣。<br></h3> <h3>一行人,一上山</h3><h3>胡公立马全身心投入,寻寻觅觅</h3><h3>只为那一个拾遗,久远的文化</h3> <h3><br></h3><h3>认真的讲解,丰富的知识</h3><h3>让围观的我们,八体投地。</h3><h3>据胡老师介绍:华严岩主要是火山凝灰岩受断层构造作影响,发生挤压和蚀变作用,形成叶腊石化,故摩尔硬度较底,比较合适雕刻和制砚。</h3><h3> 而华严山整体含铁量较高,有多种金属原素,所以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石体,捡拾一块,洗去黄泥在手中把玩,石体很快变的锃亮,似一层包浆。<br></h3> <h3>建春兄收获的急不可待,找水洗洗</h3> <h3>传说中的华严砚原石(赤岩)</h3> <h3>和王波(右二)、王道善(右三)、王伟(右四)三位老师合影</h3> <h3>古道、古坑口,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湮没在漂落的树叶丛中,零落成泥</h3> <h3>触到"地雷"啦,冲在前面的建春兄,跳过小沟立马愣住,动弹不了,原来陷入松软的泥潭。待一拨脚,鞋子留在了泥坑,引起众人的善意和关切的笑声。</h3> <h3>看到了小水坑,和历史书籍上记载的黑岩坑口应该是相距不远了。大家无比雀跃,奋勇向前,在荒芜的杂草树木中,仔细探寻</h3> <h3>清初诗人朱彝尊有诗云:</h3><h3>闻昔华严寺,频经逸少过。</h3><h3>洮河流石研,未若此中多。
<br></h3> <h3>传说中的的古坑口,据说石脉已经延伸到瓯江底了。看这小小的坑口,难以想象古代的石农是怎样采集砚台原石的</h3> <h3> 引自高远兄《王羲之和华严砚》</h3><h3> 在楠溪江大桥引桥不远拐弯处原化工后的一公路桥桥墩脚,有一段小小的穹窿,好像是开辟痕迹,大半被桥墩遮掩了,且多为土石淤塞。周边的山石倒是有米黄色的,米黄带黑麻点的,大多为浅紫色,这表层之石也就近乎云林之说了。
这里固是永宁支山,华严山下,而这就是华严洞,未免难于着落,况“花木繁丽,自成佳境。”又怎么说呢?或许是因建设化工厂时,地貌改观,化工毒气荼毒花木,佳境不复了。而什么时候,为什么永嘉人放弃了这一崇高的文化产业呢?当然也有人跟我说过,是矿洞太深直透江底,为水所淹,不能再开采了。现在看来好似没有发生过一样,令人不解。</h3> <h3>七十年代的华严岩雕件,纯手工制作的半成品</h3> <h3>
(现在,政治倡明,发展文化产业之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不妨重新开发盛于晋宋的华严宝砚,并把它发扬光大,让王、米笔下的名器重归永嘉。华严宝砚,无论作为文房工艺器物,或结合楠溪江大旅游开发成旅游商品那都是无上的好品,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书圣王羲之到过永嘉,用永嘉的华严砚写出了不少书法佳作,作下一个美丽的注脚。)高远《王羲之和华严砚》<br></h3> <h3>
寻寻觅觅,访了古砚坑口(没找到黑岩坑口),午后又走了石门古迹和黄岩洞(玉泉古刹)。据说,石门古迹是巨石矗立山环水秀,景物清幽之处,谢灵运曾题诗句赞誉,历代诗人皆有吟咏,原有石门寺、顾清亭、老龙潭等,可惜解放后建水库,掩埋了古迹。只有到冬天,水位下降时,依稀能看到石门寺的断壁残垣。登临水库大坝,入眼全是座座硕大的椅子坟,没有传说中的美丽。到是怒放在充满球泡的崖石上那丛丛野生的多肉植物引人,不由感叹,今人玩多肉植物,花钱,花时间,还自吹自擂。今日一走、一登,哇塞,野生的多肉(以前叫瓦花),在大自然的天地间,多了去了,而且那个美,不是盆栽的能比拟。可惜我今天没带袋子,光粗眼看着就有4、5个品种呢,下次一定把它挖回来。<br></h3> <h3>
既无清丽可赏,匆匆忙忙转去据说是永嘉的悬空寺--黄岩洞(玉泉古刹)。“黄岩洞天观自在,玉泉胜地见如来”。古寺不古,只有一个清光绪遗物经幢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鼎盛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