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很多年前,歌手朴树在某录制现场演唱歌曲《送别》时,歌未毕,泪先流。他说:<b>“人这一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一首歌。</b></h3> <h3> <i>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i></h3><h3><i><br></i></h3><h3> 莫泊桑在《一生中》写到:“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h3><h3><br></h3><h3> 突然听懂一首歌,并不是我们欣赏的水平提高多少,而是人到中年,我们及我们认识的他们,或许已是词中人了。</h3><h3><br></h3><h3> 人到中年,已经经历过一些事,必将还要经历一些事。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不缺席,都会看见,都会遇见。</h3><h3><br></h3><h3> 人总是喜欢听好话,7岁如此,70岁也如此,女人如此,男人也如此。有人说你年轻,一定会高兴好久。</h3><h3><br></h3><h3> 而马克•吐温却说:“如果你的朋友们开始夸你看上去多么年轻,那就是你正在变老的确据。</h3><h3><br></h3><h3> 人到中年,就像三毛所说,<b>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b></h3> <h3> 假如有人问我,这两年朋友圈中出现频率高的一个关键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回答:余生;假如有人追问,你有思考的一个关键字又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余生。</h3><h3><br></h3><h3> 余生是一个伪命题,其实,人出生之后的日子都是余生,只不过,没到中年不会在意而已。</h3><h3><br></h3><h3> 就如我们手机的电量一样,没低于一半时,基本不会考虑没电的事,低于一半电量,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带个充电器再充呗!</h3><h3><br></h3><h3> 人就不一样了,世上还没有充人的电器,只能延长地用。人哪天没电了,也就连号码一起“休息”了。</h3><h3><br></h3><h3> <b>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b>余生不长,余生贼贵,虽不想浪费,但又在浪费。</h3><h3><br></h3><h3> 浮生如此,奈何若何。</h3><h3><br></h3><h3> 可否珍惜?且行且珍惜。</h3><h3><br></h3><h3> 可否具体?不可,也无法具体,只能意会罢了!也许,有人反驳,是否过了点?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很多时候,尊重客观并不代表悲观。同样,淡淡的忧伤并不代表生活不乐观。</h3> <h3> 我们总是抱怨日子过的太快,但现实中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在纠结中度日,在度日里又纠结。我们在平淡中过着日子,又在日子中迷失自己,原来,这就是生活,已经是生活。</h3><h3><br></h3><h3> 今天的我们,一定在思考着我明天要做什么,要怎样要怎样。明天又想着后天……</h3><h3><br></h3><h3> 可是就没想过的是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机会做了,或者,再也不会做了。</h3><h3><br></h3><h3> 很多时候,我们会与家人、朋友说:“到时候……”,最后发现,后来的很多时候就没有“到时候”了。</h3><h3><br></h3><h3> 20岁那年买得起10岁那年买不起的玩具,可却没了当初那般期待感;30那年有勇气去追20岁那年不敢追的女孩,可女孩早已为人妇多年;40岁那年想再去珍惜30岁那年该珍惜的朋友,可却已经疏远多年…人生就是这样,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h3> <h3> 孔子曰:“四十不惑”,大意是40来岁的人不能再糊涂了,要看透看清了。生活中也经常听到老年人讲:“其实,人生就那么回事。”</h3><h3><br></h3><h3> 有人会反问,看得太明白,生活还有意义吗?</h3><h3><br></h3><h3> 作家罗曼罗兰说:“看清了这个世界,然后爱它。”是的,<b>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认清生活的真相后,却还努力地生活着</b>。</h3><h3><br></h3><h3> 只不过,不惑之年,这是不三不四,不上不下的年纪,想冲刺,那得有后劲,停下来,又对不起自己。咋整?又是一个哲学思考问题。咋办?还是自己看着办吧!</h3> <h3> 人到中年,发现很多事又身不由已。流逝的光阴、疲惫的身体、不确定的明天,难以掌控的命运……</h3><h3><br></h3><h3> 《守望者》罗夏日记里写到:</h3><h3><br></h3><h3> 一个人去看医生,说他得了抑郁症。</h3><h3><br></h3><h3> 医生告诉他,这很简单,最有名的喜剧演员就在城里,你去找他吧,他能让你高兴起来。</h3><h3><br></h3><h3> 他突然哭了起来,“可是医生,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h3><h3><br></h3><h3> 医生无语,欲哭无泪。</h3> <h3> 有一种小昆虫叫蜉蝣,它只能活一天。</h3><h3><br></h3><h3> 它跟蚂蚱交了朋友,蚂蚱晚上回家跟它说,咱们明天见。</h3><h3><br></h3><h3> 蜉蝣纳闷,还有明天呢?</h3><h3><br></h3><h3> 蚂蚱跟蛤蟆交了朋友,蛤蟆说,我去冬眠了,咱们来年见。</h3><h3><br></h3><h3> 蚂蚱纳闷,还有来年呢?</h3><h3><br></h3><h3> 有的亲人离开了,他跟你说,咱们来生见!</h3><h3><br></h3><h3> 你一定会问,还有来生吗?</h3><h3><br></h3><h3> 你没去过来生,怎么知道没有来生呢?</h3><h3><br></h3><h3> 在离开亲人的时候,在你替他们活着的这段日子里,你已经攒了好多故事,就等来生讲给他们听呢……</h3> <h3> 有部电影叫《我的前半生》,很多人看了热泪盈眶,都以为自己就是电影中的“演员”,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上半场就是一场电影,而且是一部只有直播、无法重播的电影。</h3><h3><br></h3><h3> 对大部分人来说,续集《后半生》不会有太大的剧情变化,那人生下半场,到底最重要的是什么?</h3><h3><br></h3><h3> 有人与我把酒分,有人告我夜已深;</h3><h3><br></h3><h3> 有人问我粥可暖,有人与我立黄昏;</h3><h3><br></h3><h3> 有人待我诚且真,有人忧我细无声;</h3><h3><br></h3><h3> 有人知我冷与暖,有人伴我度余生。</h3><h3><br></h3><h3> ——《浮生》里,刘莱斯如是说。</h3> <h3> 103岁的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b>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b></h3><h3><br></h3><h3> 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h3><h3><br></h3><h3> 人到中年,且行且珍惜。随性而行,无需刻意;随遇而安,切勿奢望;随心而静,不与纷争。</h3><h3> 2019年5月 于温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