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油圪擦"

燕福彬

<h3>"五一"假期回老家看望母亲,母亲忙不选地又给我做起了″油圪擦"。真的不忍心让己经八十七岁高龄的老母亲为我忙碌,可扑鼻的香味让我难抑馋虫,还是尽情享受着母爱的温謦。</h3> <h3>母亲做的家常饭,可不是一般的好吃。别看像这样的油圪擦"很不起眼,味道却真的香美无比。母亲的″油圪擦"其实属油饼一类,因为需用油擦铁鏊,故俗称″油圪擦"(实称油籺馇,也叫馎摊),″油圪擦"用白面打成糊状,里面放上在山坡上摘回的″马榴花"瓣和葱姜蒜花及各样调料,放在古时的小铁鏊里,擦上自制的葵花或菜籽油,在火上慢慢烤熟,趁热蘸着蒜泥吃,那种香美真的赛过山珍海味。</h3> <h3>母亲的″油圪擦"是我和弟弟、妹妹的最爱。记得小时侯,粮食不丰腴,每次和弟弟蹲在炉后等着吃,那真是一种天赐的享受。至今想起来,口水还直流。</h3> <h3>母亲的″油圪擦"是我们读书岁月里的营养品。记得上高中时,晚自习后和同学们分享母亲给我带的干粮″油圪擦",同岁们都说它营养丰富,分一块都舍不得吃,一块都能顶一颗大鸡蛋呢。</h3> <h3>母亲的″油圪擦"是我工作生涯中的游子吟。七十年代,工作在外地,每次探家走的时侯,母亲都给我带一摞″油圪擦"。我和战友们分享时,战友们都羡慕的不得了,而那时,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寄托呀。</h3> <h3>母亲的″油圪擦"是我人生路上的指北针。油圪擦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费时,尤其是新釆摘的新鲜清香的马榴花瓣更不容易。母亲做的很多家乡饭,之所以谁吃了都说好吃,是因为母亲用心去做,倾注感情去做,就像圆饼中间那个圆心一样,做人做事要有心。母亲之所以己八十七高龄,却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勤劳善良,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心灵手巧,深受邻里乡亲尊重。尽管自已没有学会母亲那么多生活的技能,但从母亲的言行中学会了很多做人的基本道理,尤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想起母亲的言行,就像那"油圪擦"一样浸人心田,美味无限。</h3> <h3>每次吃母亲做的饭,都感觉我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滋润。每次吃母亲的″油圪擦"的日子总是太短,但我脚下的路依然很长,唯有不忘初心、重情前行,自己的人生亦许才能像母亲的"油圪擦"那样有滋有味!</h3> <p class="ql-block">  我感激命运的恩赐,也感激母亲的操劳。她老人家亲手做出的美味,永远带着超市里难以买得到的味道、永远带着善良质朴的营养。母亲的美味在炉火上唱着幸福的歌,我在永远的感恩中,品尝出绵延不绝的快乐和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