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在这个最美的季节里,我们一行人带着老老小小,去赴那一场,曾经无数次提上了日程却一直未能付诸行动的“京城”梦。 <br></h3><h3> 出发</h3><h3> 这是父母生平第一次坐飞机,他们的眉里眼里,除了拘谨,更多的却是欢喜。他们为我们操劳了半辈子,付出了那么多的辛劳,现在我们一点小小的回报,就足以让他们快乐不已,忽然间有些愧疚。</h3><h3> </h3><h3> </h3> <h3> 孩子虽然不是第一次坐飞机了,但他却因为爷爷奶奶的快乐而兴奋着。飞机滑行,起飞,降落,每一个步骤,他都认真地解说,时不时还问:“爷爷,坐飞机好玩吗?”爷爷便乐呵呵地回答:“好玩好玩!”</h3> <h3>孩子在飞机上拍到的日出景观。</h3> <h3> 飞机降落在天津滨海机场,专门有旅游大巴过来接机去北京。走出机场,一路向北京驶去。</h3> <h3> 不过是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飞机,一切却都变了,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番光景:蓝天白云不见了,巍巍青山不见了,灿烂阳光不见了;你能感觉到阳光,但你看不见太阳在哪里;你能感觉到天空与地面,但你看不见分界线在哪里。<br></h3><h3><br></h3> <h3> 从车窗向外望去,天与地连成一片灰濛。灰茫茫的天空下,除了高楼,还是高楼,偶尔,会有一条河流从中间掠过。也许,这就是华北平原的本色吧,但相比之下,我想我们都更适应那个棱角分明、色彩纯净的故乡。</h3> <h3> 颐和园</h3><h3> 到达北京后的第一站是参观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这座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而建成的。它曾经的名字叫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而建成的,母慈子孝的其乐融融曾一度传为大清国的佳话。咸丰十年,它和“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的魔爪无情地毁灭;光绪年间,它被重建后改名为“颐和园”。</h3> <h3> 站在仁寿殿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飞扬跋扈的慈禧太后,如履薄冰般战战兢兢的光绪皇帝,他们正在坐朝听政,会见外宾;我仿佛看到光绪帝连续12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紧锣密鼓地筹划变法事宜的紧张场景;我仿佛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杀害维新派人士,囚禁光绪皇帝的那些血腥的场景……</h3> <h3> 后来,一切已然成了定局。光绪帝的青春、热血和满腔抱负终究被困在了玉澜堂里。我默默看着这里每一块刻意彻起的砖,那里面似乎还有光绪帝的泪水、不甘与寂寞,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又有谁敢在意他的痛苦他的失意?历史在他的身上终究以悲剧草草收场!</h3> <h3> 我们的导游孙导是个很有文化内涵而又幽默风趣的人。在他的口中,一湖一山,一屋一亭,一花一木,一石一瓦,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就连妈妈们也对他赞不绝口,说自己都听懂了呢。</h3> <h3> 在这里,有老一辈革命情结的父母们知道了《北京的金山上》中的金山原来就在这西山的玉泉山上“光芒照四方”啊;在这里,年幼的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语文课本上学到的“十七孔桥”,兴致勃勃地为大人们作起了现场解说。一种“不枉此行”的满足感,洋溢在每一个人的心间。</h3> <h3>我们都有一个梦,名字叫——清华</h3> <h3> 不要笑我们心太大,万一哪一天,真的实现了呢?</h3> <h3>孩子们,我们的梦,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h3> <h3> 晚上下榻的酒店叫“泰山酒店”,外观雄伟壮观,内部富丽堂皇。这是我们特意安排的,想让父母们也体验一下五星级酒店的舒适与华丽。(尴尬的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插房卡才能使用的电梯,我们都一度以为电梯坏了,按不动,后来才知道原委,也算涨知识了。)</h3> <h3> 站在楼上往窗外看,黑黑的天空下,到处是闪烁的灯。在北京,有多少人打拼多年,却连拥有这样一盏灯都是奢侈?</h3><h3> 虽然已经是五环外的北京,还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大都市的压力。</h3> <h3> 恭亲王府</h3><h3> 第二天一早,前往恭亲王府参观。恭王府坐落在著名的什刹海旁,真正的风水宝地。这里曾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h3> <h3> 虽然在来的路上,孙导就已经给我们科普过大清“头号贪官”——和珅的富有,但当亲自进到里面,看着那一群群堪比皇宫的宫殿,屋顶上绿得发亮的琉璃瓦,屋内那雕饰精美的金丝楠木,还是让我们大吃一惊。</h3> <h3> 最令人向往的,是那有一百零八个房间的“藏宝楼”,真不敢想象,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的奇珍异宝。</h3> <h3> 还有中国唯一用手工白玉雕刻而成的“西洋门”,竟然只是进入后花园的一座拱门。</h3> <h3> 最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集“多子、多才、多寿、多田、多福”五福于一身的“福”字上,这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字,原为大清镇国之宝,后来成为和珅的“镇宅之宝”。大家都按导游的说法,用右手小心翼翼地隔着玻璃去摸摸它,渴望真的能“五福临门”。</h3> <h3>今天流行与“福”合影</h3> <h3> 曾有“和珅倒下了,嘉庆吃饱了”的说法,今天开放恭亲王府,除了让每一位游客一睹它的高贵侈奢,我想,还应有“廉政治国”的警醒在其中吧!</h3> <h3>漂亮的花园里留个影</h3> <h3>****店,包子中的名“包”</h3> <h3>黄包车,浓浓的老北京味;老外看见有人照相,立马俏皮地伸出了舌头。</h3> <h3>恭王府周边的四合院里,曾住过一些名人,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h3> <h3>电车,孩子很好奇。</h3> <h3> 毛主席纪念堂</h3><h3> 对于有很深毛主席情结的父母们来说,来到北京,是一定要看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哪怕,要排很长的队也不退缩。</h3> <h3> 这个队,的确排得很长,绕了一圈又一圈,已经看到门了,却又绕回去了。</h3><h3> 这是大前门前的“长龙”</h3><h3><br></h3> <h3>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无限暇想,想想那个艰苦奋斗的年月,想想毛主席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想想痛失毛主席的那个秋天的悲痛,想想……想着想着,就到了。</h3> <h3> 屋内气氛庄严凝重,没有人说话,大家只是轻轻地走着,生怕打扰了主席休息。却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都想近距离地再看他一眼。他安祥地躺在那儿,面容依然慈祥,额头依然饱满,他的身上,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的,他将永远与共和国同在,永远与中国人民同在。</h3><h3> 参观结束,老人们纷纷去买与毛主席有关的纪念品,想把这份崇敬与思念,带回几千里之外的家中去。</h3> <h3> 天安门广场</h3><h3> 参观完毛主席纪念堂,往前走几步,就踏进天安门广场了。我的心跳忽然开始加速,我想起孩子课本上那几句话:“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是啊,北京是每一个远离她的孩子最迫切的梦想,而天安门,则是这个梦想的灵魂啊!</h3><h3><br></h3> <h3> 而今,我终于带着妈妈来到这个神圣的、梦寐以求的地方。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庄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遍又一遍的地方,如今,都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真实地存在着!一时间,我心绪万千,心潮澎湃!惟有不停地与它们合影,用一张又一张的照片,平息我激动不已的心绪。</h3><h3><br></h3> <h3>父与子</h3> <h3>师与生</h3> <h3> 天安门城楼前那条宽敞笔直的大街,就是著名的长安街。我从语文课本上得知,当年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人们就是在这里目送总理缓缓离开;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国家主席就是在这里,霸气十足地检阅着部队,那庄严雄壮的场面,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崭新的中华民族,正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h3> <h3> 故宫</h3><h3> 我曾经一次次在课堂上,极尽自己所有能想到的华丽语言,为学生描绘遥远北京城里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古城。而当我真正踏进这座紫禁城,才发现,之前所有的语言都是那般苍白。</h3><h3><br></h3> <h3> 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一景一兽,栩栩如生。遵从孙导“三分看,七分听”的叮嘱,我一边认真地听着每一个地方的故事与传说,一边用眼睛贪婪地搜寻每一处独特的景致,想把它们都映入眼中带走。父亲是个历史迷,这样的游览对他无疑是一种享受,他津津有味地听着,时而微笑,时而点头,时而又严肃起来,想必,和我一样,沉浸在明清两代的历史长河里不可自拔了吧!</h3> <h3>古代帝王的大喜之日</h3> <h3>太和殿</h3> <h3>明清学子科举考试的地方,小盆友们沾点灵气</h3> <h3>紫禁城外的护城河</h3> <h3> 今天的目标是登长城,小盆友,你这样子会黑着🐻呢!</h3> <h3>里面真的有熊🐻呢!</h3> <h3> 来到北京,长城是必须得去爬一爬的。遗憾的是晕车严重的婆婆今天终于不能坚持了,只能在酒店休息。生怕老人们爬不动,我们选择了坐滑车到中间,再自行爬到顶峰。<br></h3><h3> </h3><h3><br></h3> <h3> 和孩子们一起坐滑车,就像游乐园里玩一样。</h3> <h3> 虽然不是节假日,但长城依然人满为患。踩在那一块块凹凸不平的地砖上,抚摸着那一块块青里泛黑的墙砖,望着城墙外那一片片苍茫起伏的山峦,耳边仿佛又传来那一阵阵厮杀呐喊的声音,一波波士兵冲上来,又倒下去了,一个个朝代灭亡了,一个个新的王朝又建立起来了……长城,却依然蹲踞在这里,冷眼看着这一切恩怨。历史的苍桑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点一点涌上心头的。</h3><h3><br></h3> <h3> 终于登上最高的烽火台。“不到长城非好汉”,如今,我们带着父母,牵着孩子,一起爬到了这最高处!关外的风,狂野地刮过我们的脸颊,那呼呼的风声,仿佛是在为我们吹响胜利的号角。</h3><h3><br></h3> <h3>请忽略我被风吹乱的头发,和我旁边抢镜的大叔</h3> <h3>好汉,我认识你吗?</h3> <h3> 走进长城,仿佛走进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征战史。我们既要缅怀那段历史,又要从那段历史中走出来,去开创没有侵略、没有压迫的一段崭新的历史!</h3> <h3>像不像孙悟空?</h3> <h3>此图有亮点哦</h3> <h3> 天坛</h3><h3>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祭祀场所——天坛,这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h3><h3><br></h3><h3><br></h3> <h3>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天坛的天心石、回音壁和三音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十分神奇。</h3> <h3>帝王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h3> <h3> 作为大理白族的妈妈们,在家乡也有一些小规模的祭祀活动,但能亲自到天坛看看帝王的祭祀场所,对她们而言,又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h3> <h3>因为连日的晕车,婆婆显得很虚弱。</h3> <h3> 京城惊现一群鹤庆“老奶格格”,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偷拍的,搭讪的,请求合影留念的,让“老格格”们的笑容格外灿烂。</h3> <h3> 等等,这是什么状况?怎么还和外国友人合上影啦?</h3> <h3> 能亲眼看一看鸟巢,也是大家的心愿。记得2008年召开奥运会的时候,我的孩子才刚刚出生,请产假在家的那段日子,总是抱着他看奥运会。一转眼,十一年的光阴弹指而过,终于能带着孩子来到这个凝聚中国体育健儿无数汗水与荣誉的地方,看看那仿若树枝织成的如摇篮一般的鸟巢,虽然不能走进去一睹它独特的内部风采,但已经十分激动。</h3><h3> 鸟巢和水立方静静矗立着,仿佛在回味昨天的辉煌,又仿佛在憧憬着更加灿烂的明天。</h3> <h3> 四天短暂而充实的北京之游很快划上了句号。回去的航班在天津。这一次,孙导特意给我们买了目前速度最快最新的“复兴号”高铁票,让老人孩子们体验一把这飞一般的速度。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来的时候整整坐了三个多小时的大巴,而回去的时候,感觉才坐上去,就已经到了,全程用时三十分钟,不得不佩服,这的确是中国速度啊!</h3><h3><br></h3> <h3> 在天津停留了半日。去参观了张学良府,重温将军戎马一生的起起伏伏,以及他与赵四小姐半个多世纪不离不弃的浪漫情事。</h3><h3><br></h3> <h3>遇见赵四小姐</h3> <h3>给奶奶当回人力车夫</h3> <h3>父亲与他尊重的张学良将军合个影,那表情,比将军还严肃。</h3> <h3> 还去了意大利风情街,听导游说,在天津,这样的租界有许多,如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等,那是落后中国的耻辱,那是天津曾经的伤疤,好在如今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只有它们,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既见证了那段历史,又让我们不必出国就可以领略到异域风情。</h3> <h3> 晚上,特意找了一家天津风味的饭店。可以容纳二十个人的大圆桌,古色古香的风格,圆桌中间鲜艳欲滴的花,让这顿饭有了一种特别的情调,坐在这里吃饭,还真有一种贵宾的感觉呢!</h3><h3> </h3> <h3> 吃完饭,走到爸爸们的包间,五六个老人吃饱喝足之后正靠在椅子上惬意地吞云吐雾呢!在北京禁烟熬了几天了,来到天津,终于忍不住“大开烟界”了!天津是不戒烟的,而且天津的女子十有八九都是抽烟的,新奇吧!</h3> <h3>更神的是饭店里居然摆着一顶花轿,顺便过了一回花轿瘾。</h3> <h3> 第二天一早,登上回程的飞机。三个多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丽江机场。虽然才离别五天,但一下飞机,还是有种久违的亲切感。是啊,天是故乡蓝,云是故乡白,乡音最亲切,辣椒最爽口。</h3><h3> </h3> <h3> 回顾几天的旅程,大家都吃了不少苦,饮食不适应,气候阴晴不定,日程安排紧凑,晚上睡眠不足……最严重的是我那晕车严重到连坐飞机都吐的婆婆,回来已是面如土灰,虚弱不已,可心里仍是快乐的,因为这一趟,除去所受的苦,更多的,是满足与收获。</h3><h3> 至少,这个四月,我们一起,圆了心中的那个“京城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