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3日下午,带着为镇志撰稿的任务,与假期休闲的心情,与好友探寻龙门文化,为使龙门文化发扬光大而尽龙门一位志愿者所能做出的努力。</h3> <h3> 世界很大,风景很美,家门口的风景尚未领略,何必去远方看景。</h3> <h3> 马家寨,位于龙门村五组村民马振威家房后山岭上,也是白龙池沟北口西侧山岭,坐西向东,现存遗址,灰石垒彻,宽1.5米,长不足十五米,高近2米(四五十年前因孩子时常上山玩耍推掉了好多),建设年代无从考究,据说此地便于观察龙门沟及周边地形,也为防御而建,因当时此地较多姓马的人居住于此道山岭,故名"马家寨"。</h3> <h3> 因2000年一2006年开矿而遗留一下的一景,呈弧形,高约35米,弧长60余米,宽10一20米。远看似一倾天柱,近观如一卷天书,还象古罗马剧场的遗址。属龙门4组和5组山岭交界处。</h3> <h3> 疙瘩爷:位于龙门九组半截沟处的小雕岩下面,与十组的石老婆相对应,并有一段神话传说相衬。疙瘩爷的头部,因50年代夏季,天突降大雨,龙门河水猛涨,沿龙门河道而行的村民为防被大水冲走,急忙双手紧抱住疙瘩爷的头而幸免保命,又因文革期间常有人在此祭拜,头部被破坏。图形似一老者手持拐仗屹立于此,高约1米,且突兀在陡峭的石壁上,故称屹瘩爷。</h3> <h3> 疙瘩爷近貌</h3> <h3> 石峡,与疙瘩爷一个位置。</h3> <h3> 石老婆(奇石),位于龙门塘坝南岸,郅得功家对面的山岭上,从龙门塘坝处的七星庙顺塘坝路往里走10余米处观看,最像一位头挽簪子的大娘坐在石岩上眺望远方。石老婆身后山岭上,有一个个突起的石头,据说是追随石老婆的子孙变成的。</h3> <h3> 近镜头的石老婆</h3> <h3> 牛鼻聚(孔),位于龙门塘坝基向西300米处,距蚝牛潭东100米,塘坝北岸。因形似牛鼻聚而得名。两个天然石孔形似牛鼻孔,且与牛荆山相应。</h3> <h3> 远观牛鼻聚(奇山一景)</h3> <h3> 不同方向只能看到一个天然洞穴</h3> <h3> 鸽子洞,与牛鼻聚紧邻,在牛鼻聚西50米处。距地面10米有余,洞深约6米,俗称能铺下一张席。解放前,龙门十组的抗战烈士郅战,随皮定均的部队南下,当地势力常找郅战家人的麻烦,其父母无法生存,为了躲避就在鸽子洞、牛鼻聚洞、药沟处的山洞等地居住几年。</h3> <h3> 图标处为鸽子洞,从龙门河底沿箭头方向攀岩而上。该洞因藏有宝藏金鸽子而得名,传说金鸽子由南方乱蛮子盗宝时盗走。</h3> <h3>金蛙望月,位于龙门十组费沟</h3> <h3> 石花轿,位于龙门十组费沟,实为龙门十一组地界。因形似花轿而得名。两边的石壁似轿邦,中间悬空,两个轿邦上面有一块如轿顶的石头座落于上面,近观或远看均似花轿。据说旁边还有一顶比该石花轿还大的一顶石花轿,是供石老婆使用的(现存小的,是供石老婆孩子使用),因古时人们来往时要从该石花轿的悬空处穿过,经常来往的村民嫌碍事,把其轿顶撬掉,而今只留两个似轿邦的石头在山间小路两侧屹立,再现着往日的传说。</h3> <h3> 轿顶和一侧的轿邦</h3> <h3> 石棺,位于龙门十组费沟,因形似而得名,传说为石老婆备用。此图为正面观看。</h3> <h3> 侧面观看石棺</h3> <h3> 翻花泉,汛期时,山上潜水下泻,现在被蜘蛛网覆盖处为泉水口,但此处的泉水形似喷泉,由地下向上翻涌,而流出泉口,故称翻花泉,传说也与石老婆有关。</h3> <h3> 子孙窑:位于龙门十组老水库外边的水井处。原来该石壁削面常年都有一坛水,有生育愿望的善男信女,会站在坛水前面往″子孙窑"里掷石子,若掷中,寓意家中将会添丁加口,故名子孙窑。</h3> <h3> 石簸箕,位于龙门十组牦牛潭向南的第三块梯田地西侧山岭峭壁上,距地面高约15米,造型尺寸1.5米见方,斜插形,形似簸箕,故称石簸箕。相传下面有一个金鸽子,乱蛮子为盗宝,破风水,在金鸽子藏身处的上凿一簸箕,寓意扑捉金鸽子。</h3> <h3> 流沙石,细石会从石头缝中流出,似面沙,此处一带,有多处会流沙的石头。</h3> <h3> 探寻流沙</h3> <h3> 流沙石</h3> <h3> 手触石壁变流沙</h3> <h3> 语录牌,位于龙门九组杏树岭。据说是文革期间垒彻,实墙,用以粘贴毛主席宣传标语使用。</h3> <h3> 无字碑,位于龙门十一组张彦卿家入口处</h3> <h3> 雄师守关,位于龙门村十一组张花房后</h3> <h3> 以下奇石均位于龙门村十一组,福源山庄石窑顶。</h3><h3> 寿龟喜相逢</h3> <h3> 石象</h3> <h3>大鳄</h3> <h3> 酒坛</h3> <h3>牛蹄石</h3> <h3> 属龙门村十一组区域,因形似牛脖子,故称牛颈山,不知何因有书上曾记载成″牛荊山"。还有人称为"牛惊山",是南蛮子撵风水时,从北方撵了一个金牛路过此处时,金牛撒欢兽性大发,南蛮子法力不足,眼看控制不了,就急中生智,把金牛风水破了,故称"牛惊山"。</h3> <h3> 鸡冠山,又称大山,凤凰岭,头向东南,尾向西北。传说鸡冠下面有金鸽子,被南蛮子盗走。山外边的大雕岩、小雕岩的名字也是因乱蛮子破鸡冠山的风水而起。</h3> <h3> 牛低脑(头),位于龙门十一组,与牛颈(惊)山紧连,属一个山系,因与牛颈相连,且形似牛头(本地名牛低脑),且两侧山岭陡峭,往两边外延,形似牛头的两个角,故称牛头(牛低脑)。</h3> <h3> 山连山,风水宝地。</h3> <h3> 笔架山(现命名为长寿山),左边形似办公用的笔架,右边石头如印玺(现称官帽山)。与此对应的鸡冠山(凤凰岭),当地人称为大山。</h3> <h3> 以上只是卑人所见收集到的一些本地景观奇山,希望广大村民有更多的发现,拍照纪实,充实龙门自然文化,以鄉大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