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之都

赵飞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西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的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多次为都城,其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西安也叫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来到西安,许多人都在说,这里是一座博物馆城市,走在西安城里,就是走在活生生的博物馆里。也有人说,来到西安,才会更加了解中国。我是下午三点到的西安站,按旅行攻略,晚上的西安华灯初上,金碧辉煌,于是傍晚我就去大雁塔和回民小吃街感受一下西安的佛塔建筑文化和回民小吃文化。</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有时候会想,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国度里,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栽培呢?如果一种文化被强行嫁接到另一文化中,可能会出现凋亡,甚至会影响本土文化的发展。大雁塔就是一个良好的嫁接典型。无论是雁塔的建筑结构还是名称由来,都来源于印度佛塔文化,但大唐文化表现出的包容性给了雁塔落地长安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又赋予其本土特色,所以大雁塔经过了几次修建,都体现出唐长安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趋于更高层次。陕西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长相也和大雁塔相似,那宝塔山的塔的建造灵感是不是也取自大雁塔或者印度佛教塔呢?另外,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最适合傍晚游玩,灯火的辉煌和音乐喷泉的动感传情,足以给游客视觉上的享受。可是人也太多了吧!</h3> <h3>这就是宝塔山的宝塔,是不是很像大雁塔?</h3> <h3>  另一个文化交融的景观是西安的回民小吃街。<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原来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然后不断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回民街。在唐代,经济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交流,自然就形成了这种民族和谐共处的景象,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多次民族冲突,但文化交融和文化包容的风格已然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愿望,所以中华传统文化里与邻为善的性格已经成为一种基因,遗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现象,留给我们后代的精神遗产。另外,西安人真的挺好的,在五一假期间,游客流量非常大,许多路口虽然没有交通信号灯,但西安司机师傅们都会礼让行人通行,并且会挥手示意,也许这就是西安人血液里仍然保留着秩序和善意的文明基因吧。PS:人依旧老多!</span></h3> <h3>  再来看一下西安的另一历史文化景观——古城墙。<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这样的建城理念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其代表着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法礼,表现的城市形制中皇权至上的理念,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城市规划思想也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提倡“居中不偏”、“不正不威”。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布局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儒家提倡的立交尊卑、伦理、秩序也影响到城市及建筑群的严整、方正的布局。</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因为中国古代源远流长,不曾中断,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因此,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与规划思想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尤其是以轴线为中心的布局手法得到不断发展和延伸。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古代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我想,这样的哲学思想一定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span></h3> <h3>  西安的小吃,最熟悉不过的是,肉夹馍,羊肉泡馍,以及各种面食。关于饮食文化,有个问题特别好奇:西安的肉夹馍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最早的肉夹馍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肉夹馍的发明者是得益于一个什么样的灵感呢?</h3> <h3>  再说说唐诗。我对文学现象的思考并不多,但好奇害死猫,我就是那只猫。我的问题是:唐诗的魅力是盛世唐朝所赋予的吗?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不可否认的是,唐朝真的出现了仙,圣,鬼。是不是唐朝的盛世繁华,给这些诗人造就了一个自信,自由的气氛,他们才借着东风,创作出了一种具有宏大精神,对未来充满各种想象的伟大诗篇来?反观唐朝末期,由于盛况不在,诗人的自信开始丧失,创作的自由也受到限制,所创作的诗篇往往都是忧国忧民,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表现出厌世,回归田园,逃避现实的一种基调?</h3> <h3>再来看一下当代西安。有没有发现,其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呢?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呢?一个真切的感受是:当代的西安是一个在生产技术,建造技术,创新程度,包容程度,思维方式等方面都趋向高层次发展的城市。西安,这座曾经的大唐不夜城,在当代仍然继承着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文化创新活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天限参观人次,并且还要提前预约,门票还特贵,这是我第一次遇见收门票的博物馆。很好奇,里面究竟有多神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