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月28号早上7点我们跟团出发前往都江堰<br></h3> <h3>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br></h3> <h3>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br></h3> <h3>离堆公园的卧铁复制品,它主要是用来标记挖掘深度的。由于都江堰遵从李冰的“深淘滩,低作堰 ”原则,在从古至今,每年枯水期都要对河道清除淤积的泥沙。那到底挖泥沙挖到多深合适呢?经过人们的经验,找出了一个合适的深度,并埋上卧铁。以后岁修就挖到卧铁为止。</h3> <h3>在公园见一位休息的老兵</h3> <h3>这里就是鱼嘴分水堤,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h3> <h3>这里是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h3> <h3>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可能因季节以及2008年5.12和2012年10.23两次地震原因,这里水量很少了<br></h3> <h3>工人们正在清理河道。</h3> <h3>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br></h3> <h3>安澜索桥的初建时代已经无从考证,是我国五大古桥之一。(其它四座桥分别是河北赵州桥、北京芦勾桥、潮州的湘子桥和福建的洛阳桥)。</h3><h3>但至少在唐代时,它就已经在都江堰的上空像唐诗的韵律一样诗意地摇荡了。杜甫就曾亲自观看过这座桥的培修,他在诗中写道: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h3><h3>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苍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杜甫
宋代以前,安澜索桥称作珠浦桥。曾经在都江堰呆过很长时间,留下过许多诗章的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用很严谨的笔法将“长百二十丈,广十二绳”的安澜索桥记在了他的《吴船录》里并以诗记之,至今读来,仍可想象当时桥之壮景。
织簟匀铺面,排绳强架空。
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
薄薄难承雨,翻翻不受风。
何时将蜀客,东下看“垂虹”?
选自《吴船录》 作者:范成大<br></h3> <h3>我们的林许二人非常幸福的走过这夫妻桥,留下这美好时刻</h3> <h3>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二人所建</h3> <h3>帅哥马导给大家讲解道家之道</h3> <h3>步云廊扶梯,也叫玉垒浮云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是诗人杜甫在其名作《登楼》中所发表的千古一叹,玉垒浮云梯的名字就来源于此<br></h3> <h3>它是由两段扶手电梯组成,连接二王庙和玉垒阁,全长128米,乘坐扶梯到达玉垒山顶全程只需5分钟左右的时间。步云廊扶梯是国内首条歇山式古建筑盖顶的扶梯,同时也是目前全国户外景区第二长的扶手电梯<br></h3> <h3>坐扶梯到达都江堰最高点——玉垒阁。它是一座仿古的六层高塔,占地面积8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名游客。从地面到宝塔的顶尖,总高度为46.6米,其中,阁顶高度为35.2米,其底层直径为21.1米,顶层直径为12.6米。站在此处可以观看到壮观雄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h3> <h3>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尽收眼底</h3> <h3>都江堰市全景</h3> <h3>调整好了咱俩自拍</h3> <h3>中午吃饭后在饭店的后院发现个很好的休闲区,在此小憩一下</h3> 下午一点半我们开始了另一个景点青城山的行程<h3><br></h3> 因大巴车不能进入景点,所以都改为观光车运送我们到景点<h3><br></h3> <h3></h3><h3>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br></h3><h3></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景区大门前坐索道上观音阁,再上山是上清宫,老君阁。</span><br></h3> <h3>青城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