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路 向 西~~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下)

寒江雪

<h3>  “雪域高原,日光之城,地球第三级,人类最后一片净土”……这众多的元素与标签,共同诠释着一个神奇的名字 ——西藏。那里有蓝天白云,神山圣湖;有雄奇富丽的宫殿寺庙,随处可见的玛尼堆,迎风飘扬的经幡;还有念念不忘的真言,顶礼膜拜的虔诚,才情万种的六世达赖……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神往。2018年6月15日,我们终于跨越千山万水,零距离感受这个敬畏已久而又魂牵梦绕的地方。</h3> <h3>  如果说有信仰的地方就是天堂,那么座落在拉萨市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一定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站在山下抬头仰望,海拔3,700多米的布达拉宫像一副精美绝伦的工笔画,在蓝天绿树和红花的映衬下气势恢宏,分外雄伟壮丽👍👍👍 </h3> <h3>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公元1693年重建扩建竣工,主楼13层、高115米,分白宫和红宫两部大部分,由寝宫、佛殿 、灵塔殿、僧舍组成,白宫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红宫则主要供放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宫内金碧辉煌,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珠宝等经典文物,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登顶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圣殿真心不易,在稀薄的空气中扶墙爬梯,拾级而上,果然头痛腿软、胸闷气短,四肢乏力,深感高反威力的难以抗拒,但心中的渴望与虔诚让我忽略不适无所畏惧笃定前行。由布达拉宫最后一块石头铸造的无字丰碑高高矗立天地之间,默默见证和诉说着这里几个世纪政教合一、跌宕起伏的风云故事。</h3> <h3>  站在布达拉宫俯瞰脚下这片美丽、纯净而又充满神奇的土地,一种敬意与自豪油然而生:我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怯懦,无数次梦里依稀的向往,此刻已美梦成真 ,如愿以偿😊</h3> <h3>  有一种虔诚叫朝拜。香雾缭绕、酥油灯长明的大昭寺,是千年拉萨的见证和象征,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也是无数信徒不远千里万里一步一磕首想要抵达的终极之地。他们心怀虔诚,饱含敬畏,在圣洁的氛围中磕等身长头祈祷跪拜,接受灵魂的洗礼。“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此情此景,寄予仓央嘉措诗词最贴切和完美的吟唱,至今仍余韵缭绕,感人至深。</h3> <h3>  提及西藏,仓央嘉措,那个身披佛家长袍的六世达赖,那个伴着青灯孤影独自吟诵的痴情男子便会跃然眼前。在大昭寺著名的转经道八廓街的东南角,有一个名为“玛吉阿米”颇具艺术品味的酒吧,这里流传着六世达赖与仁增旺姆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众多善男信女。据说“在那东山顶上”就在此创作而成,后被读诗成曲,传唱为经典咏流传。“渐悟也好,顿悟也罢,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不知有多少人在某个辗转难眠的夜晚,会因了他的一句诗歌得到释然与慰藉。世间有很多深情,却只有一个仓央嘉措。或许他在西藏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甚至离经叛道的达赖,但却是广泛传颂至今唯一让我们耳熟能详呼唤出名字的雪域之王。仓央嘉措短暂的一生和他的诗词歌赋、故事传说,如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世代盛开在雪域高原,也盛开在人们的心里。</h3> <h3>  前往林芝的路上,富氧离子充沛,风景似曾相识,你丝毫感觉不到这是在青藏高原。满眼的青山湿地,触手可及的白云,以及高山、流水、瀑布,红花、绿树、藏屋,构成一副静谧秀美的山水画卷,不愧有西部江南和东方瑞士之美誉。</h3> <h3>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的雅鲁藏布江,似一条彩色的巨龙环绕着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在此形成一个U型大拐弯,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地处峡谷深处,水量丰富,终日云雾缭绕,一年中很难露庐山真面目,所谓“十人九不遇”,故有“羞女峰”之说。幸运的是,抵达当天阳光普照,翘首期盼中,我们似乎隐隐若若目睹了她形如刀削、银光闪烁,直刺苍穹的峰顶。听说能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都是有福之人,惟愿她赐福我们往后余生少病少痛少烦忧,身心安康,好运常在,幸福绵长🙏🙏🙏</h3> <h3>  从林芝返回拉萨途中,要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走过半生,这可是要翻越的第一个全新高度啊。山口风力劲猛,高反强烈,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脑袋像憋了压般的沉重疼痛。但既来之则安之,不妨下车挑战一下自我吧,顺便来几个pose留作记念。当历尽艰难、费尽力气终于登上米拉山口时,我感到了一种如释重负的豁达与庆幸。或许我们要战胜的不仅是一个高度,更是一份勇气,一份意志与毅力。尽管缺氧状态下的动作有些走形别扭,但同样弥足珍贵。因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之巅,我毕竟勇敢的义无反顾的来过;也因为,已经来过,又岂敢再来?所有的一切都将是无法复制的唯一。<br></h3> <h3>  在西藏,无论是湖畔,路边还是山头,到处可见随风起舞的经幡,静守神山圣水的玛尼堆,唵嘛呢叭咪吽(念ong ma ni bei mei hong)的六字箴言萦绕于蓝天,篆刻于神石,传颂寄托着对神灵的虔诚和敬仰,也为亲人和朋友祈福喜乐平安!<br></h3> <h3>  米拉山口下的思金拉措湖紧邻川藏公路318国道,四周群峰簇拥,地形犹如聚宝盆,当地群众称之为“财神湖”。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那天,历代班禅、达赖喇嘛以及直贡活佛都要来到思金拉措神湖祭拜,投入许多金银财宝以报神湖的恩赐。站在山巅放眼思金拉措,但见天湖合一,微波粼粼,经幡映雪峰,牛羊乐悠悠。西藏“措”即湖,一“措”再“措”,美轮美奂!</h3> <h3>  如果说思金拉措的美寄予了人们对财富的企盼,那么纳木措的美则是她的至纯至净、大气脱俗。走近纳木措,平静如镜的湖面清澈碧透,纤尘不染,湛蓝的天空风清日朗,云卷云舒,置身其中,如飘落人间仙境,抛却了世俗的纷扰,令人平静如水,心旷神怡。</h3> <h3>  海拔4718米的纳木措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为藏语,为“天湖”、“圣湖”之意。白天的纳木措碧水蓝天,与云影交相辉映,在念青唐古拉山的环抱中,讲述着流传几千年来美丽动人的传说。“你用千年的泪滴成湖水,柔情着雪山相依相偎,当失散的羊群又回到牧场,合掌石旁多少旧梦如飞”……云飞《纳木措的眼泪》久久回荡于神山圣湖,将纳木措和念青唐古拉感天动地、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诠释着人生的聚散离合,喜怒哀乐,也仿佛在为人们化忧解愁,默默的送去祈祷和祝福—— “愿人生,还是那个少年,真爱的心如你的美……”</h3> <h3>  八天的旅程结束了,美丽而神奇的西藏,我们该说再见了。几天来,我见识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天有多蓝湖有多净,感受了天地合一、天人合一、心无旁骛的虔诚,膜拜了布达拉宫的雄伟,挑战了身体的极限,也一次又一次不畏艰辛不厌其烦把自己融入定格于这里的山山水水,只想证明也告诉自己,这令人敬畏又憧憬的梦中圣地,这美丽圣洁的雪域高原,我也曾留下过难以忘却的印迹,此生已无憾。缺氧的西藏不缺美景,更不缺信仰与快乐!后会有期,扎西德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