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轻断食是一种饮食调节,是一种锻炼。轻断食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是指减少饮食,一周内间隔饿两天。断食的那两天只在早晚吃一点点蔬菜水果和少量肉蛋之类的东西,可随意选,即少许的蛋白质加轻糖素食的任意配搭就可以了。我从去年九月开始尝试轻断食,采取比较随意的轻断食,大约每周省掉六七顿,有时可能一天少吃一顿,有时也连续饿二三顿。经过这大半年的尝试,主要的体会有三点:一是体重减了二公斤;二是我以前一饿就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浑身冒汗,心悸心慌,现在的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饿一天都没事;三是以前我对乳糖耐受性差,喝全脂牛奶容易肚子痛和拉稀,现在乳糖耐受性有所提升,一次喝三百毫升纯牛奶都没事。经此尝试,我隐隐约约觉得轻断食可以改善内分泌状况,提升适应食物的能力和挨饿的能力,增强了体质,值得推崇。必须说明一下,这纯粹是我个人的体验,未经科学验证,也不一定可以复制,若想尝试,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玩轻断食纯属巧合。去年偶然间看了美国一所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报告,就饮食习惯专门做了一项实验,其结果和理论解释与我的想法一致,促使我决心尝试轻断食。究竟何种进食方式最符合科学原理和利于健康?是少食多餐?是暴食暴饮?是有规律的一日三餐?健康食品真的很重要吗?面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选择了白老鼠作为研究对象,并模拟自然环境建立了六个相同的白老鼠实验场。然后,将一定数量的白老鼠标本分为A、B两大组,每大组又分为A1、A2、A3和B1、B2、B3各三个同等数量的小组,共六个对照小组。它们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实验生活,只存在喂食的差异。A组的白老鼠投喂低脂高纤之类的所谓健康食品,B组投喂高脂高糖之类的所谓垃圾食品。在投食方式上,第一种(A1B1)是无限量投放,白老鼠随时都可以找到食品,终日任食无忧。第二种(A2B2)是按照白老鼠的体重与活动量计算出均衡的营养和恰当的投喂时间,有规律定时投放食物,跟我们生活中的一日三餐相似。第三种(A3B3)则是按大概的营养总量和均衡的营养结构,不定时无规律地投放食物,让白老鼠有时连续饱食,有时饥一顿饱一顿,模拟在自然环境下动物寻找食物,饥饱没有规律。整个实验过程,亦即白老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检查并记录下不同时段各小组白老鼠的健康状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照分析。最终的实验结果是:第三种进食方式(A3B3两个小组)的白老鼠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身体的各项指标最健康,而且最长寿,第一种进食方式(A1B1两个小组)身体健康指标最差,寿命也最短,第二种进食方式(A2B2两个小组)的健康状况和寿命介于第一和第三种方式之间。对于第一和第三种的进食方式,喂食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几乎无差别,即,A1B1之间的对比以及A3B3之间的对比,AB之间的各项指标几乎相同。对于第二种进食方式,食品的品质对健康和寿命则有一定的影响,进食健康食品的A2组比进食垃圾食品的B2组的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要好一些,但差异也不大。实验结果表明,饥一顿饱一顿是最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只要控制好总量,营养适当均衡,甚至可以不必太在意吃什么食品;无节制的胡吃海喝最不健康,若顿顿死吃烂撑,不管你选什么样的健康食材也白搭;在有规律进食的生活里,控制总量和选择健康食品有好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学实验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方法之上,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支持,逻辑能自洽,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有价值。对于上述实验结果,我认为理论上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在自然状态下生活的动物,食物随季节及环境的变化,难以保证充足供应,饥一顿饱一顿属于正常的状态,有些动物甚至通过迁徙、休眠等方式来调节适应食物供应的变化。通过长期的进化,基因便适应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生存模式,或者适应了迁徙、休眠等模式。在不同时段多寡不均的食物条件下,动物基因逐渐进化并适应了这种状态,当食物丰富时,将超出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以备不时之需,当食物欠缺时,便利用身体内的存贮(脂肪或/和蛋白质)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为此,身体的内分泌系统能根据食物和营养状况自动分泌出各种酶,用于双向的能量转化。可以说,所有动物(包括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身体(基因)完全能够适应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这才是常态。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食物供应充足,大大满足甚至超出了人体的需要,但基因的进化速度跟不上物质条件的改善速度,我们适应环境的速度也跟不上观念改变的速度。举个例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就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策略而言,肥胖基因是好基因,因为他的身体能够比较容易存贮更多的能量,也就更加有资本在饥饿或疾病等恶劣的条件下存活,提升了其生存的能力,只是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了,营养不足不是问题,营养过剩才是问题,肥胖基因才变为不受欢迎的劣势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人若长期处于稳定的饱食状态之下,身体有充足稳定的外部能量来源补充,就不必要启用到体内的贮存,那么,将脂肪(或/和蛋白质)燃烧的内分泌功能则长期处于不启动使用的状态,按达尔文用进废退的理论,此项功能就可能逐渐弱化甚至丧失。轻断食就是人为地制造饥饿,刺激和恢复这项能力,因此,轻断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身体锻炼,只是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锻炼罢了,而是内分泌功能的强化锻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白老鼠可推理到人类。人类的进化史大约二三百万年,定居史才短短的八千年左右,而真正可以三餐饱食的历史则更短,欧洲约四百年,中国广大农村才四十年。相对于二三百多万年的进化史,短短的四百(或四十)年是不足挂齿的。环境变化是缓慢的,人类适应环境的基因变化也是缓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人类的基因仍停留在适应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尚未一下子进化到适应顿顿饱食的状态。所以现在因营养过量引起的疾病比因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要多得多,肥胖症和营养过剩带来的疾病越来越普遍了。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朋友的哥哥在八十年代得了痛风症,辗转广州几家大医院,医生都不知道患了什么病,因为那个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生活才开始逐步改善,之前中国人一直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极少有人得此症,医生很难碰见此类的"富贵″病例,所以医生都缺少这方面的临床经验,难以一下子对症状进行诊断。后来这位朋友随广东省文化代表团赴英国考察期间,痛风发作,英国的医生一看就知道是痛风,英国人可是比我们早四百年解决温饱问题,此症在英国估计早就比较常见,所以,痛风症对于英国的医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从这件事情上,反映出中国人对于营养过剩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基因仍未进化到适应天天大鱼大肉顿顿饱食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与自身基因相适应的生活习惯才是健康的好习惯!在营养过剩的年代,轻断食或许是调节身体内分泌和营养过剩的一种合理的方式,是与人类自身基因相适应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要说明一下,轻断食与辟谷是两回事。辟谷是对极限的挑战,不仅体能,也包括意志力。辟谷存在一定的风险,过度饥饿可能出现幻觉,弄不好把人搞疯,而且极限饥饿也可能诱发某些疾病,造成某些器官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存在重大伤害的风险。而轻断食的根本目的是锻炼身体,饥饿程度较轻,风险较小。另外,轻断食或辟谷与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的细胞自噬理论也风马牛不相及。从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推知,一,既然细胞自噬不是健康细胞吃掉坏的和衰老的细胞,而是细胞吃掉自己内部的一些物质,提供自身的营养需要,让细胞度过饥饿危机,那么,细胞自噬就不可能有免疫的功能,因为免疫是不同细胞之间的搏杀。二,细胞自噬只是一种细胞层面的现象,对于在健康、疾病和生命过程中有何作用,迄今还没有搞清楚,更别说应用到临床了,大隅良典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三,人体饥饿与细胞饥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体在饥饿状态下,会自动将人体内存储的脂肪或/和蛋白质分解,从而向细胞提供营养。因此,细胞自噬并不支持和证明与轻断食和辟谷养生等有什么必然联系,轻断食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刺激和锻炼内分泌系统中的某些长期蛰伏不用的功能,促进内分泌的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我几个月轻断食的经验,轻断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受。我开始断食的第一天就连饿三顿,到了第二顿之后(下午三点左右)才有一点低血糖的症状,吃了一只苹果之后,忍一忍就过了,一直到晚上睡觉也没有太难受的感觉,从此之后就逐次减弱饥饿带来的不适感,四周之后便习以为常了。另外,具体的践行中可以根据个人的状况,随时调整轻断食的过程和挨饿的深度,如,连续饿了二顿之后,可以吃个水果,喝点水,缓和一下饥饿感。我个人的体会是轻断食的饥饿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一切如常,即使参加运动,也不觉得会对体力有很大的影响,球照打,步照跑。此外,每个人都必须用理性和毅力去抵抗大脑发出的饥饿的信号,舍得以口福快感去换取健康。大凡成事者往往都有一股执着的精神,执着源于目标和爱好,后面的支撑便靠毅力。有了顽强的执着精神和坚强毅力,可以面对任何困难,无坚不摧,无攻不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折腾是动物的本能,是生存的必然。生命因折腾而进步,因安逸而退步。折腾也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尝试轻断食,好好折腾自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3日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