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抛开“天然气大国”、“石油大国”的标签,你恐怕想不到卡塔尔还有“艺术界最强玩家”的豪称吧。</h3> <h3>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在卡塔尔走马观花,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内, 深感尽管这个弹丸小国面积小到几乎没有存在感,但是该国的国家战略却相当宏伟:以文体立国,成为整个中东的艺术中心。</h3> <h3>作为海湾国家的首富之国,卡塔尔有着似乎不太匹配的忧患意识及文化野心。他们认为油汽资源再多,也终有用尽的一天。在缺乏本国文化的现实面前,卡塔尔王室利用近30年积累的财富,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纵横捭阖,试图将卡塔尔从一个以能源发家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知识经济国家,最终成为世界多元文化引领者。</h3> <h3>文化建国的理念,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卡塔尔王室每年用于收购西方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及各种装置艺术的花费至少在十亿美元以上,还连续两次创下世界最贵艺术品的成交记录。</h3> <h3>而依托家族自身不凡的品位及执着的收藏精神,卡塔尔王室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收藏家族,卡塔尔也跻身世界文化艺术产业中“一线国家”。</h3> <h3>卡塔尔除了想用艺术征服四方来客,还期望通过打造前卫建筑连接未来。所以不惜代价聘请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大师,采用大量超前技术,创造了将近20座融合建筑、空间和感官独特体验的场所,用来安放那些难得一见的古董真迹和艺术珍品。</h3> <h3>正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艺术正在改变卡塔尔,这些博物馆已经成为展示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以及学习艺术与对话交流的平台。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在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伊斯兰艺术的发展。不仅让国民的精神变得富足,还带动了旅游业。</h3> 卡塔尔艺术博物馆 <h3>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贝律铭的封山之作——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座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线之外的人工岛上,占地4.5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稀世珍品,无论从构思,还是手法,都堪称一个超凡脱俗的作品。</h3> <h3>贝聿铭这个名字,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现代建筑的历史上,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这位建筑界无与伦比的设计大师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创作了无数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网图)</h3> <h3>就在制作这个美篇时,惊闻贝大师于5月16日走完了他一个世纪的人生,享年102岁。(网图)</h3> <h3>我何其有幸参观过大师的四件遗世杰作,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还有座落在北京的中国银行总部大楼及香港中银大厦,都是贝老最美、最极致的设计。</h3> <h3>在设计伊斯兰博物馆时,已届90高龄的贝大师将久远时代的伊斯兰价值观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之中,捕捉伊斯兰建筑的精髓,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网图)<br></h3> <h3>秉持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的设计理念,贝聿铭要求卡塔尔于多哈湾最美的滨海路边填海造陆,建了一座人工半岛。(网图)</h3> <h3>设计风格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就像一场战争,贝老赢得很漂亮:博物馆充满美学设计感,干净的白色石灰石,几何式交叠,简洁大气,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摄人的宏伟力量。</h3> <h3>阳光像是流动的音符,随着时间、随着几合体的断面,形成的丰富影像,演绎着丰富空灵而又层次清晰的乐曲,看似单调又厚重的建筑外观,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轻盈无比。使得建筑与自然界之间这种神奇的相互作用更加鬼斧神工。</h3> <h3>几何形组合的建筑,就像是从抽像画里走出的线条和方块,最上端的两扇窗就像披着面纱只露出双眼窥探世界的伊斯兰美女,纯粹、庄重而简洁,可以说是伊斯兰风格建筑的现代化阐述(据说夜间打上灯光后更为传神)<br></h3> <h3>这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走访亚欧非多个地方采风后激发的灵感,超乎现实的几何结构,梦幻般的空间效果,只为向世人展示属于伊斯兰建筑的精髓。</h3> <h3>和建筑外观的简约现代感不同,博物馆内部设计充满了复杂的伊斯兰元素,银色穹顶,玻璃幕墙,圆拱形的窗户与门帘都以简约的几何图形完美合奏,传递出伊斯兰世界的审美趣味。</h3> <h3>中庭核心是呈弧形的两个通往第一层的楼梯,上面悬挂着华丽的圆形金属吊灯与楼梯的曲线相应成趣。</h3> <h3>圆拱、方形、直线,中庭巨大的银色穹顶,经典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阿拉伯传统的拱形窗,所有的一切都在严谨的秩序中对称着。从此可窥见卡塔尔对伊斯兰文化的态度——保持传统,拥抱世界。</h3> <h3>旋梯连接起不同空间,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整座建筑仿佛上演着一场奇幻的走秀,令最纯粹的光影与几何之美绚丽到极致。</h3> <h3>中庭穹顶之下设有一片休息区,三面落地玻璃幕墙外,便是著名的多哈湾海岸线。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馆内空间变化万端,这就是一座将梦境变成现实的建筑。</h3> <h3>博物馆共有五层,设有展厅、图书馆和教育中心。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伊斯兰艺术主题博物馆。</h3> <h3>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的拱形窗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了几分柔和,稍稍综合了它的英武之气。</h3> <h3>露台的拱券像一个取景框,将海湾那一侧现代建筑群及繁华码头框起来。</h3> <h3>这一侧是繁忙的码头景象。</h3> <h3>有喷泉作前景的空间更显梦幻。</h3> <h3>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涵盖了三大洲的不同文化,横跨了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长河的艺术真品。</h3> <h3>从生活到战争,从兽皮到织锦,从简单符号到精美文字,从底层民众到皇室贵胄,涵盖了中东这片土地上伊斯兰文明成长与更迭的方方面面。</h3> <h3>国内独有的文化瑰宝、来自全球的精美艺术品收藏、珍贵手稿等珍贵艺术品都在这里齐聚。这个独特的艺术空间,是目前为止收藏艺术作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游客想要快速了解这个中东国家文化艺术的最好去处。</h3> <h3>这个11世纪的土耳其头盔相当精致,上面的箭孔清晰可见。藉此可以想象当时战争的残酷,和头盔主人的敌人是怎样的孔武有力。</h3> <h3>精美绝伦的利剑不仅是武器,还是艺术品,颜值性能双绝。</h3> <h3>也许在21世纪,没有谁的珠宝收藏会超过卡塔尔皇室的收藏,从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的古董珠宝,到21世纪的卡地亚珍品,穿越百年历史,跨越世界文化,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史诗气象。</h3> <h3>镶满宝石的鸟,富贵逼人。</h3> <h3>石雕造型单纯却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h3> <h3>居住在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聚集在这里,理解伊斯兰文化。</h3> -
卡塔拉文化村 <h3>卡塔拉文化村是卡塔尔最大的文化组织之一,是卡塔尔文化遗产和传统的守护者。是阿拉伯传统特色气息浓厚的艺术圣地,穆斯林传统元素在这里就像宗教一样,充满神圣感。</h3> <h3>据古地图记载,卡塔拉是卡塔尔已知的最早称谓。如今,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用来培育、激活当地文化创新、提高市民文化意识的场所。</h3> <h3>多哈文化村是老国王哈马德在位的时候修建的。他希望在这里可以保留阿拉伯世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全球文明交织碰撞飞速国际化的今天,让阿拉伯文明还得一隅留存,还能在这里继续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保持活力。</h3> <h3>这个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群包罗万象,各种艺术馆和文化场所都在此聚集,博物馆、画廊、音乐厅、歌剧院,古罗马式露天环形剧场、电影院,任何艺术形式在这里都能得到包容和尊重</h3> <h3>文化村内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既有本土的,也有世界性的。过去的优雅与未来的辉煌在这里相遇,文化与艺术在这里传扬,并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开来,其影响已经超越国度,超越海湾、超越阿拉伯。</h3> <h3>卡塔拉文化村里的清真寺是中东地区最漂亮的清真寺之一。这座由土耳其设计师自行设计完成的建筑,是文化中心最重要的场所,是社区与市民最重要的纽带。</h3> <h3>卡塔尔的著名地标,也是网红打卡点——鸽子塔,就在清真寺旁边。</h3> <h3>鸽子塔是一种传统的伊斯兰建筑,这种设计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主要是用来收集鸽子的粪便,和作为鸽子住处。靠近它,会有一种特别安静、空灵的感觉。</h3> <h3>在一个真主至上的伊斯兰国家,将鸽子塔建在清真寺旁边,主要还是因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h3> <h3>在文化村中,仅剧场就有三个。不仅有世界顶级的歌剧院,还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圆形露天剧场。</h3> <h3>壮观的圆形露天剧场是文化村的瑰宝,其设计融合了古典希腊剧院的特色和传统伊斯兰建筑的精华,构造了极佳的声场条件,可以容纳5000多人。</h3> <h3>不管未来卡塔尔所作的努力能否打破阿拉伯世界与外界的障碍,能否通过艺术的力量来改变西方世界对穆斯林文化的偏见,但正如圆形剧场前这尊《自然之力》雕塑所体现的,这个国度相信艺术的力量本身就是一次文化认知的巨大飞跃。</h3> 瓦其夫老市场 <h3>极具阿拉伯风情的瓦其夫传统市场,是贝都因人交换生活必需品的地方,也是阿拉伯传统艺术品的集散地。</h3> <h3>瓦其夫市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它还保持着传统伊斯兰建筑风格。</h3> <h3>在急速推进国际化、现代化的同时,卡塔尔不忘小心地呵护自己的文化特性,保护传统文化遗产。</h3> <h3>这个老集市其实看上去并不显老,无论街道还是商铺都找不到岁月摧残的印记,但正如《一千零一夜》中所描述的场景那样,这里有浸透着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建筑,其设计优雅,建造技艺令人赞叹。</h3> <h3>建筑多为沙土色,建筑的形体、建材自身的美都散发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与周围的环境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充满自然气息和艺术魅力。是体验沙漠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首选之地。</h3> <h3>注意到这些建筑中那些无处不在的木棍了吗?原以为那些木棍只不过是为了装饰而存在,经导游解说才知道,那些木棍的作用其实是散热,和把凉风引入室内,也就是原始的空调。</h3> <h3>这个热闹的集市,并没有因为商业化而变质,各式阿拉伯店铺原汁原味地纵横。任自己乱走乱逛迷失在深巷,只恨语言不通难以与当地人勾通。</h3> <h3>刚入集市不久,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画廊,这里聚集了不少艺术家在现场作画,作品摆满了长廊。</h3> <h3>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跨越国界与文化的鸿沟,实现交流的话,那一定是艺术。不同的语言限定使人们产生交流隔阂,视觉艺术却是开放的,不仅能让人们在艺术的时空中自由徜徉,也能使原本陌生的人一见如故。</h3> <h3>吸引我的不仅是专注的匠人,还有墙上挂着的老市场的历史照片。由此可见这个老市场在当地人心中的分量。</h3> <h3>身着白袍的阿拉伯男子,个个都是五官立体,眼睛深邃且炯炯炯有神,留着干净的小胡子,有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高冷。</h3> <h3>看到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商人行走在传统的窄巷用传统手推车运送货物,你是否也有种莫名的时空穿梭感?</h3> <h3>商品的摆放还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眼花缭乱的珠宝、玲琅满目的灯具、当地特色工艺品,还有地毯、华服、挂饰全都分门别类。</h3> <h3>一个城市的灵魂往往在于其最古老的街巷当中,而瓦其夫集市完美的呈现了古老的中东文明的市井画面。氤氲的灯光,深蓝的星空,喧闹的小巷,热闹的人群,迷幻的香料气息,一切都和许多年前的古老集市如出一辙。</h3> <h3>在眼花缭乱的各种灯具中,辨识度很高的阿拉丁神灯依然抢眼。</h3> <h3>隼在卡塔尔就像中国的大熊猫,维系着沙漠里的游牧民族与鸟类之间传承千百年的情谊。在著名的隼市,我没有找到当地人奉为图腾的隼,却被这些五颜六色的漂亮鹦鹉所迷住了。</h3> <h3>夜幕降临得很快,灯光让我更加确信这些在《一千零一夜》中描述过的场景不过是仿古建筑。</h3> <h3>在多哈,目之所及尽是建筑艺术之美,与那些充满未来感的现代建筑相比,这些文明记忆同样不可或缺。</h3> <h3>在这个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里,感受到的都是安全与详和。</h3> <h3>在多哈两天的旅行,深感这个在沙漠中快速崛起的城市在发展中展现出包容的的神秘多彩的姿态和力量。卡塔尔的精彩,只有来到这里以后才会真切的感知。</h3> <h3>再次致敬我们的摄影团队。左起山岚、费心、圆珠笔、竹韵、老生常谈、狗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