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值五一小长假,到达目的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后稍作休息,东边广场上喂喂鸽子和金鱼后,进入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从甲骨文的出现到现代文字的发展,参观各个民族的文字,让孩子们尽情畅游在文字的海洋!</h3> <h3>首先进入的是序厅,它共由四面巨型的浮雕组成。北面浮雕展现的是中国文字载体的发展史。东面浮雕展现了汉字书体的演变,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南面浮雕展现的是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在中间位置有一块牛肩胛骨,被誉为“一片甲骨惊天下”。西面浮雕集中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字。</h3> <h3>清朝末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划符号。经仔细研究,王懿荣确定这些刻画符号是商代人使用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而被称为甲骨文。王懿荣先生也因此被誉为“甲古文之父”。<br></h3> <h3>不同阶段都有为甲骨学研究做出突出成绩的学者,首屈一指的当属“甲骨四堂”----</h3><h3>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h3> <h3>甲骨文覆盖了亚洲和欧美地区,时间上延及当代。从甲骨文到今天使用的汉字,尽管在形体、读音和字义上发生了变化,但其演变脉络清晰,承继关系明显,可见二者实属一脉,甲骨文就是现代汉字的前身。</h3> <h3>汉字的起源在中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古代神话传说即仓颉造字,另一种是关于文字起源的科学描述。<br></h3> <h3><br></h3><h3>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主要出土于安阳殷墟,属于商代晚期的文字遗存。</h3> <h3>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是和甲骨文同样重要的一种先秦文字。</h3> <h3>简牍是古人写字用的竹片和木版,简牍在纸张发明之前是传播和承载中国文化的主要工具。从文献记载和有关的文字形体来推断,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简这种书写载体。</h3> <h3>先秦陶文是指刻画、钤印、书写在陶器的文字。字数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h3> <h3>玺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遍使用。战国玺印以铜为主,其次有玉,也有银质、玛瑙、石质、陶质,但数量很少。目前未发现先秦的金质玺印。</h3> <h3>先秦时期玉石器也是一种文字载体,其中盟书最具代表性。<br></h3> <h3>先秦货币文字</h3> <h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纷繁复杂,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他命令李斯、赵高和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以后的“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h3> <h3>碑刻艺术</h3> <h3>古代造纸流程</h3> <h3>古代字书</h3> <h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世界上文字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从远古到19世纪末,中华大地上出现过近40种少数文字。</h3> <h3>苍洱镌石——大理历代名碑拓片精品展</h3> <h3>最后用甲骨文把古诗词补充完整,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h3> <h3>当孩子走进大自然,拓宽视野,通过这次文字研学后,能够更热爱文字!更喜欢文字!希望孩子能够学到课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及历史典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