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塞罕坝,美丽的塞罕坝人

张丽华

<h3>河北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王尚海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h3> <h3>塞罕坝人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追求,谱写了一首人类改天换地的绿色进行曲。</h3> <h3>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的。</h3> <h3>“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清朝康熙皇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作为皇家设围狩猎之地。</h3> <h3>但是,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同治皇帝下令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连年山火和日益增多的牧垦,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已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h3> <h3>历史的发展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h3> <h3>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h3> <h3>第一代塞罕坝人是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开始创业的,那就是保卫首都北京。</h3> <h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之前连年战争,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h3> <h3>20世纪60年代初,风沙肆虐,严重威胁首都北京的安全。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其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h3> <h3>有专家形象地指出,风沙一起,这个沙源对于北京“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子里扬沙子”。这种状况必须全力遏阻否则首都早晚被黄沙吞没。塞罕坝恰好处在那个能挡沙子的特殊地理位置上。</h3> <h3>为了遏止沙漠逼近北京的严峻形势,涵养京津地区水源,1961年,在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一笔巨款,在河北北部开展大规模防沙造林工程,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h3> <h3>在林场选址时,塞罕坝北部红松洼山坡上的一颗树龄近200年的老松树迎风卓立,成为在此建场造林的依据,也成为塞罕坝人建场造林的决心和信心。</h3> <h3>1962年,王尚海这位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带着老婆孩子和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三分之一为大中专学生的369人队伍进驻塞罕坝开始造林事业。</h3> <h3>王尚海曾经住过窝棚</h3> <h3>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水、风沙肆虐、交通闭塞等等困难,终于培养出了可以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树种。</h3> <h3>王尚海成为林场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也是塞罕坝林场建设的主心骨、科学求实的探路人、艰苦奋斗的一面旗。他带领大家克服了高寒、缺水、风沙肆虐、交通阻塞等等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为完成祖国交给的“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光荣使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恢复之路。现在塞罕坝林场那片近千亩“王尚海纪念林”不仅是对老书记的怀念,更是塞罕坝精神的象征。</h3> <h3>望海楼</h3> <h3>57年来,一代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生态建设重任。塞罕坝林场的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近30倍。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塞罕坝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终于还清了人类百年间欠下的这笔生态账。</h3> <h3>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h3> <h3>现在的塞罕坝已经是人们休闲旅游观光的胜地。</h3> <h3>人们用歌曲来赞美塞罕坝的美丽、塞罕坝精神</h3> <h3>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的重要指示中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h3> <h3>“塞罕坝精神”生动诠释了塞罕坝三代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追求和壮志豪情,对推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h3> <h3>2017年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