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地岛国家公园里的世界之最--回眸阿根廷(4)

黄跃君

<h3>3月31日早上,我们睡到自然醒。早餐后,前往火地岛国家公园。<h3><br></h3><h3>去火地岛国家公园,必须先了解火地岛。</h3><h3><br></h3><h3>它是南美洲最南端的群岛,东临大西洋,西与太平洋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毗邻,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最南的土地。</h3></h3> <h3>群岛包括主岛大火地岛和附近几百个小岛、岩礁,总面积约7.3万平方公里(介于我国宁夏6.64万和重庆8.24万之间),其中主岛面积约4.87万平方公里(比台湾3.61万还大),由阿根廷和智利共同拥有。1881年,两国划定边界,东部属阿根廷,约占2/3 ;西部属智利,约占1/3。</h3> <h3>1520年10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探险时,进入以他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时,首先发现这座岛,看到岛上遍布星星点点的火光,以为岛上有很多活跃的火山口,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实际上,是当时土著居民在取暖时点燃的堆堆篝火。</h3><h3><br></h3><h3>1832—1836年间,英国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考察火地岛后,该岛名声鹊起。</h3><h3><br></h3><h3>1960年,政府把火地岛中的6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开辟为国家公园,是世界最南端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从前是一片原始森林。</h3><h3><br></h3><h3>这块牌子上写着“南美洲最南端的国家公园”(西班牙文,下同)。</h3> <h3>特殊的地域、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旅游者。</h3><h3><br></h3><h3>作为“世界的尽头”,其亮点甚多,有“世界五之最”。</h3><h3><br></h3><h3>世界最南端的火车站。</h3><h3><br></h3><h3>火车站外边,立着一个木牌,上方写着二行“乌斯怀亚,世界尽头的火车”,中间是一幅正在行驶的火车画,下方一行字“一个不会停止的故事”。</h3> <h3>19世纪末,因火地岛太过偏僻寒冷,人烟稀少,为了守住这块海上战略要地,政府把犯人流放到这里--“南美洲的西伯利亚”,进行开发建设。他们把采集到的大量石头和木材装载到车箱里,通过木制轨道,用公牛拖往建筑工地。后来,建造了火车站,一种窄铁轨取代了木轨,牛拉逐渐改为蒸汽机、内燃机车。火车每天载着犯人到河谷地带,晚上载着建材和犯人回到乌斯怀亚,全长25公里。<h3><br></h3><h3>火车站门造型很别致,门上写着“火地岛南端铁路”。</h3></h3> <h3>火车站内,博物馆、候车室和售票处三位一体,里面展示有许多表现当年艰苦建设铁路和火地岛的照片和实物。</h3> <h3>站台上的小火车。</h3> <h3>这辆红黑色蒸汽机车模型,是100多年前为乌斯怀亚建设做出贡献的主要机车类型。</h3> <h3>我们一进入月台,就被一位穿着当年囚服、样子滑稽的年轻人热情拉住拍照了。</h3> <h3>哈哈,平时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我竟然和“犯人”握手合影,挺有意思!<h3><br></h3><h3>1994年,为了发展乌斯怀亚旅游业,政府将荒废了近50年的铁路中的最后7公里路段修葺一新,但轨道还是以前的60厘米窄轨。</h3></h3> <h3>昔日囚车被打造成观光的乌斯怀亚天涯列车。我们坐小火车进公园观赏。</h3> <h3>吐着白烟的绿皮火车在原野中缓缓行驶。</h3> <h3>原生态的公园里,极地风光无限,皑皑的雪山、蜿蜒的溪流、苍翠的河谷、肥美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枯树桩、荒芜人迹的沼泽,构成一幅幅奇妙的画卷,不断从窗前掠过。</h3> <h3>想不到吧,这里原来是囚犯的主要工作地。<h3><br></h3><h3>列车到了终点站,游客在这里下车游览30分钟。</h3></h3> <h3>美景还没有拍够,火车就要返回了。 </h3> <h3>世界最南端的最小邮局。<h3><br></h3><h3>从火车站出来,旅游车把我们送到恩塞纳达海湾边。</h3><h3><br></h3><h3>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静静地伫立在一座由沙滩延伸到海里的铁桥上,桥上飘扬着阿根廷国旗。</h3></h3> <h3>邮局外面有一只醒目的红色邮筒。游客可到里面买来盖有“世界尽头邮政”邮戳的明信片,填写好后投入邮筒,寄往世界各地。</h3> <h3>走进邮局。</h3> <h3>图片上的老人是这间邮局的创始人。为了纪念他的爱国行动,政府在纸币上印上他的头像。</h3> <h3>唯一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和我们留影。</h3> <h3>走出邮局,一边是风光无限的恩塞纳达海湾。</h3> <h3>另一边是奇形怪状的树林。</h3> <h3>因常年西风盛行,这里的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醉汉林”。<h3><br></h3><h3>中午,我们在世界最南端的酒店就餐。</h3></h3> <h3>酒店靠近湖边,美丽的湖景不时吸引着我们,忍不住放下刀叉去拍照。</h3> <h3>稍事休息后,继续前行,看到一种很奇特的树。</h3> <h3>这是山毛榉,原始森林的树种,树上结的一团一团不是果实,而是鸟类啄破树皮后长出的一种寄生菌, 逐渐生长而成。当年的土著印第安人常采摘这种“野果”充饥,被称作“印第安人面包”。<h3><br></h3><h3>车子在一条平整的土质公路边停下。</h3><h3><br></h3><h3>我们下车一看,有好几个牌子,其中一个绿牌子上有两幅图,很有看点:左边图的三角形地带属阿根廷国土,竖虚线为国界,以西属智利,乌斯怀亚就是白色箭头上方的小黑点。在麦哲伦海峡南边还有一部分属阿根廷国土。下面红线是阿根廷3号公路。右边图上写着“南极和南大西洋群岛”。</h3></h3> <h3>世界最南端的3号国家公路。<h3><br></h3><h3>这个木牌更不一般,上面写着“阿根廷3号公路的尽头,距布宜诺斯艾里斯3079公里,离阿拉斯加17848公里”。</h3></h3> <h3>它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机动车道--泛美公路在阿根廷境内的延伸段。泛美公路全长约48000公里,纵贯整个南北美洲大陆,把两洲各国连接起来,北起阿拉斯加,南端终点就在这里。 <h3><br></h3><h3>从3号公路牌子进去,往南步行,是一条架在湿地上的木栈道。</h3></h3> <h3>沿着栈道前走,看见一团团彩色叶子的树。</h3> <h3>导游说,这是榆木树,长在上面的是丝状菌和菇状菌。<h3><br></h3><h3>拉帕塔亚湾--世界最南端的海湾,也是世界最南端的淡水湖--洛迦湖。</h3></h3> <h3>当年阿根廷总统洛迦与智利总统在划界谈判中约定,两国以此湖为界,左边属于智利,右边属于阿根廷,并各以自己国家的总统名字命名湖泊。<h3><br></h3><h3>前方几座小孤岛静静地躺在海面上,两个岬角之间的外面是比格尔海峡。</h3></h3> <h3>这里看上去是那么宁静、安详,就像是世界的另一个开始。<h3><br></h3><h3>环顾四周,群山环抱,雪峰连绵,湖水清澈,湖光山色相互辉映。</h3></h3> <h3>站在世界的尽头,心中感慨万千。向最远的方向眺望,那是充满魅力的未知的南极洲,心想:今生我们会去吗?</h3> <h3>火地岛国家公园的美景,就像一部长长的纪录片,记载着火地岛的前世今生,值得我们慢慢地去欣赏、品味……<h3><br></h3><h3>(注:本篇部分照片系飞先生提供,谢啦!)<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