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川藏线,泛指川藏南线,又称G318国道或川藏公路,乃是中国最美,最好玩的骑行线路,也是国内每个骑友心目中的朝圣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骑川藏线?</p><p class="ql-block">一一不怕路长,只怕心老,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p><p class="ql-block">一一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一一旅行的意义在于,它既能让你更加强大,也能让你知道自己有多渺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骑行川藏线,全程约2150公里,从成都出发,沿318国道一路向西,最终到达终点拉萨布达拉宫,途中依次经过雅安,沪定,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如美,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通麦,鲁朗,八一,工布江达,松多等21个城镇;共需翻越折多山,海子山,东达山,业拉山等14座高山,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10座,海拔5000米以上2座,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IO条大江;领略雪山,草原,原始森林,冰川,峡谷等诸多壮丽景色;体味天然温泉,锅庄舞,藏传佛寺,藏家民居,石锅鸡,藏香猪,牦牛肉等特色风情。这是我们一辈子最值得回忆的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川藏骑行路上,爬不完的坡,转不尽的山,骑不完的烂路,冲不破的逆风,一次次身体极限的冲击,会让你想要搭车甚至放弃,会不停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受这样的磨难?但只要你骑上雪山之巅,屹立在离天最近的垭口,展开双臂拥抱蓝天,闭上眼深深的吸一口气,你会为你的勇气而自豪,为你的坚持而欣喜,所有的苦与累,都化作五彩经幡,让你放空一切,洗涤心灵,找回自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北线G317,南线G318。</p> <h3>今天5月18日,我和林光旭下午13:48乘K392火车前往成都,将于20日临晨4点半到达成都,这天将去游玩都江堰。</h3> <h3>今天5月20日我们游览都江堰,21日开始骑行出发向拉萨进军了。</h3><h3><br></h3><h3>李冰治水</h3><h3>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天洪水季节,到任不久,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h3><h3><br></h3><h3>飞沙堰</h3><h3>飞沙堰溢洪道在鱼嘴分水堤尾部与人字堤间。堰口宽240米,顺溢方向长120米,飞沙堰坝顶平均海拔725.25米。飞沙堰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飞沙堰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枯水季节导水入堰,保证灌区用水需要。二是丰水季节排泄进入内江的多余水量。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作用也越大。三是排沙。鱼嘴分水后,岷江挟带的大量沙石排入外江,在飞沙堰对面凤栖窝段弯道处,因弯道环流引水原理,多余沙石经飞沙堰排出,进入宝瓶口的沙石占岷江总量的8%左右。</h3> <p class="ql-block">万世之功的都江堰!</p><p class="ql-block">智慧的中华民族!</p> <h3>川藏公路简介:</h3><h3>1950年初,人民解放军十八军执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在雅安金鸡关奏响了修筑川藏公路的号角。十八军52师、53师广大指战员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挥锤凿石、炸山开路、战严寒、斗风雪、不畏艰险、战胜天堑二郎山、雀儿山等14座海拔3千到5千,人迹罕至的高原雪山,凿通2860多座涵洞,在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尼洋河恶浪滚滚的波峰浪涛间打桩架桥400余座……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4年多寒暑,11万筑路大军餐风饮露、艰苦奋战,3千多名官兵为修筑川藏线英勇捐躯。1954年底,全长2千多公里的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到拉萨,西藏人民终于告别了世代攀溜索、走栈道、爬天梯的苦难岁月。</h3><h3>川藏公路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把祖国内地和西藏边疆紧密相连,藏汉同胞心心相印。</h3><h3><br></h3><h3>今天21日从成都到雅安市,骑行了150多公里,一路上遇上十多个骑行进藏的,其中有六个是张家口来的老人,还有四,五个年青人,还有五,六个是我们福建漳州的。我和老林早上六点半出发,下午五点钟到达。</h3> <h3>今天22日我们乘车往乐山市游览大佛景区,17:30回到雅安,明天将骑行向新沟村前进。行程将是88公里。</h3><h3><br></h3><h3>乐山大佛是未来佛一一弥勒造像。佛国天堂的创建,是根据弥勒三经及民间传说,以雕塑、壁画、仿古建筑等形式组成数十处石窟画廊,楼台亭园及三大宫殿,集中反映了有关弥勒的降生、修行及成佛的故事,也是对乐山大佛的注释、深化及延伸。登上天梯,步入天堂兜率陀天将降福於您。</h3><h3><br></h3><h3>乐山大佛棧道,长约500米,由九曲棧道组成,沿途景点众多,景色迷人,传说神奇。</h3><h3>乐山大佛,临江依崖凿造,通高71米。“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竣工时,全身贴金嵌玉,金碧辉煌。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它石刻,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罗河谷的帝王谷媲美。”</h3><h3>望峨台,唐嘉州刺史岑参名之,立台眺望,三峨凝黛,水自天来,心旷神怡。</h3><h3>九曲棧道,建于唐代,盘旋九曲,狭窄险峻,治道壁上镌刻有许多佛像。</h3><h3>龙王三太子入海,相传,此处有龙王三太子常到凌云寺,东坡楼,向在此著书立说的苏轼请教学问的出入口。</h3><h3><br></h3> <p class="ql-block">以下这图片是在大佛景区内,是欢喜佛洞窟前的照像。在洞窟中大量的展示了欢喜佛,是为密宗。我将密宗简介展示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密宗简介:佛教分为两大派一一显宗和密宗,显宗即一般人所熟知的佛教,它传入中国后,溶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p><p class="ql-block">密宗又称为秘密教,由于密宗讲究师承,所以在中国流传不广,主要在蒙藏区。</p><p class="ql-block">密宗以《大日经》、《金钢顶经》、《苏悉地经》为依据,以毗卢遮那为初祖。密宗的本神为欢喜佛,又叫玉天爱神,形象为男女相抱的交合图。与显宗的严格禁欲相反、密宗认为要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在有了五种智慧过后,即五般若、(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春属般若),还必须通过以欲治欲的双身修炼法,通过男女交合时的生理体验,达到正悟,并修身成佛。</p><p class="ql-block">据考证密宗的双身修炼法,来自古印度信欲派。信欲派识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女神的性欲繁衍而来。不着衣衫,生殖器外露的女神,就是信欲派崇拜的图腾。实际上对生殖器的崇拜,在古巴比伦、小亚细亚也大量存在。在现今西藏阿里高原扎嘎县、古赂王国遗址(公元九世纪),壁画中就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密宗是佛教中最神秘、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部分,它带有更多的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的色彩、密宗作为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东方佛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p> <h3>23日7:00从雅安出发,到这走了88公里,由于新换的链条质量不好,路上断了两次,修了两次,还好自己有工具,也会修,到这儿14:30,</h3><h3>住这旅店,店主自家的一辆车上的原装链条给我,这时我正在换链条,还算好运气。</h3><h3>她这车是骑行的人走不动了,200元卖给她的,卖车的就乘车走了。</h3> <h3>今天24日,从新沟村出发,爬坡18公里,9:20到二朗山隧道口,海拔2122米,爬升了800米,中午11:30到达泸定桥,午饭后又骑行了23公里,在鸳鸯坝住下。住在民宅。</h3><h3>今天总行程74公里。</h3> <h3>因前段时间刚到过这儿旅游,所以今天没进景点内。</h3><h3><br></h3><h3>泸定桥是大渡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翌年四月(1706年5月)合龙告竣,康熙帝取名“泸定",并书写桥名,本地人又叫“皇桥”。桥长101.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全桥铁件重40余吨,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承重,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建桥时由近千名工匠手工锻打而成;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基础;东西桥亭为清式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大方。西桥头立有康熙帝御书“泸定桥”三字石碑,东桥头立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h3><h3><br></h3><h3>在茶马互市的历史年代,泸定桥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h3><h3><br></h3><h3>1935年5月29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昼夜行军240里,英勇飞夺泸定桥一战,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惊、险、奇、绝"的不朽篇章,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句,泸定桥至此蜚声中外,名扬四海,成为中国红色第一桥。</h3><h3><br></h3><h3>1961年,泸定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今天从鸳鸯坝到折多塘村,行程43.5公里。海拔从1468米,上升到3200米,爬升了1732米。在这儿可看到这雪山,这是康定的、跑马山。还途经康定城区。</h3> <h3>大渡河铁索桥。</h3><h3><br></h3><h3>这是去年9月份来此旅游的留影。</h3> <h3>康定党委</h3> <h3>康定街景</h3> <h3>一路上常见向拉萨进军的骑士们!还有徒步进军的勇士。</h3><h3><br></h3><h3>走川藏线旅游,各种走法都有,徒步,骑自行车,摩托车,自驾车,到成都顾当地车请当地司机,还有跟旅游团,也有自由乘车到处走的。总之应有尽有,五花八门。</h3> <h3>今天25日,从折多塘村往新都桥镇走,沿G318国道先爬坡20公里,到达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更艰苦的是一路上下着雨,并有大雾,下山时又下了场大雨,天很冷,还能见到积雪。</h3><h3><br></h3><h3>开始下山是下大雨的,滑下到5公里就没雨而是阴天,下坡走了30公里就艳阳高照了!整个过程就只有一个多小时。</h3><h3><br></h3><h3>15点多入住登巴客棧,这距新都桥镇还有4公里,今天行程是57公里。</h3> <h3>折多山上的白塔</h3><h3><br></h3><h3>可看出满山大雾!</h3><h3><br></h3><h3>今天在这垭口,有个人应该是有较严重高原反应,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叫来了救护车,送到医院去了。</h3> <h3>这是去年9月川西游,在海螺沟拍摄的贡嘎神山。主峰海拔7556米,仅次于喜玛拉雅山主峰。</h3> <h3>因老林有些高原反应,两小腿到脚踝部位有些肿了,所以昨天休息一天,今天5月28日顺利又行进了一天,不过很象坐过山车,新都桥海拔3464米,平路12公里,爬坡8公里,到高尔寺隧道口海拔是3869米,隧道长5683米,过隧道就下坡一直到雅江县44公里,海拔2566米,接着爬坡18公里到相克宗入住,海拔3585米。18公里爬升了1019米。</h3><h3>老林由于身体还不能适应,雅江到相克宗18公里的爬升路段就叫了相克宗的接应车乘坐上去了,我自己坚持骑行了这段行程。</h3><h3><br></h3> <p class="ql-block">这路是在高尔寺隧道下山途中,顺山凹一圈一圈转下去,非常壮观,可称为旋转的公路。去年九月川西神山旅,回程时从理塘往新都桥就是走这条路,那时乘车没拍到。</p> <h3>这是一个自由旅游者骑的车,前面是助力自行车,后面是两轮拖车,上面有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可对助力车电池充电。</h3> <p class="ql-block">29日从相克宗出发,目的地红龙乡,行程为82公里。</p><p class="ql-block">4公里多到了剪子湾,天路十八弯就是顺着剪子弯修的,象台阶一样拾级上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卡子拉山垭口海拔4718米,眺望远方壮观的高原草甸,蓝天白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也不知道爬了几座大山,海拔高,反复长上坡长下坡,总算到达目的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路况难度等级五颗星,川藏第一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入住红龙乡,红龙阳光客棧。</p> <h3>天路十八弯</h3> <p class="ql-block">卡子拉山垭口,海拔4718米。</p> <h3>高原草甸,蓝天白云。</h3> <h3>放养在高原草甸的牦牛。</h3> <p class="ql-block">30曰从红龙乡出发,经高原明珠理塘县,到达禾尼乡,道路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入住517318服务站。总行程88公里。今天路好,挑战等级才两颗星,相对轻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人和我们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理塘县二十几公里就见到了无量河,在南侧是整座山脉,就是贡嘎神山山脉。</p> <h3>理塘往禾尼乡途中遇上三个在北京体育学院就读研究生的小伙子!</h3><h3>他们也骑行在川藏高原线上!</h3> <h3>这是将到理塘县的隧道。</h3> <h3>理塘街景。</h3> <p class="ql-block">这是贡嘎山主峰,下图是仙乃曰,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山峰,这是稻城亚丁的海螺沟的主景点。</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今天在前往禾尼乡沿途所看到的,当越靠近禾尼乡就越看得明白,离禾尼乡9公里处,有个望佛台,它可以观赏整个贡嘎山脉,就象一尊卧佛,主峰是头,其它三座山是腹部而后是腿脚。实在是太壮观了!</p> <p class="ql-block">31日禾尼乡客栈出发,23公里缓上坡到海子山脚下,这上坡就是沿着无量河走,无量河就是发源於海子山!接着11公里长上坡到海子山垭口,海拔4685米。</p><p class="ql-block">3公里下坡到姐妹湖观景台,继续约80公里的长下坡到巴塘。开始50公里全下坡,后30公里偶有起伏,期间经过六个隧道,全程120公里。巴塘县的海拔是2580米,从海子湾垭口到县城,海拔降了2105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30入住德喜客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一路的逆风,前行艰难,上海子山垭口时,上坡推了几公里,下坡也要蹬着走。</p> <h3>姐妹湖</h3> <h3>六一儿童节,本想休息一天,因巴塘到芒康路况难度五颗星,川藏第二难,故临时决定午饭后先跑一段,明天就轻松多了,走了45公里在圣天温泉酒店入住了。</h3><h3><br></h3><h3>从巴塘出发,走到33公里过金沙江大桥,过了桥就进了西藏的芒康界了。</h3> <h3>6月2日从圣天温泉酒店出发,中午在海通兵站吃午饭,到达最高点宗拉山垭口,海拔为4170米,而宗拉山顶海拔为4460米,下坡7公里就到芒康县城了。</h3><h3><br></h3><h3>过了金沙江,走了将近60公里的烂路,它是沿河谷走的,很多路基都被冲废了,所以都在拓宽修复中。</h3> <h3>3日早晨离开芒康,一路爬坡12公里,到拉乌山垭口,海拔4376米,接着一路下坡35公里到达如美镇,吃午饭,而后爬坡10多公里,入住觉巴村徒步哥驿栈。行程共59公里。</h3><h3><br></h3><h3>至此三个年轻人没有入住觉巴村,先往前走了,他们决定翻过觉巴山垭口,到登巴村入住。</h3> <h3>拉乌山观景台</h3> <h3>拉乌山景色</h3> <h3>这是如美镇。</h3> <h3>4曰早7:30离开觉巴村客栈,爬坡15公里,到达觉巴山垭口,海拔3911米,后下坡十多公里,到达登巴村吃午饭,再爬坡14公里到达荣许兵站地点,入住教授的飞登517318骑行联盟客栈。全程42公里。</h3> <h3>爬坡12公里还看得到我们觉巴村入住的客棧,就是这12公里路都在这山凹中逐步上升,一直到垭口还看得到山凹。</h3> <h3>山凹中的公路。</h3> <h3>5日早晨离开荣许兵站处的517318教授分店,一路爬坡24公里,到达川藏线最高的垭口,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米。</h3><h3>接着下坡30公里,又走了8公里起伏路到达左贡县。总行程62公里。</h3><h3>高原骑行,就象在蓝天上。</h3> <h3>垭口的石塔</h3> <h3>6日左贡往邦达,全程107公里。</h3><h3>整个行程沿玉曲河缓缓上升,海拔从左贡的3877米,升到邦达的4120米,基本是平路起伏,路况不错较好走。</h3><h3><br></h3> <h3>7日邦达出发,一路爬坡,走了13公里,到达业拉山垭口,海拔4658米。而后下坡,进入天路72道拐路段,一直拐到怒江边,全程34公里。这段路真是公路的奇迹,可想中国解放初期,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除了多少艰难困苦,才造就了这条路。</h3><h3>经过3公里平路到怒江大桥,过桥15公里上坡到瓦达村,再24公里偏上起伏路到八宿县,全程96公里。入住游客大本营客栈。</h3><h3>八宿县海拔3236米。</h3> <p class="ql-block">将到业拉山垭口了,在路边留个影,所有山顶与我平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业拉山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业拉山属横断山脉,由藏语“年拉”音译而来,海拔4658米,从业拉山垭口到怒江峡谷陡峭的几十公里路程落差达2000多米,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依次呈现出峡谷暖温带、高原温带和高原寒温带三种不同垂直气候,并造就了业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分布着众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横断山脉是西藏自治区东部和四川、云南西部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形成了“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奇特的自然风光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内的然乌湖、怒江大峡谷、康巴藏区、三江并流、邦达草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怒江等等地方早已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成为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无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业拉山顶游人不仅可以远眺环绕四周的洁白雪山,近距离观赏大自然的精美“雕塑”一一山顶石洞,置身于千百年古老神话之中。关于此天然石洞传说众多,有人说是远古时期藏王格萨尔为镇压妖魔,拔箭射出此"石洞",以起到威慑作用;也有人说此石洞是上天之眼,为世人照明前程,驱散厄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罢山顶胜境,沿318国道向八宿县方向,在业拉山依次可以观赏到蜿蜒壮观的盘山公路、扼怒江天堑一一怒江桥、地形复杂多样的怒江峡谷。特别是坐落于怒江峡谷边的多拉神山尤为神秘。多拉神山旁奇石矗立,有大圣沐浴、天下第一猪等奇特景观。神山遍布的经文石刻、日复一日前来转山的信徒,也使之富含浓厚的宗教气息。据当地老百姓说,转神山一圈可消灾祛病,转三圈可保佑家人安康、五畜兴旺,转得越多得到的保佑也就越多。</p> <h3>这是1964年7月版的《洗衣歌》,其赞颂了当年解放军进藏,边进军、边修路,同时解放了农奴,从而结成了军民渔水情的赞歌!</h3><h3>这是一支当时中国舞坛广为流传的优秀舞蹈作品,它以欢快的节奏,热烈的场面,真挚朴实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内涵载歌载舞的形式,风趣活泼的戏剧场面,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被誉为歌颂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经典之作。</h3><h3>1964年荣获第三届解放军全军文艺汇演优秀奖、编导奖、表演奖、作曲奖、舞美奖。</h3><h3>编导:李俊琛,作曲:罗念一,作词:朱流、董荣,领唱:史贤文、沈丛羔。</h3><h3>表演:西藏军区歌舞团。</h3> <h3>过了业拉山垭口,就进入天路72拐路段!</h3><h3><br></h3><h3>“怒江72拐”位于川藏南线上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也称“川藏72道拐"“天路72拐”,有着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称;距邦达镇14公里。</h3><h3><br></h3><h3>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近2160公里。沿途穿越横断山脉和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位于八宿县境内的天路72拐和怒江天堑,充分展示了六十多年前,十八军筑路的艰辛和英雄壮举。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着“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1950年的青藏高原不仅没有一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据《西藏始末记要》记载,一位探险家对西藏的地理描述:“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当时部队进藏的最佳线路就是沿着千年来古人踏出来的茶马古道行进。半个多世纪以前,一群英雄儿女,放弃了眼前安逸和幸福,毅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险和危难的伟大征程。他们有的进军途中出师未捷洒热血,有的疾病缠身壮志未酬别高原,历经种种艰险筑成川藏天路。目睹盘山公路壮丽景色,我们更应铭记革命英雄的奉献,以及他们给世界屋脊带来的万里春色和吉祥霞光。</h3><h3><br></h3><h3>行驶在七十二道拐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七十二道拐的壮丽,更能感受到修筑这条路的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而今它拥有着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称。“怒江72拐”海拔4250米,长约32公里。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h3> <h3>72拐到怒江边,就是这座布则村怒江大桥。</h3> <h3>怒江!</h3> <h3>怒江大桥</h3><h3>大桥长165米。</h3> <h3>今天在怒江边遇到的徒步者,问其年龄,答说1953年出生!</h3><h3>骑游在川藏线上,时时都会觉得,处处是满满的正能量!</h3><h3>这位可敬的徒步着,已经走了三个月了。</h3> <h3>8日八宿县到然乌镇,总行程93公里,达吉乡吃午饭,行程难度为五颗星,路程的最高点是安久拉山垭口,海拔4475米。垭口就近的高山 ,都是积雪的大山,风大有雨很冷,下坡24公里到达然乌镇。</h3><h3>在旅店往外望,西南方向一条山脉的大山顶上全是积雪。</h3> <h3>在这贫瘠地方还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油菜地,很难得。这是出八宿县大概有20公里的地方。</h3> <p>安久拉山垭口边的大山,常年积雪。</p><p><br></p><p>这时是冬虫夏草的采挖丰收时期,采挖时间就在每年的五月下旬,到六月底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采挖的海拔高度要在4000多米的积雪高山上,在这里可看到很多藏民搭帐篷在这住上一个多月,目的就是在这雪山下采挖虫草!</p> <h3>大山下的冰舌川。</h3> <h3>这段是防雪路,有一公里长。</h3> <h3>然乌镇</h3><h3>海拔3960米。</h3> <p class="ql-block">9日7:40出发,一出然乌镇,就到然乌湖,沿湖边整整骑行了12公里,湖水开始往下奔流,实际上这就是帕隆藏布江的源头。`今天的路就始终沿着这条江起伏往下行,到波密县我们走了131公里了,江水还在奔向远方,不知奔向何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入住,波密悠游道木屋酒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密县海拔2725米。</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乌湖旅游景区位于八宿县然乌镇境内,东邻左贡,南接察隅,西靠波密,北连昌都。距八宿县城90公里,距邦达镇180公里,距邦达机场230公里,318国道从然乌湖边蜿蜒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然乌湖景区有“西南瑶池”“高原九寨”之称,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与横断小山脉伯舒拉岭结合部,平均海拔3930米,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气候的多样性使景区内呈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它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总面积27平方公里,湖泊长25公里,宽1一一2公里。湖泊有三个上下相连的湖泊组成,是一个湖体狭长,串珠状分布的高山湖泊。然乌湖地区是经过不同时期冰川作用形成的一个巨大冰川谷地,200多年前,在如今的然乌湖下游地区发生大崩塌(垮山),巨大的垮山堆石坝堵塞帕隆藏布而形成巨大的高原堰色湖,也就是今天的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汹涌澎湃的帕隆藏布江</p> <h3>路过米堆冰川景区游客服务中心。</h3><h3><br></h3><h3>因要赶路,故而没进入景区游览。</h3><h3><br></h3><h3>米堆冰川位于西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接合部,距波密县城100千米,主峰海拔6385米,雪线海拔4600米,冰川湖面海拔3800米,末端海拔2400米,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性冰川、中国三大海洋性冰川之一、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主要由两条700一800米的世界级冰瀑布汇流而成。冰瀑布之间分布着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如同一幅自然之手创造出的泼墨山水。2005年,米堆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h3><h3><br></h3><h3>进入米堆峡谷,沿途风景如画,高耸的雪山、彩色的峡谷、清澈的小溪、古朴的民居、葱郁的森林、湛蓝的冰川,俨然一副山水田园的油画,犹如进入了世外桃园。</h3>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不时都会见到高山顶上溶化了的积雪飞流直下的瀑布,都汇入了帕隆藏布江,实际上,江的两边都是高山大川,所以越往下,江水越加奔腾。这是山脉走向促成了这条大江!</p> <h3>10日离开波密,还是沿着帕隆藏布,路况起伏向下,到达通麦镇,行程86公里。这儿的海拔2070米。</h3><h3>沿途经过古乡,及古乡湖,还有藏王洞。</h3><h3>一路上没有吃午饭的地方,一直到14点多到达通麦镇才吃上饭。在12点左右吃了块压缩饼干。</h3><h3><br></h3> <h3>在通麦镇,有这川藏线上筑路十英雄纪念碑!</h3> <h3>11日离开通麦,目的地鲁朗镇,总行程68公里。今天的路程基本是爬坡,从通麦的海拔2070米,爬升到鲁朗,海拔是3341米。爬升了1269米。</h3><h3>这是通麦大桥</h3> <h3>约出通麦20公里,有大石头落下,堵住了路,道路交通武警,正在作业清理落石。</h3><h3><br></h3><h3>在西藏道路维护抢险归道路交通武警管。</h3> <p class="ql-block">从成都出发以来,一路上土地高山基本都是贫瘠的,看不到象样的树,和象样的绿荫。一直到然乌镇。</p><p class="ql-block">9日晨离开然乌,沿然乌湖走了12公里后,湖水开始沿着峽谷往下奔流,实际上这就是帕隆藏布的源头,沿河谷走了80多公里,路两旁逐渐出了高大的树木,慢慢地成林。这两天就是沿树林在走,象似我们南方的雨林!</p><p class="ql-block">所以这里写了八个大字:雪域江南,天然氧吧!</p> <h3>这是将到鲁朗镇的一个4A级风景区。</h3> <h3>整个鲁朗镇的房子都是新的,很美很壮观。鲁朗是林芝市的,这些应该都是援建的房子,这儿有一个全国援建展览馆。</h3><h3>福州应该在林芝援建了不少项目。</h3> <h3>12日,离开鲁朗,25公里爬坡,到达色季拉山垭口,海拔为4720米,爬升了1435米,一路的森林风光。</h3><h3>离开垭口,一路下坡36公里平路又走了14公里,到达林芝慢旅阳光客栈。总行程75公里。</h3><h3>这儿的海拔是2930米,又降了1790米。</h3> <h3>鲁朗林海</h3> <h3>八一是林芝市的政府所在地。</h3><h3>13日离开八一,往工布江达,全程130公里,全程基本沿着尼洋河缓慢上升,海拔从2930米升到3440米,路况很好,有起伏,但基本感觉多数象平路一样。16点就入住,工布江达县一一鸿图商务宾馆。</h3> <h3>高速公路在尼洋河上穿过。</h3><h3>这里河面宽,河水很平静!</h3> <h3>途中难得见到的大片油菜花!</h3> <h3>一路上的绿荫。象雪域江南。</h3> <h3>泥洋河。</h3> <h3>14日离开工布江达,前往松多镇,一路上还是沿着尼洋河缓缓爬升,全程99公里。</h3><h3>海拔从3440米升到4170米。在15点多就到松多了。</h3><h3>觉得吋间还早,就决定叫一辆车将我们送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这样我们从松多到米拉山垭口843米爬升路段就免了。节省了不少体力。</h3><h3>下车后重新整装,在垭口留影,有不少游客都来和我们合影留念。随后下滑到日多村入住。这儿到拉萨也就124.5公里了!</h3> <h3>这是太昭古城。</h3> <h3>福建援建的村庄。</h3><h3>从鲁朗到松多,三百公里,一路上有福建援建的众多项目,也有全国各地援建的。鲁朗有个“全国援建展览馆”。</h3><h3>其实整个西藏都有全国各地的援建项目。</h3> <h3>这是单身女性徒步者。真有勇气!一天要走50公里。</h3> <h3>骑行者在这吃午饭,有不少女同胞。</h3> <h3>店外停着多辆骑行者的自行车。</h3><h3>这里叫加兴镇。</h3> <h3>米拉山垭口,海拔5013米。</h3><h3><br></h3><h3>这是将到拉萨之前的最后一个垭口。这儿到拉萨就剩150公里了。胜利在望了!</h3><h3><br></h3> <p class="ql-block">这徒步者很有意思,这辆车有400公斤,1月19日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出发,走了148天了,还有约4天到拉萨。</p><p class="ql-block">米脂县192.7公里一一延安255.6公里一一铜川市76.4公里一一西安市343公里一一汉中193.3公里一一广元326.9公里一一成都,川藏线G318,到拉萨2156公里,全程3545公里。</p><p class="ql-block">车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天黑了还有电灯。</p><p class="ql-block">真佩服这些徙步者的精神和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所有在川藏线上向拉萨朝圣的人,都有着满满的正能量!只要身体能行,就不会放弃这神圣之旅!</p> <h3>今天入住的宾馆</h3><h3><br></h3><h3>我走川藏线用的是,上海永久牌自行车,这是中国老字号。性能不错。</h3> <h3>15日是最后一天向拉萨前进,由日多乡到拉萨市,行程为124.5公里,沿途经过三个乡镇,一个县。今天的路况很好,基本都是平路,开头50公里还有几段下坡。整个沿线都是沿着拉萨河走,一路向下。到达布达拉宫广场15:15,实际行程为132公里。</h3><h3>拉萨市海拔为3650米。 </h3> <h3>达孜县的达孜大桥。</h3> <h3>壮观的布达拉宫!</h3> <h3>从成都到拉萨,全程实际骑行了24天,总行程2154公里,克服了千难万险,一路辛劳,来到目的地,圆满完成了对川藏高原的挑战,认识了自我,觉得自己还能做点儿事!</h3><h3><br></h3><h3>为梦想、在路上、心无界、行无疆!</h3><h3><br></h3><h3>川藏天路骑行之旅圆满结束了。将在18日乘飞机凯旋福州!</h3><h3><br></h3><h3>谢谢欣赏!</h3><h3><br></h3><h3>扎西德勒!</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