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4月中旬,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重庆红色教育基地——白公馆。</h3> <h3> 白公馆以前是一位四川军阀白驹的一个郊外别墅,由于主人家姓白所以周围的老百姓把这叫为白公馆。后来戴笠(国民党军统局的最高领导人)看中了这个地方地势非常的险要,就花30两黄金把这给买了下来。并把白公馆这里改为了监狱。</h3> <h3> 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秘密审讯关押共产党人,特意将其买下改造为军统局的直属看守所。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关押了200多名所谓的“政治犯”。</h3><h3> 白公馆里面还设有地牢,刑讯洞。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共产党员宋绮云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都曾被囚于此。</h3> <h3> 小萝卜头是小说《红岩》中的人物。这个人物的原型叫宋振中,一岁入狱,在敌人的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年。那里面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他没有衣服穿,就穿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的监狱生活把他折磨的面黄肌瘦,长得脑袋大,身子小,就像一个“萝卜头”,因此得名“小萝卜头”。</h3> <h3> 原为白公馆的防空洞,后改为刑讯室,审讯被关押的“政治犯”。</h3> <h3> 刑讯室里的刑具令人毛骨悚然</h3> <h3> 烈士生平</h3> <h3> 刘国鋕(1921——1949)四川泸县人,中共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因《挺进报》事件被捕。他的家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营救,重庆行辕二处处长徐远举答应只要他在脱党声明上签字,就立即释放。但他坚决表示:“有党在,我等于没死!如果我出卖组织,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他高吟《就义诗》英勇牺牲。</h3> <h3> 烈士狱中学习笔录</h3> <h3> 许晓轩(1916——1949)江苏江都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川东特委青委委员,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9年11月27日牺牲于白公馆。</h3> <h3> 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希望组织上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h3><h3> </h3><h3> ——许晓轩临刑遗言</h3> <h3> 烈士在狱中写的《倡议信》</h3> <h3> 刘国鋕临刑时口吟的《就义诗》。</h3> <h3>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个特大喜讯,通过被关在平二室的黄显声将军传给狱中难友。罗广斌、陈然、刘国志、丁地平等同志决定自制一面五星红旗,在重庆解放那天打着红旗冲出牢房,迎接胜利。罗广斌拿出自己的红色绣花被面作旗面,大家动手找材料做成五角星。根据想象,将一颗大星放在中间,四颗小星放在四角,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红旗做好被藏于地板下。然而,这面红旗最终未能如愿打出。在11·27大屠杀中大部分难友含恨饮弹,用生命把红旗浸染得格外鲜艳!</h3> <h3> 烈士们做的国旗,当时重庆还没解放,烈士们也不知道国旗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们用红色的缎被面按自己的想象做了一面国旗并把它藏起来打算突围的时候打出去,后被敌人残酷杀害。</h3> <h3> “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h3> <h3> 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戴公祠,遇害时年仅九岁。他是我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宋振中从1941年八个月大时就随父母入狱,跟着母亲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br></h3> <h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国民党残余。重庆解放前夕,敌人也加速了对政治犯的迫害。白公馆这里关的有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及子女。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及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八岁的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他们被杀害于戴笠的会客室;还有东北军副军长黄显声、副官李英毅,他们被杀害于步云桥。关在白公馆的犯人被一批批押往附近的松林坡等地秘密杀害。</h3> <h3>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h3> <h3> 11.27渣滓洞大屠杀,由于白公馆敌人主要兵力调去支援渣滓洞屠杀,只有2人留在原地。看守受到狱中党的工作感化,幡然悔悟,打开了牢房的大门,使关押的19名共产党员全部脱险。</h3><h3> 白公馆仅有19人脱险成功(谭模被提出枪杀,身中三枪未死,他从尸坑中挣扎出来顺利脱险,加上他一共是20人):罗广斌、周居正、毛晓初、郑业瑞、任可风、段文明、贺奉初、杜文博、杨其昌、周绍轩、尹子勤、王国源、李荫枫、郭德贤(女)、郭小波、郭小可、江载黎、李自立、秦世楷。</h3> <h3> 重庆解放后,在大屠杀中脱险的罗广斌回到牢房,取出了这面红旗。现在这面红旗陈列在白公馆。</h3> <h3> 参观重庆红色教育基地,感触很深:关押在这里的“政治犯”大都是出自经济条件丰厚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中有的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法学院、金陵大学、黄埔军校、社会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国民党中央警官学院等当时知名的学府。他们年龄多在三十岁左右,被大家称为江姐的江竹筠不过二十九岁。杨汉秀烈士出身于军阀家庭,其伯父就是四川大军阀杨森,解放前夕杨森是重庆市长兼重庆警备区司令。大学毕业后,杨汉秀投身革命,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学。也许是杨汉秀有着这样的家庭背景,所以她三次被捕,两次被释放,杨森多次劝说侄女,都遭到严词拒绝,最后,杨森判了侄女死刑。中共党员刘国鋕烈士的家属曾通过关系找到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说情,并通过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先生和当局交涉。当局表示,只要刘国鋕承认今后和共产党脱离关系就立即释放,被刘国志断然回绝。特务们把他的母亲和家人请来劝说,刘国志依然不改初衷,向家人表示,宁肯死,要脱离党办不到,他最后在11·27大屠杀中英勇就义。</h3><h3>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这群革命先烈,并不是生活在旧中国“水深火热”的社会底层平民,可是他们目睹了劳苦大众的苦难,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昏庸,他们有着常人不可理解的信仰、意志和追求。他们的思想轨迹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极其强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即“君子谋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h3><h3> 宋绮云烈士有四句名言:“我绝不能弯下了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云霄。”表达了先烈们不屈不挠,甘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h3><h3> 周从化烈士在诗中写道:</h3><h3> 神州嗟浩劫,四族胜狼群。民族号饥寒,民权何处寻?</h3><h3> 兴亡匹夫觉,仗剑虎山行。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h3><h3> 八句诗,精辟地涵盖了烈士们“成功济苍生”的崇高精神境界。</h3><h3>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不忘初心,永保本色。</h3> <h3> 谢谢观看!——常绿小草</h3> <h3> 2019年5月于金沙。</h3>